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拼接式的地胶垫铺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66237发布日期:2020-09-18 18:38阅读:222来源:国知局
一种拼接式的地胶垫铺贴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地胶垫铺贴结构,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拼接式的地胶垫铺贴结构。



背景技术:

地胶垫是pvc地板的另一种叫法,主要成分为聚氯乙烯材料,pvc地板可以做成两种,一种是同质透心的,还有一种是复合式的,就是最上面一层是纯pvc透明层,下面加上印花层和发泡层。pvc地胶垫由于其花色丰富,色彩多样而被广泛用于居家和商业的各方面,比如室内家庭、医院、学校、办公楼、工厂、公共场所、超市、商业、体育场馆等各种场所。

在目前的少儿主题的博物馆地面的多个展厅中,会遇到地胶垫和石材地面的拼接式施工,用不同颜色的地胶垫搭配不同的石材铺贴会使整个展厅显得清新脱俗,富有创意。但是,在这类地胶垫和石材的拼接式施工中,由于石材一侧的重量明显要大于地胶一侧的重量,因而在人体踩踏过程中很容易造成石材挤压地胶一侧而造成石材和地胶垫拼缝处的变形问题,久而久之就会影响整个地面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拼接式的地胶垫铺贴结构,其主要是采用在地胶垫的底部加装通长木条的方式来抵挡石材侧的挤压,由于木条具有弹性的特点,因而可以借助于反作用力的原理降低挤压力甚至是抵消挤压力,从而保护拼缝处,解决石材和地胶垫拼缝处的变形问题,提高地面的使用寿命。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拼接式的地胶垫铺贴结构,其包括土建地面,土建地面上设置有第一水泥砂浆层和第二水泥砂浆层,第一水泥砂浆层的铺设高度低于第二水泥砂浆层的铺设高度,第一水泥砂浆层和第二水泥砂浆层之间设置有通长木条,第二水泥砂浆层的边缘设置有向第二水泥砂浆层内部延伸的通长缺口,通长木条固定塞于通长缺口内,第一水泥砂浆层的表面固定铺设有石材层,第二水泥砂浆层的表面固定铺设有自流平层,自流平层的表面固定铺设有地胶层,通长木条沿着其长度方向抵住第一水泥砂浆层和石材层的挤压,第一水泥砂浆层和石材层的高度和等于第二水泥砂浆层、自流平层和地胶层的高度和。

进一步地,上述土建地面上还开设有沟槽,沟槽内填充有木楔条,通长木条通过若干个第一螺钉固定连接于木楔条上。

进一步地,上述木楔条的宽度小于通长木条的宽度,木楔条的长度大于通长木条的长度。

进一步地,上述木楔条的宽度为通长木条的宽度的1/2,木楔条的长度为通长木条的长度的2倍。

进一步地,上述第一水泥砂浆层和第二水泥砂浆层之间还设置有隔板,隔板的底端通过第二螺钉固定连接通长木条的侧面,隔板的顶端延伸至石材层和地胶层之间。

进一步地,上述隔板的顶端形成l形折弯部,其压住地胶层。

进一步地,上述石材层和地胶层之间还设置有门槛石层。

进一步地,上述地胶层为pvc卷材。

进一步地,上述第一水泥砂浆层和石材层之间还设置有水泥膏层。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拼接式的地胶垫铺贴结构中,其主要是采用在地胶垫的底部加装通长木条的方式来抵挡石材侧的挤压,由于木条具有弹性的特点,因而可以借助于反作用力的原理降低挤压力甚至是抵消挤压力,从而保护拼缝处;

因此,本实用新型相较于现有技术可以有效地解决石材和地胶垫拼缝处的变形问题,提高地面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拼接式的地胶垫铺贴结构在一种实施方式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拼接式的地胶垫铺贴结构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实施例一:

参见图1至图2,图中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拼接式的地胶垫铺贴结构,其包括土建地面1,土建地面1上设置有第一水泥砂浆层11和第二水泥砂浆层12,第一水泥砂浆层11的铺设高度低于第二水泥砂浆层12的铺设高度,第一水泥砂浆层11和第二水泥砂浆层12之间设置有通长木条13,第二水泥砂浆层12的边缘设置有向第二水泥砂浆层12内部延伸的通长缺口121,通长木条13固定塞于通长缺口121内,第一水泥砂浆层11的表面固定铺设有石材层14,第二水泥砂浆层12的表面固定铺设有自流平层15,自流平层15的表面固定铺设有地胶层16,通长木条13沿着其长度方向抵住第一水泥砂浆层11和石材层14的挤压,第一水泥砂浆层11和石材层14的高度和等于第二水泥砂浆层12、自流平层15和地胶层16的高度和。

参见图1至图2,具体地,地胶层16为pvc卷材。

参见图1至图2,具体地,第一水泥砂浆层11和石材层14之间还设置有水泥膏层141。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拼接式的地胶垫铺贴结构中,其主要是采用在地胶垫的底部加装通长木条的方式来抵挡石材侧的挤压,由于木条具有弹性的特点,因而可以借助于反作用力的原理降低挤压力甚至是抵消挤压力,从而保护拼缝处;

因此,本实施例相较于现有技术可以有效地解决石材和地胶垫拼缝处的变形问题,提高地面的使用寿命。

实施例二:

参见图1至图2,图中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拼接式的地胶垫铺贴结构,本实施例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还进一步地做出了以下作为改进的技术方案:土建地面1上还开设有沟槽17,沟槽17内填充有木楔条171,通长木条13通过若干个第一螺钉131固定连接于木楔条171上,且木楔条171的宽度小于通长木条13的宽度,木楔条171的长度大于通长木条13的长度,具体地,木楔条171的宽度为通长木条13的宽度的1/2,木楔条171的长度为通长木条13的长度的2倍。

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可以保证通长木条的安装强度,也可以便于通长木条的固定。

实施例三:

参见图1至图2,图中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拼接式的地胶垫铺贴结构,本实施例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还进一步地做出了以下作为改进的技术方案:第一水泥砂浆层11和第二水泥砂浆层12之间还设置有隔板18,隔板18的底端通过第二螺钉181固定连接通长木条13的侧面,隔板18的顶端延伸至石材层14和地胶层16之间,隔板18的顶端形成l形折弯部182,其压住地胶层16。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可以保证地胶表面边沿的固定和收口,保证美观性。

实施例四:

参见图2,图中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拼接式的地胶垫铺贴结构,本实施例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还进一步地做出了以下作为改进的技术方案:石材层14和地胶层16之间还设置有门槛石层19。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可以形成门槛石的功能,应用于室内和室外的地胶和石材的拼接式铺贴。

结合图1至图2所示,上述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拼接式的地胶垫铺贴结构通过以下铺贴方法实现铺贴,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基层处理:土建地面1上用打磨机进行地面打磨,用扫把及吸尘器将灰尘清理干净;基层表面不得有蜂窝、孔洞、缝隙缺陷,做到表面清洁平整无起沙、无空鼓、无裂缝;

2、在土建地面1上铺设高低的第一水泥砂浆层11和第二水泥砂浆层12,在第一水泥砂浆层11和第二水泥砂浆层12之间嵌入通长木条13;

3、滚涂自流平界面剂:按1:1的比例兑水,在第二水泥砂浆层12上均匀滚涂,与地面且无明显积液,待底涂表面风干后即可进行下步施工;

4、自流平施工:将自流平按照25kg粉加6-6.5l水的比例倒入容器内,边倾倒边搅拌,确保自流平搅拌均匀;将搅拌均匀的自流平倾倒于第二水泥砂浆层12上,用专业耙子进行自流平施工,用排气滚刷排干自流平内的气泡;施工完毕,晾干;24小时内禁止人员走动或物品经过。

5、用打磨机及专用砂纸对自流平层15进行抛光、磨平处理,确保基层达到要求的平整度;

6、地胶铺设:将地面清扫干净,将塑胶垫放至现场进行预排版,铺贴时注意保持地胶的箭头保持一致,根据地形和设计方案进行拼接裁割;

7、刮胶和粘贴施工:将地胶按顺序翻起,使用胶水和刮齿工具,按顺序均匀刮于地面,晾干后进行粘贴;粘贴按顺序轻推轻放,排出地胶底部的空气,使用30kg或以上铁压辊按顺序辊压;

8、在第一水泥砂浆层11和第二水泥砂浆层12之间插入隔板18,隔板18的底部通过第二螺钉181固定连接通长木条13的侧面;

9、在第一水泥砂浆层11上铺设石材层14;

10、接缝处理:地胶层16铺贴完成后及时清理多余胶水,等待12小时,等到地胶层16的胶水干燥与硬化后,用开缝机,将接缝处裁出规范的3mm米通长直缝,将隔板18的顶端引出并折弯形成压住地胶层16的l形折弯部182;

11、施工完成将地面清洁干净,做好成品保护。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