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楼盖构造及其组合结构住宅体系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73822发布日期:2020-05-19 20:33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一种组合楼盖构造及其组合结构住宅体系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组合楼盖构造及其组合结构住宅体系。



背景技术:

目前,现浇混凝土剪力墙住宅结构是我国当前住宅建筑的主流,但是现浇结构存在现场湿作业多、生产效率低、资源浪费、环境污染、不能实现四节一环保等不足,难以适应建筑产业现代化的发展要求。

钢结构住宅建筑固然有很多比钢筋混凝土建筑优越的特点,但是在推广应用特别是产业化过程中存在:(1)现浇混凝土剪力墙住宅具有完善的户型设计,而钢结构住宅普遍是混凝土住宅户型的基础上将梁柱由砼转换成钢,产品缺乏理念创新,存在梁柱外露的问题,影响使用功能和观瞻。(2)强地震区纯钢结构体系及其连接节点抗震和耗能优势在实际工程的设计中没有很好地发挥,钢构件防腐抗火能力差的弱点在住宅建筑中显得更为突出。此外,还存在防腐防火涂装有效期与结构使用年限不匹配的问题,防腐防火涂装有效期到期后如何处理仍缺乏有效解决办法。

传统的组合楼盖由于受力合理、经济性好、施工速度快等优势在公共建筑中获得了广泛应用,组合楼盖通常采用金属压型钢板(或开口压型钢板、缩口压型钢板、闭口压型钢板等),金属压型钢板搁置于钢梁第一翼缘,两者通过设置于钢梁第一翼缘的栓钉实现共同工作。在钢结构住宅建筑中,金属压型钢板组合楼盖由于第二翼缘不平整需要做吊顶、钢梁外露防腐防火费用高、影响观瞻等原因适用性较差,目前应用较多的是现浇混凝土楼板、钢筋桁架楼承板、桁架钢筋混凝土叠合楼板、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楼板等,仍存在钢梁外露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合楼盖构造及其组合结构住宅体系,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组合楼盖中钢梁外露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组合楼盖构造,所述组合楼盖构造包括组合钢梁和混凝土楼板;

所述组合钢梁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t型钢、支撑钢筋件和第二t型钢,所述支撑钢筋件上设置有多个空隙;

所述混凝土楼板包括:叠合板、填充箱体、顶板钢筋和混凝土层,所述叠合板与所述第二t型钢连接,所述填充箱体设置于所述叠合板上,所述顶板钢筋设置在所述叠合板上,所述混凝土层穿设于所述空隙,用于固定所述组合钢梁、所述叠合板、所述填充箱体和所述顶板钢筋。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组合楼盖构造,还可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t型钢包括第二翼缘和下连接件,所述第一t型钢包括第一翼缘和上连接件,所述支撑钢筋件分别与所述下连接件和上连接件连接;所述叠合板与所述第二翼缘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翼缘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翼缘的宽度。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叠合板包括预制底板和钢筋桁架,所述钢筋桁架设置于所述预制底板上,所述预制底板与所述第二t型钢连接,所述填充箱体位于相邻的所述钢筋桁架之间。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混凝土楼板还包括搭接钢筋,所述搭接钢筋穿设于所述空隙与所述钢筋桁架固定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组合钢梁还包括栓钉,所述顶板钢筋通过所述栓钉固定在所述第一t型钢上。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t型钢底部设置有挂网抹灰层。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钢筋件为m型钢筋件,所述m型钢筋件包括两个对应设置的m型钢筋,所述第一t型钢和所述第二t型钢位于相邻的所述m型钢筋之间;所述m型钢筋弯折形成多个所述空隙,所述空隙呈m型。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还提出了一种组合楼盖的施工方法,所述组合楼盖的施工方法具有上述组合楼盖构造,具体步骤为:

s1、固定所述组合钢梁;

s2、吊装叠合板,将所述叠合板搁置于所述第二t型钢的第二翼缘上;

s3、安装搭接钢筋,将搭接钢筋穿设于支撑钢筋件的空隙与叠合楼板的钢筋桁架连接;

s4、安装填充箱体,将填充箱体设置于叠合楼板的相邻的钢筋桁架之间;

s5、安装顶板钢筋,将顶板钢筋固定在第一t型钢上,浇筑后浇混凝土。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s1前还包括以下步骤:

s01、在所述组合钢梁的第二t型钢底部设置有临时支撑;所述步骤s5后还包括:拆除s01中的临时支撑采用挂网抹灰层。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组合楼盖构造,所述混凝土层穿设于所述空隙,用于固定所述组合钢梁、所述叠合板、所述填充箱体和所述顶板钢筋,钢梁与混凝土楼板一体化集成,解决了钢梁外露和防腐防火费用高的问题,节省了防腐防火费用,现场高效装配化施工,提高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的受力性能、使用性能、经济性能和耐久性能。

第三方面,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带有上述组合楼盖构造的组合结构住宅体系,包括:横梁、柱体、剪力墙、所述组合楼盖以及挑板;

在水平投影平面内,所述组合楼盖设置在室内,所述挑板设置在室外;组合楼盖和所述挑板之间通过防冷热桥节点连接;所述防冷热桥节点包括三明治板、第一钢筋垫板和第二钢筋垫板;

所述三明治板包括第一金属面板、第二金属面板、多个节点连接件、环形封板以及隔热材料;所述环形封板固定连接在相对设置的所述第一金属面板和所述第二金属面板之间,并与所述第一金属面板和所述第二金属面板围绕形成密封腔体;所述节点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金属面板固定连接、且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金属面板固定连接,并设置于所述密封腔体内;所述隔热材料填充在所述密封腔体内;

在所述第一金属面板背离所述第二金属面板的一侧表面焊接有所述第一钢筋垫板,在所述第一钢筋垫板上焊接有向室内侧延伸并进入所述组合楼盖内的多个楼盖钢筋;

在所述第二金属面板背离所述第一金属面板的一侧表面均焊接有所述第二钢筋垫板,在所述第二钢筋垫板上焊接有向室外侧延伸并进入所述挑板内的多个挑板钢筋。

其中,挑板可以是悬挑阳台、悬挑空调板、遮雨板等构件。

优选地,所述节点连接件为连接管、连接杆、蜂窝板或波纹板;

当所述节点连接件为连接管时,所述连接管内填充有隔热材料。

优选地,所述节点连接件和所述环形封板采用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或塑料制成。以及优选地,所述隔热材料为岩棉或发泡聚氨酯。

优选地,所述第一金属面板为碳素结构钢板、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板或不锈钢板;所述第二金属面板为碳素结构钢板、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板或不锈钢板。

优选地,所述环形封板包括沿周向依次首尾相连的底面封板、第一侧面封板、顶面封板和第二侧面封板;所述底面封板和所述顶面封板相对设置;所述第一侧面封板和所述第二侧面封板相对设置;所述钢筋为螺纹钢筋。

施工时,将第一金属面板、第二金属面板、多个节点连接件以及环形封板固定连接在一起,并在环形封板上预留工艺孔;

在第一金属面板和第二金属面板上分别焊接钢筋垫板;

在每个钢筋垫板上均焊接钢筋;

将位于第一金属面板或第二金属面板一侧的钢筋放入模板(组合楼盖或挑板模板)内;

在模板内的钢筋上绑扎钢筋形成钢筋骨架;

向模板内浇筑混凝土;

通过工艺孔向密封腔体内填充隔热材料,并挤压密实;

封堵工艺孔,形成带有组合楼盖用防冷热桥节点的预制构件。

本发明的楼盖结构的防冷热桥节点具有施工简便、现场工作量小的特点;在三明治板中间填充有岩棉、发泡聚氨酯等隔热材料,同时,隔热材料嵌入三明治板的密封腔体内,避免三明治板形成热桥,即在室内外两侧的组合楼盖和挑板之间形成断桥结构,使得保温效果好、隔热材料耐久性好且无脱落风险;钢筋通过钢筋垫板焊接于金属面板上,并在金属面板之间固定有多个节点连接件,从而使得防冷热桥节点的结构强度高且受力性能好。

进一步地,所述柱体包括圆钢管以及多个t型钢;所述圆钢管内浇筑有混凝土,多个所述t型钢沿所述圆钢管的周向间隔设置,且所述t型钢腹板和翼缘相对的一端与所述圆钢管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t型钢的腹板位于所述圆钢管直径延长线上,且翼缘上设置有螺栓孔。

进一步地,所述t型钢为两个,且两个所述t型钢的腹板位于所述圆钢管的同一条直径上以形成一字形。

进一步地,所述t型钢的数量为3个以上,所述t型钢在所述圆钢管的周向上均匀间隔布设。

进一步地,所述t型钢为两个,两个所述t型钢的腹板垂直以形成l形;或者,所述t型钢为三个,三个所述t型钢的腹板呈t形设置;或者,所述t型钢为四个,四个所述t型钢的腹板呈十字形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圆钢管靠近其外壁的位置,沿其轴向设置有第一圆形排气孔;所述第一圆形排气孔的直径大于等于12mm。

本发明提供的柱体由圆钢管和多个t型钢组成,圆钢管混凝土位于中和轴附近主要承受轴力,充分发挥圆钢管混凝土轴压力学性能好的优势,t型钢远离中和轴设置,力臂增大,抗弯承载力大大提高,从而大大提高抗弯力学性能。同时,t型钢位于外侧便于连接,实现了梁柱节点、柱与柱竖向拼接节点全螺栓连接,也即,柱体与钢梁以及上下柱均通过螺栓连接。在连接时也可避免钢柱外露于墙体外,实现将柱隐藏于墙体内的目的。

进一步地,还包括约束支撑件;所述约束支撑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柱体中间部分和所述横梁中间部分固定连接;

所述约束支撑件包括外约束套管以及均设置在所述外约束套管内的内芯、约束环和约束杆;

所述约束杆与所述内芯均沿所述外约束套管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约束环与所述外约束套管固定,且套在所述内芯和所述约束杆外,以将所述内芯与所述约束杆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内芯为长条板状;所述内芯的两侧均设置有所述约束杆;或者,所述内芯为截面呈十字形的长条状,所述十字形的四个间隔处均设置有所述约束杆。

进一步地,所述约束环包括多个套在所述内芯和所述约束杆外的环形约束钢筋;多个所述环形约束钢筋沿所述约束杆的长度方向依次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约束环为螺旋缠绕在所述内芯外的环形约束钢筋。其中,所述环形约束钢筋优选为光圆钢筋。

进一步地,所述约束杆为钢棒;所述钢棒与所述光圆钢筋焊接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约束杆与所述内芯之间设置有防摩擦层,以降低所述约束杆与所述内芯之间的摩阻力。

进一步地,所述外约束套管的材质为砂浆,且所述外约束套管内设有加强结构;所述加强结构为钢丝网或玻纤网;所述钢丝网或所述玻纤网沿所述外约束套管的周向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内芯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伸出所述外约束套管外的连接端;所述连接端的宽度大于所述外约束套管内所述内芯的宽度(内芯的中间宽度);所述连接端上设置有安装孔。约束支撑件通过连接端上的安装孔分别与所述横梁和所述柱体连接。

本发明中的屈曲约束支撑,约束杆和约束环约束内芯屈曲,限制内芯局部屈曲,从而可充分发挥芯板的性能,同时,加工时只需将约束环套在内芯和约束杆外进行固定即可,要求低,此操作不需要专门的工厂加工,因此加工简便,易于操作。约束杆采用钢棒,内芯采用钢芯,约束环采用光圆钢筋,均为常用材料,成本低,经济性好。外约束套管采用砂浆制成,避免了防屈曲支撑锈蚀,使用期内免维护。

进一步地,所述柱体中靠近室外一侧的所述t型钢翼缘为外侧翼缘,外侧翼缘与所述墙体的墙面平行设置;外侧翼缘的外侧端面涂覆有外防腐层;所述外侧翼缘的防腐层外侧敷设有若干层玻璃棉板,用于阻断所述柱体作为热桥在墙体的室内外两侧之间传递热流。

在有效消除柱体处的热桥效应、提高建筑物整体保温性能的同时,若干层玻璃棉板可有效减弱外部温度变化对外防腐层的影响;提高防腐层的有效防腐期限。

进一步地,在所述柱体中靠近室内一侧的t型钢翼缘为内侧翼缘,内侧翼缘与墙体的墙面平行设置,内侧翼缘的外侧端面涂覆有内防腐层;以及内侧翼缘的内防腐层外侧不敷设保温材料。

由于室内的温湿度变化不大,较为稳定,由此有利于内防腐层长期保持有效,利用柱体自身的热桥效应,且结合外侧翼缘外的玻璃棉板对热桥的阻断,从而大大减弱外侧翼缘外防腐层处的温度变化波动,从而更有效地延长外防腐层的有效寿命,从而在整体上提高了柱体的防腐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1的组合楼盖构造的示意图;

图2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1的组合楼盖构造中组合钢梁的正面示意图;

图3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1的组合楼盖构造中组合钢梁的侧面示意图;

图4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1的组合楼盖的施工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楼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防冷热桥节点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环形封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3中约束支撑件的布设示意图;

图9为图8中的aa剖视图;

图10为实施例3中十字形内芯62的侧视图;

图11为图9中的ff剖视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4提供的一字形柱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4提供的十字形柱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4提供的l形柱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4提供的t形柱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5中柱体断桥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解释说明。

实施例1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组合楼盖构造,该组合楼盖构造解决了露梁和防腐防火费用高的问题。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组合楼盖构造包括组合钢梁5和混凝土楼板;

组合钢梁5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t型钢2、支撑钢筋件和第二t型钢3,支撑钢筋件上设置有多个空隙;

混凝土楼板包括:叠合板、填充箱体10、顶板钢筋8和混凝土层11,叠合板与第二t型钢3连接,填充箱体10设置于叠合板上,顶板钢筋8设置在叠合板上,混凝土层11穿设于空隙,用于固定组合钢梁5、叠合板、填充箱体10和顶板钢筋8。

组合钢梁5与混凝土楼板可整体工作,组合楼盖跨越能力强,实现了组合楼盖的大空间;组合钢梁5能够使钢梁两侧的混凝土贯通,结构整体性强。钢梁与混凝土楼板一体化集成,解决了钢梁外露和防腐防火费用高的问题,节省了防腐防火费用,现场高效装配化施工,提高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的受力性能、使用性能、经济性能和耐久性能。

组合楼盖中设置轻质的填充箱体10,大幅降低组合楼盖的自重;组合楼盖选用叠合板、定型生产的轻质的填充箱体10、热轧的t型钢和热轧的支撑钢筋件制作,标准化程度高。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t型钢3包括第二翼缘14和下连接件,第一t型钢2包括第一翼缘15和上连接件,支撑钢筋件分别与下连接件和上连接件连接;叠合板与第二翼缘14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翼缘14的宽度大于第一翼缘15的宽度。第二翼缘14的宽度比第一翼缘15的宽度大50mm-100mm。以便于搁置叠合板。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叠合板包括预制底板6和钢筋桁架13,钢筋桁架13设置于预制底板6上,预制底板6与第二t型钢3连接,填充箱体10位于相邻的钢筋桁架13之间。预制底板6搁置在第二翼缘14上。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混凝土楼板还包括搭接钢筋9,搭接钢筋9穿设于空隙与钢筋桁架13固定连接。搭接钢筋9能够起到销栓的作用,将组合钢梁5两侧的混凝土层11连为一体,便于组合钢梁5与混凝土楼板连成一体。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组合钢梁5还包括栓钉1,顶板钢筋8通过栓钉1固定在第一t型钢2上。栓钉1将顶板钢筋8固定在第一翼缘15上,设置栓钉1和搭接钢筋9能够便于组合钢梁5与混凝土楼板连成一体,使得组合钢梁5和混凝土楼板共同作用,受力性能好。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t型钢3底部设置有挂网抹灰层12。可以在挂网抹灰层12中可增加无机干粉防腐层,设置无机干粉防腐层能够增加组合钢梁5底部的防腐性能。无机干粉防腐层是在无机干粉建筑涂料中添加了片状防锈填料。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支撑钢筋件为m型钢筋件4,m型钢筋件4包括两个对应设置的m型钢筋,第一t型钢2和第二t型钢3位于相邻的m型钢筋之间;m型钢筋弯折形成多个空隙,空隙呈m型。

m型钢筋设置于下连接件和上连接件的两侧,m型钢筋可以通过焊接方式与第一t型钢2和第二t型钢3连接。m字形钢筋由光圆钢筋或螺纹钢筋弯折形成。

如图4所示,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还提出了一种组合楼盖的施工方法,组合楼盖的施工方法具有上述组合楼盖构造,具体步骤为:

s1、固定组合钢梁5;

s2、吊装叠合板,将叠合板搁置于第二t型钢3的第二翼缘14上,叠合板与第二t型钢3之间的连接长度不小于25mm;连接长度不小于25mm,以保证施工过程中和使用过程中叠合板不会从第二t型钢3的第二翼缘14上脱落,结构更加安全。

s3、安装搭接钢筋9,将搭接钢筋9穿设于支撑钢筋件的空隙与叠合楼板的钢筋桁架13连接;

s4、安装填充箱体10,将填充箱体10设置于叠合楼板的相邻的钢筋桁架13之间;

s5、安装顶板钢筋8,将顶板钢筋8固定在第一t型钢2上,浇筑后浇混凝土。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在s1前还包括以下步骤:

s01、在组合钢梁5的第二t型钢3底部设置有临时支撑;步骤s5后还包括:拆除s01中的临时支撑采用挂网抹灰层12。拆除临时支撑在浇筑后对组合钢梁5底部和预制底板6之间的缺口处设置挂网抹灰层12。

设置临时支撑保证组合钢梁5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防止施工过程中组合钢梁5变形过大,并对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带来不利影响。

本发明的组合楼盖构造中,将两个预制底板6分别设置在第二t型钢3的两侧,将预制底板6搁置在第二t型钢3的第二翼缘14上,在一个预制底板6上设置有钢筋桁架13,在相邻的两个钢筋桁架13之间设置有填充箱体10,在两个预制底板6之间设置搭接钢筋9,搭接钢筋9穿过组合钢梁5的m型钢筋件4的空隙分别与钢筋桁架13连接,通过栓钉1将顶板钢筋8固定在第一t型钢2的第一翼缘15上,最后进行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层11穿过m型钢筋件4的空隙,将组合钢梁5与叠合板、填充箱体10、搭接钢筋9和顶板钢筋8固定。

综上,本发明的组合楼盖构造中,混凝土层11穿设于空隙,用于固定组合钢梁5、叠合板、填充箱体10和顶板钢筋8,钢梁与混凝土楼板一体化集成,解决了钢梁外露和防腐防火费用高的问题,节省了防腐防火费用,现场高效装配化施工,提高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的受力性能、使用性能、经济性能和耐久性能。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组合结构住宅体系,其包括:横梁、柱体、剪力墙、组合楼盖以及挑板;组合楼盖具有实施例1中公开的组合楼盖构造。

如图5所示,在水平投影平面内,组合结构住宅体系的楼盖结构50包括设置在室内的组合楼盖51、设置在室外的挑板52;组合楼盖51和挑板52之间通过防冷热桥节点53连接。

如图6和7所示,防冷热桥节点53包括三明治板、第一钢筋垫板53c和第二钢筋垫板53d;三明治板包括第一金属面板53a、第二金属面板53b、多个节点连接件56、环形封板54以及保温材料55(即隔热材料);环形封板54固定连接在相对设置的第一金属面板53a和第二金属面板53b之间,并与第一金属面板53a和第二金属面板53b围绕形成密封腔体;节点连接件56的一端与第一金属面板53a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二金属面板53b固定连接,并设置于密封腔体内;保温材料填充在密封腔体内。

在第一金属面板53a背离第二金属面板53b的一侧表面焊接有第一钢筋垫板53c,在第一钢筋垫板53c上焊接有向室内侧延伸并进入组合楼盖51内的多个楼盖钢筋53e;楼盖钢筋53e与组合楼盖51内的钢筋骨架搭接或焊接。

在第二金属面板53b背离第一金属面板53a的一侧表面均焊接有第二钢筋垫板53d,在第二钢筋垫板53d上焊接有向室外侧延伸并进入挑板内的多个挑板钢筋53f。挑板钢筋53f与挑板内的钢筋骨架搭接或焊接。其中,挑板可以是悬挑阳台、悬挑空调板、遮雨板等构件。

优选地,节点连接件56为连接管、连接杆、蜂窝板或波纹板;当节点连接件56为连接管时,连接管内填充有隔热材料。更为优选地,节点连接件56和环形封板54采用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或塑料制成。其中,隔热材料为岩棉或发泡聚氨酯。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一金属面板53a为碳素结构钢板、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板或不锈钢板;第二金属面板53b为碳素结构钢板、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板或不锈钢板。

环形封板54包括沿周向依次首尾相连的底面封板、第一侧面封板、顶面封板和第二侧面封板;底面封板和顶面封板相对设置;第一侧面封板和第二侧面封板相对设置。

施工时,将第一金属面板53a、第二金属面板53b、节点连接件56以及环形封板54固定连接在一起,并在环形封板54上预留工艺孔;在第一金属面板53a和第二金属面板53b上分别焊接钢筋垫板;在每个钢筋垫板上均焊接钢筋;将位于第一金属面板53a或第二金属面板53b一侧的钢筋放入模板(楼板或挑板模板)内;在模板内的钢筋上绑扎钢筋形成钢筋骨架;向模板内浇筑混凝土;通过工艺孔向密封腔体内填充隔热材料,并挤压密实;封堵工艺孔,形成带有楼板用防冷热桥节点的预制构件。

本发明的楼盖结构的防冷热桥节点具有施工简便、现场工作量小的特点;在三明治板中间填充有岩棉、发泡聚氨酯等隔热材料,同时,隔热材料嵌入三明治板的密封腔体内,避免三明治板形成热桥,即在室内外两侧的组合楼盖和挑板之间形成断桥结构,使得保温效果好、隔热材料耐久性好且无脱落风险;钢筋通过钢筋垫板焊接于金属面板上,并在金属面板之间固定有多个节点连接件,从而使得防冷热桥节点的结构强度高且受力性能好。

实施例3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组合结构住宅体系,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

如图8所示,组合结构住宅体系包括约束支撑件60;约束支撑件60的两端分别与柱体中间部分和横梁中间部分固定连接。

如图9所示,约束支撑件60包括外约束套管61以及均设置在外约束套管内的内芯62、约束环63和约束杆64。

约束杆64与内芯62均沿外约束套管的长度方向设置,约束环63与外约束套管固定,且套在内芯62和约束杆64外,以将内芯62与约束杆64固定。

如9所示,内芯62为长条板状;内芯62的两侧均设置有约束杆64;或者,如图10所示,内芯62为截面呈十字形的长条状,十字形的四个间隔处均设置有约束杆64。

其中,约束环63包括多个套在内芯62和约束杆64外的环形约束钢筋;多个环形约束钢筋沿约束杆64的长度方向依次间隔设置。另外,约束环63还可以为螺旋缠绕在内芯62外的环形约束钢筋。其中,环形约束钢筋优选为光圆钢筋。约束杆64优选为钢棒;钢棒与光圆钢筋焊接固定。约束杆64与内芯62之间设置有防摩擦层,以降低约束杆64与内芯62之间的摩阻力。

如图11所示,外约束套管61包括砂浆层61a,且砂浆层61a内设有加强结构;加强结构为钢丝网61b(或玻纤网);钢丝网沿外约束套管的周向设置。

如图8所示,内芯6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伸出外约束套管外的连接端65;连接端的宽度大于外约束套管内内芯62的宽度(内芯62的中间宽度);连接端上设置有安装孔。约束支撑件通过连接端上的安装孔分别与横梁和柱体连接。

本发明中的屈曲约束支撑,约束杆64和约束环63约束内芯62屈曲,限制内芯62局部屈曲,从而可充分发挥芯板的性能,同时,加工时只需将约束环63套在内芯62和约束杆64外进行固定即可,要求低,此操作不需要专门的工厂加工,因此加工简便,易于操作。约束杆64采用钢棒,内芯62采用钢芯,约束环63采用光圆钢筋,均为常用材料,成本低,经济性好。外约束套管采用砂浆制成,避免了防屈曲支撑锈蚀,使用期内免维护。

实施例4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组合结构住宅体系,其与实施例2或3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

如图12-图1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柱体30,其包括圆钢管31以及2-4个t型钢32;圆钢管31内浇筑有混凝土33,多个t型钢32沿圆钢管31的周向间隔设置,且t型钢32腹板和翼缘相对的一端与圆钢管31的外壁固定连接;t型钢32的腹板32b位于圆钢管31直径延长线上,且翼缘32a上设置有螺栓孔。

其中,若干个t型钢32布设方式多样,如图12所示,t型钢32为两个,且两个t型钢32的腹板位于圆钢管31的同一条直径上以形成一字形。如图14所示,t型钢32为两个,两个t型钢32的腹板垂直以形成l形。如图15所示,t型钢32为三个,三个t型钢32的腹板呈t形设置。如图13所示,t型钢32为四个,四个t型钢32的腹板呈十字形设置。

本发明提供的柱体30由圆钢管31和多个t型钢32组成,圆钢管31混凝土位于中和轴附近主要承受轴力,充分发挥圆钢管31混凝土轴压力学性能好的优势,t型钢32远离中和轴设置,力臂增大,抗弯承载力大大提高,从而大大提高抗弯力学性能。同时,t型钢32位于外侧便于连接,实现了梁柱节点、柱与柱竖向拼接节点全螺栓连接,也即,柱体30与钢梁以及上下柱均通过螺栓连接。在连接时也可避免钢柱外露于墙体外,实现将柱隐藏于墙体内的目的。节点构造简单,节点板不伸入圆钢管31内,混凝土浇筑质量易于保证。此外,本发明柱体30采用热轧型材和冷弯圆形钢管等成品型材加工,加工简单,可自动化生产,生产成本低。

在上述方案中优选地,圆钢管31的侧壁上或者两端设置有第一圆形排气孔(未示出);第一圆形排气孔的直径大于等于12mm。在遇到火灾时,第一圆形排气孔用于将圆钢管31内混凝土中水蒸气排出,防止圆钢管31涨裂。

实施例5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4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

如图16所示,柱体30嵌装在墙体s4内;柱体30中靠近室外一侧的t型钢翼缘为外侧翼缘3a,外侧翼缘3a与墙体s4的墙面平行设置;外侧翼缘3a的外侧端面涂覆有外防腐层(未示出);外侧翼缘的防腐层外侧敷设有若干层玻璃棉板s10,用于阻断柱体30作为热桥在墙体的室内外两侧之间传递热流。

在有效消除柱体30处的热桥效应、提高建筑物整体保温性能的同时,若干层玻璃棉板s10可有效减弱外部温度变化对外防腐层的影响;提高防腐层的有效防腐期限。

在平行于墙体s4的投影平面上,玻璃棉板s10的幅面大小不覆盖整个墙体s4,玻璃棉板s10的幅面仅仅覆盖住全部或者部分柱体30。不同于整体设置在墙体外侧的保温板或者保温层,本发明中玻璃棉板设置的目的在于将柱体处的热桥阻断,解决柱体局部处的热传导问题。

本发明保温隔热效果显著,且成本低,可有效降低柱体作为热桥带来的热量传递,消除柱体处墙体s4室内外两侧的热流集中,大幅度提高了墙体s4的隔热性能,使的墙体s4能够满足居住建筑75%节能、及传热系数<0.45w/(m2·k)的绿色节能的设计要求。

以及,在平行于墙体s4的投影平面上,玻璃棉板s10的左右两侧端突出外侧翼缘3a设置、且嵌装在墙体s4上。玻璃棉板s10在外侧翼缘3a的左右两侧适当延伸,进一步提高了对柱体热桥传热的阻断性能,提高了墙体s4的隔热性能。玻璃棉板s10嵌入墙体s4内,不易发生起边、鼓起等现象,安装更加牢固。

在实施例中,在墙体s4厚度方向上,在柱体的室外一侧设置有2层玻璃棉板;该相邻的两层玻璃棉板包括靠近柱体的内层玻璃棉板s11,和远离柱体的外层玻璃棉板s12。在平行于墙体s4的投影平面上,外层玻璃棉板s12的左右两侧突出内层玻璃棉板s11设置;在墙体s4的水平截面上,2层玻璃棉板呈倒金字塔式(阶梯状)分别嵌装在墙体s4上。

在墙体s4的水平截面上,若干层玻璃棉板形状呈(倒金字塔式)阶梯状布设。柱体的热传导效率呈正态分布,正对柱体的中心区域热传递量最为密集,为柱热桥区域,而左右两侧的热传递量则逐渐降低,分别为热桥影响区域,其中图14中箭头长度反映热量传递大小。若干层玻璃棉板呈倒金字塔式设置在柱体的一侧,更加符合热桥中热量呈正态分布式的传动规律,从而可有效阻断柱体正面热量传递的同时,也能够阻断柱体两侧的热量散射。

以及,若干层玻璃棉板呈倒金字塔式设置,每块玻璃棉板的左右两侧都能够与墙体s4嵌装,从而可以保证每一块玻璃棉板安装后几十年的建筑寿命内不翘边、鼓起。在保证满足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前提下,降低了建筑节能成本。本发明可广泛用于钢框架结构外墙保温领域。

而单层玻璃棉板如果实现同样的热桥阻断效果,需要增加玻璃棉板的厚度,而过厚的玻璃棉板常常为非标准的,需要厂商定制,由此会增加建造成本。另外,过厚的玻璃棉板由于过于笨重,不便于安装,安装后也容易脱落。以及,单层玻璃棉板在满足热桥柱区域保温效果的时候,则会在热桥影响区域的对应区域存在保温措施过度的情况,存在材料上浪费。

而本申请可根据设计要求灵活地采用2-6层常规玻璃棉板,每层玻璃棉板厚度大大降低,便于安装,安装后玻璃棉板不易脱落,更加稳固。另外,不存在材料上的过度浪费,由此属于一种绿色、节能的施工方法。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更为优选地,玻璃棉板的层数为3-4层,外侧翼缘3a的宽度、3-4层玻璃棉板的宽度依次呈等比数列设置,其中比值范围优选地采用1.6~2。以3层玻璃棉板为例,内层玻璃棉板的宽度为外侧翼缘3a的宽度1.6~2倍,中间层玻璃棉板的宽度为内层玻璃棉板的宽度1.6~2倍,外层玻璃棉板的宽度为中间层玻璃棉板的宽度1.6~2倍。

其中,内层玻璃棉板s11利用胶粘剂敷设在外侧翼缘3a的外侧面以及墙体s4上。外层玻璃棉板s12则利用胶粘剂5敷设内层玻璃棉板s11以及墙体s4上。

另外,墙体s4和玻璃棉板s10之间还设置有连接锚栓,玻璃棉板通过胶粘剂粘贴在墙体上后,利用连接锚栓进一步紧固。玻璃棉板采用胶粘剂和锚栓两种方式固定,保证保温层与墙体的整体性能。

在本实施例中更为优选地,在柱体30中靠近室内一侧的t型钢翼缘为内侧翼缘3b,内侧翼缘3b与墙体的墙面平行设置,内侧翼缘3b的外侧端面涂覆有内防腐层;以及内侧翼缘3b的内防腐层外侧不敷设保温材料。

由于室内的温湿度变化不大,较为稳定,由此有利于内防腐层长期保持有效,利用柱体自身的热桥效应,且结合外侧翼缘外的玻璃棉板对热桥的阻断,从而大大减弱外侧翼缘3a外防腐层处的温度变化波动,从而更有效地延长外防腐层的有效寿命,从而在整体上提高了柱体的防腐性能。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