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式工作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92690发布日期:2020-05-20 00:21阅读:296来源:国知局
移动式工作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检测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移动式工作箱。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城市规化,建筑业在全国各地飞速发展。各种建筑施工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

在建筑的过程中,为保障已建、在建、将建的建筑工程安全,在建设全过程中对与建筑物有关的地基、建筑材料、施工工艺、建筑结构进行检测的一项重要工作。

在建筑工程检测现场中,各类检测人员会使用到各种小型或微型的建筑工具,例如锤子、剪刀、抹刀、小电钻、螺丝刀、螺栓、螺钉、钉子等等建筑用具或工具。一般情况下建筑工人是用一个帆布包整体堆放在其中,使用时在包中寻找,存在不方便使用,不能进行分类存放,工作效率低下等缺点。

建筑过程中一些配套使用的工具不能很好的整合在一起,如大型的检测设备以及与检测设备配套使用的电脑等,分开搬运较为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移动式工作箱,其具有整合配套使用的建筑用的设备,使配套使用的设备一起被搬运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移动式工作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其中一个面积较大的侧壁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处铰接有防护门,所述箱体内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横隔板,若干所述横隔板相互平行设置,所述箱体内还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竖隔板,若干所述竖隔板垂直于箱体的内侧壁以及横隔板,所述横隔板和竖隔板把箱体内部分为若干用于放置不同工作组件的放置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配套的设备可以放在不同的放置腔内,随后搬运工作箱即可,避免了配套使用的工具分开搬运,避免了使用配套的设备时还需要把整套配套使用的工具聚集在一起之后才能进行作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护门设置有两扇对称设置于箱体宽度方向上的两侧,两扇防护门相互远离的一侧与箱体铰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两扇防护门,使工作人员打开防护门时减少防护门转动所使用的空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两扇所述防护门之间设置有锁定组件,所述锁定组件设置于防护门高度方向上的中部,所述锁定组件包括锁定座、锁定杆和滑动座,所述锁定座和滑动座分别固定连接于两扇防护门相互靠近的一侧,所述锁定杆与滑动座滑移连接,所述锁定杆与锁定座插接配合,所述滑动座上凸起有锁定块,所述固定杆上设置有锁定片,所述锁定片上开设有贯通锁定片的锁定槽,所述锁定块与锁定槽插接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锁定组件,防止工作箱搬运时两扇防护门由于外力的作用下打开,避免工作箱内的工具掉落,对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胁。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箱体的左侧开设有通孔,所述箱体的左侧与通孔相对应的位置铰接有外防雨外罩,所述外防雨外罩的竖截面的长度和宽度均大于通孔的竖截面的长度和宽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工具某些部件需要伸出箱体时,可以通过通孔伸出,外防雨外罩避免工具伸出箱体时雨水进入箱体内,对箱体内的工具起到一定保护作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箱体右侧开设有防护观察口,所述箱体右侧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内插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不需要观察箱体内设备的运行情况时,可以使插板挡住防护观察口,避免外界雨水或灰尘的进入影响工具的正常运行。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箱体右侧的内壁关于防护观察口对称设置有导轨,所述内插板与导轨滑移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轨限制了内插板的滑移方向,使内插板只能沿竖直方向移动避免内插板与箱体的内壁脱离,使箱体外的灰尘进入到箱体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箱体的底部设置有四根加固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固钢对箱体的底部进行加固,避免箱体内放置的工具质量过大造成箱体的损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仪器腔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缓冲垫。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缓冲垫对最下面的放置腔内存放的设备在搬运时与箱体的内壁发生的碰撞进行缓冲,避免设备受到严重的损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箱体的顶端的两侧固定连接有两个吊耳,两个所述吊耳对称设置于箱体的两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搬运工作箱时,使用吊机勾住两侧的吊耳,对工作箱进行搬运。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配套的工具可以放在不同的放置腔内,随后搬运工作箱即可,避免了配套使用的设备分开搬运,避免了使用配套的设备时还需要把整套配套使用的设备聚集在一起之后才能进行作业;

2.通过设置锁定组件,防止工作箱搬运时两扇防护门由于外力的作用下打开,避免工作箱内的工具掉落,对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胁;

3.当需要搬运工作箱时,使用吊机勾住两侧的吊耳,对工作箱进行搬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左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右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箱体;11、通孔;12、防护观察口;13、导轨;14、吊耳;15、加固钢;16、横隔板;17、竖隔板;18、缓冲垫;19、放置腔;2、防护门;3、锁定组件;31、锁定座;311、插槽;32、锁定杆;321、锁定片;322、锁定槽;33、滑动座;331、限位环;332、锁定块;4、外防雨外罩;5、内插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和图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移动式工作箱,包括箱体1。箱体1的其中一个面积较大的侧壁设置有开口,开口的水平方向上的两侧铰接有两扇防护门2,两扇防护门2对称设置。两扇防护门2之间通过锁定组件3固定两者的相对位置,锁定组件3设置于防护门2高度方向上的中部。

参照图1和图2,箱体1内固定连接有两块横隔板16以及两块竖隔板17,两块横隔板16相互平行设置,其中位于下方的横隔板16的位置高于通孔11以及防护观察口12的位置,其中一块竖隔板17竖直方向上的两端分别与箱体1的顶面和靠近箱体1顶面的横隔板16固定连接、另一块竖隔板17竖直方向上的两端分别与两块相邻的横隔板16固定连接,两块竖隔板17处于同一直线上。两块竖隔板17与两块横隔板16把箱体1的内部空间分成五个放置腔19,工作人员可以根据设备的大小放置在不同的放置腔19内。箱体1底部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缓冲垫18,缓冲垫18对最下面的放置腔19内存放的设备在搬运时与箱体1的内壁发生的碰撞进行缓冲,避免设备受到严重的损坏。

参照图2和图3,锁定组件3包括锁定座31、锁定杆32和滑动座33,锁定座31与滑动座33分别设置于两扇防护门2相互靠近的一侧。锁定座31在其长度方向上对称设置有两个限位环331,两个限位环331与锁定座31一体成型,限位环331内穿设有锁定杆32,锁定杆32与限位环331的竖截面设置为圆形,使锁定杆32能相对于滑动座33转动;锁定座31靠近滑动座33的一侧设置有插槽311,锁定杆32与插槽311插接配合,使两扇防护门2相对固定;滑动座33向远离箱体1的方向凸起有锁定块332,锁定杆32远离锁定座3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锁定片321,锁定片321上开设有在锁定片321的厚度方向上贯穿锁定片321的锁定槽322,锁定槽322与锁定块332插接配合,对锁定杆32的位置进行锁定。

参照图2和图4,箱体1的左侧开设有通孔11,箱体1的左侧与通孔11相对应的位置铰接有外防雨外罩4,外防雨外罩4的竖截面的长度和宽度均大于通孔11的竖截面的长度和宽度,外防雨外罩4避免下雨时雨滴落入至箱体1内,对箱体1内的设备造成精度的降低以及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箱体1的右侧开设有防护观察口12,箱体1右侧的内壁关于防护观察口12对称设置有两道导轨13,两道导轨13内滑移连接有内插板5,内插板5与箱体1的内壁抵接,当不需要观察箱体1内设备的运行情况时,可以使内插板5挡住防护观察口12,避免外界雨水或灰尘的进入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

参照图图2和图4,箱体1的底部设置有四根加固钢15,加固钢15与箱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加固钢15对箱体1的底部进行加固,避免箱体1内放置的设备质量过大造成箱体1的损坏;加固钢15设置为槽钢,钢截面样式经济适宜,力学功能好,轧制时截面上各点外延较均衡、内应力小,与工字钢对比,具备截面模数大、分量轻、节约金属的利益。

参照图4和图5,箱体1固定连接有两个吊耳14,两个吊耳14对称设置于箱体1的顶部在其长度方向上的两侧,当需要搬运工作箱时,使用吊机勾住两侧的吊耳14,对工作箱进行搬运。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把整套配套使用的设备放入至放置腔19内,整合完毕后关上两扇防护门2,推动锁定杆32向靠近锁定座31的方向运动,使锁定杆32插入至插槽311内,随后旋动锁定杆32,使锁定块332穿过锁定槽322,对锁定杆32的位置进行锁定,随后用吊机勾住吊耳14对工作箱进行搬运。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