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玻璃紧固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415103发布日期:2020-07-10 15:34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一种玻璃紧固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温室玻璃幕墙紧固连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玻璃紧固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温室结构一般采用钢结构作为主体,然后在外墙或顶上覆盖玻璃,以便于采光或温度调节,在相邻玻璃的固定连接中,其要求密封性性好、安装或拆卸方便。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5993214u公开了一种温室覆盖拼接型材,其通过螺钉连接用于c型钢或矩形管及各种管材固定的方式,然后加以胶皮密封,这种结构虽然密封性好,但是安装复杂,施工周期长。

或者是采用本申请附图1所示的卡扣结构,其包括下扣件体和上扣件体,两者皆呈条状结构,玻璃端部放置在下扣件体上方,玻璃上方扣合有上扣件体,两者配合达到固定玻璃的效果,这种结构在使用中扣合方便,却存在着拆卸困难的问题。

当需要拆卸的时候,若以左侧扣合接触处为基础,掰动上扣件体的右侧板,此时需要右侧扣合接触处的右扣件与右合件均发生较大的形变。其变形量太大容易损害扣合结构;或者是导致扣合连接处松动,导致卡扣机构不稳定;或者容易导致上扣件体中侧板与水平连接板处发生折断,如此导致整体结构寿命的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温室玻璃拼接结构拆卸困难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玻璃紧固连接结构,提高连接结构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玻璃紧固连接结构,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下扣件体、玻璃和上扣件体,所述下扣件体包括支撑板,支撑板中间向上设置连接板,连接板两侧设置有第一凸起部,连接板上端设置有下合件,下合件截面为上小下大的梯形结构;所述上扣件体包括设置有中空部的上扣件主体,中空部截面为上大下小的倒梯形结构,且中空部与下合件相匹配;上扣件主体下方设置有开口,上扣件主体两侧分别设置有侧板,侧板与玻璃相抵接。

本申请在具体使用中,下扣件体和上扣件体也采用条状结构,分别通过一体成型制成,其中下扣件体包括支撑板,支撑板中间向上通过一体成型设置连接板,玻璃放置在支撑板上,两块玻璃即放置在支撑板的两侧,为了便于定位,在支撑板两侧设置有第一凸起部,其中第一凸起部采用截面为圆弧形的结构,第一凸起的宽度小于玻璃的厚度,在安装玻璃中,玻璃的一端只需要与第一凸起部抵接就可,提高安装效率,同时设置圆弧形凸起在便于玻璃安装的同时其与玻璃侧面接触面积小,也便于玻璃拆卸;连接板上端一体成型设置有下合件,下合件截面为上小下大的梯形结构;上扣件体包括设置有中空部的上扣件主体,其中中空部截面为上大下小的倒梯形结构,且中空部与下合件相匹配,即中空部的截面积大于下合件截面积,中空部截面的底端尺寸与下合件截面的底端尺寸相同或稍微较大,中空部截面的高度大于下合件截面的高度,即下合件可在中空部内转动而不会出现干涉或阻碍;上扣件主体下方设置有开口,具体使用中下合件通过开口进入上扣件主体的中空部,下合件的底部与中空部底部接触,再通过上扣件主体两侧一体设置的侧板对玻璃进行压紧。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申请采用卡扣结构对温室顶面玻璃进行压紧,通过在上扣件主体内设置中空部,下扣件体的下合件与中空部对应安装即可压紧玻璃,结构简单,并且在支撑板两侧设置限位部,便于玻璃的摆放;其在拆卸过程中,仅需要中空部与下合件接触左右侧距离远低于现有技术中水平连接板的距离,故其变形量小,解决了现有温室玻璃拼接结构拆卸困难的问题,提高连接结构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现有技术连接结构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玻璃紧固连接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上下扣件体连接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上下扣件体连接结构另一实施例示意图;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上扣件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下扣件体、101支撑板、102连接板、103下合件、104通孔、105第一凸起部、106第二凸起部、2上扣件体、201上扣件主体、202中空部、203开口、204侧板、205圆弧过渡段、206第三凸起部、207凹陷部、208凹槽、3玻璃、4密封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描述中,相关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方位指示位置仅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而为了便于描述简化本实用新型,不是所述的零部件必须具有的方位、构造,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申请在具体使用中,如图2、3、4所示,一种玻璃紧固连接结构,一种玻璃紧固连接结构,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下扣件体1、玻璃3和上扣件体2,所述下扣件体1包括支撑板101,支撑板101中间向上设置连接板102,连接板102两侧设置有第一凸起部105,连接板102上端设置有下合件103,下合件103截面为上小下大的梯形结构;所述上扣件体2包括设置有中空部202的上扣件主体201,中空部202截面为上大下小的倒梯形结构,且中空部202与下合件103相匹配;上扣件主体201下方设置有开口203,上扣件主体201两侧分别设置有侧板204,侧板204与玻璃3相抵接。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申请采用卡扣结构对温室顶面玻璃3进行压紧,通过在上扣件主体201内设置中空部202,下扣件体1的下合件103与中空部202对应安装即可压紧玻璃3,结构简单,并且在支撑板101两侧设置限位部,便于玻璃3的摆放;其在拆卸过程中,仅需要中空部202与下合件103接触左右侧距离远低于现有技术中水平连接板102的距离,故其变形量小,解决了现有温室玻璃3拼接结构拆卸困难的问题,提高连接结构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为了提高玻璃3紧固连接结构的密封性,在本申请中玻璃3与下扣件体1支撑板101之间设置有密封垫4,以及在玻璃3与上扣件体2侧板204之间也设置有密封垫4(图中未示出);其中密封垫4可以选择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胶皮等结构。

进一步地,如图2、3、4所示本申请中下扣件体1的支撑板101两端还设置有第二凸起部106,在具体使用中,防止玻璃3与下扣件体1之间的密封垫4滑落,所以在支撑板101两端皆设置有第二凸起部106对密封垫4进行限位,提高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如图2、3、4所示,本申请中侧板204与上扣件主体201连接处设置有圆弧过渡段205,避免在拆卸过程中出现应力集中,提高上扣件体2的使用寿命;同样,本申请中侧板204与上扣件主体201连接处下方通过一体成型的方式设置有第三凸起部206,通过第三凸起部206能够增加侧板204与上扣件主体201的连接强度,也能提高上扣件体2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如图2、3、4所示,本申请中上扣件主体201开口203为上小下大的喇叭口形状,便于下合件103进入中空部202,其中喇叭口两侧的斜度与下合件103截面两侧的倾斜度相应时,使用效果最佳。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中上扣件主体201中空部202的底端与下合件103底部接触时,可选择平面接触、弧面接触或点接触,其中相配合的两个部位在梯形的夹角处圆弧过渡,进而采用弧面接触时,使用效果最佳,特别是在拆卸过程中,通过弧面接触,降低了两个件之间形变后产生的摩擦磨损,提高了使用寿命;如图2、3、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中空部202两侧臂下方设置有凹陷部207,下合件103底部沿梯形斜面方向设置有弧形凸起,通过弧形凸起与凹陷的配合达到扣合的效果,其稳定高,并且使用寿命长。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下合件103内部设置有通孔104,其中通孔104的形状可为梯形或圆形或三角形等,通过设置通孔104,不仅降低重量,节约材质,同时有利于增大下扣件体1所承载的局部变形量,提高卡扣结构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上扣件主体201上方设置有凹槽208,其中凹槽208可设置一个或多个,通过设置凹槽208,也能增大上扣件主体201所承载的局部变形量,提高卡扣结构的使用寿命。

上述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即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实验等得出相关技术方案,因此这些相关技术方案都应在本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