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温全轻混凝土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726093发布日期:2020-10-30 21:46阅读:89来源:国知局
一种保温全轻混凝土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全轻混凝土板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保温全轻混凝土板。



背景技术:

目前全轻混凝土是一种用轻的粗、细骨料和水泥配置成的混凝土。主要引用语建筑地面的保温隔热。全轻混凝土的技术指标的规定以容重作为主要划分依据。

全轻混凝土的容重数值范围很广,通常全轻混凝土的容重越低,其保温性能越好,但强度越低;反之,全轻混凝土的容重越高,其保温性能越差,但强度增长比较明显。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全轻混凝土容重为560kg/m3~1350kg/m3之间,全轻混凝土容重小于560kg/m3,其强度很低、收缩大,难以应用到建筑地面保温工程中;而容重大于1350kg/m3的全轻混凝土,其热工性能变差,一方面经济性较差,另一方面,若按《居住建筑节能65%设计标准》db500712010的要求,应增加保温层厚度,影响了室内净高。

授权公告号为cn2844259y的中国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全轻陶粒混凝土保温墙板,其每一单体墙板是由全轻混凝土外包层、钢丝网片与绝热材料的芯材构成,所说的钢丝网片置于外包层的上下外面层间,外包层的中间夹有绝热材料的芯材;每一单体墙板的长边两侧有供板与板联接用的板侧半凹槽。通过在单体墙板内部设置钢丝网片解决了当容重小于560kg/m3时,全轻混凝土强度低的问题。

但是上述实用新型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直接将钢丝网片预埋于全轻混凝土中,由于钢丝网片在放置的过程中只能够在全轻混凝土浇筑完成之后直接预埋在全轻混凝土内,为使得钢丝网片与全轻混凝土之间不存在间隙,需要使用震动装置,对预埋完成之后的全轻混凝土的模具进行震动,从而使得钢丝网片与全轻混凝土之间的能够尽可能贴合不存在间隙,减少设置钢丝网片对于全轻混凝土板自身结构强度的影响,但是上述加工方式的加工时间较长,降低了全轻混凝土板的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保温全轻混凝土板,具有方便了保温全轻混凝土板的生产,提升了保温全轻混凝土板的生产效率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保温全轻混凝土板,包括全轻混凝土板主体以及设置于全轻混凝土板主体两侧的结构加强组件,所述结构加强组件包括设置于混泥土板主体两侧的水泥保护板以及设置于水泥保护板边沿处的支撑条,所述水泥保护板与全轻混凝土板主体两侧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条沿水泥保护板的边沿间隔设置,所述支撑条的两侧分别与两侧的水泥保护板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全轻混凝土板主体两侧设置水泥保护板,并通过支撑条进行支撑,生产时,现在模具中浇筑一层水泥保护板,随后在水泥保护板的顶部浇筑全轻混凝土,然后将支撑条竖直插接于水泥保护板内,随后再于全轻混凝土的表面浇筑一层水泥保护板,使得在全轻混凝土板主体的两侧形成两水泥保护板,且两水泥保护板之间能够通过支撑条进行支撑,降低了水泥保护板在踩踏的过程中对于位于两水泥保护板之间的全轻混凝土板主体的压力,使得全轻混凝土板能够在保证结构强度的同时实现保温的效果,且不需要在全轻混凝土板主体内设置绝热材料,进一步提升了全轻混凝土板的结构强度;由于支撑条与全轻混凝土板之间的接触面积较小,故在支撑条在插入到全轻混凝土内后,不会对全轻混凝土板的总体结构强度造成影响,从而使得全轻混凝土板在安装的过程中能够直接竖直插入到全轻混凝土内,方便了上述全轻混凝土板的生产,提高了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水泥保护板的厚度不超过30mm。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水泥保护板的厚度设置为小于30mm,从而降低了设置水泥保护板对于全轻混凝土板总体高度的影响,从而降低了设置水泥保护板对于室内净高的影响。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条的个数为9条,且阵列固定于所述水泥保护板的底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支撑条在能够更好的起到对于两水泥保护板的支撑,使得水泥保护板受到的来自于支撑条的支撑力更加均匀。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条的顶部设置有一定位板,所述定位板的底部与所述全轻混凝土板主体的顶面贴合,所述水泥保护板的底部设置有供所述定位板嵌入的嵌入凹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支撑条的顶部设置定位板,从而使得支撑条在插入到全轻混凝土内后,能够通过定位板进行定位,降低了支撑条相对于全轻混凝土主体的位置发生倾斜的概率,且能够通过定位板增加支撑条与水泥保护板之间的接触面积,降低了水泥保护板对于支撑条之间的压强,增加了支撑条与水泥保护板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加了水泥保护板与支撑套之间的结合强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位板的顶部设置有橡胶垫,所述嵌入凹槽的底部与所述橡胶垫的顶面相互贴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定位板的顶部设置橡胶垫,降低了水泥保护板上的冲击通过定位板以及支撑条传递至全轻混凝土板主体内部,导致全轻混凝土板主体发生断裂的概率,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全轻混凝土板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橡胶垫与定位板之间设置有保温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保温层,降低了因支撑条连通上下水泥保护板对全轻混凝土板的保温性能的影响。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橡胶垫的顶部设置有呈网格状分布的卡接凹槽,相邻所述卡接凹槽之间形成定位凸棱,所述嵌入凹槽的顶面设置有供所述定位凸棱嵌入的限位凹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橡胶垫的顶部设置卡接凹槽,使得橡胶垫能够通过定位凸棱实现与水泥保护板之间的径向定位,且进一步增加了橡胶垫与水泥保护板之间的接触面积,降低了两者之间发生分离的概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水泥保护板以及全轻混凝土板主体的表面均呈矩形,所述水泥保护板主体的相邻两侧设置有定位翻边,所述水泥保护板与定位翻边相对的两侧设置有定位凹槽,所述定位翻边嵌入所述定位凹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相邻的全轻混凝土板之间能够通过定位翻边以及定位凹槽进行压紧,方便了相邻全轻混凝土板之间的安装。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通过设置结构加强组件,具有方便了保温全轻混凝土板的生产,提升了保温全轻混凝土板的生产效率的效果;

通过设置定位板,具有方便了支撑杆与全轻混凝土板进行定位的效果;

通过设置橡胶垫,具有降低了水泥保护板上的震动通过支撑杆传递至全轻混凝土板上导致全轻混凝土板发生断裂的概率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中,1、全轻混凝土板主体;2、结构加强组件;21、水泥保护板;211、嵌入凹槽;212、限位凹槽;213、定位翻边;214、定位凹槽;22、支撑条;221、定位板;222、橡胶垫;223、保温层;224、卡接凹槽;225、定位凸棱。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附图1,一种保温全轻混凝土板,包括全轻混凝土板主体1、设置于全轻混凝土板主体1两侧的结构加强组件2。全轻混凝土板主体1由全轻混凝土于模具中浇筑成型。

结构加强组件2包括设置于混泥土板主体两侧的水泥保护板21以及设置于水泥保护板21边沿处的支撑条22。

参照附图1和附图2,水泥保护板21与全轻混凝土板主体1两侧固定连接,水泥保护板21的厚度不超过30mm。水泥保护板21的底部设置有嵌入凹槽211,嵌入凹槽211的顶面设置有限位凹槽212,本实施例中,限位凹槽212整体呈网格状。

水泥保护板21以及全轻混凝土板主体1的表面均呈矩形,水泥保护板21主体的相邻两侧设置有定位翻边213,水泥保护板21与定位翻边213相对的两侧设置有定位凹槽214,定位翻边213嵌入定位凹槽214内。

支撑条22沿水泥保护板21的边沿间隔设置,支撑条22的两侧分别与两侧的水泥保护板21连接。支撑条22的个数为9条,且阵列固定于水泥保护板21的底部。本实施例中,支撑条22采用3x3的阵列分布,相邻支撑条22之间的间距相同。

支撑条22的顶部设置有一定位板221,定位板221的底部与全轻混凝土板主体1的顶面贴合,定位板221的顶部设置有橡胶垫222,橡胶垫222与定位板221之间设置有保温层223,嵌入凹槽211的底部与橡胶垫222的顶面相互贴合。本实施例中,定位板221与支撑条22之间一体设置,支撑条22与定位板221直接浇筑于水泥保护板21和全轻混凝土板之间。

橡胶垫222的顶部设置有呈网格状分布的卡接凹槽224,相邻卡接凹槽224之间形成定位凸棱225,本实施例中,橡胶垫222与保温层223之间采用黏贴剂黏贴固定,保温层223与定位板221之间采用黏贴剂黏贴固定。

本实施例的使用原理为:通过在全轻混凝土板主体1两侧设置水泥保护板21,并通过支撑条22进行支撑,生产时,现在模具中浇筑一层水泥保护板21,随后在水泥保护板21的顶部浇筑全轻混凝土,然后将支撑条22竖直插接于水泥保护板21内,随后再于全轻混凝土的表面浇筑一层水泥保护板21,使得在全轻混凝土板主体1的两侧形成两水泥保护板21,且两水泥保护板21之间能够通过支撑条22进行支撑,降低了水泥保护板21在踩踏的过程中对于位于两水泥保护板21之间的全轻混凝土板主体1的压力,使得全轻混凝土板能够在保证结构强度的同时实现保温的效果,且不需要在全轻混凝土板主体1内设置绝热材料,进一步提升了全轻混凝土板的结构强度;由于支撑条22与全轻混凝土板之间的接触面积较小,故在支撑条22在插入到全轻混凝土内后,不会对全轻混凝土板的总体结构强度造成影响,从而使得全轻混凝土板在安装的过程中能够直接竖直插入到全轻混凝土内,方便了上述全轻混凝土板的生产,提高了生产效率。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