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墙板拼接件、装配式建筑的墙体和装配式建筑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908234发布日期:2020-11-13 12:46阅读:86来源:国知局
一种墙板拼接件、装配式建筑的墙体和装配式建筑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配式建筑的技术,具体地,涉及一种墙板拼接件、装配式建筑的墙体和装配式建筑。



背景技术:

装配式建筑可模块化装配,逐渐应用于低层建筑上。装配式建筑通常包含墙体,墙体由框架、内外墙板构成,内外墙板之间浇筑水泥。在现有的设计方案中,内墙板安装于框架后,内墙板的表面通常贴附于框架的内侧面,该种设计方式,内墙板和框架相贴附的部分的连接强度较弱。有鉴于此,特提出本申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安装内墙板以提高内墙板和框架相接部分的连接强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墙板拼接件,用于拼接相邻设置的内墙板,所述墙板拼接件具有:用于与安装内墙板的框架相接的框架连接部、用于拼接相邻的内墙板的墙板拼接部、以及间隙保持部;所述间隙保持部固设于框架连接部和墙板拼接部之间,且将墙板拼接部与框架连接部保持预设的间距。

较佳地,所述内墙板具有拼接槽,所述墙板拼接部具有位于两侧的拼接薄壁,所述墙板拼接部通过两侧的拼接薄壁分别嵌入相邻的内墙板的拼接槽的方式拼接相邻的内墙板。

较佳地,所述两侧的拼接薄壁的交接位置具有密封件安装部,所述密封件安装部用以安装密封相邻的内墙板的拼接缝隙的密封件。

本申请另提供一种装配式建筑的墙体,包含框架、内墙板、以及将内墙板安装于框架内侧的安装机构;所述安装机构使框架和内墙板之间形成有浇筑间隙;所述安装机构包含墙板承托件和墙板拼接件;所述墙板承托件固设于所述框架上,且具有沿墙体纵向承托内墙板底侧的承托部;所述墙板拼接件具有框架连接部、墙板拼接部和间隙保持部;所述框架连接部固设于框架上,所述墙板拼接部沿墙体内外方向设置于框架连接部的内侧且沿墙体横向拼接相邻的内墙板,所述间隙保持部固设于框架连接部和墙板拼接部之间且将墙板拼接部与框架连接部保持预设的间距。

较佳地,相邻的所述内墙板具有沿墙体横向相对设置的拼接槽,所述墙板拼接部具有沿墙体横向位于两侧的拼接薄壁,且所述两侧的拼接薄壁分别嵌入相邻的内墙板的拼接槽。

较佳地,所述安装机构还包含有密封相邻的内墙板的拼接缝的密封件,所述两侧的拼接薄壁的交接位置具有安装所述密封件的密封件安装部,所述密封件位于相邻的内墙板的拼接槽内。

较佳地,所述框架具有与面向内墙板的外表面的第一框架面和第二框架面,所述浇筑间隙包含:位于第一框架面和内墙板的外表面的第一浇筑间隙、位于第二框架面和内墙板的外表面的第二浇筑间隙;所述第一浇筑间隙沿墙体内外方向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二浇筑间隙沿墙体内外方向的厚度。

较佳地,所述框架包含外框组件、固设于外框组件内部的内框组件;所述内框组件包含多个沿墙体横向设置的肋条件,所述肋条件具有所述第一框架面、所述第二框架面、以及与所述第一框架面和所述第二框架面相垂直且面向上侧的过渡面。

较佳地,所述框架包含外框组件、固设于外框组件内部的内框组件;所述外框组件包含:沿墙体纵向设置的纵向龙骨、沿墙体横向设置的横向龙骨;一所述横向龙骨位于所述纵向龙骨的下侧,且该一所述横向龙骨具有夹持所述纵向龙骨的一对侧壁;所述框架包含夹持该一对所述侧壁的u型夹持件,所述墙板承托件具有受托部,所述u型夹持件具有一承托所述受托部的夹持壁。

本申请另提供一种装配式建筑,包含有前述任一项的所述的墙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可以取得以下技术效果:

1、本申请的墙板拼接件,在框架连接部连接框架后,间隙保持部使得墙板拼接部与框架连接部保持有预设的间距,由于该间距的存在,在相邻的内墙板通过墙板拼接部相拼接后,内墙板和框架之间形成有浇筑间隙,进而在进行浇筑作业时,浇筑用的水泥可进入该浇筑间隙内,强化内墙板和框架的连接;

2、在肋条件具有与第一框架面和第二框架面相垂直的过渡面的情况下,过渡面可承托连接于第一框架面的浇筑水泥;

3、在u型夹持件具有一承托墙板承托件的受托部的夹持壁的情况下,可强化墙板承托件的承托能力。

附图说明

图1绘示一实施例的装配式建筑的墙体的示意图;

图2绘示了沿图1的a-a方向的剖视图;

图3至图5分别绘示了一实施例的装配式建筑的墙体不同分解状态图;

图6绘示了内墙板、外挡板、外墙板安装于框架的过程图;

图7绘示了图6的m1区域的放大图;

图8绘示了图6的m2区域的放大图;

图9绘示了相邻的内墙板通过墙板拼接件相拼接的过程图;

图10绘示了图9的m3区域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

结合图1至5,为便于说明,图示中x方向为墙体自外向内的方向,y方向为墙体横向,z方向为墙体纵向。在一实施例中,本申请的装配式建筑的墙体包含:框架1、内墙板2、外挡板3、外墙板4和安装机构5。内墙板2通过安装机构5安装于框架1的内侧,外挡板3安装于框架1的外侧,内墙板2和外挡板3之间具有形成灌浆室如图5,框架1上固设有多个卡接结构12,外挡板3通过该卡接结构安装于框架1的外侧。

结合图3,框架1包含有:框体结构6、加强条7和u型夹持件8。框体结构6

框体结构6包含:两沿墙体横向y间隔设置的纵向龙骨6a、两沿墙体纵向z设置的横向龙骨6b、多个横向设置的肋条件6c、一沿墙体纵向z设置的中间龙骨6d。上侧的横向龙骨6b和下侧的横向龙骨6b分别具有一对侧壁,该一对侧壁之间限定出夹持槽,上侧的横向龙骨6b的一对侧壁夹持两纵向龙骨6a和中间龙骨6d的上侧,下侧的横向龙骨6b的一对侧壁夹持两纵向龙骨6a和中间龙骨6d的下侧,进而组成外框组件。肋条件6c呈几字形结构,多个肋条件6c分成两组,一组安装于外框组件的内侧,一组安装于外框组件的外侧,该多个沿墙体横向y设置的肋条件6c组成内框组件。前述的内框组件可通过焊接方式固设于外框组件内部。

结合图2至图4,框架1具有与面向内墙板2的外表面的第一框架面s1和第二框架面s2,浇筑间隙l包含:位于第一框架面s1和内墙板2的外表面的第一浇筑间隙l1、位于第二框架面s2和内墙板2的外表面的第二浇筑间隙l2。第一浇筑间隙l1沿墙体内外方向x的厚度小于第二浇筑间隙l2沿墙体内外方向x的厚度。具体而言,如图4,纵向龙骨6a、横向龙骨6b、肋条件6c、中间龙骨6d具有前述第一框架面s1,肋条件6c还具有前述第二框架面s2,在本实施例,肋条件6c还具有与第一框架面s1和第二框架面s2相垂直且面向上侧的过渡面s3,在浇筑水泥浇筑于浇筑间隙l时,部分固化后的水泥支撑于该过渡面s3上。

加强条7为三条,各加强条7沿墙体纵向z延展,三条加强条7可通过焊接方式沿墙体横向y间隔设置于框体结构6的外侧。结合图5,各加强条7的外侧面上安装有多个卡接结构12,沿墙体纵向z间隔设置,外挡板3可通过焊接方式间隔设置于框体结构6的外侧,外墙板4通过挂接于卡接结构12的方式安装于框体结构6的外侧。

结合图3和图8,u型夹持件8具有一对夹持壁8a,沿墙体内外方向x相对设置,该一对夹持壁8a夹持下侧的横向龙骨6b的侧壁。u型夹持件8提高横向龙骨6b夹持纵向龙骨6a和中间龙骨6d后的稳定性。

结合图2,安装机构5使框架1和内墙板2之间形成有浇筑间隙l。安装机构5包含:墙板承托件9、墙板拼接件10和密封件11。

结合图6至图10,墙板承托件9固设于框架1上,且具有:连接于框架1的连接部9a、沿墙体纵向z承托内墙板2底侧的承托部9b、以及受托部9c。连接部9a可通过焊接方式固设在框架1的纵向龙骨6a上。承托部9b为槽口向上的凹槽,该凹槽沿墙体横向y延展,相对的内墙板2的下侧嵌设在该凹槽内。结合图8,u型夹持件8位于内侧的夹持壁8a承托受托部9c,该夹持壁8a可强化墙板承托件的承托能力。

结合图9和图10,墙板拼接件10具有框架连接部10a、墙板拼接部10b、间隙保持部10c、密封件安装部10d,该些部件可一体成形。框架连接部10a用于与安装内墙板2的框架1相接,结合图3,框架连接部10a固设于框架1的横向龙骨6b和内侧的肋条件6c上,其位置大致与中间龙骨6d相对应。墙板拼接部10b沿墙体内外方向x设置于框架连接部10a的内侧且沿墙体横向y拼接相邻的内墙板2,间隙保持部10c固设于框架连接部10a和墙板拼接部10b之间且将墙板拼接部10b与框架连接部10a保持预设的间距。在本实施例中,相邻的内墙板2具有沿墙体横向y相对设置的拼接槽2a,墙板拼接部10b具有沿墙体横向y位于两侧的拼接薄壁,且两侧的拼接薄壁分别嵌入相邻的内墙板2的拼接槽2a,通过上述方式,墙板拼接部10b拼接相邻的内墙板2。密封件安装部10d位于两侧的拼接薄壁的交接位置,其为沿墙体纵向z设置的凹槽。

密封件11用于密封相邻的内墙板2的拼接缝,在本实施例,其为沿墙体纵向z延展的条状,该条状的密封件11嵌设在前述密封件安装部10d的凹槽。在相邻的内墙板2拼接后,密封件11位于相邻的内墙板2的拼接槽2a内。

以上即为本申请的一实施例,在另一实施例中,墙板拼接件10可不具有密封件安装部10d,而安装机构5可省略密封件11,同时墙板拼接部10b可调整成具有拼接槽,而内墙板2可调整成具有拼接薄壁。

本申请另提供一种装配式建筑,包含有前述的所述的墙体。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