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绿色隔声装配式墙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010907发布日期:2020-06-09 18:51阅读:440来源:国知局
一种绿色隔声装配式墙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配式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绿色隔声装配式墙板。



背景技术:

随着时代发展和科技进步,建筑行业中,新兴的装配式建筑逐渐成为时代的领导者,装配式建筑拥有质量、节能等优势,在当下备受青睐,装配式建筑能很好地满足节能减排,节约资源和降低成本,满足节能环保的可持续发展要求,装配式建筑作为当前建筑行业中极为重要的形式,发展状态与发展趋势日趋良好。

现有技术参考授权公告号为cn208533847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其公开了一种具有保温隔音性能的装配墙板,包括饰面板、保温板、欧松板、内墙板和屋檐板,屋檐板通过一安装板与饰面板连接并位于饰面板上方,饰面板和保温板两侧中央设置有一木方,使得饰面板和保温板形成一外空腔,保温板与欧松板之间通过若干钉子固定连接,欧松板与内墙板通过设置于两侧的型钢龙骨连接,使得欧松板与内墙板形成一内空腔,安装板水平安装于饰面板上表面,所述屋檐板进一步包括竖条部和倾斜设置的屋檐部,竖条部固定安装于安装板外侧上表面,所述饰面板下部开有一可调节的通风口。该墙板通过内外双空腔的设置,使得墙板具有良好的保温和隔音性能。

但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该墙板在装配连接处未设有防水结构,下雨时雨水易从装配连接处缝隙侵入墙体内侧,容易导致室内装饰涂层起皮而影响美观。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绿色隔声装配式墙板,墙板的装配连接处设有防水结构,降低雨水沿着拼接缝隙从墙体外侧侵入墙体内侧的可能。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绿色隔声装配式墙板,包括矩形墙板,所述墙板内部设有隔音层,所述墙板中设有钢筋笼将隔音层包裹,所述墙板两侧面沿长度方向开有安装槽,相邻墙板之间设有与安装槽配合的立柱,立柱与安装槽配合的棱边上沿长度方向设有止水带,安装槽开口底部设有与止水带相配合的止水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墙板沿侧面贴合拼接在一起后,将立柱插接于相邻墙板的安装槽内,从而将墙板装配连接在一起,减少了建筑施工现场的扬尘,改善了施工环境;墙板内部设有隔音层,使墙体具有较好的隔音效果,减少了建筑内的噪音污染;立柱与安装槽之间的止水带增加了雨水沿缝隙绕流的路径,可以降低雨水从立柱与安装槽之间缝隙浸入房间内的可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止水带远离立柱的侧边上沿长度方向设有卡头,卡头与立柱之间的止水带上沿长度方向设有凸起。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止水带上设置卡头和凸起,可以进一步增加雨水沿缝隙绕流的路径,提高止水带防水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墙板的端面上固定有导向柱,墙板上背离导向柱的一面开有与导向柱配合的导向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导向柱插入导向孔内进行墙板装配,使得墙板在竖直方向的装配更加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向柱与墙板固定处设为圆台状,圆台靠近墙板一端的直径大于靠近导向柱一端的直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强了导向柱与墙板之间的固定端,使导向柱可以更加稳定的固定在墙板上,不易折断。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向柱至少为两根,导向柱沿墙板端面的长度方向分布,导向孔的数量与导向柱的数量相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多个导向柱可以更好地将两块相互配合的墙板的相对位置进行固定,不用人工再去调整相互配合的两块墙板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向柱沿径向开有贯穿的吊装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装配墙板时,可直接用吊装绳索穿过吊装孔将墙板吊起进行安装,不用再将吊装绳捆绑在墙板上,使得墙板的吊装更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墙板的两侧墙面上均开有与导向孔相通的注浆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通过注浆孔向导向柱与导向孔的间隙注入水泥浆,把两块墙板固定在一起,使墙板之间的装配连接更加牢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注浆孔远离墙板内部的一端靠近钢筋笼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泥浆可以更好的灌入导向柱与导向孔的间隙中,使水泥浆不易从注浆孔中流出。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通过在墙板内部设置隔音层,提高了墙板的隔音效果,减少了建筑内的噪音污染;

2.该墙板的立柱与安装槽之间设置止水带,增加了雨水沿缝隙绕流的路径,可以防止雨水从立柱与安装槽之间缝隙浸入房间内;

3.该墙板的两侧墙面上均开有与导向孔相通的注浆孔,通过注浆孔可以向导向柱与导向孔的间隙注入水泥浆,把两块墙板固定在一起,使墙板之间的装配连接更加牢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部分的剖视图;

图3是图1中b-b部分的剖视图。

图中:1、墙板;11、侧面;12、端面;13、墙面;14、安装槽;15、止水槽;16、导向孔;17、注浆孔;2、立柱;3、止水带;31、卡头;32、凸起;4、钢筋笼;5、隔音材料;6、导向柱;61、吊装孔;7、连接钢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绿色隔声装配式墙板,包括矩形墙板1和与墙板1配合的立柱2,墙板1内设有隔音层,墙板1与墙板1之间横向拼接,立柱2设置在墙板1的拼接处将相邻墙板1装配在一起。由于建筑的墙板1采用装配的连接方式,减少了建筑施工现场的扬尘,改善了施工环境;同时墙板1内的隔音层使得墙板1具有较好的隔音效果,减少了建筑内的噪音污染。

参考图1和图2,墙板1一顶点处相邻的三个面分别为侧面11、端面12和墙面13,相邻墙板1在侧面11处拼接,墙板1的侧面11沿长度方向开有v形安装槽14,相邻墙板1的安装槽14内插接有立柱2,立柱2可以为正六棱柱的钢管,立柱2上关于中心轴对称的两棱分别卡接在开口相对的安装槽14内;立柱2与安装槽14配合的棱边上沿长度方向连接有止水带3,止水带3整体为矩形板状结构的钢板,止水带3与立柱2之间的连接方式可以为焊接,止水带3远离立柱2的侧边上固定有截面为等腰梯形的卡头31,卡头31与立柱2之间的止水带3表面上设有圆弧状凸起32,安装槽14开口底部设有与止水带3相配合的止水槽15。安装墙板1时,先将墙板1竖直放置在地面上,墙板1与墙板1之间并排放置,且相邻安装槽14开口相对布置,再将立柱2插在两安装槽14之间,立柱2上的止水带3滑入止水槽15中,从而将相邻的两块墙板1通过立柱2装配在一起。

墙板1中设有钢筋笼4用于提高墙板1强度,钢筋笼内设有空腔形成隔音层,隔音层中填充有隔音材料5,隔音材料5可以选择玻璃棉。当建筑物外的噪音穿过墙板时,隔音层中的的隔音材料5可以削弱噪音,减少噪音污染。

参考图3,墙板1的端面12上垂直固定有至少一根圆柱形导向柱6,此处为五根导向柱6,五根导向柱6沿墙板1端面12的长度方向均匀布置,为增强导向柱6的稳定性,导向柱6与墙板1固定处设为圆台状,圆台靠近墙板1一端的直径大于另一端的直径;墙板1上背离导向柱6的一面开有与导向柱6数量相同的导向孔16,导向孔16与导向柱6一一对应,导向孔16的孔径大于导向柱6的直径2-3mm,导向孔16的深度大于导向柱6的长度3-5mm,同时导向孔16的孔口处设为与导向柱6的圆台配合的圆锥面。

导向柱6远离墙板1一端沿径向穿设有钢管形成吊装孔61,同时导向柱6内沿轴向布置有连接钢筋7,连接钢筋7的一端焊接在钢管上,连接钢筋7远离钢管的一端焊接在钢筋笼4上。装配墙板1时,可用吊装绳索穿过吊装孔61将墙板1吊起进行安装,连接钢筋7连接钢管和钢筋笼4在吊装时可以起到承重作用,提高导向柱6的吊装强度。

参考图3,墙板1的两侧墙面13上均开有与导向孔16相通的注浆孔17,每个导向孔16匹配两个注浆孔17,注浆孔17远离墙板1内部的一端靠近钢筋笼4使注浆孔17的轴线向墙板1内部倾斜,便于装配墙板1时,导向柱6插入导向孔16后,从注浆孔17向导向柱6与导向孔16的间隙注入水泥浆,把两块墙板1固定在一起,使墙板1之间的装配连接更加牢固。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装配墙板1时,先将墙板1竖直固定到地面上,带有导向柱6的一端朝上,墙板1与墙板1之间并排放置,且相邻安装槽14开口相对布置,再将立柱2插在两安装槽14之间,立柱2上的止水带3滑入止水槽15中,从而将相邻的两个块墙板1通过立柱2装配在一起;再用吊装绳索穿过吊装孔61将墙板1吊起,吊起的墙板1插到地面上竖直固的墙板1上,让下方墙板1的导向柱6插到吊起墙板1的导向孔16内,即可将上下两块墙板1装配完成,最后通过注浆孔17向向导向柱6与导向孔16的间隙注入水泥浆,把两块墙板1固定在一起,使墙板1之间的装配连接更加牢固。通过这样的装配方式装配墙板1,减少了建筑施工现场的扬尘,改善了施工现场的环境;墙板1内的空腔将墙板1隔为两层,建筑物外的噪音穿过双层板时会被减弱,而空腔内填充的隔音材料5可以进一步削弱噪音,减少噪音污染,让用墙板1装配成的建筑更加绿色环保。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