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绿色建筑节能墙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72868发布日期:2020-09-29 09:28阅读:80来源:国知局
一种绿色建筑节能墙体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绿色建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绿色建筑节能墙体。



背景技术:

墙体主要包括承重墙与非承重墙,主要起围护、分隔空间的作用。墙体的种类较多,有单一材料的墙体,有复合材料的墙体。

现有墙体为一整体,施工时间长,且拆卸后不能够够继续使用,造成资源的浪费。

因此,发明一种绿色建筑节能墙体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绿色建筑节能墙体,通过设有第一卡槽、混凝土凸块、第二卡槽、卡件和凹槽,便于墙体与墙体之间的拼接安装或拆卸,使得墙体拆卸后能够继续使用,使用方便,提高了施工效率,减小了施工所需的时间,以解决技术中的上述不足之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绿色建筑节能墙体,包括墙体,所述墙体的内侧设有内混凝土板,所述内混凝土板的一侧设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的一侧设有防火层,所述防火层的一侧设有隔音层,所述隔音层的一侧设有加强层,所述加强层的一侧设有防水层,所述防水层的一侧设有阻燃层,所述阻燃层的一侧设有外混凝土板,所述外混凝土板与内混凝土板的内部均等间距嵌套有钢筋,所述墙体的顶部设有混凝土顶板,所述混凝土顶板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第一卡槽,所述混凝土顶板的上侧中部设有混凝土凸块,所述混凝土凸块与混凝土顶板之间通过模具浇筑加工成一体化结构,所述墙体的底部设有混凝土底板,所述混凝土底板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卡槽与第一卡槽之间通过卡件卡接相连,所述混凝土底板的下侧中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与混凝土凸块之间通过卡接相连,所述混凝土底板与混凝土顶板的内部均等间距嵌套有钢筋。

优选的,所述保温层设为岩棉板。

优选的,所述防火层设为为玻化微珠防火涂料层。

优选的,所述隔音层设为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层,所述隔音层内设有蜂窝孔。

优选的,所述加强层的内部等间距设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之间填充有玻璃棉,所述加强筋的上端与混凝土顶板固定连接,所述加强筋的下端与混凝土底板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防水层设为沥青基防水涂料层。

优选的,所述阻燃层的内部填充有气凝胶毡。

优选的,所述外混凝土板与内混凝土板的上端与混凝土顶板固定连接,所述外混凝土板与内混凝土板的下端与混凝土底板固定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通过设有加强层,在加强层的内部设有加强筋,增加了墙体的结构强度,设有第一卡槽、混凝土凸块、第二卡槽、卡件和凹槽,便于墙体与墙体之间的拼接安装或拆卸,使得墙体拆卸后能够继续使用,使用方便,节约了资源,提高了施工效率,减小了施工所需的时间;

2、通过将保温层设为岩棉板,防火层设为为玻化微珠防火涂料层,阻燃层的内部填充有气凝胶毡,岩棉板、玻化微珠和气凝胶毡均均有良好的防火绝热的性能,不但提高了使用的安全性,且有效的提高了墙体的保温性能,能够最大程度上减少室暖气或冷气的流失,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果,减少了能耗的损失,达到了节能的功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墙体与墙体之间连接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的a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隔音层侧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加强层附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卡件结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墙体、2内混凝土板、3保温层、4防火层、5隔音层、6加强层、7防水层、8阻燃层、9外混凝土板、10混凝土顶板、11第一卡槽、12混凝土凸块、13混凝土底板、14第二卡槽、15卡件、16凹槽、17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6所示的一种绿色建筑节能墙体,包括墙体1,所述墙体1的内侧设有内混凝土板2,所述内混凝土板2的一侧设有保温层3,所述保温层3的一侧设有防火层4,所述防火层4的一侧设有隔音层5,所述隔音层5的一侧设有加强层6,所述加强层6的一侧设有防水层7,所述防水层7的一侧设有阻燃层8,所述阻燃层8的一侧设有外混凝土板9,所述外混凝土板9与内混凝土板2的内部均等间距嵌套有钢筋,所述墙体1的顶部设有混凝土顶板10,所述混凝土顶板10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第一卡槽11,所述混凝土顶板10的上侧中部设有混凝土凸块12,所述混凝土凸块12与混凝土顶板10之间通过模具浇筑加工成一体化结构,所述墙体1的底部设有混凝土底板13,所述混凝土底板13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第二卡槽14,所述第二卡槽14与第一卡槽11之间通过卡件15卡接相连,所述混凝土底板13的下侧中部开设有凹槽16,所述凹槽16与混凝土凸块12之间通过卡接相连,所述混凝土底板13与混凝土顶板10的内部均等间距嵌套有钢筋。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加强层6的内部等间距设有加强筋17,所述加强筋17之间填充有玻璃棉,所述加强筋17的上端与混凝土顶板10固定连接,所述加强筋17的下端与混凝土底板13固定连接,提高了墙体1的结构强度;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外混凝土板9与内混凝土板2的上端与混凝土顶板10固定连接,所述外混凝土板9与内混凝土板2的下端与混凝土底板13固定连接,提高了墙体1的整体强度;

实施方式具体为:通过在加强层6的内部设有加强筋17,增加了墙体1的结构强度,墙体1与墙体1之间拼接安装时,将墙体1底部的凹槽16套接在另一个墙体1顶部的混凝土凸块12上,再将卡件15的两端分别插入墙体1底部的第二卡槽14和另一个墙体1顶部的第一卡槽11内,使得卡件15与第二卡槽14和第一卡槽11卡接固定,便于墙体1与墙体1之间的拼接安装或拆卸,使得墙体1拆卸后能够继续使用,使用方便,节约了资源,提高了施工效率,减小了施工所需的时间,该实施方式具体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施工时间长,且拆卸后不能够够继续使用,造成资源的浪费的问题。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保温层3设为岩棉板,岩棉板是以玄武岩为主要原料,经高温熔化、纤维化处理、产品后加工等一系列工艺过程而制得的一种无机纤维板,它具有优良的绝热性能、吸声性能、防火性能,并且质轻,提高了墙体1的保温性能和隔音性能;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防火层4设为为玻化微珠防火涂料层,玻化微珠的理化性能十分稳定,耐老化耐候性强,具有优异的绝热、防火和吸音性能,防止了外界的声音穿过墙体,进入室内,为室内提高了安静的环境,同时,利用防火绝热的性能,提高了墙体1使用的安全性;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隔音层5设为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层,所述隔音层5内设有蜂窝孔,聚氨酯硬泡多为闭孔结构,具有绝热效果好隔音、防震等特点,提高了墙体1的隔音性能和保温性能;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防水层7设为沥青基防水涂料层,沥青基防水涂料层具有冷施工,无毒,无味,无污染,不燃不爆,操作安全,施工方便,成本低廉等特点,且其不透水性,耐热性,粘结性,柔韧性和抗冻性均达到理想化指标要求,提高了墙体1的防水性;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阻燃层8的内部填充有气凝胶毡,气凝胶毡是以纳米二氧化硅气凝胶为主体材料,通过特殊工艺同玻璃纤维棉或预氧化纤维毡复合而成的柔性保温毡,气凝胶毡具有柔软、易裁剪、密度小、无机防火、整体疏水和绿色环保等特性,增强了墙体1的防火和保温性能;

实施方式具体为:通过将保温层3设为岩棉板,防火层4设为为玻化微珠防火涂料层,阻燃层8的内部填充有气凝胶毡,岩棉板、玻化微珠和气凝胶毡均均有良好的防火绝热的性能,不但提高了使用的安全性,且有效的提高了墙体1的保温性能,能够最大程度上减少室暖气或冷气的流失,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果,减少了能耗的损失,达到了节能的功能,该实施方式具体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房间内常常需要空调来维持适宜的室内温度,生活成本高,并且长期生活在空调环境下对人们的身体健康不宜的问题。

本实用工作原理:

参照说明书附图1-6,加强层6的内部设有加强筋17,增加了墙体1的结构强度,墙体1与墙体1之间拼接安装时,将墙体1底部的凹槽16套接在另一个墙体1顶部的混凝土凸块12上,再将卡件15的两端分别插入墙体1底部的第二卡槽14和另一个墙体1顶部的第一卡槽11内,使得卡件15与第二卡槽14和第一卡槽11卡接固定,便于墙体1与墙体1之间的拼接安装或拆卸,使得墙体1拆卸后能够继续使用,使用方便,节约了资源,提高了施工效率,减小了施工所需的时间;

参照说明书附图1-4,保温层3设为岩棉板,防火层4设为为玻化微珠防火涂料层,阻燃层8的内部填充有气凝胶毡,岩棉板、玻化微珠和气凝胶毡均均有良好的防火绝热的性能,不但提高了使用的安全性,且有效的提高了墙体1的保温性能,能够最大程度上减少室暖气或冷气的流失,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果,减少了能耗的损失,达到了节能的功能。

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