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室内隔音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144358发布日期:2020-09-08 13:47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一种室内隔音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隔音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指一种室内隔音帐。



背景技术:

目前人们在房间内喊嗓练声、练习歌曲等活动时,容易干扰到隔壁住户,导致隔壁住户心存不满,甚至投诉,不仅不能顺利进行喊嗓练声、练习歌曲等活动,而且还会导致邻里之间不和谐。

针对此现象,市面上制造了一种隔音房,方便人们在家里进行喊嗓练声、练习歌曲等活动。但是现有的隔音房不仅价格昂贵,而且在使用者更换地点时不方便搬运。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室内隔音帐,以解决现有的隔音房价格昂贵,以及在使用者更换地点时不方便搬运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提供一种室内隔音帐,包括帐体,所述帐体包括框架主体和设置于框架主体顶面的支撑板,所述框架主体内部形成供人活动的空腔,所述支撑板与框架主体可拆卸连接;所述帐体顶面和周面均可拆卸连接有吸音棉,所述吸音棉使所述空腔形成隔音腔室。

优选的,设置于周面的相邻所述吸音棉之间设置有用于将相邻所述吸音棉之间缝隙封闭的封闭组件。

优选的,所述封闭组件为磁吸式封带。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顶面均布有多个挂钩,设置于周面的所述吸音棉顶面设置有与所述挂钩匹配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与所述挂钩连接,将设置于周面的所述吸音棉与所述支撑板连接。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为绳索。

优选的,所述框架主体为矩形。

优选的,所述框架主体包括两组上、下水平设置的直角杆,两组所述直角杆之间可拆卸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将两组所述直角杆连接,组成框架主体。

优选的,所述连杆两端面均设置有螺纹孔,所述直角杆位于所述连杆一端设置有与所述螺纹孔适配的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与所述螺纹孔螺纹连接,将两组所述直角杆和所述连杆连接,组成所述框架主体。

优选的,所述直角杆包括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所述第一杆体和所述第二杆体分别为所述直角杆的两个直角边,所述第一杆体和所述第二杆体可拆卸连接。

优选的,所述连杆包括多个同轴设置的子杆,多个所述子杆之间可拆卸连接组成所述连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框架主体、支撑板以及吸音棉就可完成组装,相对于市面上至少六七千的隔音房来说,成本更低,使人们更能接受。

2、本实用新型在不使用时,可以方便拆卸,拆卸之后占地面积小,避免不方便拆卸时,长期占用室内空间。在使用者更换使用地点后,可以将本实用新型整体搬运到新的使用地点,也可将本实用新型拆卸后搬运,从而进一步方便运输。

3、本实用新型封闭组件可以使相邻吸音棉之间的缝隙封闭,从而提高隔音效果。封闭组件使用磁吸式封带,不仅成本低,而且方便相邻吸音棉之间的连接和拆卸。并且人们在进出帐体时,直接将入口处的吸音棉打开,进出帐体后,封闭组件可以快速将打开的吸音棉与相邻的吸音棉连接,使人们进出帐体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总体连接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总体外部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吸音棉侧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支撑板与框架主体连接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框架主体连接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框架主体分解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直角杆分解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连杆示意图。

图中:1-支撑板,2-空腔,3-吸音棉,4-磁吸式封带,5-挂钩,6-连接件,7-直角杆,8-连杆,9-螺纹孔,10-螺纹杆,11-第一杆体,12-第二杆体,13-子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面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室内隔音帐,如图1、图2所示,包括帐体。帐体包括框架主体和设置于框架主体顶面的支撑板1,框架主体内部形成供人活动的空腔2,框架主体设置有供人进入的入口。支撑板1与框架主体可拆卸连接。优选的,支撑板1和框架主体之间对应设置有螺纹孔9,通过螺丝穿过螺纹孔9,就可以将支撑板1和框架主体连接。值得注意的是,也可使用现有其他的结构将支撑板1和框架主体可拆卸连接。

帐体顶面和周面均可拆卸连接有吸音棉3,吸音棉3使空腔2形成隔音腔室。

连接时,将框架主体放置在室内安装位置,将支撑板1连接在框架主体顶部,最后将顶面的吸音棉3连接在支撑板1上,将周面的吸音棉3连接在框架主体周面,吸音棉3就可以使帐体内形成隔音腔室。人们在进行喊嗓练声、练习歌曲等活动时,就可以扶起位于框架主体入口的吸音棉3进入空腔2内,吸音棉3将人们在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大部分声音吸收,从而不会干扰到隔壁住户。

本实用新型通过框架主体、支撑板1以及吸音棉3就可完成组装,不仅相对于市面上至少六七千的隔音房来说,成本更低,使人们更能接受,而且在不使用时,可以方便拆卸,拆卸之后占地面积小,避免不方便拆卸时,长期占用室内空间。并且在使用者更换使用地点后,可以将本实用新型整体搬运到新的使用地点,也可将本实用新型拆卸成框架主体、支撑板1、吸音棉3后搬运,从而进一步方便运输。

支撑板1可以将顶部的吸音棉3支撑,避免顶部吸音棉3弯曲后导致顶部吸音棉3与其他吸音棉3之间的空隙增大,影响隔音效果。

优选的,如图3所示,设置于周面的相邻吸音棉3之间设置有用于将相邻吸音棉3之间缝隙封闭的封闭组件。优选的,封闭组件为磁吸式封带4。

在使用时,封闭组件可以使相邻吸音棉3之间的缝隙封闭,从而提高隔音效果。

封闭组件使用磁吸式封带4,不仅成本低,而且方便相邻吸音棉3之间的连接和拆卸。并且人们在进出帐体时,直接将入口处的吸音棉3打开,进出帐体后,封闭组件可以快速将打开的吸音棉3与相邻的吸音棉3连接,使人们进出帐体更加方便。

优选的,如图1、图2所示,支撑板1顶面均布有多个挂钩5。设置于周面的吸音棉3顶面设置有与挂钩5匹配的连接件6。优选的,连接杆为绳索。值得注意的是,支撑板1和设置于周面的吸音棉3之间也可通过扣接等其他现有可拆卸连接方式连接。

优选的,设置于帐体顶面的吸音棉3顶面设置有单面胶,顶面的吸音棉3通过单面胶连接在支撑板1下方。

连接时,将周面吸音棉3上的绳索与挂钩5连接,方便吸音棉3和支撑板1的连接和拆卸,而且成本低,质量轻,方便搬运。

优选的,框架主体为矩形。优选的,如图4、图5所示,框架主体包括两组上、下水平设置的直角杆7。两组直角杆7之间可拆卸连接有连杆8。连杆8将两组直角杆7连接,组成框架主体。

本实用新型只使用两组直角杆7和一根连杆8就可组成框架主体,不仅结构简单,成本低,而且进一步减轻了本实用新型的重量,方便搬运。两组直角杆7与连杆8可拆卸连接,从而可以使框架主体拆卸成两组直角杆7和连杆8,从而进一步减少本实用新型拆卸后的占地面积,并且方便搬运。

优选的,如图6所示,连杆8两端面均设置有螺纹孔9,直角杆7位于连杆8一端设置有与螺纹孔9适配的螺纹杆10,螺纹杆10与螺纹孔9螺纹连接,将两组直角杆7和连杆8连接,组成框架主体。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

优选的,如图7所示,直角杆7包括第一杆体11和第二杆体12。第一杆体11和第二杆体12分别为直角杆7的两个直角边,第一杆体11和第二杆体12可拆卸连接。优选的,第一杆体11和第二杆体12螺纹连接。

第一杆体11和第二杆体12可拆卸连接成直角杆7,从而可以将直角杆7拆卸成两根杆,进一步减少本实用新型拆卸后的占地面积,并且方便搬运。

优选的,如图8所示,连杆8包括多个同轴设置的子杆13。多个子杆13之间可拆卸连接组成连杆8。优选的,多个子杆13之间螺纹连接。

多个子杆13可以避免连杆8长度过长,在本实用新型拆卸后,占地面积大,不方便搬运的问题。

优选的,框架主体的材料为金属。支撑板1为塑料板。

框架主体为金属,可以避免框架主体变形以及倾倒。支撑板1为塑料板,成本低,而且减轻本实用新型的重量,方便运输。

优选的,也可在帐体内设置可拆卸的照明装置,使人们在帐体时光线更好。

优选的,也可在帐体内搭设用于放置录音设备的架台,具体可以将架台搭设在竖杆上,值得注意的是,也可将架台搭设在帐体内其他部件上。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