本实用新型涉及t型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预制t梁翼缘板横坡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t型梁指横截面形式为t型的梁。两侧挑出部分称为翼缘,其中间部分称为梁肋(或腹板)。由于其相当于是将矩形梁中对抗弯强度不起作用的受拉区混凝土挖去后形成的。与原有矩形抗弯强度完全相同外,却既可以节约混凝土,又减轻构件的自重,提高了跨越能力。
目前,t型梁在建筑工程中使用非常广泛,在使用t型梁时,需要对t型梁翼缘的坡度进行调节,但是,现有的调节装置不方便对不同高度的模板进行调节,进而无法对不同高度的翼缘坡度进行调整,需要更换不同的调节机构,从而导致成本增加,工作效率低下,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预制t梁翼缘板横坡调节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预制t梁翼缘板横坡调节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预制t梁翼缘板横坡调节装置,包括三个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一侧等间距固定有三个加强杆,三个加强杆的一端共同固定有固定杆,同一侧的一个支撑杆和一个固定杆为一组,同一组内的支撑杆和固定杆之间共同可拆卸连接有移动板,三个固定杆和三个移动板的一侧共同设有模板,所述移动板的下端设有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的下端抵触在其中一个加强杆的上端。
优选地,所述支撑装置包括设置在移动板和其中一个加强杆之间的套筒,所述套筒上设有螺纹通孔,所述螺纹通孔的两端均螺纹套接有螺杆,所述套筒的两端均固定有第一螺母,且两个第一螺母分别螺纹套接在两个螺杆上,所述螺杆的一端固定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一端固定有承载杆,所述承载杆的一端通过连接件转动连接有支撑板,其中一个支撑板的一侧抵触在移动板的下端,另外一个支撑板的一侧抵触在其中一个加强杆的上端。
优选地,所述移动板的两侧均固定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固定杆的上端两侧均设有和第一通孔对应的第一螺纹盲孔,所述第一通孔内贯穿设有螺钉,所述螺钉的一端延伸至第一螺纹盲孔内。
优选地,所述移动板的一端固定有安装板,所述支撑杆的一侧固定有固定板,所述安装板上设有两个第二通孔,所述固定板和支撑杆上均设有两个和第二通孔对应的第三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内贯穿设有螺栓,所述螺栓的一端贯穿两个第三通孔并延伸至支撑杆的一侧,所述螺栓的一端螺纹套接有第二螺母。
优选地,所述固定块和螺杆为一体成型。
优选地,所述模板的一侧等间距设有两个以上加强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移动板、连接板、螺钉和螺栓之间的配合,解决了不方便对不同高度的模板进行支撑的问题,实现了能根据不同高度的模板进行支撑的功能;
2、通过套筒、螺杆、固定块、承载杆和支撑板之间的配合,解决了无法调节翼缘坡度的问题,达到了对不同高度的翼缘进行坡度调整的效果;
综上所述,该装置解决了无法根据模板的高度调节模板支架高度的问题,同时也解决了不方便对不同高度的t梁翼缘进行坡度调整的问题,避免了因无法控制施工坡度导致工程进度延误的情况发生,节约了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可调节横坡,外形美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预制t梁翼缘板横坡调节装置的安装状态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预制t梁翼缘板横坡调节装置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预制t梁翼缘板横坡调节装置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预制t梁翼缘板横坡调节装置套筒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预制t梁翼缘板横坡调节装置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预制t梁翼缘板横坡调节装置的a处放大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预制t梁翼缘板横坡调节装置的b处放大图。
图中:1支撑杆、2移动板、3套筒、4支撑板、5模板、6加强孔、7固定杆、8承载杆、9固定块、10螺杆、11第一螺母、12螺纹通孔、13加强杆、14连接板、15螺钉、16固定板、17第二螺母、18安装板、19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7,一种预制t梁翼缘板横坡调节装置,包括三个支撑杆1,起到支撑的作用,支撑杆1的一侧等间距固定有三个加强杆13,三个加强杆13的一端共同固定有固定杆7,便于支撑模板5,同一侧的一个支撑杆1和一个固定杆7为一组,同一组内的支撑杆1和固定杆7之间共同可拆卸连接有移动板2,利用移动板2方便根据模板5的高度进行安装,三个固定杆7和三个移动板2的一侧共同设有模板5,移动板2的下端设有支撑装置,支撑装置的下端抵触在其中一个加强杆13的上端,固定块9和螺杆10为一体成型,模板5的一侧等间距设有两个以上加强孔6,提高模板5的稳定性,在支撑装置的作用下,方便对翼缘的坡度进行调整。
在本实用新型中,支撑装置包括设置在移动板2和其中一个加强杆13之间的套筒3,套筒3上设有螺纹通孔12,螺纹通孔12的两端均螺纹套接有螺杆10,套筒3转动带动螺杆10移动,套筒3的两端均固定有第一螺母11,且两个第一螺母11分别螺纹套接在两个螺杆10上,第一螺母11转动时带动螺杆10移动,螺杆10的一端固定有固定块9,固定块9的一端固定有承载杆8,承载杆8的一端通过连接件转动连接有支撑板4,螺杆10移动带动固定块9移动,固定块9移动带动支撑板4移动,其中一个支撑板4的一侧抵触在移动板2的下端,另外一个支撑板4的一侧抵触在其中一个加强杆13的上端,支撑板4移动时带动移动板2移动,从而为调节坡度提供动力。
在本实用新型中,移动板2的两侧均固定有连接板14,连接板14上设有第一通孔,固定杆7的上端两侧均设有和第一通孔对应的第一螺纹盲孔,第一通孔内贯穿设有螺钉15,螺钉15的一端延伸至第一螺纹盲孔内,方便安装和拆卸,提高安装和拆卸的效率,节省时间。
在本实用新型中,移动板2的一端固定有安装板18,支撑杆1的一侧固定有固定板16,安装板18上设有两个第二通孔,固定板16和支撑杆1上均设有两个和第二通孔对应的第三通孔,第二通孔内贯穿设有螺栓19,螺栓19的一端贯穿两个第三通孔并延伸至支撑杆1的一侧,螺栓19的一端螺纹套接有第二螺母17,在螺栓19的作用下,方便将移动板2固定在支撑杆1的一侧,提高移动板2的稳定性,同时还便于拆卸。
在本实用新型中,使用时,先根据t梁的高度选用合适的模板5,将模板5的一端贴合在t梁的一侧,然后将固定杆7和支撑杆1移动到模板5的下端,使固定杆7贴合在模板5的一侧,然后将移动板2通过螺栓19和螺钉15安装在支撑杆1的一侧,使移动板2的上端和模板5的下端相互抵触,再将套筒3放置到移动板2的下端,调节支撑板4的高度时,利用手部握住套筒3,然后转动两个螺杆10,在螺纹通孔12和第一螺母11的作用下,螺杆10转动时带动支撑板4移动位置,将其中一个支撑板4调节到移动板2的下端并抵触在移动板2上,将另一个支撑板4调节至一个加强杆13的上端并抵触在加强杆13上,调整坡度时,利用扳手转动第一螺母11,第一螺母11转动带动套筒3转动,套筒3转动带动两个螺杆10移动,螺杆10移动带动支撑板4移动,支撑板4移动时带动移动板2移动,移动板2移动带动模板5移动,从而对t梁翼缘坡度进行微调。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