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体车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97976发布日期:2020-08-18 18:37阅读:459来源:国知局
一种立体车库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停车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立体车库。



背景技术:

随着当今社会的不断发展,车辆的数量也不断增多,但是目前的传统停车库却远远不能满足车辆的停车需求,于是立体停车库便开始兴起。

但目前的立体停车库任然存在占地面积较大的问题,这是因为除了车库本身占地外,还需空出一片区域供车辆出入,目前常见的均以道闸为界限划分停车库区域,车辆从立体车库出来后,任然需要行驶一段距离通过道闸,最后离开。

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车库的整体占地面积较大,因而造成建设立体车库的成本较高,不利于立体车库的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立体车库,具有占地面积小,有效节省空间资源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立体车库,包括机架、电控系统、驱动装置、传动装置以及载车板,所述驱动装置固定设置在机架侧边,所述驱动装置和传动装置传动连接,所述载车板连接设置在传动装置上,所述机架设置有支撑立柱,所述电控系统固定设置在支撑立柱的侧边,所述支撑立柱通过连接杆连接有道闸,所述电控系统和所述驱动装置电连接,所述电控系统和所述道闸电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道闸与立体车库一体化,车辆出入立体出库的同时也直接通过了道闸,避免了额外的行驶路程,节约了客户的时间同时也减少了立体车库的整体占地面积,有效降低了立体车库的建设成本。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道闸与所述电控系统连接设置在同一根支撑立柱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道闸的与电控系统需要进行电连接,设置在同一根支撑立柱上能够降低连接的费用和难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杆为中空的框型结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中空的框型结构能够有更好的抗弯和抗扭的力学性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杆的两端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与所述道闸开设有与中空连接杆相应的通孔,所述安装板还开设有螺纹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道闸的电缆能够通过连接杆和支撑立柱的内部与电控系统相连,避免电缆暴露在外,有效提高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道闸与所述连接杆通过螺栓连接,所述连接杆与所述支撑立柱通过螺栓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螺栓进行连接,能够快速的安装和拆卸,方便后期的维护。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立柱设置有四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四根支撑立柱能够更好的支撑整个立体车库,有效分散整个立体车库的受力,保障立体车库的安全和稳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杆设置有两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证道闸和立体车库之间的连接强度,使道闸在工作过程中更加安全稳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立柱侧边设置有用于检测车辆出入的传感器,所述传感器与电控系统电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传感器检测出入的车辆,并将信号传输给电控系统,电控系统按照事先设置好的程序对道闸档杆的升落进行控制,当车辆要进入立体车库时,电控系统还会控制驱动系统进行动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装置为电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机使用方便已维护,使用成本低。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传动装置为链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链条使用方便已维护,使用成本低。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将道闸与立体车库一体化,实现电控系统的统一集成,立体车库与道闸的相关操作统一协同,实现无人自动化。同时,车辆在出立体车库的同时就能够同时通过道闸,使车辆无需经过额外的路程,不仅节约了行车时间,还有效减少了立体车库的占地面积,降低了立体车库的建设成本,有利于立体车库的推广和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立体车库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中立体车库的局部机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施例中道闸与连接杆连接示意图。

图中:1、机架;2、传动装置;3、驱动装置;4、载车板;5、电控系统;6、道闸;7、连接杆;8、支撑立柱;9、传感器;10、安装板;11、档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一种立体车库,如图1所示,包括机架1、电控系统5、驱动装置3、传动装置2以及载车板4,驱动装置3固定设置在机架1侧边,驱动装置3和传动装置2传动连接,载车板4连接设置在传动装置2上,机架1设置有支撑立柱8,电控系统5固定设置在支撑立柱8的侧边,支撑立柱8通过连接杆7连接有道闸6,电控系统5和驱动装置3电连接,电控系统5和道闸6电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道闸6与立体车库一体化,车辆出入立体出库的同时也直接通过了道闸6,避免了额外的行驶路程,节约了客户的时间同时也减少了立体车库的整体占地面积,有效降低了立体车库的建设成本。

道闸6与电控系统5连接设置在同一根支撑立柱8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道闸6的与电控系统5需要进行电连接,设置在同一根支撑立柱8上能够降低连接的费用和难度。

如图3所示,连接杆7为中空的框型结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中空的框型结构能够有更好的抗弯和抗扭的力学性能。

连接杆7的两端设置有安装板10,安装板10与道闸6开设有与中空连接杆7相应的通孔,安装板10还开设有螺纹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道闸6的电缆能够通过连接杆7和支撑立柱8的内部与电控系统5相连,避免电缆暴露在外,有效提高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道闸6与连接杆7通过螺栓连接,连接杆7与支撑立柱8通过螺栓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螺栓进行连接,能够快速的安装和拆卸,方便后期的维护。

支撑立柱8设置有四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四根支撑立柱8能够更好的支撑整个立体车库,有效分散整个立体车库的受力,保障立体车库的安全和稳定。

连接杆7设置有两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证道闸6和立体车库之间的连接强度,使道闸6在工作过程中更加安全稳定。

如图2所示,支撑立柱8侧边设置有用于检测车辆出入的传感器9,传感器9与电控系统5电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传感器9检测出入的车辆,并将信号传输给电控系统5,电控系统5按照事先设置好的程序对道闸6档杆11的升落进行控制,当车辆要进入立体车库时,电控系统5还会控制驱动系统进行动作。

驱动装置3为电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机使用方便已维护,使用成本低。

传动装置2为链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链条使用方便已维护,使用成本低。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当车辆需要停车时,车辆行驶到道闸6前方,支撑立柱8上的传感器9检测到车辆后将信号传输给电控系统5,电控系统5控制道闸6将档杆11升起,同时电控系统5控制驱动装置3动作,将立体车库空余的载车板4经过传动装置2运往立体车库的最底层,然后汽车驶入立体车库的载车板4进行停车操作,当车辆需要离开时,步骤相同。因此,将道闸6与立体车库一体化后,使立体车库的占地面积更小,车辆进出更加方便灵活。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