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饰一体化轻质外墙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47752发布日期:2020-06-20 14:09阅读:98来源:国知局
一种装饰一体化轻质外墙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墙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装饰一体化轻质外墙构件。



背景技术:

外墙构件作为建筑的外围护结构,通常采用普通混凝土生产,然后在生产完成后或在安装好后涂刷装饰面,装饰面通常有涂料、瓷砖、石材等装饰。但是,由于现有的装饰面通常都是在外墙构件安装后才进行装饰面施工(如在外墙构件上涂装饰颜料),这样工序会增加施工周期和施工措施,同时普通混凝土预制构件重量大,对施工机械、运输要求和成本较高。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装饰一体化轻质外墙构件,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基本都是在外墙构件安装完成后才制作装饰面的工序,缩短施工周期;轻质外墙重量相当普通混凝土外墙减少三分之一至四份之一,降低运输成本,降低现场施工吊装设备要求;轻质外墙具有比普通外墙更好的隔热性能,导热系数约为普通混凝土的五分之一,具有更好的热工性能。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装饰一体化轻质外墙构件,其中,所述外墙构件包括:与室内连通,且用于安装所述外墙结构的第一墙板,平行设置在所述第一墙板上的第二墙板,平行设置在所述第二墙板上的第三墙板,所述第三墙板上设置有装饰肌理层,所述装饰肌理层与所述第三墙板呈一体式成型结构;所述装饰肌理层面向室外。

所述的装饰一体化轻质外墙构件,其中,所述第二墙板的尺寸与所述第一墙板的尺寸相同,且呈不完全重合设置。

所述的装饰一体化轻质外墙构件,其中,所述第二墙板与所述第一墙板之间设置有粘连层,所述粘连层与所述第一墙板以及第二墙板之间均呈圆弧过渡连接。

所述的装饰一体化轻质外墙构件,其中,所述第一墙板、第二墙板以及第三墙板之间设置成一体式成型结构。

所述的装饰一体化轻质外墙构件,其中,所述第一墙板、第二墙板以及第三墙板由轻质混凝土制成,所述轻质混凝土为普通混凝土重量的三分之至四份之一,导热性能为普通混凝土的五分之一至四分之一,强度等级为lc25-lc30。

一种装饰一体化轻质外墙构件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所述轻质外墙构件的生产要求以及尺寸要求,选择不同材质的材料进行模具加工,并对加工后的模具进行组装;

根据装置肌理的尺寸以及使用次数选择不同硬度性能的橡胶材料进行成型,得到硅胶膜,并将成型后的硅胶膜固定在组装后的模具内;

制作钢筋笼,并将制作好的钢筋笼放置在所述组装后的模具内;

将预先搅拌好的轻质混凝土浇筑至所述组装后的模具内,并在浇筑的过程中进行振捣,浇筑完成后收平混凝土面,形成装饰一体化轻质外墙构件。

所述的装饰一体化轻质外墙构件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制作钢筋笼,并将制作好的钢筋笼放置在所述组装后的模具内,包括:

根据制作需求,对不同规格的钢筋进行加工及绑扎,制成钢筋笼;

将所述钢筋笼放置在所述组装后的模具内,并在所述组装后的模具内设置一保护层垫块,所述保护层垫块用于控制所述钢筋笼与所述组装后的模具之间的距离。

所述的装饰一体化轻质外墙构件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轻质混凝土的原材料包括:水泥、粉煤灰、河砂、陶砂、陶粒、外加剂、纤维以及水;所述纤维为聚丙烯纤维或者聚丙烯腈纤维,外加剂为专门研制高性能减水剂。

所述的装饰一体化轻质外墙构件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将预先搅拌好的轻质混凝土浇筑至所述组装后的模具内,并在浇筑的过程中进行振捣,浇筑完成后收平混凝土面,形成装饰一体化轻质外墙构件之前,还包括:

计量所述陶粒、陶砂、河砂、水泥、粉煤灰、纤维的配合比用量,并倒入搅拌机中;

把预定量的水倒入所示搅拌机中进行预搅拌;

当预搅拌预定时长后,将剩余的水以及外加剂倒入所述搅拌机中继续搅拌,完成混凝土的搅拌。

所述的装饰一体化轻质外墙构件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将预先搅拌好的轻质混凝土浇筑至所述组装后的模具内,并在浇筑的过程中进行振捣,浇筑完成后收平混凝土面,形成装饰一体化轻质外墙构件,包括:

将预先搅拌好的轻质混凝土从所述组装后的模具的预定位置处均匀下料;

每当所述轻质混凝土的高度在预定值时,用振捣棒从一端均匀振捣到另一端;

完成浇筑后,对混凝土面进行两次收平操作,完成装饰一体化轻质外墙构件的生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装饰一体化轻质外墙构件,该构件具有重量轻,隔热性能好的优点,制作方法简单易操作,安全可靠,同时,相对于传统的外墙构件实现了将装饰肌理一体化成型在外墙构件上,解决了外墙构件安装后才进行装饰面的制作的问题,有效缩短了整个外墙构件的安装周期,同时也预防了施工人员在墙外高空作业带来的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装饰一体化轻质外墙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装饰一体化轻质外墙构件的右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装饰一体化轻质外墙构件的结构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装饰一体化轻质外墙构件的制备结构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装饰一体化轻质外墙构件制备结构图的第一右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装饰一体化轻质外墙构件制备结构图的第二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见图1,图1是本实用新型装饰一体化轻质外墙构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装饰一体化轻质外墙构件包括:与室内连通,且用于安装所述外墙结构的第一墙板10,平行设置在所述第一墙板10上的第二墙板20,平行设置在所述第二墙板20上的第三墙板30,所述第三墙板30设置有装饰肌理层310,装饰肌理层310效果如图1所示,图1中的肌理是经过放大后的效果,所述装饰肌理层可以设置成不同花纹、图案,且所述装饰肌理层310面向室外,与所述第三墙板30呈一体化成型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装饰一体化轻质外墙构件通过设置装饰肌理层310,所述装饰肌理层310与第三墙板采用一体化成型结构,简化了一体化外墙构件设置装饰的生产流程,大大缩短了一体化轻质外墙构件的安装周期,防止工人在外墙进行高空安装、喷漆、绘图等操作导致安全隐患。

具体实施时,在对装饰一体化轻质外墙构件进行制作时,先根据生产需要选择不同材质的材料进行模具加工,所述模具材料可以选择钢模、木模、橡胶模、玻璃钢模等。所述模具通常由外模、内模、底台组成,其连接方式考虑到脱模方便可以采用焊接,螺栓等连接,如需加窗可将窗钢固定在模具预留位置上。模具制作的同时制作硅胶膜,首先可根据不同图案肌理的需求制作母模,母模制作完成后根据肌理大小、使用次数等选择不同硬度性能的橡胶材料,如聚氨酯橡胶、有机硅橡胶等进行成型。硅胶模具完成后,放入对应位置的模具内,一般通过平铺、粘贴等方式固定,因此制作出的模具中就可以一体成型的硅胶膜,当将轻质混凝土浇筑至模具内后,即可将装饰肌理层310一同预制在外墙构件上,从而实现装饰一体化轻质外墙构件。

较佳地,所述装饰一体化轻质外墙构件,所述第二墙板20的尺寸与所述第一墙板10的尺寸相同,且呈不完全重合设置。具体地,如图1中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二墙板20是叠设在第一墙板10上,但是第二墙板20与第一墙板10之间具有一定的错位,即如图1中的第一墙板10的上端留出第一部分,第二墙板20的下端留出第二部分,从而使得两者之间形成一种不完全重合的设置方式。通过这样的设置,便于本实施例的装饰一体化轻质外墙结构与建筑结构现浇安装。也就是说,在将本实施例的装饰一体化轻质外墙构件进行安装时,第一墙板10的上端留出第一部分就形成一个安装结构,与建筑结构现浇筑连接,第二墙板20的下端留出第二部分就形成另一个安装结构,同样与建筑结构现浇筑连接,以实现该装饰一体化轻质外墙构件的安装。

如图2、图3所示,图2是本实用新型装饰一体化轻质外墙构件的右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装饰一体化轻质外墙构件的结构放大图。所述第二墙板20与所述第一墙板10之间设置有粘连层50,所述粘连层50与所述第一墙板10以及第二墙板20之间均呈圆弧过渡,如图3中的圆弧段40所示,使用圆弧过渡(即图3中的圆弧段40)的好处在于加大了粘连层50与第一墙板10、第二墙板20之间的粘连面积,防止因天气过冷、过热造成墙板间开裂,影响使用耐久度;同时,两侧墙壁与粘连层50构成凹状,圆弧过渡使此凹槽类似管道结构,方便雨水流出,续存的雨水沿凹槽流到侧壁,再沿侧壁的凹槽留下,不会导致雨水积存,有效防止积存的雨水渗漏进第一墙板10和第二墙板20之间的区域,造成墙体强度减低,墙体开裂等安全隐患。

优选地,所述装饰一体化轻质外墙构件其所述第一墙板10、第二墙板20、第三墙板30由轻质混凝土制成,轻质混凝土制成的墙板具有方便运输、方便安装吊运的优点。优选地,所述轻质混凝土中还设置有聚丙烯纤维或聚丙烯腈纤维,所述聚丙烯纤维和聚丙烯腈纤维作为一类丝状混合物,可作为轻质混凝土的次要加筋材料,可明显地提高轻质混凝土的韧性及抗冲击性能,并能有效组织裂缝的产生和发展,具有低温防裂和防止反射裂缝的性能,因此,在装饰一体化轻质外墙构件中加入此材料可有效提高墙壁抗震,耐高、低温的性能,保障用户的使用安全。

进一步优选地,本实施例中的所述第一墙板10、第二墙板20以及第三墙板30之间设置成一体式成型结构,也就是说,将第一墙板10、第二墙板20以及第三墙板30设置成一个整体结构,并且该整体结构可以通过预制的方式形成,而第三墙板30上又一体化成型有装饰肌理层310,从而使得整个外墙构件为一体化结构,方便对该外墙构件进行整体安装。

本实施例中的装饰一体化轻质外墙构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根据生产及尺寸要求,选择加工后的模具进行组装。

根据肌理的尺寸及使用次数选择不同硬度、性质的橡胶材料进行成型,得到硅胶膜,并将得到的硅胶膜固定在组装后的模具中。

制作钢筋笼,并将制作好的钢筋笼放置在组装后的模具内。

将预先搅拌好的轻质混凝土浇筑至所述组装后的模具内,并在浇筑过程中进行振捣,浇筑完成后收平混凝土面,形成一体化外墙构件。

如图4、图5、图6所示,图4是本实用新型装饰一体化轻质外墙构件的制备结构图,图5是该制备结构图的第一右视图,图6是该制备结构图的第二右视图。

在具体制备过程中,需要根据生产需要可选择不同材质的模具进行加工,例如钢模、木模、橡胶模、玻璃钢等,为方便脱模可以使用两种甚至两种以上的模具组合使用;所述模具一般由外模、内模、底台组成,在组装过程中考虑模具的组装性及脱模过程的便捷性可选用多种连接方式,如焊接、螺栓等;所述外膜、内膜、底台在制作过程中均预留吊点。优选地,本实施例中的模具在制作的时候可以依照具有的实际需要进行设置,例如需要设置上述实施例的装饰一体化轻质外墙构件时,则对应的模具结构就要与之匹配,即该模具需要能够同时预制出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一墙板、第二墙板以及第三墙板。

根据生产需要将窗框、门框等墙体附加构件固定在模具预留位置上。

优选地,模具在使用前经过测量质检,其测量项目包含模具固定程度,组装程度,精度测量包含尺寸、平整度、定位、预埋点位、埋件等,以上数据达到标准后方可使用。

进一步地,在制作硅胶模时,先制作母模,所述母模的制作可采用有木材、石膏、泡沫塑料、金属等,根据顾客要求的肌理图案通过雕刻、切割、塑性、热处理等方法进行制作。母模完成后,根据所述肌理纹路大小、深浅、该硅胶模需要使用的次数等选择不同硬度性能的橡胶材料,例如聚氨酯橡胶、有机硅橡胶等进行成型。所述硅胶模具完成后,放入上述制作完成的模具中,确定对应位置进行固定,通常采用平铺、粘贴等方式固定。本实施例中,硅胶模具有肌理图案,即用于制作上述实施例的装饰一体化轻质外墙构件中的装饰肌理层。

优选地,在制作的钢筋笼60时,根据制作需求,将不同规格的钢筋60进行加工及绑扎,制成钢筋笼60,按照建筑材料强度标准对所述钢筋笼60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将所述钢筋笼60放置在所述组装后的模具内。

进一步地在所述组装后的模具内设置一层保护垫块,所述保护垫块用于控制所述钢筋笼60与所述组装后的模具之间的距离,使得钢筋笼60处于适当的位置,便于后续步骤中轻质混凝土的浇筑。

本实施例使用的轻质混凝土的原材料包括:水泥、粉煤灰、河砂、陶砂、陶粒、外加剂、纤维及水;所述纤维为聚丙烯纤维或者聚丙烯腈纤维。所述聚丙烯纤维和聚丙烯腈纤维作为一类丝状混合物,可作为混凝土的次要加筋材料,可明显地提高轻质混凝土的韧性及抗冲击性能,并能有效组织裂缝的产生和发展,具有低温防裂和防止反射裂缝的性能,因此,在装饰一体化轻质外墙构件中所使用的高性能轻质混凝土可有效提高墙壁抗震,耐高、低温的性能,保障用户的使用安全。

较佳地,本实施例中所述轻质混凝土的材料配合比为:水泥:390-470kg/m3;粉煤灰:40-70kg/m3;河砂:160-220kg/m3;陶砂:200-300kg/m3;陶粒:350-450kg/m3;外加剂:5-8kg/m3;纤维:0.5-1.5kg/m3;水:130-150kg/m3。采用上述材料配合比所制作出的轻质混凝土性能更优,质量更好。

较佳地,本实施例在将轻质混凝土浇筑之前,还需要预先对轻质混凝土进行制作并搅拌,以便轻质混凝土能够达到浇筑成型的标准。具体包括将所述水泥、粉煤灰、河砂、陶砂、陶粒、外加剂、纤维配合比用量,倒入搅拌机中,再将预定量的水倒入搅拌机中进行预搅拌,当预搅拌达到所需时长后将剩余的水及外加剂加入搅拌机继续搅拌,完成轻质混凝土的搅拌。具体地,本实施例中首先在搅拌前测试陶粒、陶砂吸水率和含水率,根据测试结果进行配合比用水增减,以在保证轻质混凝土质量的同时,减少搅拌的阻力(水过少,不利于搅拌),从而以便各材料充分混合。在预搅拌的过程中,本实施例先把陶粒、陶砂、河砂、水泥、粉煤灰、纤维按配合比用量计量好,倒入搅拌机中,然后把称好的水(含陶粒、陶砂的吸水量)先倒入三分之二搅拌机中,预搅拌3分钟。然后再将预搅拌完成后把剩余的三分之一的水和外加剂一起倒入搅拌机中,搅拌3分钟即完成轻质混凝土的搅拌。

进一步地,当轻质混凝土搅拌之后,则将该轻质混凝土浇筑至预先制备好的模具中,包括如下步骤:

将预先搅拌好的轻质混凝土从所述组装后的模具的预定位置处均匀下料;

每当所述轻质混凝土的高度达到预定值时,用振捣棒从一段均匀振捣到另一端;

完成浇筑后,对混凝土面进行两次收平操作,完成装饰一体化轻质外墙构件的生产。

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进行浇筑之前,首先需要确保搅拌好的轻质混凝土具有很好的工作性,具体衡量轻质混凝土的工作性的参数为塌落度,所谓的塌落度是指混凝土的塑化性能和可泵性能,是用一个量化指标来衡量其程度(塑化性和可泵性能)的高低,用于判断施工能否正常进行。本实施例中需要保证塌落度在180-220mm之间,塌落度的保持时间约60分钟,通过将满足上述塌落度要求的轻质混凝土进行浇筑后,才能形成高质量、高寿命的装饰一体化轻质外墙构件。

具体浇筑时,轻质混凝土通过运输斗,从搅拌机中接料到构件模具处进行浇筑,浇筑时从制备好的模具的6个位置均匀下料,每当混凝土高度在400mm时,用振捣棒从一端均匀振捣到另一端,振捣时间约15-40s,通过振捣使混凝土在模具内分布平整,凝结紧实。浇筑完成后,对混凝土面进行收平操作,首次收平混凝土面时,只需粗略把轻质混凝土收平,然后在间隔1小时后进行第二次收面,主要将外露面收平,待轻质混凝土初凝时,进行高精度收平和收光,完成本实施例中装饰一体化轻质外墙构件的生产。

进一步地,当装饰一体化轻质外墙构件浇筑完成后约20小时,需要检测其抗压强度,当抗压强度达到13mp时,即说明该轻质混凝土凝固完成,可以进行拆模,具体地拆模可通过预留吊点进行起吊,拆下模具。然后将拆下模具后的装饰一体化轻质外墙构件调运至预备场地进行最后处理;对调运至预备场地的装饰一体化轻质外墙构件进行拆硅胶模处理,仅需工人将硅胶模从构件中分开、一端拉下即可分离,检查无误后进行保护剂喷涂处理,当客户有特殊要求时可在此阶段进行颜料喷涂、贴瓷砖、石材等操作,相对比传统做法对垂直墙体高空作业装饰,提高了成品质量,减轻了工人作业负担,减少安全隐患。

由于本实施例中模具中的硅胶膜是用于制作装饰肌理层的,因此当将符合要求的轻质混凝土浇筑至模具内,就可以同时预制出装饰肌理层,即形成上述实施例中的装饰一体化轻质外墙构件,在该装饰一体化轻质外墙构件中的第一墙板、第二墙板、第三墙板以及第三墙板上的装饰肌理层均是一同预制出来的。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装饰一体化轻质外墙构件,所述装饰一体化轻质外墙构件包括:与室内连通,且用于安装所述外墙结构的第一墙板,平行设置在所述第一墙板上的第二墙板,平行设置在所述第二墙板上的第三墙板,所述第三墙板设置有装饰肌理层。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装饰一体化轻质外墙构件,采用了一体成型结构,其第三墙面的肌理图案可以使用不同硬度、图案的硅胶膜浇筑制作,改变了传统装饰需要墙体制作完成后才能进行制作的方法,在制作过程中还可在水平放置的装饰一体化轻质外墙构件上进行喷漆、贴瓷砖等操作,解决了墙体安装后工人再进行高空作业存在的安全隐患,同时也提高了装饰制作的质量,简化了制作流程,生产过程安全可靠,缩短了外墙构件的安装周期,有效降低工人的作业风险。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不限于上述的举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