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现浇混凝土高性能保温结构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666996发布日期:2020-05-08 14:37阅读:230来源:国知局
一种现浇混凝土高性能保温结构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墙体保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现浇混凝土高性能保温结构板。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增长和城镇化的加快,被动式(低能耗)建筑是未来节能建筑的发展方向,其对建筑保温材料的热性能指标要求较高。目前市场上常用的被动式建筑保温为石墨聚苯等常规保温材料,当作为被动式建筑保温使用时,其厚度近300mm厚,有如下缺点:

(1)保温层厚度太厚,公摊面积太大,对规划面积计算不利;

(2)防火等级仍为b1级,达不到a级,有消防隐患;

(3)窗口及转角节点处施工麻烦;

(4)保温层易脱落,耐久性差;

(5)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需采取其他防火措施(如设置防火隔离带和采用耐火窗等),综合造价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整体性好、强度高、厚度薄、耐火等级高、施工简单、保温层牢固不易脱落、综合成本低的装配式保温结构一体化板。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现浇混凝土高性能保温结构板,包括外侧的保护层及内侧的保温层,所述保温层内侧连接浇注的结构层,贯穿所述保护层、保温层及结构层还设有连接构件,所述连接构件又分为套管连接件、套筒连接件、保温层固定件及结构层连接件,所述保护层内部还设置有钢丝网架,所述保温层又分为保温层背板、保温层框架及保温层嵌体,所述保温层框架与所述保温层背板围合成自上向下排列的“口”字形空腔,所述保温层嵌体镶嵌在所述“口”字形空腔中,所述保温层背板与所述保护层紧密贴合连接。

所述套管连接件又分为左端的保护层支撑件及其右侧与所述保护层支撑件垂直一体连接的中空连接螺杆,所述中空连接螺杆长度与所述保护层及保温层的总厚度相同,所述中空连接螺杆内部设置有内螺纹。

所述套筒连接件又分为套筒及设置在所述套筒左端外圆周上的模板支撑件、设置在所述套筒中部外圆周上的保温支撑件,所述中空连接螺杆可穿入所述套筒,所述模板支撑件可与所述保护层支撑件固定连接,所述模板支撑件与所述保温支撑件之间的距离与所述保护层的厚度相同,所述套筒的长度与所述保护层及保温层的总厚度相同。

所述保温层固定件又分为保温夹紧件及与所述保温夹紧件左端垂直一体连接的中空夹紧螺杆,所述中空夹紧螺杆外侧设置有外螺纹,可与所述中空连接螺杆通过螺纹连接,所述中空夹紧螺杆内侧还设置有内螺纹,所述中空夹紧螺杆与所述中空连接螺杆连接后,所述保温夹紧件与所述保温支撑件之间的距离与所述保温层的厚度相同。

所述结构层连接件又分为左侧的结构层钢杆、设置在所述结构层钢杆尾端的t形尾部、设置在所述t形尾部末端的结构支撑件,所述结构层钢杆前端外侧设置有外螺纹,可与所述中空夹紧螺杆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结构层钢杆与所述中空夹紧螺杆连接后,所述保温夹紧件与所述结构支撑件之间的距离与所述结构层的厚度相同。

所述套筒左端上、下面还设置有左钢筋限位卡槽,中部上、下面上还设置有右钢筋限位卡槽,所述左钢筋限位卡槽位于所述模板支撑件的右侧,所述左钢筋限位卡槽与所述右钢筋限位卡槽之间的距离与所述钢丝网架的厚度相同。

所述保护层支撑件上设置有卡孔,所述模板支撑件左侧面上设置有卡片,所述保护层支撑件与所述模板支撑件可以通过所述卡孔与所述卡片固定连接。

所述保温夹紧件右端平面上还设置有多边形凸出。

所述中空连接螺杆为内圆孔外六边形。

所述保护层采用细石混凝土现浇而成,所述保温层背板及所述保温层框架为模塑聚苯板或石墨聚苯板或挤塑聚苯板或聚氨酯板,所述保温层嵌体为stp真空板或气凝胶板。

所述保护层厚40mm~60mm,所述保温层的厚度小于100mm。

所述钢丝网架又分为腹杆及两侧钢丝网片,所述腹杆与所述钢丝网片垂直焊接。

所述套筒连接件、所述保温层固定件及所述结构支撑件为尼龙或树脂材质,所述套管连接件材质为钢或者不锈钢。

所述保温层上还设置有连接构件预留孔、穿墙螺栓预留孔。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该复合板材内侧的结构墙仍可按普通混凝土浇筑,保护层采用细石混凝土浇筑;

2、所有穿透复合板材的孔洞均采用限位预留孔,避免损伤stp保温板;

3、由于采用了高性能的保温材料stp真空板(其厚度根据节能计算确定),该复合板材保温层总厚度不超过100mm,远小于常规保温材料的厚度,大大降低公摊面积;

4、该复合板材中的钢丝网架和连接构件有效的保证了其整体性和刚度,满足运输、吊装和施工要求,能和结构墙保持牢固连接,达到和主结构同寿命;

5、该复合板材中的保温层板面采用燕尾槽处理且采用契口结构结构:

(1)增加与结构混凝土的咬合力;

(2)契口结构可保证板材拼接的平整度,且有效地防止施工中混凝土的外溢。

6、保温层分为背板和框体、嵌体,即作为保温材料,又起到保护stp保温层的作用,其中背板和框体边缘设置子母口互相咬合。

7、该连接构件采用隔断冷热桥设计,钢材为主要承受荷载作用,外包裹的尼龙或树脂材质的管件起隔断冷热桥和保温尺寸限位作用。

8、该连接构件采用组合式设计,所有部件均在工厂加工组合,仅钢杆在现场安装,大大节省了运输成本和现场施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安装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连接构件的拆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主要构件的拆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保护层与保温层的俯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附图标识:

1、保护层2、保温层3、结构层4、连接构件5、卡孔6、卡片

7、多边形凸出8、连接构件预留孔9、穿墙螺栓预留孔

11、钢丝网架111、腹杆112、钢丝网片

21、保温层背板22、保温层框架23、保温层嵌体24、“口”字形空腔

41、套管连接件42、套筒连接件43、保温层固定件44、结构层连接件

411、保护层支撑件412、中空连接螺杆

421、套筒422、模板支撑件423、保温支撑件424、左钢筋限位卡槽

425、右钢筋限位卡槽

431、保温夹紧件432、中空夹紧螺杆

441、结构层钢杆442、t形尾部443、结构支撑件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现浇混凝土高性能保温结构板,包括外侧的保护层(1)及内侧的保温层(2),所述保温层(2)内侧连接浇注的结构层(3),贯穿所述保护层(1)、保温层(2)及结构层(3)还设有连接构件(4),所述连接构件(4)又分为套管连接件(44221)、套筒连接件(42)、保温层固定件(43)及结构层连接件(44),所述保护层(1)内部还设置有钢丝网架(11),所述保温层(2)又分为保温层背板(21)、保温层框架(22)及保温层嵌体(23),所述保温层框架(22)与所述保温层背板(21)围合成自上向下排列的“口”字形空腔(24),所述保温层嵌体(23)镶嵌在所述“口”字形空腔(24)中,所述保温层背板(21)与所述保护层(1)紧密贴合连接。

所述套管连接件(41)又分为左端的保护层支撑件(411)及其右侧与所述保护层支撑件(411)垂直一体连接的中空连接螺杆(412),所述中空连接螺杆(412)长度与所述保护层(1)及保温层(2)的总厚度相同,所述中空连接螺杆(412)内部设置有内螺纹。

所述套筒连接件(42)又分为套筒(421)及设置在所述套筒(421)左端外圆周上的模板支撑件(422)、设置在所述套筒中部外圆周上的保温支撑件(423),所述中空连接螺杆(412)穿入所述套筒(421),所述模板支撑件(422)可与所述保护层支撑件(411)固定连接,所述模板支撑件(422)与所述保温支撑件(423)之间的距离与所述保护层(1)的厚度相同,所述套筒(421)的长度与所述保护层(1)及保温层(2)的总厚度相同。

所述保温层固定件(43)又分为保温夹紧件(431)及与所述保温夹紧件左端垂直一体连接的中空夹紧螺杆(432),所述中空夹紧螺杆(432)外侧设置有外螺纹,可与所述中空连接螺杆(412)通过螺纹连接,所述中空夹紧螺杆(432)内侧还设置有内螺纹,所述中空夹紧螺杆(432)与所述中空连接螺杆(412)连接后,所述保温夹紧件(431)与所述保温支撑件(423)之间的距离与所述保温层(2)的厚度相同。

所述结构层连接件(44)又分为左侧的结构层钢杆(441)、设置在所述结构层钢杆(441)尾端的t形尾部(442)、设置在所述t形尾部(442)末端的结构支撑件(443),所述结构层钢杆(441)前端外侧设置有外螺纹,可与所述中空夹紧螺杆(432)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结构层钢杆(441)与所述中空夹紧螺杆(432)连接后,所述保温夹紧件(431)与所述结构支撑件(443)之间的距离与所述结构层(3)的厚度相同。

所述套筒(421)左端上、下面还设置有左钢筋限位卡槽(424),中部上、下面上还设置有右钢筋限位卡槽(425),所述左钢筋限位卡槽(424)位于所述模板支撑件(422)的右侧,所述左钢筋限位卡槽(424)与所述右钢筋限位卡槽(425)之间的距离与所述钢丝网架(11)的厚度相同。

所述保护层支撑件(411)上设置有卡孔(5),所述模板支撑件(422)左侧面上设置有卡片(6),所述保护层支撑件(411)与所述模板支撑件(422)可以通过所述卡孔(5)与所述卡片(6)固定连接。

所述保温夹紧件(431)右端平面上还设置有多边形凸出(7)。

所述中空连接螺杆(412)为内圆孔外六边形。

所述保护层(1)用细石混凝土现场浇筑,所述保温层背板(21)及所述保温层框架(22)为模塑聚苯板或石墨聚苯板或挤塑聚苯板或聚氨酯板,所述保温层嵌体(23)为stp真空板或气凝胶板。

所述保护层(1)厚40mm~60mm,所述保温层(2)的厚度小于100mm。

所述钢丝网架(11)又分为腹杆(111)及两侧钢丝网片(112),所述腹杆(111)与所述钢丝网片(112)垂直焊接。

所述套筒连接件(42)、所述保温层固定件(43)及所述结构支撑件(443)为尼龙或树脂材质,所述套管连接件(41)材质为钢或者不锈钢。

所述保温层(2)上还设置有连接构件预留孔(8)、穿墙螺栓预留孔(9)。

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保温层侧边采用契口形式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现浇混凝土高性能保温体系,生产安装方法包括:

(1)规格参数确定:应按建筑设计及结构设计要求确定保温层厚度、板内配筋规格及连接构件的型号和数量。

(2)设计大样图绘制:根据所确定数据绘制规格尺寸大样图,并进行编号。

(3)生产:按大样图要求在工厂将钢丝网架、保温层、连接件安装好。

(4)吊装:逐一按编号将保温结构一体化板安装到位。

(5)调整:保温结构一体化板安装就位后,调整板间偏差,出现有不平处应进行调整,并安装4钢杆。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性能保温体系的工业实用性:可广泛应用于各种外墙保温、被动式房屋和装配式一体化施工。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