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应力碳纤维板可更换式施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11691发布日期:2020-09-15 18:43阅读:92来源:国知局
一种预应力碳纤维板可更换式施工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与桥梁结构工程预应力加固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预应力碳纤维板可更换式施工结构。



背景技术:

预应力碳纤维板作为一种提高建筑与桥梁结构体系自身强度及自稳能力的加固结构,具有施工方便、操作简单等优点,可约束现有建筑、桥梁构件裂缝的产生和发展,提高其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已在桥梁、建筑等工程中获得广泛应用。但是就目前的预应力碳板安装施工及张拉工艺来看,在张拉完成后,预应力碳纤维板中间段都是通过结构胶与加固梁体粘贴,一旦出现预应力损失过大就无法进行二次补张拉,当出现预应力碳纤维板损坏失效时无法迅速且经济的进行二次更换,费时费力,严重影响车辆通行。

故一种在预应力碳纤维板预应力损失后可以进行二次补张拉,在预应力碳纤维板损坏失效后可进行快速二次更换而不损伤原加固梁体结构的预应力碳纤维板施工结构亟待提出。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预应力碳纤维板可更换式施工构造,其结构简单,在预应力碳纤维板预应力损失后可以进行二次补张拉,在预应力碳纤维板损坏失效后可进行快速二次更换,不损伤原加固梁体结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预应力碳纤维板可更换式施工结构,包括:

碳纤维板锚固体系,其用于夹持碳纤维板的两端;

碳纤维布,其设于对应于碳纤维板底面的加固梁体上;

至少一组压持组件,所述压持组件压设于碳纤维板的中间段板体上,所述压持组件包括化学锚栓、压板和柔性隔离垫片,所述化学锚栓植于加固梁体上,所述柔性隔离垫片和压板依次设于碳纤维板上表面,所述压板的两端锁付在化学锚栓上。

本实用新型相较于现有技术,采用压持组件进行碳纤维板中间段板体的固定,压持组件方便快速拆卸,使碳纤维板与加固梁体松开,方便在预应力碳纤维板预应力损失后可以进行二次补张拉,在预应力碳纤维板损坏失效后可进行快速二次更换,不损伤原加固梁体结构;碳纤维布和柔性隔离垫片可以避免碳纤维板与加固梁体和压板接触,防止在车辆载荷下摩擦导致碳纤维板损坏。

进一步地,所述碳纤维布通过树脂胶粘接固定在加固梁体上。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可使碳纤维布紧贴于加固梁体上,起到第一层加固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碳纤维布的宽度大于碳纤维板的宽度。

进一步地,在宽度方向上,所述碳纤维布每侧边都比碳纤维板宽5cm或5cm以上。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在施工及运营过程中,碳纤维板只与碳纤维布接触,避免碳纤维板接触到混凝土面而损坏。

进一步地,所述碳纤维板锚固体系包括固定端锚固体系和张拉端锚固体系,所述固定端锚固体系夹持住碳纤维板的一端,所述张拉端锚固体系夹持住碳纤维板的另一端。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端锚固体系包括固定端支座和固定端锚具,所述固定端支座通过化学锚栓固定在加固梁体上,碳纤维板一端夹持在固定端锚具上;所述张拉端锚固体系包括张拉挡板、张拉端锚具、张拉端支座和张拉螺杆,所述张拉端支座通过化学锚栓固定在加固梁体上,碳纤维板另一端夹持在张拉端锚具上,张拉螺杆两端分别穿设在张拉挡板和张拉端支座的连接孔内;所述张拉端锚具和固定端锚具都包括通心板和夹片,所述通心板内设有斜面槽,所述夹片具有与斜面槽匹配的斜面,碳纤维板夹持在两夹片之间。

进一步地,加固梁体在所述固定端锚固体系和张拉端锚固体系所在位置处开有凹槽段,凹槽段的深度为15-20mm。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可使碳纤维板紧贴于碳纤维布上。

进一步地,所述碳纤维板锚固体系包括2组张拉端锚固体系,2组所述张拉端锚固体系分别夹持住碳纤维板的两端。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施工更方便、更灵活,二次补张拉施工时,可通过现场情况选取张拉方向。

进一步地,还包括张拉装置,所述张拉装置包括连接螺杆、张拉工具板和千斤顶,所述连接螺杆连接在所述张拉端锚固体系的张拉螺杆端部,所述千斤顶设置在张拉工具板和张拉端支座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张拉端锚固体系的张拉螺杆在张拉后整体涂抹黄油。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对张拉螺杆裸露面进行整体保护,方便二次更换或者二次补张拉。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与图1相对应的侧面视图;

图3是固定端锚固体系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张拉端锚固体系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张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张拉端锚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数字和字母所表示的相应部件的名称:

1-碳纤维板;2-固定端锚固体系;21-固定端支座;22-固定端锚具;3-张拉端锚固体系;31-张拉挡板;32-张拉端锚具;321-通心板;322-夹片;33-张拉端支座;4-张拉装置;41-连接螺杆;42-张拉工具板;43-千斤顶;5-碳纤维布;6-压板;7-柔性隔离垫片;8-张拉螺杆;9-黄油;10-凹槽段;11-加固梁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2所示,一种预应力碳纤维板可更换式施工结构,包括:碳纤维板锚固体系,其用于夹持碳纤维板1的两端;

碳纤维布5,其设于对应于碳纤维板1底面的加固梁体11上;

至少一组压持组件,所述压持组件压设于碳纤维板1的中间段板体上,所述压持组件包括化学锚栓、压板6和柔性隔离垫片7,所述化学锚栓植于加固梁体11上,柔性隔离垫片7和压板6依次设于碳纤维板1上表面,压板6的两端锁付在化学锚栓上。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压持组件进行碳纤维板中间段板体的固定,压持组件方便快速拆卸,使碳纤维板与加固梁体松开,方便在预应力碳纤维板预应力损失后可以进行二次补张拉,在预应力碳纤维板损坏失效后可进行快速二次更换,不损伤原加固梁体结构;碳纤维布和柔性隔离垫片可以避免碳纤维板与加固梁体和压板接触,防止在车辆载荷下摩擦导致碳纤维板损坏。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碳纤维布5通过树脂胶粘接固定在加固梁体11上。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可使碳纤维布紧贴于加固梁体上,起到第一层加固作用。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碳纤维布5的宽度大于碳纤维板1的宽度。在宽度方向上,碳纤维布5每侧边都比碳纤维板1宽5cm或5cm以上。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在施工及运营过程中,碳纤维板只与碳纤维布接触,避免碳纤维板接触到混凝土面而损坏。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碳纤维板锚固体系包括固定端锚固体系2和张拉端锚固体系3,固定端锚固体系2夹持住碳纤维板1的一端,张拉端锚固体系3夹持住碳纤维板1的另一端。

如图3、4、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固定端锚固体系2包括固定端支座21和固定端锚具22,固定端支座21通过化学锚栓固定在加固梁体11上,碳纤维板1一端夹持在固定端锚具22上;张拉端锚固体系3包括张拉挡板31、张拉端锚具32、张拉端支座33和张拉螺杆8,张拉端支座33通过化学锚栓固定在加固梁体11上,碳纤维板1另一端夹持在张拉端锚具32上,张拉螺杆8两端分别穿设在张拉挡板31和张拉端支座33的连接孔内;张拉端锚具32和固定端锚具22都包括通心板321和夹片322,通心板321内设有斜面槽,夹片322具有与斜面槽匹配的斜面,碳纤维板1夹持在两夹片322之间。

如图1、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加固梁体在所述固定端锚固体系和张拉端锚固体系所在位置处开有凹槽段10,凹槽段10的深度为15-20mm。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可使碳纤维板紧贴于碳纤维布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碳纤维板锚固体系包括2组张拉端锚固体系,2组所述张拉端锚固体系分别夹持住碳纤维板的两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施工更方便、更灵活,二次补张拉施工时,可通过现场情况选取张拉方向。

如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张拉装置4,张拉装置4包括连接螺杆41、张拉工具板42和千斤顶43,连接螺杆41连接在张拉端锚固体系3的张拉螺杆8端部,千斤顶43设置在张拉工具板42和张拉端支座33之间。张拉端锚固体系3的张拉螺杆8在张拉后整体涂抹黄油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对张拉螺杆裸露面进行整体保护,方便二次更换或者二次补张拉。

以本申请的其中一种实施方式的施工结构为例,其施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一、加固梁体表面加工成开槽段10,钻孔,植化学锚栓;

二、采用树脂胶将碳纤维布5粘贴于加固梁体11上;

三、安装预应力碳板锚固体系,安装张拉装置4,张拉至指定荷载;

四、安装压板6和柔性隔离垫片7;

五、在张拉螺杆8裸露位置涂抹黄油9,厚度以完全覆盖张拉螺杆8表面为准。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