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坑式立体升降简易车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458489发布日期:2020-12-29 10:02阅读:126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坑式立体升降简易车库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立体车库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坑式立体升降简易车库。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人均汽车占有量不断增加,但是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人们的活动空间越来越狭小,几乎没有多少可供停车的位置,为了适应停车的需要,人们开始大量使用机械式立体停车设备,以解决停车位不足的问题,现有的立体停车位一般为子母式简易升降,需要下层车辆驶离停车位后才能存取上层车辆,另一种立体式停车位能在子母式简易升降的基础上提供水平方向横移停车位的功能,来实现停车位使用过程中较大的灵活度,但是此类型停车位往往对空间容纳量有较高的需求,无法简易快速的取出层叠放置的车辆。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停车需求日益增长与现实空间可用性越来越狭小的矛盾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简易车库来满足停车方便、取车快捷的需求,在此基础上对空间的要求较小,能够在有限的空间内实现较优的停车模式。

鉴于以上情况,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基坑式立体升降简易车库,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组件:

车板,所述车板包括平行设置的上层车板和下层车板,用以停放车辆,所述上层车板水平设置;所述下层车板位于上层车板的正下方;

提升框架,包括竖直设置在车板侧边的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所述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前后间隔设置,第一立柱包括位于车板外侧前部左右对称设置的两根,第二立柱包括位于车板外侧后部左右对称设置的两根,提升框架用以固定连接上层车板和下层车板,所述第一立柱底部和第二立柱底部均固定设置有链轮固定架,用以固定链轮;

固定框架,包括间隔设置在提升框架外侧的第三立柱和第四立柱,所述第三立柱和第四立柱前后间隔设置,第三立柱包括位于第一立柱外侧左右对称设置的两根,第四立柱包括位于车板外侧左右对称设置的两根,所述固定框架用以固定主横梁和升降组件;

主横梁,包括左右对称搭设在固定框架顶部的两根,所述主横梁的前后两端与墙面固定连接,其中一根所述主横梁顶部前后间隔设置有传送轴支架,另一根所述主横梁底部固定设置有链条固定件,用以固定拉曳链条的一端;

升降组件,包括传送轴、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传送链条、电机、拉曳链条和链轮,所述传送轴转动放置于传送轴支架上方,所述传送轴上固定套设有第一齿轮和第三齿轮,所述第一齿轮通过传送链条与第二齿轮啮合连接,所述第二齿轮与电机固定连接,用以接收电机驱动进行旋转,所述电机与主横梁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三齿轮包括固定套设在传送轴两端的两个,用以与拉曳链条的另一端啮合连接;所述拉曳链条自第三齿轮至链条固定件依次穿过第一立柱底部的链轮或者第二立柱底部的链轮。

优选地,链轮两侧对称设置有导向轮,所述导向轮中心与链轮中心通过螺栓固定连接,链轮本身可以实现拉曳链条的传动,但是在链轮两侧对称固定设置导向轮可以使导向轮沿着固定支架运动,可以更好地避免产生左右侧倾的情况;

优选地,固定支架内侧壁上开设有导向轨道,位置与导向轮相对应,用以导向轮上下移动,增设导向轮可以使提升框架在上下移动的过程中为上下竖直运动,避免产生偏移;

优选地,传送轴支架包括固定部和支撑部,所述固定部和支撑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部固定于主横梁顶部,所述支撑部用以放置传送轴,所述支撑部为下半圆结构,支撑部的下半圆结构可以保证传送轴在转动的过程中尽量避免收到支撑部带来的作用力,使传送轴的转动速率更加稳定;

优选地,传送轴为圆柱形,所述传送轴的直径小于所述支撑部的直径,圆柱形结构方便传送轴转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设备结构简单,能够有效节省钢材用量,设备升降过程运行稳定,安全性高,同时,采用基坑式立体升降建议车壳可以在有限的空间内提高空间利用率,同时解决了传统立体式车库中,上下层车辆停放可能会产生的矛盾问题,存取下层车辆的时候,上层车辆无需移走即可实现,提高了立体车库使用的自由度和实用性。

附图说明

附图1为立体车库的左侧视图

附图2为立体车库提升完成后的正面视图

附图3为附图1中传送轴支架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为第三齿轮,2为第一齿轮,3为传送链条,4为上层车板,5为传送轴,6为主横梁,7为第二齿轮,8为第三立柱,9为电机,10为拉曳链条,11为第四立柱,12为第二立柱,13为第一立柱,14为下层车板,15为链轮固定架,16为链轮,17为链条固定件,18为传送轴支架,1801为固定部,1802为支撑部,19为导向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本文中所述的前、后、左、右以附图2为基准面进行确定。

实施例1:存取车辆时,立体车库的上升过程: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基坑式立体升降简易车库,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组件:

车板,所述车板包括平行设置的上层车板4和下层车板14,用以停放车辆,所述上层车板4水平设置;所述下层车板14位于上层车板4的正下方;

提升框架,包括竖直设置在车板侧边的第一立柱13和第二立柱12,所述第一立柱13和第二立柱12前后间隔设置,第一立柱13包括位于车板外侧前部左右对称设置的两根,第二立柱12包括位于车板外侧后部左右对称设置的两根,提升框架用以固定连接上层车板和下层车板,第一立柱13底部和第二立柱12底部均固定设置有链轮固定架15,用以固定链轮16;

固定框架,包括间隔设置在提升框架外侧的第三立柱8和第四立柱11,所述第三立柱8和第四立柱11前后间隔设置,第三立柱8包括位于第一立柱外侧左右对称设置的两根,第四立柱11包括位于车板外侧左右对称设置的两根,固定框架用以固定主横梁6和升降组件;

主横梁6,包括左右对称搭设在固定框架顶部的两根,所述主横梁6的前后两端与墙面固定连接,其中一根所述主横梁6顶部前后间隔设置有传送轴支架18,另一根所述主横梁6底部固定设置有链条固定件17,用以固定拉曳链条10的一端;

升降组件,包括传送轴5、第一齿轮2、第二齿轮7、第三齿轮1、传送链条3、电机9、拉曳链条10和链轮16,所述传送轴5转动放置于传送轴支架18上方,所述传送轴5上固定套设有第一齿轮2和第三齿轮1,所述第一齿轮2通过传送链条3与第二齿轮7啮合连接,所述第二齿轮7与电机9固定连接,用以接收电机9驱动进行旋转,所述电机9与主横梁6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三齿轮1包括固定套设在传送轴5两端的两个,用以与拉曳链条10的另一端啮合连接;所述拉曳链条10自第三齿轮1至链条固定件17依次穿过第一立柱13底部的链轮或者第二立柱12底部的链轮16。

优选地,链轮16两侧对称设置有导向轮19,所述导向轮19中心与链轮16中心通过螺栓固定连接,链轮本身可以实现拉曳链条10的传动,但是在链轮16两侧对称固定设置导向轮19可以使导向轮19沿着固定支架运动,可以更好地避免产生左右侧倾的情况;

优选地,固定支架内侧壁上开设有导向轨道,位置与导向轮19相对应,用以导向轮上下移动,增设导向轮19可以使提升框架在上下移动的过程中为上下竖直运动,避免产生偏移;

优选地,传送轴支架18包括固定部1802和支撑部1801,所述固定部1802和支撑部1801固定连接,所述固定部1802固定于主横梁6顶部,所述支撑部1801用以放置传送轴5,所述支撑部1801为下半圆结构,支撑部的下半圆结构可以保证传送轴在转动的过程中尽量避免收到支撑部带来的作用力,使传送轴的转动速率更加稳定;

优选地,传送轴5为圆柱形,所述传送轴5的直径小于所述支撑部1801的直径,圆柱形结构方便传送轴5转动。

当仅需一辆车辆进行停放时,直接将车辆驾驶至上层车板4停放即可,当有两辆车辆需要停放时,可以保持上层车辆不动,打开上升开关,此时与右侧主横梁6固定连接的电机9按照图2所示视角的顺时针方向开始工作,带动与电机9固定相连的第二齿轮7开始转动,第二齿轮7上啮合连接有传送链条3,传送链条3转动带动传送轴5上的第一齿轮2转动,传送轴5架设在主横梁6顶部的传送轴支架18上,传送轴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由于第第一齿轮2与传送轴5固定连接,传送轴5也随之转动,并带动位于传送轴两端的第三齿轮1进行同频率的转动,第三齿轮1上连接的两根拉曳链条10分别穿过与第三齿轮1同侧的第一立柱13底部的链轮或者第二立柱12底部的链轮,并最终固定于左侧主横梁6上的链条固定件17,由于第三齿轮1转动,拉曳链条10开始往车板的另一侧运动,在拉曳链条10拉动的过程中,提升框架底部的链轮16随着拉曳链条10的运动往上提升,从而将车板与提升框架一起向上提动,提动至下层车板与地面平行时,即附图2展示的状态时,即可将车辆停放至下层车板。

实施例2:存取车辆时,立体车库的下降过程: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基坑式立体升降简易车库,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组件:

车板,所述车板包括平行设置的上层车板4和下层车板14,用以停放车辆,所述上层车板4水平设置;所述下层车板14位于上层车板4的正下方;

提升框架,包括竖直设置在车板侧边的第一立柱13和第二立柱12,所述第一立柱13和第二立柱12前后间隔设置,第一立柱13包括位于车板外侧前部左右对称设置的两根,第二立柱12包括位于车板外侧后部左右对称设置的两根,提升框架用以固定连接上层车板和下层车板,所述第一立柱13底部和第二立柱12底部均固定设置有链轮固定架15,用以固定链轮16;

固定框架,包括间隔设置在提升框架外侧的第三立柱8和第四立柱11,所述第三立柱8和第四立柱11前后间隔设置,第三立柱8包括位于第一立柱外侧左右对称设置的两根,第四立柱11包括位于车板外侧左右对称设置的两根,用以固定主横梁6和升降组件;

主横梁6,包括左右对称搭设在固定框架顶部的两根,所述主横梁6的前后两端与墙面固定连接,其中一根所述主横梁6顶部前后间隔设置有传送轴支架18,另一根所述主横梁6底部固定设置有链条固定件17,用以固定拉曳链条10的一端;

升降组件,包括传送轴5、第一齿轮2、第二齿轮7、第三齿轮1、传送链条3、电机9、拉曳链条10和链轮16,所述传送轴5转动放置于传送轴支架18上方,所述传送轴5上固定套设有第一齿轮2和第三齿轮1,所述第一齿轮2通过传送链条3与第二齿轮7啮合连接,所述第二齿轮7与电机9固定连接,用以接收电机9驱动进行旋转,所述电机9与主横梁6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三齿轮1包括固定套设在传送轴5两端的两个,用以与拉曳链条10的另一端啮合连接;所述拉曳链条10自第三齿轮1至链条固定件17依次穿过第一立柱13底部的链轮或者第二立柱12底部的链轮16。

优选地,链轮16两侧对称设置有导向轮19,所述导向轮19中心与链轮16中心通过螺栓固定连接,链轮本身可以实现拉曳链条10的传动,但是在链轮16两侧对称固定设置导向轮19可以使导向轮19沿着固定支架运动,可以更好地避免产生左右侧倾的情况;

优选地,固定支架内侧壁上开设有导向轨道,位置与导向轮19相对应,用以导向轮上下移动,增设导向轮19可以使提升框架在上下移动的过程中为上下竖直运动,避免产生偏移;

优选地,传送轴支架18包括固定部1802和支撑部1801,所述固定部1802和支撑部1801固定连接,所述固定部1802固定于主横梁6顶部,所述支撑部1801用以放置传送轴5,所述支撑部1801为下半圆结构,支撑部的下半圆结构可以保证传送轴在转动的过程中尽量避免收到支撑部带来的作用力,使传送轴的转动速率更加稳定;

优选地,传送轴5为圆柱形,所述传送轴5的直径小于所述支撑部1801的直径,圆柱形结构方便传送轴5转动。

当仅需一辆车辆进行取出时,直接将车辆自上层车板取出即可,当下层车辆停放完成或者车辆取出后需要将立体车库从图2位置回复至图1位置的时候,此时右侧主横梁6固定连接的电机9按照图2所示视角的逆时针方向开始工作,带动与电机9固定相连的第二齿轮7开始转动,第二齿轮7上啮合连接有传送链条3,传送链条3转动带动传送轴5上的第一齿轮2转动,传送轴5架设在主横梁6顶部的传送轴支架18上,传送轴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由于第第一齿轮2与传送轴5固定连接,传送轴5也随之转动,并带动位于传送轴两端的第三齿轮1进行同频率的转动,第三齿轮1上连接的两根拉曳链条10分别穿过与第三齿轮1同侧的第一立柱13底部的链轮或者第二立柱12底部的链轮,并最终固定于左侧主横梁6上的链条固定件17,由于第三齿轮1转动,拉曳链条10开始往车板的另一侧运动,在拉曳链条10沿着第三齿轮逆时针方向运动的过程中,提升框架底部的链轮16随着拉曳链条10的运动向下降落,从而将车板与提升框架一起向下运动,下降至附图1展示的状态时,即可将立体车辆回复原样。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