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池支架的防水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12265发布日期:2020-06-16 22:25阅读:275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池支架的防水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池支架技术领域,具体说是涉及一种水池支架的防水组件。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移动游泳池的应用越来越多,而移动游泳池需要用到较多的水池支架。现有的水池支架一般使用普通钢管,在使用过程中,水容易从相互连接的钢管的接口处进入钢管内部而造成钢管生锈。另外,当其中一钢管进水,很容易使得与之相连的钢管也一并进水,造成钢管生锈导致性能降低,从而缩短水池支架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池支架的防水组件,能够减少钢管生锈,延长水池支架的使用寿命。

一种水池支架的防水组件,所述水池支架包括多个相互连接的支架管件,所述支架管件为钢管,所述防水组件包括组件本体,所述组件本体设置于相互连接的两个支架管件的套接段内且与套接段密封连接,所述组件本体具有封闭端,所述封闭端隔断封闭端两侧的空间。

进一步的,一种水池支架的防水组件还包括一密封盖,所述套接段分为内套接段及外套接段,所述组件本体与所述内套接段密封连接,所述组件本体的封闭端设置于内套接段的远离管口的一端,所述组件本体靠近内套接段的管口的一端设置有用于设置密封盖的开口,所述密封盖的顶端恰贴靠于内套接段的管口上,且所述密封盖的顶端与外套接段密封连接。

更进一步的,所述组件本体的侧壁上设置有弹性复位键,所述内套接段和外套接段上对应所述弹性复位键的位置分别设置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弹性复位键选择性通过第一通孔及第二通孔。

更进一步的,一种水池支架的防水组件还包括多个设置于所述组件本体与内套接段之间的多个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设置于所述弹性复位键的两侧。

进一步的,一种水池支架的防水组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密封盖的顶端与组件本体之间的第二密封圈。

进一步的,所述相互连接的两个支架管件的其中一个支架管件的中部设置有连接口,所述套接段包括设置于另一个支架管件的内套接段和所述连接口,所述组件本体与内套接段密封连接,所述组件本体的封闭端贴靠设置于内套接段的管口。

更进一步的,所述组件本体上设置有环形凸筋。

更进一步的,一种水池支架的防水组件还包括多个设置于所述组件本体与内套接段之间的第三密封圈,所述第三密封圈设置于所述环形凸筋的两侧。

进一步的,所述防水组件为橡胶塞。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上所述的技术方案,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相互连接的两个支架管件的套接段内密封设置本实用新型,所述防水组件具有封闭端,所述封闭端隔断封闭端两侧的空间,从而使得水不会从支架管件的连接处进入支架管件内部,且相邻的两个支架管件的管内不连通,进而能够防止流入其中一个支架管件内的水再流入另一个支架管件内,减少钢管生锈,延长水池支架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设置于支架管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设置于支架管件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设置于内套接段的支架管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设置于内套接段的支架管件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水池支架的防水组件,其中所述水池支架包括多个相互连接的支架管件2/3,所述支架管件2/3为钢管,所述防水组件包括组件本体1,所述组件本体1设置于相互连接的两个支架管件2/3的套接段21/31内且与套接段21/31密封连接,所述组件本体1具有封闭端14,所述封闭端14隔断封闭端14两侧的空间。

本实施例中,所述相互连接的两个支架管件2/3是相邻端部相互套接的两个支架管件2/3。

在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包括一密封盖11,所述套接段21/31分为内套接段31及外套接段21,所述组件本体1与所述内套接段31密封连接,所述组件本体1的封闭端14设置于内套接段31的远离管口32的一端,所述组件本体1靠近内套接段31的管口32的一端设置有用于设置密封盖11的开口,所述密封盖11的顶端恰贴靠于内套接段31的管口32上,且所述密封盖11的顶端与外套接段21密封连接。对应的,本实施例中的其中一个支架管件3一端设置为内套接段31,其中一个支架管件3另一端设置为外套接段33。

本实施例中,为了组装拆卸更加方便,所述组件本体1的侧壁上设置有弹性复位键13,所述内套接段31和外套接段21上对应所述弹性复位键13的位置分别设置有第一通孔311和第二通孔211,所述弹性复位键13选择性通过第一通孔311及第二通孔211。在组装时,按压弹性复位键13使其与所述组件本体1侧壁相平齐,使得所述组件本体1能够套入其中一个支架管件3的内套接段31,所述弹性复位键13穿出第一通孔311,再将其中一个支架管件3的内套接段31套入另一个支架管件2的外套接段21,另一个支架管件2的外套接段21将弹性复位键13挤压于其中一个支架管件3的内套接段31外壁与另一个支架管件2的外套接段21的内壁之间,当所述第一通孔311和第二通孔211对齐,所述弹性复位键13弹出第二通孔211,实现复位,即可完成组装。在拆卸时,按压弹性复位键13使其依次脱离第一通孔311和第二通孔211,再将相邻两个支架管件2/3分离开即可。

本实施例中,为了加强密封效果,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包括设置于所述组件本体1与内套接段31之间的多个第一密封圈12,所述第一密封圈12分别设置于所述弹性复位键13的两侧,以便更好的防止水从所述第一通孔311和第二通孔211而流入所述支架管件2/3。

本实施例中,为了加强密封效果,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包括设置于所述密封盖11的顶端与组件本体1之间的第二密封圈111。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所述组件本体1为橡胶塞,采用橡胶塞密封效果更好,而且能够起到缓冲作用,减少支架管件支架的摩擦。

实施例二:

如图4至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相互连接的两个支架管件的其中一个支架管件(图中未示出)的中部可以设置有连接口,所述套接段包括设置于另一个支架管件2’的内套接段21’和所述连接口,所述组件本体1与内套接段21’密封连接,所述组件本体1的封闭端14贴靠设置于内套接段21’的管口22’,而所述组件本体1远离内套接段21’的管口22’的一端设置为开放式。而对应地,本实施例中的同一支架管件2’的两端的套接段21’均设置为内套接段21’,两端的内套接段21’均连接有所述组件本体1。

本实施例中,为了安装更加稳固和密封,所述组件本体1上设置有环形凸筋11’。

本实施例中,为了具备更好的密封效果,所述防水组件还包括多个设置于所述组件本体1与内套接段21’之间的第三密封圈12’,所述第三密封圈12’设置于所述环形凸筋11’的两侧。

本实施例中其他结构同实施例一,在此不再赘述。

当然,本实施例中的所述防水组件也可以应用于相邻端部相互套接的两个支架管件,即将如图5和图6所示的支架管件2’的两端的内套接段21’分别套接入另一具有外套接段的支架管件(图中未示出)的外套接段中,而本实施例中的防水组件则密封设置于所述内套接段21’和所述外套接段组成的套接段内。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水池支架的防水组件,通过相互连接的两个支架管件的套接段内密封设置本实用新型,所述防水组件具有封闭端14,所述封闭端14隔断封闭端14两侧的空间,从而使得水不会从支架管件的连接处进入支架管件内部,且,相邻的两个支架管件的管内不连通,进而能够防止流入其中一个支架管件内的水再流入另一个支架管件内,减少钢管生锈,延长水池支架的使用寿命。

另外,通过设置弹性复位键13使得安装简单方便、牢固,通过设置密封圈和密封盖,使得密封效果更好。

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实用新型,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