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出接诊遮阳棚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49909发布日期:2020-06-20 14:21阅读:377来源:国知局
一种外出接诊遮阳棚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遮阳棚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外出接诊遮阳棚。



背景技术:

为响应社会号召,正规医院在政府(卫生、民政、科技等)管理部门或协会的组织下,选派有执业资质的医师免费为群众提供诊疗服务,尤其是针对城区内的社区免费体检,以及下乡提供免费医疗,即义务为患者诊察疾病,有时包括施以简单的治疗,属于公益行为。义诊所起到的作用不容忽视,尤其是对穷人而言,意义更大。

在炎热的夏天进行义诊,炎热的环境严重影响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工作心情,需要搭建遮阳棚为医护人员遮盖出阴凉的区域。但是,目前使用的遮阳棚存在如下缺点:1.不具有折叠功能,无法收缩、不利于携带;2.无法调节遮阳棚前端的倾斜角度,不能灵活适应太阳光线照射角度的变化。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外出接诊遮阳棚,推动滑套沿着立柱向下滑动,带动支撑机构收缩顶杆和斜杆,以收缩遮阳布,减小遮阳棚的体积,便于携带;旋转螺纹套,螺纹套带动环形壳体沿着第一支杆移动,通过第二支杆调节斜杆的展开角度,以调节遮阳布前端的倾斜角度,灵活适应太阳光线照射角度的变化。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外出接诊遮阳棚,包括两个底板,所述底板顶面设有立柱,两个所述立柱的顶端均转动设有顶杆,所述顶杆的外端转动设有斜杆,所述顶杆、斜杆顶面之间设有遮阳布,两个所述立柱之间、两个斜杆之间设有加固机构;

所述立柱外围滑动设有滑套,所述滑套和立柱之间设有定位螺栓,所述滑套和顶杆、斜杆之间设有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用于支撑起顶杆、斜杆和遮阳布;

所述滑套和底板右端之间设有拉紧机构,所述拉紧机构通过滑套拉紧立柱,避免立柱发生倾倒。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第一支杆,所述第一支杆转动设置在滑套上,且第一支杆顶端和顶杆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杆外围螺纹连接有螺纹套,所述螺纹套的外围旋转设有环形壳体,所述环形壳体和斜杆之间设有第二支杆,且第二支杆和环形壳体、斜杆之间均转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螺纹套的外围设有挡环,所述环形壳体内壁开设有环形槽,且挡环可在环形槽的内部沿周向旋转。

进一步的,所述拉紧机构包括拉紧框,所述拉紧框设置在底板的右端上,所述拉紧框右端设有挡板,所述挡板顶面转动设有拉杆,所述拉杆顶端设有拉紧钩,所述滑套上设有挂钩,且拉紧钩和挂钩互相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拉紧框采用三角形结构,所述挡板的两端均为弧形结构,所述挂钩的宽度大于拉紧钩的宽度。

进一步的,所述加固机构包括第一螺纹杆和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设置在两个立柱顶端之间,所述第二螺纹杆设置在两个斜杆外端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螺纹杆和第二螺纹杆互相平行,所述第一螺纹杆、第二螺纹杆的两端均设有螺帽。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的外出接诊遮阳棚,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一、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外出接诊遮阳棚,推动滑套沿着立柱向下滑动,带动第一支杆向内旋转,第一支杆带动第二支杆向内旋转,进而收缩顶杆和斜杆,以收缩遮阳布,减小遮阳棚的体积,便于携带。

二、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外出接诊遮阳棚,旋转螺纹套,螺纹套带动卡环旋转,卡环在环形槽内旋转,同时带动环形壳体沿着第一支杆移动,环形壳体带动第二支杆摆动,以调节斜杆的展开角度,进而调节遮阳布前端的倾斜角度,灵活适应太阳光线照射角度的变化,改善外出接诊医护人员的工作环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外出接诊遮阳棚的立体图;

图2为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3为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4为实施例中滑套位置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中拉紧机构位置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中外出接诊遮阳棚的立体图(去除遮阳布);

图7为实施例中螺纹套和环形壳体之间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底板1、拉紧机构10、拉杆101、拉紧框102、挡板103、拉紧钩104、挂钩105、立柱2、滑套3、定位螺栓31、第一螺纹杆4、螺帽41、顶杆5、斜杆6、第二螺纹杆7、遮阳布8、第一支杆91、螺纹套92、环形壳体93、第二支杆94、挡环95、环形槽9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3所示的外出接诊遮阳棚,包括两个底板1,底板1顶面设有立柱2,两个立柱2的顶端均转动设有顶杆5,顶杆5的外端转动设有斜杆6,顶杆5、斜杆6顶面之间设有遮阳布8;底板1支撑起立柱2,立柱2支撑起顶杆5的右端,顶杆5支撑起斜杆6的内端,顶杆5、斜杆6共同固定住遮阳布8,给外出接诊的医护人员提供阴凉的工作环境,改善医护人员的工作心情,进而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

两个立柱2之间、两个斜杆6之间设有加固机构,加固机构包括第一螺纹杆4和第二螺纹杆7,第一螺纹杆4设置在两个立柱2顶端之间,第二螺纹杆7设置在两个斜杆6外端之间,第一螺纹杆4和第二螺纹杆7互相平行,第一螺纹杆4、第二螺纹杆7的两端均设有螺帽41;第一螺纹杆4可固定住两个立柱2的顶端,避免其发生相对位移,第二螺纹杆7固定住两个斜杆6的外端,避免其发生相对位移,另外,还通过螺帽41进一步挡住立柱2、斜杆6,以起到加固的作用,提高遮阳棚工作时的稳定性。

如图1、2、3、6和7所示,立柱2外围滑动设有滑套3,滑套3和立柱2之间设有定位螺栓31,滑套3和顶杆5、斜杆6之间设有支撑机构,支撑机构用于支撑起顶杆5、斜杆6和遮阳布8,支撑机构包括第一支杆91,第一支杆91转动设置在滑套3上,且第一支杆91顶端和顶杆5转动连接,第一支杆91外围螺纹连接有螺纹套92,螺纹套92的外围旋转设有环形壳体93,螺纹套92的外围设有挡环95,环形壳体93内壁开设有环形槽96,且挡环95可在环形槽96的内部沿周向旋转,环形壳体93和斜杆6之间设有第二支杆94,且第二支杆94和环形壳体93、斜杆6之间均转动连接。

具体使用时,向上推动滑套3使其沿着立柱2向上滑动,滑套3带动第一支杆91向外旋转,以展开顶杆5,同时通过螺纹套92、环形壳体93带动第二支杆94向外旋转,以展开斜杆6,进而展开遮阳布8,然后拧紧定位螺栓31以定位滑套3即可;使用完毕后,向下推动滑套3使其沿着立柱2向下滑动,滑套3带动第一支杆91向内旋转,以收缩顶杆5,同时通过螺纹套92、环形壳体93带动第二支杆94向内旋转,以收缩斜杆6,进而收缩遮阳布8,减小遮阳棚的体积,便于携带;另外,还可以通过旋转螺纹套92,螺纹套92沿着第二支杆94移动,螺纹套92带动卡环95在环形槽96内旋转,同时带动环形壳体93沿着第二支杆94移动,进而带动第二支杆94发生旋转,以调节斜杆6的展开角度,改变遮阳布8前端的倾斜角度,灵活适应太阳光线照射角度的变化。

如图4-6所示,滑套3和底板1右端之间设有拉紧机构10,拉紧机构10通过滑套3拉紧立柱2,避免立柱2发生倾倒,拉紧机构10包括拉紧框102,拉紧框102设置在底板1的右端上,拉紧框102采用三角形结构,拉紧框102右端设有挡板103,挡板103的两端均为弧形结构,挡板103顶面转动设有拉杆101,拉杆101顶端设有拉紧钩104,滑套3上设有挂钩105,且拉紧钩104和挂钩105互相配合,挂钩105的宽度大于拉紧钩104的宽度;使用时,把底板1、拉紧框102紧贴地面,旋转拉杆101并把拉紧钩104挂在挂钩105上,拉紧框102通过拉杆101、拉紧钩104和挂钩105从右端拉住滑套3,进而拉紧立柱2,拉紧框102采用三角形结构的设计,增加其稳定性,优选的,还可以在拉紧框102上放置配重块,比如混凝土块,挡板103可从周围挡住配重块,进一步增加拉紧力度,避免遮阳棚发生倾倒。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型和改进,这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