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板增强结构及其水循环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06516发布日期:2020-06-23 20:52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楼板增强结构及其水循环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焚烧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楼板增强结构及其水循环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垃圾焚烧发电作为“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置生活垃圾的最佳方式,圾焚烧发电是把垃圾焚烧厂和垃圾焚烧设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工作。

垃圾焚烧设备通常置于由混凝土制成的楼板上,垃圾焚烧炉内的温度通常会超过800℃的高温,热量散发至焚烧炉附近的环境中后,将使得焚烧炉附近的温度较高,进而使得放置焚烧炉的厂房内的环境温度较高,进而使得厂房内楼板的温度提升,楼板通常是由混凝土制成的,当混凝土长期处于高温状态时,混凝土的力学性能会劣化下降,使得楼板结构稳定性下降,寿命缩短,因此,楼板还有改进的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楼板增强结构,具有较长寿命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楼板增强结构,包括固定在楼板内的导热组件,所述导热组件包括导热管网,所述导热管网设有进水口与出水口,所述进水口与出水口分别位于导热管网长度方向的两端,所述进水口与出水口均位于楼板外,所述导热管网上固定有若干导热杆,所述导热杆远离地面的一端上固定有导热板,所述导热板的顶部与楼板顶部平齐,所述导热板位于厂房内,所述导热管网一端与室外空气接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混泥土楼板内固定有导热组件,导热组件包括有导热管网,导热管网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的两端伸出楼板外,垃圾焚烧设备工作时所产生的散发到环境中的热量通过空气传导至楼板时,通过导热组件及时将热量传导,以将热量带出楼板外,使得热量得到散发,使得混泥土楼板的热量不容易积累而导致温度持续升高,通过导热管网的进水口以及出水口伸出厂房外,使得导热管网与空气接触而进行散热的同时,向进水口内供常温或者低温的水,水从导热管网流过并从出水口流出时,使得水流将导热管网上的热量带走,进一步的增加楼板的导热性能,使得楼板上的热量减少,通过导热组件内固定有若干导热杆,导热杆上固定有导热板,使得热量从导热板和导热杆上进行散热,使得楼板上的热量减少,有利于保持楼板的抗压强度,从而延长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热杆上固定有若干导热条,所述导热条与导热板固定连接,所述导热条与导热杆之间形成夹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导热杆上固定导热条,导热条与导热板固定连接,使得导热条与导热杆之间形成夹角,使得导热板上的热量分散到导热条上,增大导热性能,同时,导热条与导热板固定,使得导热面积增大,从而使得楼板的抗压强度不容易下降,有利于增强楼板的抗压性能,从而延长楼板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热条靠近导热板的端部固定有稳定板,所述稳定板与导热板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导热条靠近导热板的端部固定了稳定板,使得导热条与导热板的接触面积变大,进一步提高导热面积,使得导热性能得到进一步提高,有利于保持楼板的抗压强度,从而延长其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热杆和导热条为异形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导热杆和导热条为异形杆,使得导热杆和导热条的强度增加,使得导热杆和导热条不容易发生弯曲,从而使得导热杆和导热条不容易发生形变,进而使得导热板不容易发生形变,从而提高导热板的支撑性能和稳定性能,使得楼板不容易凹陷,使得楼板的抗压强度得到提高。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热管网包括两两相交的横向管和竖向管,所述导热杆固定于横向管和竖向管相交的交点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导热杆固定在横向管和竖向管相交的交点,使得导热杆受到的压力分散到多根横向管和竖向管上,使得导热杆不容易因为压力过大而发生弯曲,从而使导热板不容易因为导热杆的弯曲而发生形变,使得导热板不容易因为发生形变而减少支撑面积,从而有利于提高导热板的支撑和导热的稳定性,使得楼板不容易凹陷,从而使得楼板抵抗压力的能力得到提高。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热管网上覆盖有防腐材料。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垃圾焚烧产生的腐蚀性物质较多且导热管网部分伸出导热组件外与空气直接接触,通过导热管网上覆盖防腐材料,使得导热管网不容易因为垃圾焚烧产生的腐蚀性物质和空气中的腐蚀物质腐蚀,有利于延长导热管网的使用寿命。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楼板增强结构的水循环系统,具有节能环保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上述的楼板增强结构的水循环系统,包括冷却塔、供水装置、集水装置,所述供水装置与楼板增强结构的导热管网的进水口连通,所述冷却塔上设置有冷却出水管和冷却进水管,所述供水装置还与冷却出水管连通,所述集水装置与导热管网的出水口连通,所述集水装置还与冷却进水管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供水装置通过进水口向导热管网内供水,使得导热管网内通水,水从出水口流出,集水装置收集导热管网的出水口流出的水,使得导热管网内的水不断进行更换和流动,有利于提高导热管网道散热性能,集水装置与冷却塔的冷却进水管连通,冷却塔的冷却出水管与供水装置连通,使得出水口内流出的水通过冷却塔降温后再次进入导热管网内并继续给导热网管导热,有利于水的循环利用,有利于节能环保。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冷却进水管上连通有可通闭的热水管,所述热水管与附近厂区的热水系统的进水管道连通,所述冷却进水管上设置有通闭冷却进水管的控制件,所述控制件位于冷却进水管上,所述控制件靠近冷却塔并远离冷却进水管与热水管连通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集水装置与附近厂区的热水系统的进水管道连通,通过控制件封闭冷却进水管,使得导热管网内的水直接提供给附近厂区的热水系统,减少附近厂区的热水系统需要加热的水的量,有利于能源的合理利用,使得垃圾焚烧的产生的热量得到利用,有利于节能环保;当热水管道不需要供水时,关闭热水管,使得水流进入冷却塔后继续循环利用在导热管网上。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导热组件包括导热管网,导热管网上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通过向导热管网内不断通水,使得水将导热网管上的部分热量带走从而散热;导热杆上固定导热板,使得导板和支撑杆将垃圾焚烧设备工作时所产生的分布在楼板周围环境内的热量与导热网管进行传导,垃圾焚烧设备上的热量通过导热板和导热杆以及导热管网散热,使得楼板以及导热组件不容易因为高温而导致楼板和导热组件的抗压强度降低;

2.通过供水装置给导热管网供水,集水装置收集导热管网流出的水后输送给冷却塔冷却后再输送给供水装置,使得水从供水装置内再次进入到导热管网内,使得水达到降温散热的作用,同时将通过导热管网内的水经过冷却塔冷却后继续回到导热管网内进行散热,有利于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3.通过导热管网和导热条的为异形杆,使得导热杆和导热条不容易发生弯曲而导致楼板凹陷,有利于延长楼板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用于示意导热管网与供水装置以及集水装置之间连接关系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用于示意集水箱和供水箱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用于示意导热组件内部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1、厂房;2、供水装置;21、供水管;22、供水箱;23、冷却出水管;24、外接管;25、供水泵;3、集水装置;31、集水箱;32、冷却进水管;33、热水管;34、冷却阀门;35、热水阀门;36、控制件;37、抽水泵;38、排水管;4、冷却塔;5、导热组件;6、导热管网;61、横向管;62、竖向管;7、导热杆;71、导热条;72、稳定板;73、导热板;8、进水口;81、供水进水管;9、出水口;91、集水出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一种楼板增强结构,参照图1,包括固定在楼板内的导热组件5,楼板位于厂房1内部。

参照图3、图4,导热组件5包括导热管网6,导热管网6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进水口8和出水口9位于导热管网6长度方向上的两端。

参照图2,导热管网6包括若干横向管61和竖向管62,竖向管62两端封闭,横向管61与竖向管62垂直相交且连通,横向管61从楼板内伸出厂房1外,导热管网6呈水平设置。

参照图2,横向管61和竖向管62靠近伸出厂房1外的一端上连通有供水进水管81,供水进水管81的进水端口为导热管网6的进水口8,横向管61和竖向管62靠近伸出厂房1外的一端上连通有集水出水管91,集水出水管91的出水端口为导热管网6的出水口9。

参照图4,横向管61与竖向管62的交点上固定有导热杆7,导热杆7与导热管网6垂直,导热杆7沿远离地面的方向延伸,导热杆7远离导热管网6的一端上固定有导热板73,导热板73为长方体板,导热板73面积较大的一个表面与导热杆7固定,导热杆7上固定有四根均匀分布在导热杆7上的导热条71,导热条71一端上固定有稳定板72,稳定板72与导热板73靠近地面的一面固定连接,导热条71与导热杆7之间形成60°夹角,导热杆7和导热条71均为异形杆,导热条71和导热杆7的横截面为正六边形。

导热管网6的外表面上覆盖有防腐材料。

本实施例的工况及原理如下:

通过楼板内设置有导热组件5,导热组件5包括有导热管网6以及与导热管网6固定的导热杆7,导热杆7上固定了导热板73,导热管网6伸出厂房1外,当厂房1内的垃圾焚烧设备工作而产生的触热量分布在厂房1内时,厂房1内的环境温度升高,通过楼板内设置有导热组件5,导热组件5包括有导热管网6以及与导热管网6固定的导热杆7,导热杆7上固定了导热板73,导热管网6伸出厂房1外,使得导热组件5对厂房1内的热量进行传导,使得热量传导到外界,从而使得与楼板接热量得到散发,进而使得楼板不容易长期处于高温状态而导致楼板抗压强度下降,延长楼板的使用寿命。

通过楼板内固定有导热管网6,并向导热管网6的进水口8内通入温度较低的水时,通过水流吸收导热管网6上的热量,再通过水流将吸收的热量带到厂房1外,通过排水将热量排出厂房1外,使得导热组件5上传递到导热管网6上的热量也被排出厂房1外,使得导热杆7、导热条71和导热板73也得到散热,使得导热组件5的整体温度降低,从而使得导热楼板的温度降低,从而使得楼板不容易因为温度过高而导致抗压能力下降。

通过导热杆7固定在导热管网6相交的交点上,使得导热杆7受到的压力得到多根导热管网6的分散,使得导热杆7不容易因为压力过大而发生弯曲变形,从而使导热板73不容易发生形变,从而使得楼板不容易凹陷,有利于增强楼板的抗压能力。

通过导热杆7上固定有四根导热条71,使得导热板73的支撑面积增大,使得导热板73的支撑更加稳定。

实施例2

一种楼板补强结构的水循环系统,参照图3,包括固定在地面上的供水装置2,供水装置2靠近横向管61端部,供水装置2包括供水箱22以及位于供水箱22内的供水泵25,供水泵25的出水端上连通有供水管21,供水管21从供水箱22内伸出,供水进水管81的一端与供水管21连通,供水箱22的侧壁上设置有供外接水源接入的外接管24。

参照图2、图3,水循环系统还包括固定在地面上的集水装置3,集水装置3包括集水箱31,集水箱31上设置有与集水出水管91连通的排水管38,排水管38与集水箱内部连通,集水箱31内设置有抽水泵37,抽水泵37的出水端上连通有冷却进水管32,冷却进水管32上连通有热水管33。

参照图2,水循环系统还包括固定在地面上的冷却塔4,冷却进水管32与冷却塔4的进水端口连通。

参照图2,冷却进水管32上设置有控制件36,控制件36为冷却阀门34,冷却阀门34用于控制冷却进水管32通闭,冷却阀门34位于冷却进水管32靠近冷却塔4的一侧上,冷却阀门34远离冷却进水管32与热水管33的连通处,热水管33上设置有控制热水管33通闭的热水阀门35,热水管33与附近厂区的热水系统的进水管道连通,热水可通过附近厂区的热水系统给工人提供需要使用的热水,热水可供洗澡洗衣服等。

参照图2,冷却塔4的出水口上连通有冷却出水管23,冷却出水管23与供水箱22内部连通。

本实施例的工况及原理如下:

当垃圾焚烧设备工作,并且需要给热水系统提供热水时,启动供水装置2给导热管网6供水,打开热水阀门35,关闭冷却阀门34,使得供水箱22内的水通过供水管21进入导热管网6内,水从导热管网6内流过,使得水在导热管网6内被升温,使得被升温的水通过排水管38进一步流入到集水箱31内,集水箱31内的水通过抽水泵37将水送进热水管33内,进而使得热水进入到城市热水系统内。

当热水系统不需要提供热水时,关闭热水阀门35,开启冷却阀门34,启动集水箱31内的抽水泵37,打开冷却阀门34,使得从导热管网6内流入道集水箱31内的水通过冷却进水管32进入到冷却塔4内,使得经过冷却塔4内的水被降温,降温后的水从冷却塔4内流出到冷却出水管23内,由于供冷却出水管23与供水箱22连通,供水箱22与导热管网6连通,使得冷却出水管23内的水流到了导热管网6内,使得导热管网6内的水经过冷却后再次流到导热管网6内并给导热管网6降温,从而使得楼板被降温,进而使得楼板的抗压强度得到升高,有利于延长楼板的使用寿命,使得水循环利用,节约用水。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