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栏杆扶手相关领域,具体为一种拼接式栏杆扶手。
背景技术:
栏杆扶手是指设在梯段及平台边缘的安全保护构件,扶手一般附设于栏杆顶部,供作依扶用,扶手也可附设于墙上,称为靠墙扶手,在建筑物中,为了解决垂直方向的交通问题,一般采取的设施有楼梯、电梯、自动扶梯、爬梯以及坡道等,电梯多用于层数较多或有特种需要的建筑物中,而且即使设有电梯或自动扶梯的建筑物,同时也必须设置楼梯,以便在紧急情况时使用,楼梯作为建筑空间竖向联系的主要部件,除了起到提示、引导人流的作用,还应充分考虑其造型美观,上下通行方便,结构坚固,防火安全的作用,同时还应满足施工和经济条件的要求,在建筑物入口处,因室内外地面的高差而设置的踏步段,称为台阶,为方便车辆、轮椅通行,也可增设坡道,楼梯主要由楼梯梯段、楼梯平台及栏杆扶手三部分组成,而目前现有的栏杆扶手在安装时,均较为复杂,且对于人工要求较高。
现有的栏杆扶手都无法较为便利的进行拼接安装;因此市场急需研制一种拼接式栏杆扶手来帮助人们解决现有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拼接式栏杆扶手,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无法较为便利的进行拼接安装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拼接式栏杆扶手,包括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下端设置有吸盘座,所述支撑柱上设置有固定套,所述支撑柱的上端设置有连接套,所述连接套的内部设置有连接杆,所述支撑柱一侧的上端设置有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上设置有螺栓,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固定杆,所述第一固定杆下端的一侧设置有上连接板,所述上连接板上设置有一号转轴,所述上连接板的内部设置有转板,所述转板上设置有二号转轴,所述上连接板的下端设置有下连接板,所述下连接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固定杆。
优选的,所述上连接板与下连接板均设置有两个,所述转板与对角设置的上连接板与下连接板通过一号转轴连接,所述上连接板与下连接板的内部均设置有转槽,且转槽的宽度设置为转板宽度的两倍。
优选的,所述转板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转板对角设置,所述转板通过二号转轴连接,所述一号转轴贯穿上连接板与下连接板,所述一号转轴与上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一号转轴与下连接板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件设置有四个,且第一连接件两两之间对称布置,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内部设置有卡槽,且卡槽与第一固定杆大小一致,所述第一固定杆与第一连接件通过卡槽连接,所述螺栓的下端设置有平垫片,所述螺栓贯穿第一固定杆与第一连接件,所述螺栓远离平垫片的一端设置有螺母。
优选的,所述连接套与连接杆大小吻合,所述连接套设置有两个,所述连接套与连接杆的中心均位于同一条直线上,所述连接套与支撑柱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吸盘座与支撑柱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柱与第一连接件通过氩弧焊连接,所述固定套与支撑柱通过氩弧焊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实用新型通过连接套、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的设置,使用者在进行拼装时,可以通过多个连接套对连接杆进行连接,再通过第一连接件可以较为便利的完成第一固定杆的连接,最后通过第二连接件与另一件栏杆扶手进行连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使用者的使用压力,同时也可以较大幅度的降低使用者所需的使用成本;
2、该实用新型通过上连接板、转板和下连接板的设置,使用者在对栏杆扶手进行携带时,可以通过转动转板,使两块转板之间的夹角逐渐变小,直到上连接板接触到下连接板即可停止,可以较大幅度的缩小栏杆扶手所占据的空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携带整个栏杆扶手时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拼接式栏杆扶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拼接式栏杆扶手的连接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拼接式栏杆扶手的a处结构图。
图中:1、支撑柱;2、吸盘座;3、固定套;4、连接套;5、连接杆;6、第一连接件;7、螺栓;8、第一固定杆;9、上连接板;10、一号转轴;11、转板;12、下连接板;13、第二连接件;14、第二固定杆;15、二号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拼接式栏杆扶手,包括支撑柱1,支撑柱1的下端设置有吸盘座2,支撑柱1上设置有固定套3,支撑柱1的上端设置有连接套4,连接套4的内部设置有连接杆5,支撑柱1一侧的上端设置有第一连接件6,第一连接件6上设置有螺栓7,可以连接第一固定杆8与第一连接件6,第一连接件6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固定杆8,第一固定杆8下端的一侧设置有上连接板9,上连接板9上设置有一号转轴10,上连接板9的内部设置有转板11,可以缩小栏杆扶手所占据的空间,转板11上设置有二号转轴15,上连接板9的下端设置有下连接板12,下连接板12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连接件13,第二连接件13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固定杆14,可以连接下一个栏杆扶手。
进一步,上连接板9与下连接板12均设置有两个,转板11与对角设置的上连接板9与下连接板12通过一号转轴10连接,上连接板9与下连接板12的内部均设置有转槽,且转槽的宽度设置为转板11宽度的两倍,通过转槽的设置,可以极大程度上缩减栏杆扶手所占据的空间。
进一步,转板11设置有两个,两个转板11对角设置,转板11通过二号转轴15连接,一号转轴10贯穿上连接板9与下连接板12,一号转轴10与上连接板9固定连接,一号转轴10与下连接板12固定连接,通过转板11,可以使使用者较为便利的对整个栏杆扶手进行携带。
进一步,第一连接件6设置有四个,且第一连接件6两两之间对称布置,第一连接件6的内部设置有卡槽,且卡槽与第一固定杆8大小一致,第一固定杆8与第一连接件6通过卡槽连接,螺栓7的下端设置有平垫片,螺栓7贯穿第一固定杆8与第一连接件6,螺栓7远离平垫片的一端设置有螺母,通过第一连接件6的设置,可以较为的完成第一固定杆8的连接。
进一步,连接套4与连接杆5大小吻合,连接套4设置有两个,连接套4与连接杆5的中心均位于同一条直线上,连接套4与支撑柱1固定连接,在连接套4的作用下,使用者可以便利的对连接杆5进行安装。
进一步,吸盘座2与支撑柱1固定连接,支撑柱1与第一连接件6通过氩弧焊连接,固定套3与支撑柱1通过氩弧焊连接,通过氩弧焊的作用,可以使整个栏杆扶手更加的牢固。
工作原理:使用时,先对整个栏杆扶手的各个零件进行检查,使用者确认检查无误后,即可以开始进行组装,先确认好位置,将吸盘座2放置在其上,再将支撑柱1插入吸盘座2的内部,再重复上述步骤,组装好另一根支撑柱1,放置在一侧,再转动转板11,使上连接板9与下连接板12分离,直到分离到两个第一固定杆8可以插入第一连接件6时,即可停止转动,将第一固定杆8插入第一连接件6的内部,再通过螺栓7将其固定,再将刚组装好的另一根支撑柱1依样进行组装,确认组装完成后,即可以重复上述步骤,组装出所有需要的栏杆扶手,最后将连接杆5插入所有的连接套4内,即可以完成组装,若要进行拆卸,只需逆行上述步骤即可完成拆卸。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