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浇筑圈梁构造柱的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012679发布日期:2020-06-09 19:01阅读:80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浇筑圈梁构造柱的工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浇筑圈梁构造柱的工具。



背景技术:

为了防止地基的不均匀沉降或较大振动载荷等对房屋建筑造成不利影响,在建筑物的墙体内通常设有圈梁构造柱,其中,圈梁构造柱是一种用于提高砖石结构房屋刚度的钢筋混凝土结构。

目前,在墙体上浇筑圈梁构造柱的过程中,通常利用铁锹将混凝土灌入圈梁构造柱的模具中。但是,铁锹容易导致混凝土洒落,一方面,洒落至地面的混凝土由于被砂石和尘土等杂质污染而无法继续使用,进而会造成混凝土原料的浪费;另一方面,铁锹中混凝土的量会减少,进而会降低浇筑的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浇筑圈梁构造柱的工具,该工具能够避免混凝土洒落,解决了圈梁构造柱浇筑效率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浇筑圈梁构造柱的工具,包括:用以储装混凝土的储料桶;与所述储料桶相连、用以供人手握持以搬运所述储料桶的搬运把手。

优选地,所述储料桶的截面积沿所述储料桶的开口方向逐渐增大。

优选地,所述储料桶呈圆台形。

优选地,所述储料桶的开口平面相对所述储料桶的回转中心线呈60°角设置。

优选地,所述搬运把手的两端与所述储料桶转动连接,以供所述储料桶相对所述搬运把手翻转并倾倒混凝土。

优选地,所述搬运把手的两端设于所述储料桶的开口处。

优选地,所述储料桶的底部还设有用以供人手握持以倾倒所述储料桶内混凝土的倾倒把手。

相对于上述背景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浇筑圈梁构造柱的工具通过储料桶来避免混凝土洒落。具体来说,储料桶的桶壁和桶底能够阻挡混凝土,进而使储料桶内的混凝土仅能够从储料桶的开口处流出,而在人手持握搬运把手以搬运储料桶的过程中,储料桶的开口方向能够保持朝上的状态,以保证储料桶内的混凝土不会向外洒落,避免造成混凝土原料的浪费,同时还使圈梁构造柱模具被灌满的速度加快,进而提高了工作人员对圈梁构造柱施工的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第一种用于浇筑圈梁构造柱的工具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第二种用于浇筑圈梁构造柱的工具的俯视图;

其中,

1-储料桶、11-桶壁、12-桶底、2-搬运把手、3-倾倒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1和图2,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第一种用于浇筑圈梁构造柱的工具的俯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第二种用于浇筑圈梁构造柱的工具的俯视图。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用于浇筑圈梁构造柱的工具,如图1和图2所示,该工具主要包括储料桶1和搬运把手2。

储料桶1包括:呈筒状的桶壁11和设于桶壁11第一端的桶底12,其中,上述桶底12用于封堵11的第一端,而桶壁11的第二端则作为储料桶1的开口以供进料和出料。换句话说,桶壁11和桶底12能够起到阻挡混凝土的作用,进而使储料桶1内的混凝土仅能够从储料桶1的开口处进出储料桶1。

搬运把手2与储料桶1相连,并具体地与上述桶壁11的外表面连接,以便于人手抓握搬运把手2来移动储料桶1及其内部的混凝土。

需要说明的是,在储料桶1内装满混凝土之后,需将储料桶1搬运至圈梁构造柱的模具处,在上述搬运的过程中,人手抓握搬运把手2并能够保持储料桶1的开口一直朝上,以避免储料桶1内的混凝土向外洒落,进而避免混凝土原料的浪费;当储料桶1到达模具的位置时,工作人员再利用手臂的力量翻转储料桶1,以将储料桶1内的混凝土灌入模具中,然后再次向储料桶1内加入混凝土,并循环上述过程直至完成圈梁构造柱的浇筑。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翻转储料桶1的方式可以为通过持握搬运把手2的手臂翻转储料桶1的单手操作,还可以为一手持握搬运把手2且另一只手臂拖住桶底12翻转储料桶1的双手操作。

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铁锹,下面通过举例来具体说明本工具是如何实现提高圈梁构造柱的浇筑施工效率的。

假设构造柱模具中需要灌入9单位(如体积或质量等参数)的混凝土才能完成圈梁构造柱的浇筑,而铁锹和本工具均装载1单位的混凝土来灌入模具内。在铁锹搬运混凝土至上述模具的过程中,假设其洒落0.1单位的混凝土,也即铁锹能够一次性向模具中灌入0.9单位的混凝土,也即总共需要搬运10次。而根据以上内容可知,本工具不会向外洒落混凝土,也即本工具能够一次性向模具中灌入1单位的混凝土,也即总共需要搬运9次。根据以上内容比较可知,本工具能够提高工作人员的施工效率。

值得一提的是,混凝土还容易黏附在铁锹的表面以及储料桶1的内表面,为了使黏附的混凝土进入模具内,工作人员可通过一只手抓握搬运把手2,并通过另一只手拍打桶壁11来使储料桶1产生振动,进而使混凝土脱离储料桶1的内表面并进入模具内;然而铁锹的表面平整并难以产生较大幅度和持续时间的振动,进而还会有一部分的混凝土无法脱离铁锹。进而综合以上全部内容可知,本工具能够明显地提高圈梁构造柱的浇筑施工效率。

此外,桶壁11使储料桶1的储装容积大于铁锹的承载容积,进而可以一次性向模具灌入更多的混凝土,进而减小了工作人员向储料桶1储装混凝土的次数,提高了施工效率。

为了便于倾倒储料桶1内的混凝土,储料桶1的横截面积优选沿储料桶1开口的方向逐渐增大,也即使储料桶1的剖面形状类似于呈开口逐渐增大的v形。一方面,这种设计可以在翻转储料桶1并倾倒混凝土的过程中,使储料桶1内的混凝土能够快速地灌入模具内,另一方面,相比于直筒状的桶壁11,这种设计还可以增加储料桶1的容积,进而可以一次性向模具内浇筑更多的混凝土,以提高施工效率。

为了便于制造,上述储料桶1优选呈圆台形设计,也即桶壁11任意一处的横截面均呈圆形,进而可以通过卷筒机便利地将钢板等金属板材卷制为如上所述的桶壁11。当然,上述桶壁11的截面还可以设置为方形、椭圆形或其他形状,而且桶壁11还可以设计为直筒形状,其中,用于生产制造上述其他形状的桶壁11的工艺装置和工艺方法均可参考现有技术,这里不再展开。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桶壁11和桶底12优选由镀锌钢板制成,其中,镀锌钢板可以保证混凝土不会黏着于储料桶1的内表面,以保证储料桶1内的全部混凝土均能够灌入模具并便于施工结束后对储料桶1的清洁;此外,镀锌钢板的耐腐蚀性好,可以提高本工具的使用寿命。

为了便于将储料桶1内的全部混凝土导入模具内,上述储料桶1的开口平面相对储料桶1的回转中心线优选呈60°角设计。根据以上内容可知,混凝土仅能够从储料桶1的开口处流出,也就是说储料桶1的开口部分能够引导混凝土的流动方向,由于开口平面相对回转中心具有60°的倾角,因此可以将储料桶1开口最突出的部分设于施工空间的最下方,使混凝土从该突出的部分流入模具内,以避免出现储料罐中混凝土从模具处向外洒落的情况,进而避免混凝土原料的浪费。

需要说明的是,根据储料桶1开口部分用于引导混凝土流向的思想,上述储料桶1的开口平面还可以相对储料桶1的回转中心呈包括但不限于50°角和70°角等其他大小的锐角设计,该角度应如何设置应根据模具的宽度等实际情况而定。

这里针对搬运把手2与储料筒1的连接方式给出以下两种具体实施例。

在第一种具体实施例中,上述搬运把手2的两端与储料桶1转动连接,以在储料桶1的翻转的过程中保持搬运把手2的位置固定。具体来说,搬运把手2两端的旋转轴应共线设置,使储料桶1能够相对搬运把手2的两端转动,使工作人员用于握持搬运把手2的手臂的手腕仅承受储料桶1及其内部混凝土的质量,而通过工作人员的另一只手臂来驱动储料桶1翻转并倾倒混凝土,也就是说,由工作人员的另一只手臂的手腕分担用于翻转储料桶1的力,因此避免了手腕处疲劳拉伤等工伤事故的发生。

为了便于工作人员的另一只手臂翻转储料桶1,上述搬运把手2的两端设于靠向储料桶1开口的位置。具体来说,搬运把手2的两端即为储料桶1旋转的支点,通常需要工作人员在储料桶1的底部施加用于翻转储料桶1的力,而这种设计使得这个力的力臂达到最大,进而可以相对减小工作人员所施加于储料桶1底部的力。

在第二种具体实施例中,上述搬运把手2还可以与储料桶1固定连接,并优选沿储料筒1的回转轴的轴向方向设置,以便于手腕向搬运把手2施力并配合另一只拖住桶底12的手臂共同翻转储料桶1。

本工具还包括设于储料桶1底部的倾倒把手3,该倾倒把手3用于供工作人员的另一只手臂抓握,也即在储料桶1的底部向工作人员提供了一个稳定的施力点,以便于工作人员翻转储料桶1,并避免因储料桶1底部施力不稳而导致的施工事故(如混凝土的洒落)和工伤事故(如手掌被桶底12的边缘割伤)。

为了便于人手抓握倾倒把手3,上述倾倒把手3的延伸方向优选沿水平方向设置。其中,上述倾倒把手3沿水平方向延伸设置具体是指在倾倒混凝土的过程中且当储料桶1的开口朝向水平方向时,倾倒把手3沿水平方向延伸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倾倒把手3的延伸方向是指从倾倒把手3一端至另一端的方向。此外,上述倾倒把手3也可以沿垂向设置,其中,这里的垂向是指基于上述水平方向条件的垂直方向。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用于浇筑圈梁构造柱的工具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