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外阳台地面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原有外阳台做好防水地面直接铺砖。雨水后砂浆的含水率比较高,且会一直含在里面,不易渗透。对防水的考虑,时间久了会漏水到下面。侧面墙面有防水层翻上来,潮湿的砂浆接触久了也会反朝发霉。贴砖后,漏水情况严重。
因此,结合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外阳台地面结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所述: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外阳台地面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原始基层、界面层、防水层、保温层、找平层、瓷砖层、地漏通管和地漏;所述地漏通管依次穿过所述原始基层、所述界面层、所述防水层、所述保温层和所述找平层;所述找平层上设有长条形流水槽和周边流水槽;所述长条形流水槽倾斜铺设在所述找平层内;所述周边流水槽水平铺设在所述找平层内;所述长条形流水槽和所述地漏通管连通,所述周边流水槽和所述长条形流水槽连通;所述瓷砖层上设有所述地漏。
进一步地,所述地漏通管的上端口低于所述找平层的最低处。
进一步地,所述周边流水槽设在所述找平层的四周,所述周边流水槽呈长方形。
进一步地,所述长条形流水槽一端与所述周边流水槽连通,所述长条形流水槽另一端与所述地漏通管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长条形流水槽自所述周边流水槽至所述地漏通管的高度减小。
进一步地,所述周边流水槽底部高于所述长条形流水槽的最高端。
进一步地,所述长条形流水槽至少为三条。
进一步地,所述瓷砖层上设有与所述地漏对应的圆形通孔,所述圆形通孔直径大于所述地漏通管的直径。
进一步地,所述地漏上表面低于所述瓷砖层上表面;所述地漏和所述地漏通管有间隙。
进一步地,阳台四周竖直内表面还铺设有防水层;所述地漏通管靠近阳台竖直内表面,且远离室内。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外阳台地面结构,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解决了外阳台保温问题,外阳台的防水性能得到了提高,降低了外阳台层面的含水率。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外阳台正面截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外阳台平面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外阳台侧面截面图。
其中,1-原始基层,2-界面层,3-防水层,4-保温层,5-找平层,6-长条形排水槽,7-周边流水槽,8-瓷砖层,9-地漏通管,10-地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者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使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使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请参阅图1、图2和图3,图1是外阳台正面截面图、图2是外阳台平面俯视图和图3是外阳台侧面截面图。
一种外阳台地面结构,包括:原始基层1、界面层2、防水层3、保温层4、找平层5、瓷砖层8、地漏通管9和地漏10;所述地漏通管9依次穿过所述原始基层1、所述界面层2、所述防水层3、所述保温层4和所述找平层5;
所述原始基面1:将地面松散物铲除,清扫干净地面的粉尘,保证地面的结实平整,无凸起,无凹陷;如所述原始基面1有凸起,将其敲除;如所述原始基面1有凹陷,将其用填充物与胶粘剂填满,修补平整。
如果在夏季施工或基面较干燥,所述原始基面1必须用水湿润。
在所述原始基层1上表面涂上界面剂,形成所述界面层2。
按界面剂和水的重量比例呈4比1混合搅拌,静止15分钟,待界面剂会变粘稠状,将搅拌均匀后的界面剂用施工泥板均匀地涂抹在所述原始基层1上表面,然后将泥板敲压住基层上表面的所述界面层2,即可形成凹凸状,厚度约2mm,待10-30分钟,等待所述界面层2干燥完毕。
所述界面层2上表面加防水材料处理,形成所述防水层3。
所述界面层2上表面涂上防水涂料,且阳台四周竖直内表面涂有防水涂料,将所述地漏通管9周围涂上防水涂料,等待所述防水层3干燥完毕。
常用的防水涂料:k11防水涂料、k11防水涂料k11防水涂料丙烯酸防水涂料、透明防水胶等。
在所述防水层3上均匀地批上保温材料,形成所述保温层4。
保温材料选用保温板或者陶粒,均匀地铺设在所述防水层3上表面,所述保温层4铺设完毕后,需要找平。
陶粒、水泥和黄沙搅拌均匀,用施工泥板均匀地涂抹在保温材料上,形成平整的水平面;待干燥后形成所述保温层4。
在所述保温层4上均匀地满批上砂浆并找平,形成所述找平层5;
所述长条形流水槽6至少为三条;所述长条形流水槽6一端与所述周边流水槽7连通,所述长条形流水槽6另一端与所述地漏通管9连通。
所述地漏通管9的上端口低于所述找平层5的最低处;以便于积水流入所述地漏通管9;所述长条流水槽6在所述找平层5中具有倾斜角度,靠近阳台边的端部为高处,靠近所述地漏通管9为低处;以便于积水流淌。
在阳台的所述找平层5四周预设有10公分宽的所述周边流水槽7;所述周边流水槽7和所述长条形流水6槽相通,所述周边流水槽7底部高于所述长条形流水槽6上端1cm~2cm。以便于所述周边流水槽7的积水能够流向所述长条形流水槽6,再最终汇流向所述地漏通管9。
在所述找平层5上贴砖,形成所述瓷砖层8。
待所述找平层5干后,将所述周边流水槽7和所述长条流水槽6清理干净。泼水试验,流水能从水槽中流至所述地漏通管9,且流水槽之中没有积水,
在所述找平层5上表面用施工泥板将砂浆均摊,再将薄贴砂浆刮成条状,在不堵塞流水槽的情况下,将瓷砖揉压在砂浆上,均匀平整贴完,所述地漏通管9处的瓷砖上开有和比所述地漏通管9尺寸略大的圆形通孔,且所述地漏通管9在圆形通孔的正下方;瓷砖贴附在砂浆上,用橡胶锤轻轻敲打,以便每块瓷砖均匀牢固在薄贴砂浆上,确保瓷砖背部与砂浆没有空隙。
瓷砖背部的砂浆干固后,对瓷砖与瓷砖之间的缝隙进行填充处理;所述地漏通管9的表层瓷砖处铺有所述地漏10,所述地漏10表层四侧卡在瓷砖上,所述地漏10上表面上稍低于瓷砖水平面;以便于瓷砖水平面的积水流入所述地漏10;所述地漏10和所述地漏通管9上端有间隙。
本发明的的有益效果是:解决了外阳台保温问题,外阳台的防水性能得到了提高,降低了外阳台层面的含水率。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本领域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进行接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和变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