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特色景观门楼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69193发布日期:2020-10-28 12:20阅读:354来源:国知局
一种特色景观门楼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休息廊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特色景观门楼。



背景技术:

门楼,也叫牌楼,是古代建筑中具有纪念性和装饰性的门洞式建筑物,通常用木、砖、石和琉璃等材料建成,上刻题字,中国古代常建于街道路口或庙宇、祠堂、衙署、桥梁、园林前,门楼凝聚了中国建筑艺术的精华,其建筑布局细腻、结构紧凑、多种形式,远看巍峨壮观,近看玲珑剔透,因而深得人们的喜爱,它固有的标志性和装饰性,它是设计中特色建筑之一,

市场上的景观门楼无法将人群进行分流,使得部分人群出行不便,并且传统景观亭无明显的高差变化,使得门楼带来的突兀感,而且大多岗亭视野狭隘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特色景观门楼。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特色景观门楼,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市场上的景观门楼无法将人群进行分流,使得部分人群出行不便,并且传统景观亭无明显的高差变化,使得门楼带来的突兀感,而且大多岗亭视野狭隘的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特色景观门楼,包括地基和台阶一,所述地基的右侧上方设置有花坛一,且花坛一的上端设置有花坛二,所述花坛二的左上端设置有岗亭,且岗亭的前表面开设有观察口,所述岗亭的顶端设置有廊顶,且廊顶的左侧设置有立柱,所述台阶一设置与地基的左侧,且台阶一的上方设置有台阶二,所述台阶二的左侧设置有水池,且水池的左侧固定有坡道,所述坡道的上表面设置有防滑槽,且坡道的内侧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的内侧固定有闸门。

优选的,所述花坛一与花坛二之间成阶梯状分布,且花坛二左侧与岗亭之间的连接方式为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岗亭的材质为铝塑复合板,且观察口贯穿于岗亭的前表面,并且观察口的材质为亚克力材质。

优选的,所述立柱与廊顶之间的连接方式为焊接连接,且立柱关于廊顶的左侧竖直中心线对称。

优选的,所述台阶一与台阶二的倾斜角度为20°,且台阶一与台阶二的外形结构相同。

优选的,所述防滑槽贯穿于坡道的上表面,且坡道的倾斜角度为10°,并且挡板与坡道内侧之间的连接方式为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特色景观门楼通过在凹凸的地形上设置的花坛一与花坛二,能够充分发挥地形特征,使该产品较传统景观门楼更具有高差变化,且流线的造型也中和了地形带来的突兀感,使整体更为自然流畅;

通过设置的岗亭前侧开设的观察口可以使得门卫视野更加开阔,以达到视线收放自如,方便门卫巡视检查,通过设置2组立柱能够方便对廊顶进行支撑,使得廊顶固定的更加牢固,并且廊顶的材质为复合保温板,可以使得隔热效果提高,安全系数也增加;

通过安装的台阶一与坡道能够将游客进行分流,设计风格简洁现代,契合场地内涵,构筑物综合考究了游客的行走线路,在空间上进行了很好的组织设计,通过设置的防滑槽能够防止坡道过陡,轮椅滚动过快发生危险,并且挡板能够将游客进行分流,使得其能够各行其道,防止发生拥挤,同时设施的水池能够与门楼内部有形成的半私密空间与水景,不同的材质与不同的景观元素使空间感更为丰富,通过高差形成叠水以产生空间韵律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岗亭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地基;2、花坛一;3、花坛二;4、岗亭;5、观察口;6、廊顶;7、立柱;8、台阶一;9、台阶二;10、水池;11、坡道;12、防滑槽;13、挡板;14、闸门。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中”、“竖直”、“水平”、“横向”、“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用于说明各部件或组成部分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并不特别限定各部件或组成部分的具体安装方位。

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安装”、“设置”、“设有”、“连接”、“相连”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所附图式所绘制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于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本领域技术人员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有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仍应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涵盖的范围内。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特色景观门楼,包括地基1、花坛一2、花坛二3、岗亭4、观察口5、廊顶6、立柱7、台阶一8、台阶二9、水池10、坡道11、防滑槽12、挡板13和闸门14,地基1的右侧上方设置有花坛一2,且花坛一2的上端设置有花坛二3,花坛二3的左上端设置有岗亭4,且岗亭4的前表面开设有观察口5,花坛一2与花坛二3之间成阶梯状分布,且花坛二3左侧与岗亭4之间的连接方式为固定连接,在凹凸的地形上设置的花坛一2与花坛二3,能够充分发挥地形特征,使该产品较传统景观门楼更具有高差变化,且流线的造型也中和了地形带来的突兀感,使整体更为自然流畅;

岗亭4的材质为铝塑复合板,且观察口5贯穿于岗亭4的前表面,并且观察口5的材质为亚克力材质,通过设置的岗亭4前侧开设的观察口5可以使得门卫视野更加开阔,以达到视线收放自如,方便门卫巡视检查,岗亭4的顶端设置有廊顶6,且廊顶6的左侧设置有立柱7,立柱7与廊顶6之间的连接方式为焊接连接,且立柱7关于廊顶6的左侧竖直中心线对称,通过设置2组立柱7能够方便对廊顶6进行支撑,使得廊顶6固定的更加牢固,并且廊顶6的材质为复合保温板,可以使得隔热效果提高,安全系数也增加;

台阶一8设置与地基1的左侧,且台阶一8的上方设置有台阶二9,台阶一8与台阶二9的倾斜角度为20°,且台阶一8与台阶二9的外形结构相同,通过安装的台阶一8与坡道11能够将游客进行分流,设计风格简洁现代,契合场地内涵。构筑物综合考究了游客的行走线路,在空间上进行了很好的组织设计,台阶二9的左侧设置有水池10,且水池10的左侧固定有坡道11,坡道11的上表面设置有防滑槽12,且坡道11的内侧设置有挡板13,挡板13的内侧固定有闸门14,防滑槽12贯穿于坡道11的上表面,且坡道11的倾斜角度为10°,并且挡板13与坡道11内侧之间的连接方式为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的防滑槽12能够防止坡道11过陡,轮椅滚动过快发生危险,并且挡板13能够将游客进行分流,使得其能够各行其道,防止发生拥挤,同时设施的水池10能够与门楼内部有形成的半私密空间与水景,不同的材质与不同的景观元素使空间感更为丰富,通过高差形成叠水以产生空间韵律感。

工作原理:对于这类的景观门楼,首先通过在地基1的右上侧建造花坛一2和花坛二3,并通过将两者设置为阶梯状,可以使得门楼更具有高差变化,使整体更为自然流畅,随后在花坛一2的左侧建造台阶一8和台阶二9,使其倾斜角度为20°,方便游客出行,然后在台阶二9的左侧建造水池10,通过将水池10以鲸鱼概念抽象转化而成,贴合场地主题,在造型流畅,功能合理的同时兼具时尚的外观,最后在水池10的左侧建造坡道11,可以方便残疾游客进行出行,同时水池10与坡道11连接处建造有挡板13能够将游客进行分流,使得其能够各行其道,防止发生拥挤,并且防滑槽12可以防止坡道11过陡,轮椅滚动过快发生危险,然后工作人员在花坛二3的左上侧建造岗亭4,随后再岗亭4的前表面开设的观察口5可以使得门卫视野更加开阔,以达到视线收放自如,方便门卫巡视检查,然后再将岗亭4的顶部设置廊顶6,通过将廊顶6的材质为复合保温板,可以使得隔热效果提高,同时廊顶6底面左侧通过两个立柱7将其支撑能够使廊顶6固定的更加牢固,最后在坡道11的尾部设置闸门14可以防止闲杂人等进入公园内,使用时,门楼远距离可观赏构筑物整体的景观形态,近距离可观赏水景细节、并体验构筑物的变幻的空间形式,同时不同的材质与不同的景观元素使空间感更为丰富,通过高差形成叠水以产生空间韵律感,一般作为休憩观景用的景观节点,使得整个景观门楼的实用性得到很好的提高,就这样完成整个景观门楼的使用过程。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