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向压紧装置及振动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47356发布日期:2020-07-04 01:21阅读:222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向压紧装置及振动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向压紧装置及振动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通过对国内主要的pc构件生产企业调研发现,pc构件的生产过程中,为保证钢台车上模具内混凝土致密紧实,需要将钢台车固定在振动台振动,振动时需要采用固定装置将振动台和钢台车固定。

现有固定装置依靠其压紧块的水平压紧摩擦力来保证钢台车与振动台在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上的贴合,在静止状态下,该压紧方式的钢台车依靠其自身重力和压紧块的摩擦力保持其与振动台的贴合,但在振动台高频震动的情况下,该两种力不足以保持钢台车与振动台贴合。且在振动过程中会随着震动频率发生分离又贴合的情况,这种频繁的离合状态会对钢台车和振动台产生不必要的冲击,不但产生过大的噪音,且减少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双向压紧装置及振动系统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的具有双向压紧功能的双向压紧装置的双向压紧装置及振动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向压紧装置包括压紧臂,所述压紧臂的上端铰接有压紧块,所述压紧臂的下端铰接有一伸缩油缸,所述压紧臂的中部铰接有一压紧臂支座,所述压紧臂支座固设于所述振动台底部且临近外端设置,所述伸缩油缸通过伸缩油缸底座固设于所述振动台底部,伸缩油缸的伸或缩的方向与压紧块的摆动方向相反。

优选的,所述伸缩油缸底座位于压紧臂支座旁侧,所述伸缩油缸与伸缩油缸底座的固定点高于所述伸缩油缸与压紧臂的铰接点。

优选的,所述压紧臂的上端为弯折结构,所述压紧块铰接于该弯折结构的末端。

优选的,所述压紧块设有一圆弧工作端面,所述圆弧工作端面超出压紧臂的外侧,所述伸缩油缸伸长时,所述压紧块的圆弧工作端面朝向伸缩油缸设置。

优选的,所述压紧块包括铰接于臂体的块体、自所述块体一侧延伸、且分别位于挡板上下两侧的两挡块,两所述挡块间隔设置,且该间隔设置的间距大于挡板的厚度。

压紧块旋转时,其通过挡块与挡板抵接来实现限位,避免因旋转角度过大而失去控制。

优选的,所述伸缩油缸上设有与伸缩油缸底座固定的伸缩油缸凸缘。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振动系统,包括振动台、钢台车,还包括用于将钢台车与振动台锁紧的上述的双向压紧装置,锁紧时,所述压紧块抵接于所述钢台车的外侧壁和底板上。

上述方案中,采用的双向压紧装置在水平方向(通过压紧块抵接振动台的外侧壁)、垂直方向(通过压紧块抵接振动台的底板上保证)上同时对钢台车和振动台施加夹紧力,使得两者间的夹紧更为稳定,运行噪音小,优化了生产环境。

优选的,锁紧时,所述压紧块的圆弧工作端面与钢台车的底板抵接。

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一、所述双向压紧装置能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同时对钢台车和振动台间施加夹紧力,使得两者间的夹紧更稳定,运行时噪音小,优化了生产环境;

二、所述双向压紧装置能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同时对钢台车和振动台间施加夹紧力,使得两者间冲击力减小,使用寿命长,降低了其使用成本;

三、所述双向压紧装置,既能满足钢台车和振动台间的夹紧生产工艺要求,而且还能增加其夹紧稳定性,减少噪音污染,提高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振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振动系统中的双向压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振动系统中的双向压紧装置中的压紧臂的结构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振动系统中的双向压紧装置装置中的压紧块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压紧块、101-块体、102-挡块、103-圆弧工作端面、2-销轴一、3-压紧臂、301-挡板、302-连接板、303-臂体、4-销轴二、5-销轴三、6-伸缩油缸凸缘、7-伸缩油缸、8-伸缩油缸底座、9-压紧臂支座、10-钢台车、20-振动台、30-双向压紧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为叙述方便,下文中如出现“上”、“下”、“左”、“右”字样,仅表示与附图本身的上、下、左、右方向一致,并不对结构起限定作用。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振动系统包括振动台20、钢台车10和用于将钢台车10锁紧于振动台20上方的双向压紧装置30。所述双向压紧装置30的作用就是通过其压紧力将钢台车10与振动台20压紧贴合成一个整体,来满足振动台20震动时带动钢台车10一起震动的工艺过程。

如图2所示,所述双向压紧装置30包括压紧块1、销轴一2、压紧臂3、销轴二4、销轴三5、伸缩油缸凸缘6、伸缩油缸7、伸缩油缸底座8和压紧臂支座9。

如图3所示,所述压紧臂3包括两间隔设置的臂体303、连接于所述臂体303上方之间的挡板301、连接于所述臂体303中部和下方之间的连接板302。所述挡板301用于对压紧块1的旋转起限位作用,所述连接板302用于对两个臂体303起连接固定作用。所述臂体303在上端为弯折成l型结构。所述压紧块1的块体101通过销轴一2铰接于该l型短边的末端,且该端朝向钢台车10设置。

如图2、4所示,所述压紧块1包括块体101和自所述块体101一侧水平延伸的、且上下间隔设置的挡块102。所述压紧块1的块体101的下端设有一为半圆结构的圆弧工作端面103,该圆弧工作端面103超出压紧臂3的外侧,锁紧时,通过该圆弧工作端面103与钢台车10的底板抵接实现钢台车在垂直方向上的锁紧,通过块体101的侧面与钢台车10的外侧壁抵接实现钢台车在水平方向上的锁紧。所述双向压紧装置30的数量为四个,设置在振动台20的四个角,在钢台车相对的位置上压紧块1施加相对的水平方向的夹紧力,以保证钢台车与振动台较好的压紧。

如图2、3、4所示,两个挡块102插入至挡板301外,使两个挡块102分别位于挡板301的上下两侧,压紧块1顺时针旋转时,上挡块102抵接挡板301的上端面实现限位,反之,压紧块1逆时针旋转时,下挡块102抵接挡板301的下端面实现限位。

压紧块1够绕销轴一2做一定角度的旋转,同时压紧块1上的挡块102受压紧臂3的挡板301的限制,又使其不至于由于角度旋转过大而失去控制。

所述压紧臂3的l型结构的长边的中部通过销轴二4和压紧臂支座9铰接,所述压紧臂支座9固设于所述振动台20的底部且临近外端(图1所示的左侧外端)设置。由此压紧臂3绕着销轴二4做一定角度的旋转运动。

所述压紧臂3的l型结构的长边的下端通过销轴三5与所述伸缩油缸7的伸缩臂铰接。所述伸缩油缸7通过设在其上的伸缩油缸凸缘6与伸缩油缸底座8固定。所述伸缩油缸底座8固设于所述振动台20的底部,所述伸缩油缸底座8位于压紧臂支座9一侧,如图2所示,所述伸缩油缸7与伸缩油缸底座8的固定点至地面的垂直高度高于所述伸缩油缸与压紧臂的铰接点至地面的垂直高度。

压紧臂3中:挡板301和连接板302分别同臂体303焊接形成一个压紧臂整体。压紧臂3上部销轴孔用来插入销轴一2安装压紧块1,中部销轴孔用来插入销轴二4安装压紧臂支座9,下部销轴孔用来插入销轴三5安装伸缩油缸7的伸缩臂。

实际可根据生产工艺的需要增加或减少双向压紧装置数量和改变其安装位置来实现不同生产场合的压紧作用。

四个所述双向压紧装置压紧或分离同步工作。

压紧工作时,启动伸缩油缸7,当伸缩油缸7的伸缩臂伸出时,伸缩臂的推力通过压紧臂3的传导将压紧块1挤压在钢台车10侧壁和底板上,由此完成了将钢台车10与振动台20压紧贴合成一个整体的工艺过程。所述压紧块1与钢台车10底部接触的部位为圆弧工作端面,该圆弧工作端面向下延伸至压紧臂3的外侧,所述压紧块1与钢台车10侧壁接触的上端设有圆角。

分离工作时,启动伸缩油缸7的伸缩臂缩回时,伸缩臂的拉力通过压紧臂3的传导将压紧块1拖离钢台车10侧壁和底板,由此完成了将钢台车10与振动台20分离的工艺过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振动系统的工作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钢台车运行到振动台工位后,钢轨轮带着上面的钢台车下降,钢台车与钢轨轮分离,同时钢台车及其附件的质量总成下落到水平方向振动的振动平台上;

第二步:当钢台车整体落到水平方向振动的振动平台后,伸缩油缸的伸缩臂伸出,伸缩臂的推力通过压紧臂的传导将压紧块挤压在钢台车侧壁和底板上,振动台的四角各有一个双向压紧装置同时做压紧动作,便将钢台车与振动台压紧贴合成一个整体,便可实现震动台震动钢台车的目的;

第三步:当振动作业完成后,伸缩油缸的伸缩臂缩回,伸缩臂的拉力通过压紧臂的传导将压紧块拖离钢台车侧壁和底板,振动台的四角各有一个双向压紧装置同时做缩回动作,便将钢台车与振动台分离。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