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外装饰幕墙领域,具体地讲,是涉及一种用于幕墙单元转接结构的单元转接件。
背景技术:
建筑幕墙指的是建筑物不承重的外墙围护,通常由多个幕墙单元拼装在建筑物的外墙上。如图1所示,一个幕墙单元通常包括公竖框(图中未示出)、母竖框(图中未示出)、上横框1、下横框2、背板3、面板4,以及岩棉5、转接结构6等独立结构。上述独立结构通常可独立生产,加工,并单独发至现场,安装好后再现场挂接。其中转接结构通常包括用于挂接公竖框或母竖框的单元挂件,分别连接单元挂件和建筑主体7的单元转接件。
现有技术中,一些建筑幕墙的幕墙单元中的转接结构通常采用l形转接件61与建筑主体结构固定连接(如图2所示)。l形转接件的一端与建筑主体7固定连接,另一端用于固定单元挂件62,这就要求幕墙单元的上横框、下横框与建筑主体结构之间具有足够的安装空间。当幕墙单元的上横框、下横框与建筑主体结构平齐,几乎没有空间用于固定单元挂件时,l形转接件不再适用。本领域技术人员一般会在建筑主体的侧面做预埋件用于固定单元挂件,这不仅增加了材料成本,还增加了安装成本。
因此,设计新型的幕墙单元转接结构的单元转接件,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幕墙单元转接结构的单元转接件,有效解决了安装空间不够时幕墙单元的安装问题,且结构稳定性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幕墙单元转接结构的单元转接件,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其中:
所述第一部分为水平的板状结构,所述第二部分整体呈j字型,包括第一垂直段、第二垂直段及连接所述第一垂直段和第二垂直段的水平段,所述第一垂直段、第二垂直段和水平段之间形成第一凹槽;
所述第一部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垂直段的顶端相连,另一端与建筑主体可拆卸地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单元转接件的第一部分上对称开设两个长条型的腰孔,对应地,2个t形螺栓分别穿过所述腰孔,并将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建筑主体上的混凝土槽型预埋件可拆卸地固定连接,从而实现所述单元转接件与所述建筑主体的可拆卸地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部分的顶面设置有齿,并配合以齿形垫片。
优选地,所述第二垂直段的顶端包覆有不锈钢垫片。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单元转接件的第一部分的长度为200mm~300mm。在上述长度范围内,可实现所述单元转接件的第一部分与所述建筑主体的良好连接,且不浪费材料,不影响安装。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单元转接件的材质为6061-t6铝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幕墙单元转接结构的单元转接件,通过j型的挂接结构,有效解决了上横框、下横框与建筑主体结构平齐,幕墙安装空间不够时的安装问题,且结构稳定性好。同时使得幕墙单元转接结构适用于幕墙所有位置的连接,减少了设计成本和安装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幕墙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中幕墙单元转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主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右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俯视图(无上横框和下横框)。
图6是单元转接件的结构示意图主视图。
图7是单元转接件的结构示意图右视图。
图8是单元转接件的结构示意图俯视图。
图9是单元挂件的结构示意图主视图。
图10是单元挂件的结构示意图右视图。
图11是单元挂件的结构示意图俯视图。
图12是单元止跳件的结构示意图右视图。
图13是幕墙单元的结构示意图俯视图。
图14是幕墙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左视图。
图中:100-幕墙单元转接结构、10-单元转接件、20-单元挂件、30-单元止跳件、40-公竖框、50-母竖框、60-混凝土槽型预埋件;
1、上横框、2-下横框、3-背板、4-面板、5-岩棉、6-l型转接结构、7-建筑主体、8-中横框、9-护边、61-l型转接件、62-挂件;
11-第一部分、12-第二部分;111-腰孔、112-t形螺栓、113-齿形垫片;121-第一垂直段、122-第二垂直段、123-水平段、124-第一凹槽、125-不锈钢垫片;
21-第一连接部、22-第二连接部;211-第二螺栓孔、212-定位凸起;221-连接板、222-连接段、223-延伸段、224-第二凹槽、225-第一螺栓孔、226-调节螺栓、227-第三凹槽;
31-止跳件水平段、32-止跳件垂直段、33-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3至图5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幕墙单元转接结构100,包括1个单元转接件10、对称挂接在所述单元转接件10上的2个单元挂件20,和1个单元止跳件30,其中:
如图6至图8所示,所述单元转接件10包括第一部分11和第二部分12,所述第一部分11为水平的板状结构,所述第二部分12整体呈j字型,包括第一垂直段121、第二垂直段122及连接所述第一垂直段121和第二垂直段122的水平段123,所述第一垂直段121、第二垂直段122和水平段之间形成第一凹槽124;所述第一部分1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垂直段121的顶端相连,另一端与建筑主体7可拆卸地固定连接。
如图5、图9至图11所示,所述单元挂件20包括第一连接部21和第二连接部22,所述第一连接部21为垂直的板状结构,用于固定所述幕墙单元的公竖框40或母竖框50,具体而言,其中一个所述单元挂件20的第一连接部21与所述公竖框40固定连接,另一个所述单元挂件20的第一连接部21与所述母竖框50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22用于与所述单元转接件10固定连接。
如图4、图9至图11所示,所述第二连接部22包括垂直设置的连接板221,位于所述连接板221的一个侧面的顶部的连接段222,和设置于所述连接段222上且远离所述连接221的末端的向下的延伸段223;所述延伸段223与所述连接板221之间形成第二凹槽224,所述第二凹槽224顶部的所述连接段222上开设一个第一螺栓孔225,所述第一连接部21与所述连接板221的另一个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垂直段122插入所述第二凹槽224内,调节螺栓226穿过所述第一螺栓孔225,底部抵在所述第二垂直段122的顶部,以调节所述单元挂件20在所述单元转接件10上的安装高度,将所述单元挂件20挂接在所述单元转接件10上,相应地所述延伸段223插入所述第一凹槽124内。
如图4、图11和图12所示,所述单元止跳件30为倒l型结构,包括止跳件水平段21和止跳件垂直段32,所述止跳件水平段31上开设圆形通孔33;自攻螺钉穿过所述通孔33并打入所述单元转接件10的第一部分11内,实现所述单元止跳件30与所述单元转接件10的可拆卸地固定连接;所述延伸段223上开设贯通所述连接段222的末端的第三凹槽227,所述止跳件垂直段32嵌入所述第三凹槽227内,并通过自攻螺钉与所述延伸段223可拆卸地固定连接。
所述单元止跳件30用于防止所述单元转接件10和所述单元挂件20在外力作用下跳动以及左右位移。所述的外力作用包括地震,此时所述单元止跳件30可限制转接单元结构在地震荷载作用下的位移。
如图5所示,2个所述单元挂件20中,其中一个所述单元挂件20配套安装1个所述单元止跳件30,另一个不安装所述单元止跳件30,不仅提高了结构的稳定性,且能够适应热膨胀产生的位移,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幕墙单元转接结构适应性好,寿命长。
本实用新型的幕墙单元转接结构,特定的j字型的单元转接件10配合特殊设置的单元挂件20,有效解决了幕墙单元的上横框1、下横框2与建筑主体7结构平齐,幕墙安装空间不够时的安装问题;且其中1个单元挂件20和单元转接件10之间设置有1个单元止跳件30,有效确保了单元挂件和单元转接件的结构稳定性,可确保在外力作用下,尤其是地震时的结构稳定性,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幕墙单元转接结构的稳定性好;且能够适应热膨胀产生的位移,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幕墙单元转接结构适应性好,寿命长。
第一螺栓孔225和调节螺栓226的设置,可确保单元挂件20在单元转接件10上的安装高度可灵活调节。
本实用新型的幕墙单元转接结构的适用性广,适用于大面积建筑外装饰幕墙的安装连接,且适用于所有位置的连接,不需要额外设计其它连接形式,在减少设计成本的同时,也减少了安装成本。
如图9所示,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部21与所述连接板221的另一侧的中部固定连接。如此设置,所述单元挂件20的受力更加均匀,结构稳定性更好。
如图10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一连接部21上对称开设2个第二螺栓孔211,螺栓穿过所述第二螺栓孔211,并打入所述公竖框40或母竖框50内,以实现所述单元挂件与所述公竖框40或母竖框50的固定连接。
如图4、图5和图8所示,优选地,所述单元转接件10的第一部分11上对称开设两个长条型的腰孔111,对应地,2个t形螺栓112分别穿过所述腰孔111,并将所述第一部分11与所述建筑主体7上的混凝土槽型预埋件60可拆卸地固定连接,从而实现所述单元转接件10与所述建筑主体7的可拆卸地固定连接。长条型的腰孔111及t形螺栓112的设置,提高了单元转接件10在所述建筑主体7上的安装灵活性,可调整性高。
优选地,所述第一部分11的顶面设置有齿,并配合以齿形垫片113。如此设置,提高了t形螺栓112的固定效果,从而提高了转接结构的结构稳定性。
如图9至图11所示,优选地,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部21的一侧与所述公竖框40或母竖框50相邻的一个侧面上设置定位凸条212,安装时所述定位凸条212抵靠在所述40或母竖框50的外边沿,以实现对所述单元挂件20的安装定位,并使得所述单元转接件10更好的受力。
如图4和图7所示,所述第二垂直段122的顶端包覆有不锈钢垫片125,所述调节螺栓226的底部与所述不锈钢垫片125的顶面抵靠。所述不锈钢垫片125的设置,可防止单元晃动产生噪音。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例:
所述单元转接件10,材质为6061-t6,可以切割成200mm或者300mm长,以满足幕墙单元与建筑主体7的间接连接。具体地,所述第二垂直段122的高度为77mm,所述第一垂直段121的长度为110mm。
所述单元挂件20,材质为6061-t6,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宽度为70mm,垂直高度为150mm,所述连接段的宽度为52mm。所述单元挂件20需用m12的螺栓与所述公竖框或母竖框连接,可以切割成总高166mm。
所述单元止跳件30,材质为6063-t6,可以是一段宽度为16mm的扁铝型材,弯折成“7”字形,所述止跳件垂直段32的长度为80mm,以满足连接所需的长度,所述止跳件水平段31的长度为37mm,所述止跳件垂直段32卡接在所述第三凹槽227内。
所述圆形通孔的直径为5mm,现场使用直径为4.8mm的自攻自钻螺钉将所述单元止跳件30与所述单元转接件10可拆卸地固定连接,所述止跳件垂直段32与所述单元挂件20的延伸段223之间,也在现场使用4.8mm的自攻自钻螺钉实现可拆卸地固定连接。
结合图1至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幕墙单元转接结构的安装使用方法如下:
(1)、所述单元转接件10根据加工要求,切割成相应的长度发至现场;然后将所述单元转接件10的第一部分11与建筑主体7的混凝土槽型预埋件60使用t形螺栓112连接,同时使用齿形垫片113固定好准确的位置;
(2)、所述公竖框40或母竖框50与所述单元挂件20的第一连接部21通过螺栓螺母固定,调节螺栓226穿过所述第一螺栓孔225,所述第二垂直段122插入所述第二凹槽224内,所述调节螺栓226的底部顶在所述第二垂直段122的顶部,以调节所述单元挂件20在所述单元转接件10上的安装高度,将所述单元挂件20挂接在所述单元转接件10上,所述延伸段223插入所述第一凹槽124内。
(3)、安装所述单元止跳件30:所述止跳件水平段31与所述单元转接件10的第一部分11贴合,所述止跳件垂直段32插入所述第三凹槽227内,然后用自攻自钻螺钉将所述止跳件水平段31与所述单元转接件10的第一部分11固定,并用自攻自钻螺钉将所述止跳件垂直段32与所述单元挂件20的延伸段223连接固定。
如图13和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幕墙单元,包括上述的幕墙单元转接结构100、公竖框40、母竖框50、上横框1、下横框2、中横框8、护边9、背板3及面板4;
所述幕墙单元转接结构100的单元转接件10与所述建筑主体7可拆卸地固定连接,其中一个所述单元挂件20与所述公竖框40可拆卸地固定连接,另一个所述单元挂件20与所述母竖框50可拆卸地固定连接。其中一个所述单元挂件20通过一个所述单元止跳件30与所述单元转接件10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背板3内安装保温岩棉5,所述面板4包括面板玻璃,面板铝板或面板镀锌板等。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详细描述,但其只作为范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制于以上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任何对该实用进行的等同修改和替代也都在本实用新型的范畴之中。因此,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下所作的均等变换和修改,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