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玻璃幕墙安装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03259发布日期:2020-08-05 00:24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斜玻璃幕墙安装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斜玻璃幕墙安装系统。



背景技术:

玻璃幕墙的优点:玻璃幕墙是当代的一种新型墙体,它赋予建筑的最大特点是将建筑美学、建筑功能、建筑节能和建筑结构等因素有机地统一起来,建筑物从不同角度呈现出不同的色调,随阳光、月色、灯光的变化给人以动态的美。

目前,新建的大型公共与民用建筑多为玻璃幕墙结构,并且造型各异,有的向室内倾斜,有的向室外倾斜,倾斜角度也越来越大,玻璃也越来越大越重,施工难度越来越大,传统的直接在脚手架平台施工已经无法满足施工要求。

斜玻璃幕墙层高较高的缺点:斜幕墙玻璃超大、超重、坡度大、层高较高,施工难度大大增加,传统方法已不能满足安装需求,并且施工精度较差,施工效率较慢,耗费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斜玻璃幕墙安装系统,以达到降低施工难度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斜玻璃幕墙安装系统,包括:脚手架操作平台,设置有倾斜操作台;吊装爬升装置,包括固定轨道、活动轨道、吊装组件和驱动元件,固定轨道固定在倾斜操作台上,且固定轨道所在平面与倾斜操作台所在平面平行,活动轨道的上端与固定轨道的下端铰接,活动轨道能够相对固定轨道转动,吊装组件设置在固定轨道处并用于将斜玻璃幕墙沿固定轨道吊起,驱动元件与活动轨道的下端驱动连接。

进一步地,吊装组件包括吊索和卷扬机,吊索的一端与卷扬机连接,吊索的另一端设置有吊钩,吊钩能够穿过倾斜操作台的上端并置于固定轨道的下端处。

进一步地,倾斜操作台的上端处设置有滑轮,吊索穿设在滑轮处。

进一步地,驱动元件为手动葫芦,手动葫芦的拉索与活动轨道的下端连接。

进一步地,斜玻璃幕墙安装系统还包括用于将玻璃幕墙移动至脚手架操作平台的玻璃移动装置。

进一步地,玻璃移动装置包括水平移动组件,用于将斜玻璃幕墙移动至脚手架操作平台处,水平移动组件包括水平移动座、支架和第一滚轮,支架固定在水平移动座上表面,第一滚轮设置在水平移动座下表面。

进一步地,玻璃移动装置还包括托架,用于支撑斜玻璃幕墙,托架能够设置在支架上并随水平移动组件移动。

进一步地,玻璃移动装置还包括竖向移动组件,用于将斜玻璃幕墙移动至水平移动组件,竖向移动组件包括竖直移动座、吸盘支架、升降吸盘和第二滚轮,吸盘支架固定设置在竖直移动座的上表面,升降吸盘设置在吸盘支架的上端,第二滚轮设置在竖直移动座的下表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驱动元件可以驱动活动轨道转动,从而改变活动轨道与水平面之间夹角大小,使斜玻璃幕墙能够沿活动轨道和固定轨道平稳吊装至设定位置,达到不易损毁斜玻璃幕墙并降低施工难度的目的。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脚手架操作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吊装爬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水平移动组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水平移动组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托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竖向移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10、脚手架操作平台;11、竖直杆;12、水平杆;13、小横杆;14、剪刀撑;15、扫地杆;16、倾斜操作台;20、吊装爬升装置;21、固定轨道;22、活动轨道;231、吊索;232、卷扬机;233、吊钩;24、驱动元件;25、滑轮;31、水平移动组件;311、水平移动座;312、支架;313、第一滚轮;32、托架;33、竖向移动组件;331、竖直移动座;332、吸盘支架;333、升降吸盘;334、第二滚轮;40、主体结构;50、斜玻璃幕墙。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至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斜玻璃幕墙安装系统,包括脚手架操作平台10和吊装爬升装置20。脚手架操作平台10设置有倾斜操作台16。吊装爬升装置20包括固定轨道21、活动轨道22、吊装组件和驱动元件24,固定轨道21固定在倾斜操作台16上,且固定轨道21所在平面与倾斜操作台16所在平面平行,活动轨道22的上端与固定轨道21的下端铰接,活动轨道22能够相对固定轨道21转动,吊装组件设置在固定轨道21处并用于将斜玻璃幕墙50沿固定轨道21吊起,驱动元件24与活动轨道22的下端驱动连接。

通过驱动元件24可以驱动活动轨道22转动,从而改变活动轨道22与水平面之间夹角大小,使斜玻璃幕墙50能够沿活动轨道22和固定轨道21平稳吊装至设定位置,达到不易损毁斜玻璃幕墙50并降低施工难度的目的。

同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简单,受力合理,容易组装,会大大降低施工难度,改善提升施工精度和施工效率,并且整个施工过程能够减少或者避免使用大型机械,可以实现节约成本的目的。

如图3所示,吊装组件包括吊索231和卷扬机232,吊索231的一端与卷扬机232连接,吊索231的另一端设置有吊钩233,吊钩233能够穿过倾斜操作台16的上端并置于固定轨道21的下端处。

在吊装斜玻璃幕墙50时可以通过吊钩233连接斜玻璃幕墙50,并通过卷扬机232回拉吊索231,从而将斜玻璃幕墙50沿固定轨道21吊装至设定位置。由于卷扬机232具有自锁功能,可以在任何位置进行锁定,避免发生斜玻璃幕墙50坠落的情况。

优选地,倾斜操作台16的上端处设置有滑轮25,吊索231穿设在滑轮25处。设置滑轮25,可以减小吊索231与倾斜操作台16上端处的摩擦力,减小吊索231发生磨损断裂的事故概率。

驱动元件24为手动葫芦,手动葫芦的拉索与活动轨道22的下端连接。手动葫芦一般采用棘轮摩擦片式单向制动器,在载荷下能自行制动,棘爪在弹簧的作用下与棘轮啮合,使制动器安全工作,采用手动葫芦可以使活动轨道22在拉起时保持稳定,并且在下放活动轨道22时不会发生瞬间坠落损毁活动轨道22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卷扬机232等部件须刚接于主体结构40的钢梁上,手动葫芦和卷扬机232须根据斜玻璃幕墙50的自重选择型号。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脚手架操作平台10由水平杆12、小横杆13、竖直杆11、剪刀撑14、扫地杆15和钢笆网搭设而成,所有节点用脚手架扣件固定连接,倾斜操作台16角度同斜幕墙角度(轨道下方须设置双脚手管以保证强度),脚手架搭设必须符合规范要求,基底必须硬化。脚手架操作平台10务必设置水平剪刀撑、横向剪刀撑和竖向剪刀撑,脚手架操作平台10须有与主体结构40连接设施。在水平杆12上铺设固定钢笆网形成操作平台。脚手架操作平台10须经结构安全软件验算后方可使用,并且自倾斜操作台16顶端起外侧脚手架应至少搭设3排,以保证架体整体稳定。

需要说明的是,固定轨道21和活动轨道22通过钢销轴连接保证转动性能,固定轨道21须焊接于倾斜操作台16架体上(固定轨道21下方须设置双脚手管以保证强度),保证轨道的稳定运行。在搭设脚手架操作平台10时,应保证固定轨道21与斜玻璃幕墙50的窗框间距应取值得当,不宜过大也不宜过小,为了保证安装精度并留出操作空间,建议取值200mm~400mm。

如图4至图7所示,斜玻璃幕墙安装系统还包括用于将玻璃幕墙移动至脚手架操作平台10的玻璃移动装置。

具体地,玻璃移动装置包括水平移动组件31,用于将斜玻璃幕墙50移动至脚手架操作平台10处。如图4和图5所示,水平移动组件31包括水平移动座311、支架312和第一滚轮313,支架312固定在水平移动座311上表面,第一滚轮313设置在水平移动座311下表面。

设置水平移动组件31可以将待安装的斜玻璃幕墙50移动至脚手架操作平台10处进行安装准备,可以减轻操作人员搬运强度。

如图6所示,玻璃移动装置还包括托架32,用于支撑斜玻璃幕墙50,托架32能够设置在支架312上并随水平移动组件31移动。托架32整体呈镂空框架状,在框架与斜玻璃幕墙50接触位置可以设置缓冲层,如缓冲棉,木板或者无纺布等材料,以避免斜玻璃幕墙50损毁。托架32的结构并没有具体限制,可以根据斜玻璃幕墙50的结构进行选取。

如图7所示,玻璃移动装置还包括竖向移动组件33,用于将斜玻璃幕墙50移动至水平移动组件31,竖向移动组件33包括竖直移动座331、吸盘支架332、升降吸盘333和第二滚轮334,吸盘支架332固定设置在竖直移动座331的上表面,升降吸盘333设置在吸盘支架332的上端,第二滚轮334设置在竖直移动座331的下表面。

竖向移动组件33负责用升降吸盘333(升降吸盘333根据斜玻璃幕墙50的自重选择型号)将斜玻璃幕墙50移动至水平移动组件31上的托架32处(此处,可用绳索将斜玻璃幕墙50固定于托架32保证稳固),再用水平移动组件31将斜玻璃幕墙50移动至脚手架操作平台10处。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竖向移动组件33比水平移动组件31高约2-3米,以保证可以无阻碍吊装斜玻璃幕墙50。上述水平移动组件31、托架32和竖向移动组件33均可以由型材焊接而成,如角钢、工字钢、方钢管等。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在同一脚手架操作平台10上放置多套安装系统同时施工,互不影响,安装效率可大大提高。建议1-3套同时施工,提升施工效率,但须保证脚手架操作平台10的架体稳定。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搭装脚手架操作平台10和吊装爬升装置20;

步骤20、将活动轨道22呈竖直方向设置,并将斜玻璃幕墙50与吊装组件连接;

步骤30、通过驱动元件24将活动轨道22拉起,并使活动轨道22与固定轨道21平行;

步骤40、通过吊装组件将斜玻璃幕墙50沿固定轨道21吊装至设定位置;

步骤50、将斜玻璃幕墙50安装至窗框并进行固定处理。

在步骤10中,安装玻璃吊装爬升装置应包括:固定卷扬机232于地面,布置滑轮25和吊索231、焊接固定轨道21、连接活动轨道22和固定手动葫芦等操作步骤,并利用剩余备料焊接玻璃移动装置。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在焊接固定轨道21时应保证窗框与固定轨道21之间的间隔距离为200mm至400mm。

在步骤10与步骤20之间应包括以下步骤:

将托架32置于水平移动组件31上,并整体移动置于竖向移动组件33正下方;

利用竖向移动组件32将斜玻璃幕墙50移动至水平移动组件31的托架32上,再用水平移动组件31将斜玻璃幕墙50移动至脚手架操作平台10处。

在步骤30前应通过吊钩233吊住托架32顶部的拉环,将斜玻璃幕墙50与托架32吊起并移动固定于活动轨道22,随后实施步骤30,即用手动葫芦拉住活动轨道22的底部,将其拉起至与固定轨道21同一角度同一斜面即可,手动葫芦拉紧不放开后实施步骤40,即通过卷扬机232开始将带有斜玻璃幕墙50的托架吊装爬升至规定窗框位置。

步骤50具体包括以下步骤:用木方进行微调,用木楔固定,用f型木工夹微调,将斜玻璃幕墙50精准就位并固定于窗框,此时保持f型木工夹不松开,即可进行斜玻璃幕墙50角码安装和打胶处理,待固定稳固后方可放开f型木工夹。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通过驱动元件24可以驱动活动轨道22转动,从而改变活动轨道22与水平面之间夹角大小,使斜玻璃幕墙50能够沿活动轨道22和固定轨道21平稳吊装至设定位置,达到不易损毁斜玻璃幕墙50并降低施工难度的目的。

同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简单,受力合理,容易组装,会大大降低施工难度,改善提升施工精度和施工效率,并且整个施工过程能够减少或者避免使用大型机械,可以实现节约成本的目的。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不能以其限定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所以其等同组件的置换,或依本实用新型专利保护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与修饰,都应仍属于本专利涵盖的范畴。另外,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特征与技术特征之间、技术特征与技术方案之间、技术方案与技术方案之间均可以自由组合使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