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结构的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81436发布日期:2020-06-30 19:39阅读:224来源:国知局
一种钢结构的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铝型材领域,尤其是指一种钢结构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在建筑领域,通常将第一待连接件装设于内骨架的表面,以使建筑更加美观。现有的第一待连接件与内骨架间多采用一体式的连接方式,即将第一待连接件与内骨架连接完成后运输至工地,将装配完成的第一待连接件通过内骨架与横梁连接,该方法所制成的第一待连接件和内骨架运输过程较为繁琐,且装配难度较大,导致工程进度缓慢。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钢结构的连接结构,克服现有技术中第一待连接件与内骨架的一体式结构所产生的装配难度较大的缺陷。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钢结构的连接结构,包括类凹字型连接件和挡水部,所述类凹字型连接件的一端连接第一空心待连接件,另一端连接第一待连接件;

所述类凹字型连接件一端设有一凸台,另一端开设有一第一凹槽,且所述凸台与相邻的所述类凹字型连接件的所述第一凹槽相匹配,以使相邻的两个所述类凹字型连接件能够拼接;

所述挡水部插设于所述类凹字型连接件内。

进一步的,还包括胶条,所述胶条装设于所述类凹字型连接件和第一空心待连接件间。

进一步的,所述胶条为epdm胶条。

进一步的,所述类凹字型连接件内设有第一腔体、第二腔体和第三腔体,所述第二腔体位于所述第一腔体和第三腔体间;

所述第一腔体、第二腔体和第三腔体呈一字型依次连接;

所述第二腔体正对所述第一待连接件的一侧无封口;

所述凸台装设于所述第一腔体侧壁,所述第一凹槽开设于所述第三腔体侧壁;

所述第二腔体一端侧壁开设有一朝所述第一腔体凹陷的第二凹槽,另一端侧壁开设有一朝所述第三腔体凹陷的第三凹槽,且所述第二凹槽与所述第三凹槽相对设置;

所述挡水部条两端分别插设于所述第二凹槽和第三凹槽内;

所述第一待连接件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腔体侧壁和第三腔体侧壁连接;

所述第一空心待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腔体侧壁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类凹字型连接件为铝合金材质。

进一步的,所述挡水部包括主挡水条、第一副挡水条和第二副挡水条,所述第一副挡水条和第二副挡水条分别垂直装设于所述主挡水条两端,并与所述主挡水条一体成型地构成艹型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类凹字型连接件一侧与所述第一空心待连接件通过第一自攻钉连接;

所述类凹字型连接件另一侧与所述第一待连接件通过第二自攻钉和第三自攻钉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挡水部为铝合金材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设置类凹字型连接件,一方面能够使第一待连接件和第一空心待连接件稳定连接,另一方面能够使第一待连接件和第一空心待连接件间的组装简便,并且设置类凹字型连接件能够使多个第一待连接件拼接并装设于第一空心待连接件上,进而扩大第一待连接件的连接面积;在类凹字型连接件内设置挡水件,能够为类凹字型连接件与第一待连接件间的接缝挡水,实现防水的效果;两个相邻类凹字型连接件接缝处的第一凸台和第一凹槽连接后,能够对接缝处起到防水的作用,而无需为了起到防水作用对类凹字型连接件进行开模并另外装配防水组件。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能够使第一待连接件快速装配于第一空心待连接件表面,同时能够使相邻两个类凹字形连接件间拼接成一体,进而使两个独立的第一待连接件连接成一体,降低了运输难度,提升了装配效率,进而提升了建筑物的建设效率。其中,第一空心待连接件为钢管立柱,即为钢结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一种钢结构的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1的右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一种钢结构的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俯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类凹字型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

1、第一待连接件;

2、第一空心待连接件;21、薄壁矩形钢管横梁;22、osb板;

3、类凹字型连接件;31、凸台;32、第一凹槽;33、第一腔体;34、第二腔体;35、第三腔体;331、第一腔体前壁;341、第二凹槽;342、第三凹槽;343、第二腔体后壁;351、第三腔体前臂;

4、挡水部;41、主挡水条;42、第一副挡水条;43、第二副挡水条;

5、胶条;

6、第一自攻钉;

7、第二自攻钉;

8、第三自攻钉;

9、第二类凹字型连接件;91、凸起;

10、第二待连接件;

20、第二空心待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请参照图1-图6,一种钢结构的连接结构,还包括类凹字型连接件3和挡水部4,类凹字型连接件3的一端连接第一空心待连接件2,另一端连接第一待连接件1;

类凹字型连接件3一端设有一凸台31,另一端开设有一第一凹槽32,且凸台31与相邻的类凹字型连接件3的第一凹槽32相匹配,以使相邻两个类凹字型连接件3能够拼接;

挡水部4插设于类凹字型连接件3内。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在于:

将类凹字型连接件一侧与第一空心待连接件连接,连接完成后,将挡水条插入类凹字型连接件内,随后将第一待连接件装设于类凹字型连接件的另一侧,使第一空心待连接件与第一待连接件相互平行,类凹字型连接件的凸台能够嵌入与其相邻的类凹字型连接件的第一凹槽内,使两块第一待连接件拼接成一体,装配完成。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设置类凹字型连接件,一方面能够使第一待连接件和第一空心待连接件稳定连接,另一方面能够使第一待连接件和第一空心待连接件间的组装简便,并且设置类凹字型连接件能够使多个第一待连接件拼接并装设于第一空心待连接件上,进而扩大第一待连接件的连接面积;在类凹字型连接件内设置挡水件,能够为类凹字型连接件与第一待连接件间的接缝挡水,实现防水的效果;两个相邻类凹字型连接件接缝处的第一凸台和第一凹槽连接后,能够对接缝处起到防水的作用,而无需为了起到防水作用对类凹字型连接件进行开模并另外装配防水组件。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能够使第一待连接件快速装配于第一空心待连接件表面,同时能够使相邻两个类凹字形连接件间拼接成一体,进而使两个独立的第一待连接件连接成一体,降低了运输难度,提升了装配效率,进而提升了建筑物的建设效率。

进一步的,还包括胶条5,胶条5装设于类凹字型连接件3和第一空心待连接件2间。

由上述描述可知,胶条能够缓冲第一空心待连接件与类凹字型连接件间产生的应力,并且能够防止类凹字型连接件与第一空心待连接件间的直接接触而产生摩擦及摩擦产生的噪音。

进一步的,胶条5为epdm胶条。

由上述描述可知,采用epdm胶条,利用了其耐热、耐磨及吸水率低等特性,避免矩形钢管和类凹字型连接件间的直接接触,延长了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类凹字型连接件3内设有第一腔体33、第二腔体34和第三腔体35,第二腔体34位于第一腔体33和第三腔体35间;

第一腔体33、第二腔体34和第三腔体35呈一字型依次连接;

第二腔体34正对第一待连接件2的一侧无封口;

凸台31装设于第一腔体33侧壁,第一凹槽32开设于第三腔体35侧壁;

第二腔体34一端侧壁开设有一朝第一腔体33凹陷的第二凹槽341,另一端侧壁开设有一朝第三腔体35凹陷的第三凹槽342,且第二凹槽341的开口与第三凹槽342的开口相对设置;

挡水部4两端分别插设于第二凹槽341和第三凹槽342内;

第一待连接件两端分别与第一腔体前壁331和第三腔体前壁351连接;

第一空心待连接件2与第二腔体后壁343连接。

由上述描述可知,第一待连接件与第一腔体侧壁和第三腔体侧壁连接、第一空心待连接件与第二腔体侧壁连接,且第一腔体、第二腔体和第三腔体为一体式结构,便于第一待连接件和第一空心待连接件与类凹字型连接件间的连接,起到便于装配的作用;挡水部两端插设于第二凹槽和第三凹槽内,能够使挡水部稳定插设于类凹字型连接件中,起到防水的作用。

进一步的,类凹字型连接件3为铝合金材质。

由上述描述可知,铝合金具备良好的抗蚀性,采用铝合金材质,能够增加类凹字型连接件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挡水部4包括主挡水条41、第一副挡水条42和第二副挡水条43,第一副挡水条42和第二副挡水条43分别垂直装设于主挡水条41两端,并与主挡水条41一体成型地构成艹型结构。

由上述描述可知,挡水部形成艹型结构能够起到阻止水流入类凹字型连接板内的作用,进而达到防水的目的。

进一步的,类凹字型连接件3一侧与第一空心待连接件2通过第一自攻钉6连接;

类凹字型连接件3另一侧与第一待连接件2通过第二自攻钉7和第三自攻钉8连接。

由上述描述可知,自攻钉能够起到防止松动的作用,因此能够使类凹字型连接件与第一空心待连接件和第一待连接件间稳定连接,防止第一待连接件脱落。

进一步的,挡水部4为铝合金材质。

由上述描述可知,铝合金具备抗蚀性,而挡水部主用作用是防水,采用铝合金材质能够延长挡水部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为:

一种钢结构的连接结构,还包括类凹字型连接件3和挡水部4,类凹字型连接件3的一端连接第一空心待连接件2,另一端连接第一待连接件1;

类凹字型连接件3一端设有一凸台31,另一端开设有一第一凹槽32,且凸台31与相邻的类凹字型连接件3的第一凹槽32相匹配,以使相邻两个类凹字型连接件3能够拼接;

挡水部4插设于类凹字型连接件3内。

其中,第一空心待连接件2与类凹字型连接件3间夹设有一osb板22,osb板用于防水;

其中,第一空心待连接件2两侧分别与一个薄壁矩形钢管横梁21连接;

参照图2,还包括胶条5,胶条5装设于类凹字型连接件3和第一空心待连接件2间。

具体的,胶条5填充于类凹字型连接件和第一空心待连接件间;

优选的,胶条5为epdm胶条。

参照图1-图3和图6,类凹字型连接件3内设有第一腔体33、第二腔体34和第三腔体35,第二腔体34位于第一腔体33和第三腔体35间;

第一腔体33、第二腔体34和第三腔体35呈一字型依次连接;

第二腔体34正对第一待连接件2的一侧无封口;

凸台31装设于第一腔体33侧壁,第一凹槽32开设于第三腔体35侧壁;

第二腔体34一端侧壁开设有一朝第一腔体33凹陷的第二凹槽341,另一端侧壁开设有一朝第三腔体35凹陷的第三凹槽342,且第二凹槽341的开口与第三凹槽342的开口相对设置;

挡水部4两端分别插设于第二凹槽341和第三凹槽342内;

第一待连接件1两端分别与第一腔体前壁331和第三腔体前壁351连接;

第一空心待连接件2与第二腔体后壁343连接;

其中,第一待连接件1与第一空心待连接件2相互平行地装设于类凹字型连接件的两侧;

优选的,类凹字型连接件3为铝合金材质。

参照图1、图2和图6,挡水部4包括主挡水条41、第一副挡水条42和第二副挡水条43,第一副挡水条42和第二副挡水条43分别垂直装设于主挡水条41两端,并与主挡水条41一体成型地构成艹型结构;

其中,第一副挡水条42将抵靠于第二腔体34位于第二凹槽341一侧的侧壁,第二副挡水条43将抵靠于第二腔体34位于第三凹槽342一侧的侧壁;

参照图1-图3,类凹字型连接件3一侧与第一空心待连接件2通过第一自攻钉6连接;

类凹字型连接件3另一侧与第一待连接件2通过第二自攻钉7和第三自攻钉8连接;

优选的,第一自攻钉6、第二自攻钉7和第三自攻钉8皆采用st5.5×32盘头自攻自钻钉;

具体的,第一自攻钉6穿过第二腔体后壁343与第一空心待连接件2连接,第二自攻钉7依次穿过第一待连接件1一端和第一腔体前壁331、第三自攻钉8依次穿过第一待连接件1另一端和第三腔体前壁351,使第一待连接件1通过类凹字型连接件3与第一空心待连接件2连接。

挡水部4为铝合金材质。

其中,第一待连接件1为第一外装饰板,第一空心待连接件2为第一矩形钢管立柱。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为: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将两个类凹字型连接部拼接。

参照图4和图5,还包括第二待连接件10、第二空心待连接件20,第二类凹字型连接件9,第二类凹字型连接件9的凸起91插入于类凹字型连接件3的第一凹槽32内;

其中,第二类凹字型连接件9与类凹字型连接件3的结构相同;

具体的,第二待连接件10装设于所述第二类凹字型连接件9前臂,第二空心待连接件20装设于第二类凹字型连接件9的后壁,第二待连接件10和第一待连接件1通过类凹字型连接件3和第二类凹字型连接件9拼接。

其中,第二空心待连接件9为第二矩形钢管立柱,第二待连接件10为第二外装饰板;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钢结构的连接结构,便于类凹字型连接件通过自攻钉装设于矩形钢管立柱,外装饰板亦可通过自攻钉装设于类凹字型连接件上,采用铝合金材质的连接件,能够延长连接件的使用寿命,该结构便于装配,且降低了运输难度,大大提高了建筑物的建设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