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装配式墙板与内墙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48021发布日期:2020-08-07 17:22阅读:432来源:国知局
一种复合装配式墙板与内墙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复合装配式墙板与内墙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建筑工业化是未来建筑业的发展方向,而装配式建筑也是近几年来各科研院校和建筑企业机构研发实践的热点,高品质、性能各异的预制构件产品发展迅速并广泛应用。

在施工现场安装时,将复合装配式墙板和内墙进行拼接,然后通过连接件和螺栓进行锁紧固定,墙板和内墙存在拼接缝,拼接缝很难连接紧密,导致拼接缝处容易发生渗漏,防水性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复合装配式墙板与内墙连接结构,其能提高拼接缝的防水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复合装配式墙板与内墙连接结构,包括第一龙骨和第二龙骨,所述第一龙骨和墙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龙骨和内墙固定连接,第一龙骨上设有凹槽,第二龙骨上设有凸起,所述凸起和凹槽卡接,凸起和凹槽之间形成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内设有挡水条,第一龙骨和第二龙骨通过固定件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凸起卡接在凹槽内,通过固定件将第一龙骨和第二龙骨进行固定,使得墙板和内墙连接固定。凸起和凹槽之间形成拼接缝,凸起和凹槽的表面光滑,固定时,凸起和凹槽连接紧密,同时凸起和凹槽之间连接有挡水条,挡水条被挤压变形,挡水条和凸起、凹槽抵接,使得拼接缝的连接更紧密,水不易在拼接缝处发生渗透,进而提高了墙板和内墙拼接缝的防水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凹槽呈球面状,所述凸起呈球面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凹槽和凸起的表面光滑,凹槽和凸起配合卡接,凹槽和凸起连接紧密。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件为螺栓,所述螺栓和第一龙骨、第二龙骨螺纹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拧紧螺栓,使得第一龙骨和第二龙骨锁紧,进而将墙板和内墙连接固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龙骨上固定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和第二龙骨的外侧壁抵接,所述第二龙骨上设有弯折部,所述螺栓和安装板、弯折部螺纹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板外包第二龙骨的两侧,螺栓和安装板、弯折部螺纹连接,使第一龙骨和第二龙骨固定,弯折部增加和螺栓连接部分的厚度,使得第二龙骨和螺栓螺纹连接更稳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墙板对应螺栓的位置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上填充有防水密封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螺栓将第一龙骨和第二龙骨连接固定,螺栓的连接处存在缝隙,通过填充防水密封胶塞,能避免水从螺栓的连接处发生渗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板上设有加强板,所述加强板和安装板、第一龙骨固定连接,加强板位于安装板靠近第二龙骨的侧面上,所述第二龙骨对应加强板的位置设有切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加强板设置,能增强安装板和第一龙骨的连接牢固性,不会轻易从安装板和第一龙骨连接处发生折断。通过切角设置,第二龙骨有容纳加强板的空间,不会影响第一龙骨和第二龙骨的连接紧密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龙骨远离凹槽的一侧设有连接片,所述连接片和第一龙骨垂直固定,连接片朝向墙板的轴线方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连接片设置,增大第一龙骨和墙板的连接面积,第一龙骨和墙板固定更稳定。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凸起和凹槽的表面光滑,固定时,凸起和凹槽连接紧密,同时凸起和凹槽之间连接有挡水条,挡水条被挤压变形,挡水条和凸起、凹槽抵接,使得拼接缝的连接更紧密,水不易在拼接缝处发生渗透,进而提高了墙板和内墙拼接缝的防水效果。

2.螺栓将第一龙骨和第二龙骨连接固定,螺栓的连接处存在缝隙,通过填充防水密封胶塞,能避免水从螺栓的连接处发生渗透。

3.通过加强板设置,能增强安装板和第一龙骨的连接牢固性;通过切角设置,第二龙骨有容纳加强板的空间,不会影响第一龙骨和第二龙骨的连接紧密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第一龙骨和第二龙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龙骨;11、凹槽;12、连接片;13、安装板;14、螺纹孔;15、加强板;2、第二龙骨;21、凸起;22、弯折部;23、切角;3、墙板;31、安装孔;32、防水密封胶;4、内墙;5、第一连接槽;6、第二连接槽;7、容纳槽;8、挡水条;9、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和图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复合装配式墙板与内墙连接结构,包括第一龙骨1和第二龙骨2,第一龙骨1和墙板3固定连接,第二龙骨2和内墙4固定连接。

第一龙骨1上开设有凹槽11,凹槽11向远离内墙4方向凹陷,凹槽11沿第一龙骨1的长度方向延伸,凹槽11的截面呈球面状,凹槽11内设有第一连接槽5,第一连接槽5的截面呈梯形。

第二龙骨2相对第一龙骨1的侧面向外突出形成凸起21,凸起21的截面呈球面状,凸起21和凹槽11卡接,凸起21相对第一连接槽5的位置开设有第二连接槽6,第二连接槽6的截面呈梯形,第一连接槽5和第二连接槽6围成容纳槽7,容纳槽7内挤压固定有挡水条8,挡水条8沿第一龙骨1的长度方向延伸,第一龙骨1和第二龙骨2通过固定件固定连接。

通过将第一龙骨1和第二龙骨2锁紧,进而将墙板3和内墙4连接固定。挡水条8挤压固定在容纳槽7内,挡水条8被挤压变形,挡水条8和凸起21、凹槽11抵接,使得拼接缝的连接更紧密,挡水条8能阻挡水,水不易在拼接缝处发生渗透。

第一龙骨1远离凹槽11的一侧设有连接片12,连接片12和第一龙骨1垂直固定,连接片12朝向墙板3的轴线方向,连接片12有两片。通过连接片12设置,增大第一龙骨1和墙板3的连接面积,第一龙骨1和墙板3固定更稳定。

第一龙骨1上固定有安装板13,安装板13垂直于第一龙骨1。第二龙骨2上设有弯折部22,安装板13和弯折部22的外侧壁抵接,安装板13和弯折部22开设有螺纹孔14,固定件为螺栓9,螺栓9通过螺纹孔14和安装板13、弯折部22螺纹连接。墙板3对应螺栓9的位置开设有安装孔31,螺栓9位于安装孔31内,安装孔31上填充有防水密封胶32。

安装板13外包第二龙骨2的两侧,螺栓9和安装板13、弯折部22螺纹连接,使第一龙骨1和第二龙骨2固定,弯折部22增加和螺栓9连接部分的厚度,使得第二龙骨2和螺栓9螺纹连接更稳定。螺栓9的连接处存在缝隙,通过填充防水密封胶32塞,能避免水从螺栓9的连接处发生渗透。

安装板13上和第一龙骨1的连接处设置有加强板15,加强板15的截面呈三角形,加强板15和安装板13、第一龙骨1固定连接,加强板15位于安装板13靠近第二龙骨2的侧面上,第二龙骨2对应加强板15的位置开设有切角23。

通过加强板15设置,能增强安装板13和第一龙骨1的连接牢固性。通过切角23设置,第二龙骨2有容纳加强板15的空间,不会影响第一龙骨1和第二龙骨2的连接紧密性。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凸起21卡接在凹槽11内,通过螺栓9将第一龙骨1和第二龙骨2进行固定,使得墙板3和内墙4连接固定。凸起21和凹槽11之间形成拼接缝,凸起21和凹槽11的表面光滑,抵紧时,凸起21和凹槽11连接紧密,同时容纳槽7内有挡水条8,挡水条8被挤压变形,挡水条8和凸起21、凹槽11抵接,使得拼接缝的连接更紧密,水不易在拼接缝处发生渗透,进而提高了墙板3和内墙4拼接缝的防水效果。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