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柔性饰面预制构件及其成型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1174350发布日期:2020-06-20 17:22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一种柔性饰面预制构件及其成型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建筑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柔性饰面预制构件及其成型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出现一种新型外墙装饰材料,饰面效果与天然石材纹理一致,但不同于花岗岩刚性性能,该种材料可轻松弯曲和裁剪,能够适应各种曲面及异形面结构,弯曲直接可达200mm,由于柔性特征,在预制混凝土构件反打成型时,该装饰材料的铺设容易造成移位或漏浆,导致饰面效果差,影响产品的市场推广。

针对上述柔性饰面装饰材料的铺设方法一般有两种。一种方法为在施工现场采用单面粘贴法进行铺设。该方法无需锚固,即在背面涂刮黏合剂,并将其直接粘贴至墙面上,压紧压实,最后打密封胶,进行勾缝处理。但该方法由于二次装饰,黏合剂容易老化,产品与基层间耐久性问题无法解决,易造成产品脱落,而且在现场施工,质量水平稳定性不易控制,容易造成施工质量不可控,尽管避免了湿作业,现场作业依旧对周围环境影响大,且需要高空作业,安全风险大。

另一种方法为预制柔性饰面构件。在预制柔性饰面构件时,在预制混凝土构件工厂一般优先选用“反打工艺”,即先在底模上预先铺设装饰材料(如大理石、瓷砖)或各种装饰效果的衬模(如硅胶模),使墙体的装饰层在下,随后浇筑混凝土。与现场后装饰效果相比,“反打工艺”实现饰面与构件一次成型,无需二次装饰,且表面平整、附着牢固。不会存在金属挂件腐蚀、饰面材料脱落等问题,真正实现与建筑同寿命。但目前针对柔性饰面预制构件的成型方法中,仍然存在饰面材料定位不准确,浇筑混凝土后,容易发生装饰材料移位以及漏浆的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柔性饰面预制构件及其成型方法,克服了现有技术中铺设的柔性饰面装饰材料耐久性差、装饰材料易脱落、质量不可控、以及在预制柔性饰面构件时饰面材料定位不准确、容易发生装饰材料移位以及漏浆等缺陷。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柔性饰面预制构件的成型方法,包括:

预制柔性饰面装饰板,所述柔性饰面装饰板包括装饰面层及基底层,所述基底层覆盖在所述装饰面层正上方;

铺设柔性饰面装饰板、组装模具,所述模具一端面与所述柔性饰面装饰板的基底层一端面相贴,使所述模具一端面压紧所述柔性饰面装饰板一端面;

在多块所述柔性饰面装饰板平铺的情况下,进行第一处理,所述第一处理包括:

使用胶条、砂浆、封堵材料对相邻所述柔性饰面装饰板之间的缝隙进行勾缝处理;和或

在多块所述柔性饰面装饰板平铺与立铺的交接处,进行第二处理,所述第二处理包括:

通过将一整块柔性饰面装饰板弯折以形成预制角度;

在所述柔性饰面装饰板的基底层及封堵材料上方浇筑混凝土,使所述柔性饰面装饰板之间形成支撑结构,拆除模具。

可选地,在所述使所述模具一端面压紧所述柔性饰面装饰板一端面之后,还包括:

释放由所述模具一端面压紧的所述柔性饰面板一端面的压力。

可选地,所述释放由所述模具一端面压紧的所述柔性饰面装饰板一端面的压力的方法为:

在浇筑混凝土之前,用刀沿所述模具一端面压紧的所述柔性饰面装饰板一端面的边缘划开。

可选地,所述模具一端面压紧的所述柔性饰面装饰板一端面的宽度尺寸为10-15mm。

可选地,所述拆除模具之后,对所述柔性饰面装饰板进行第三处理,所述第三处理包括:

切除所述柔性饰面装饰板上被所述模具一端面压紧的部分。

所述在多块所述柔性饰面装饰板平铺的情况下,进行第一处理,所述第一处理包括:

在所述柔性饰面装饰板之间的缝隙嵌入胶条;

在所述胶条上浇筑砂浆;

在所述砂浆上粘贴封堵材料。

可选地,所述封堵材料大于所述缝隙宽度的尺寸为10-20mm,所述封堵材料连接固定所述缝隙两侧的所述柔性饰面装饰板的基底层。

可选地,所述通过将一整块柔性饰面装饰板弯折以形成预制角度包括:

在所述柔性饰面装饰板需要弯折处用工具切割出一个凹槽;

将所述柔性饰面装饰板铺设于模具中,在所述凹槽处弯折所述柔性饰面装饰板形成预制角度;

在所述凹槽中填充粘结剂;

粘贴固定用胶条连接所述凹槽两侧的柔性饰面装饰板部分,固定所述柔性饰面装饰板成预制角度。

可选地,所述粘贴固定用胶条连接所述凹槽两侧的柔性饰面装饰板部分,固定所述柔性饰面装饰板成预制角度之后,还包括:用粘性贴合剂粘结固定立铺的所述柔性饰面装饰板顶端和模具。

可选地,所述粘性贴合剂与柔性饰面装饰板顶端粘结的宽度为8-12mm。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柔性饰面预制构件,采用上述所述的成型方法制造而成,所述柔性饰面预制构件包括:

所述多块柔性饰面装饰板形成柔性饰面装饰板层;

相邻柔性饰面装饰板之间的缝隙设置有胶条、砂浆、封堵材料;

所述柔性饰面装饰板层的基底层上方为混凝土层。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柔性饰面预制构件及其成型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提供的柔性饰面预制构件的成型方法,通过模具一端面与所述柔性饰面装饰板的基底层一端面相贴,使所述模具一端面压紧所述柔性饰面装饰板一端面,在多块所述柔性饰面装饰板平铺的情况下,使用胶条、砂浆、封堵材料对相邻所述柔性饰面装饰板之间的缝隙进行勾缝处理,和或者在多块所述柔性饰面装饰板平铺与立铺的交接处,通过将一整块柔性饰面装饰板弯折以形成预制角度,所述成型方法简单、易操作,且使用该方法制得的柔性饰面预制构件耐久性更好、装饰材料不易脱落、质量更易控制,并且预制柔性饰面构件中柔性饰面装饰板的定位准确、不易发生柔性饰面装饰板移位以及漏浆,柔性饰面预制构件的整体性更好。

进一步地,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柔性饰面预制构件的成型方法,在所述模具一端面压紧所述柔性饰面装饰板一端面之后通过释放由所述模具一端面压紧的所述柔性饰面板一端面的压力,避免了最终制得的预制构件出现尺寸偏差或者柔性饰面装饰板撕裂,保证了柔性饰面装饰板的定位准确、避免柔性饰面装饰板移位。

进一步地,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柔性饰面预制构件的成型方法,用粘性贴合剂粘结固定立铺的所述柔性饰面装饰板顶端和模具,保证柔性饰面装饰板不与模具发生相对位移,使制得的柔性饰面预制构件定位更准确。

进一步地,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柔性饰面预制构件的成型方法,所述粘性贴合剂与柔性饰面装饰板顶端粘结的宽度为8-12mm,在保证柔性饰面装饰板不与模具发生相对位移的同时,避免粘性贴合剂粘贴过多破坏柔性饰面装饰板的装饰面。

另外,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柔性饰面预制构件整体性好、耐久性更高,且定位准确,适合规模化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柔性饰面预制构件的成型方法的工艺流程图。

图2-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柔性饰面预制构件的成型方法中各步骤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柔性饰面预制构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柔性饰面装饰板,101-装饰面层,102-基底层,103-胶条,104-砂浆,105-封堵材料,106-工具,102a-凹槽,107-粘结剂,108-固定用胶条,109-粘性贴合剂;

200-模具;

300-柔性饰面装饰板层;

400-混凝土层。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背景技术部分的分析可知,目前现有技术中铺设的柔性饰面装饰材料存在耐久性差、装饰材料易脱落、质量不可控、以及在预制柔性饰面构件时装饰材料定位不准确、容易发生装饰材料移位以及漏浆等缺陷。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发明人经研究后认为,目前采用“反打工艺”预制柔性饰面构件的方法,虽然克服了单面粘贴法进行铺设时需要二次装饰,黏合剂容易老化,产品与基层间存在耐久性问题等缺陷,但由于在使用“反打工艺”预制柔性饰面构件时,直接将柔性饰面装饰板放至模具格子中,柔性饰面装饰板与模具实际上处于可移动、分离的状态,造成柔性饰面装饰板在模具中易移位,另外在浇筑混凝土前仅仅通过对相邻柔性饰面装饰板之间的缝隙进行简单的勾缝处理,使柔性饰面装饰板之间无法紧密连接,在浇筑混凝土后,易受到混凝土的冲击从而发生移位以及出现漏浆的现象。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柔性饰面预制构件及其成型方法,克服了现有技术中柔性装饰材料耐久性差、装饰材料易脱落、质量不可控、以及在预制柔性饰面构件时饰面材料定位不准确、容易发生装饰材料移位以及漏浆等缺陷,所述成型方法简单、易操作,且用该方法制得的柔性饰面预制构件耐久性更好、装饰材料不易脱落、质量更易控制,并且预制柔性饰面构件中柔性饰面装饰板的定位准确、不易发生柔性饰面装饰板移位以及漏浆,柔性饰面预制构件的整体性更好。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和实现本发明,以下参照附图,通过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照图1、图2-5,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柔性饰面预制构件的成型方法的工艺流程图,图2-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柔性饰面预制构件的成型方法中各步骤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1和图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柔性饰面预制构件的成型方法,包括:

s1,预制柔性饰面装饰板100,所述柔性饰面装饰板100包括装饰面层101及基底层102,所述基底层102覆盖在所述装饰面层101正上方;

s2,铺设柔性饰面装饰板100、组装模具200,所述模具200一端面与所述柔性饰面装饰板100的基底层102一端面相贴,使所述模具200一端面压紧所述柔性饰面装饰板100一端面;

s3,在多块所述柔性饰面装饰板100平铺的情况下,进行第一处理,所述第一处理包括:

使用胶条103、砂浆104、封堵材料105对相邻所述柔性饰面装饰板100之间的缝隙进行勾缝处理;和或

s4,在多块所述柔性饰面装饰板100平铺与立铺的交接处,进行第二处理,所述第二处理包括:

通过将一整块柔性饰面装饰板100弯折以形成预制角度;

s5,在所述柔性饰面装饰板100的基底层102及封堵材料105上方浇筑混凝土,使所述柔性饰面装饰板之间形成支撑结构,拆除模具200。

本实施例中,通过模具一端面与所述柔性饰面装饰板的基底层一端面相贴,使所述模具一端面压紧所述柔性饰面装饰板一端面,在多块所述柔性饰面装饰板平铺的情况下,使用胶条、砂浆、封堵材料对相邻所述柔性饰面装饰板之间的缝隙进行勾缝处理,和或者在多块所述柔性饰面装饰板平铺与立铺的交接处,通过将一整块柔性饰面装饰板弯折以形成预制角度,所述成型方法简单、易操作,且用该方法制得的柔性饰面预制构件耐久性更好、装饰材料不易脱落、质量更易控制,并且预制柔性饰面构件中柔性饰面装饰板的定位准确、不易发生柔性饰面装饰板移位以及漏浆,柔性饰面预制构件的整体性更好。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使所述模具200一端面压紧所述柔性饰面装饰板100一端面之后,还包括:

释放由所述模具200一端面压紧的所述柔性饰面板100一端面的压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释放由所述模具200一端面压紧的所述柔性饰面板100一端面的压力的方法为:

在浇筑混凝土之前,用刀沿所述模具200一端面压紧的所述柔性饰面装饰板100一端面的边缘划开。

本实施例中,在所述模具一端面压紧的所述柔性饰面装饰板一端面之后通过释放由所述模具一端面压紧的所述柔性饰面板一端面的压力,避免了最终制得的预制构件出现尺寸偏差或者柔性饰面装饰板撕裂,保证了柔性饰面装饰板的定位准确、避免柔性饰面装饰板移位。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模具200一端面压紧的所述柔性饰面装饰板100一端面的宽度尺寸x为10-15mm。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拆除模具200之后,对所述柔性饰面装饰板100进行第三处理,所述第三处理包括:

切除所述柔性饰面装饰板100上被所述模具200一端面压紧的部分。

参照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在多块所述柔性饰面装饰板平铺的情况下,进行第一处理,所述第一处理包括:

在所述柔性饰面装饰板100之间的缝隙嵌入胶条103;

在所述胶条103上浇筑砂浆104;

在所述砂浆104上粘贴封堵材料105。

继续参照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封堵材料105大于所述缝隙宽度的尺寸为10-20mm,如图3中所示,yl与y2之和即为所述封堵材料105大于所述缝隙宽度的尺寸,以保证所述封堵材料105连接固定所述缝隙两侧的所述柔性饰面装饰板的基底层102。

参照图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通过将一整块柔性饰面装饰板100弯折以形成预制角度包括:

在所述柔性饰面装饰板100需要弯折处用工具切割出一个凹槽102a;

将所述柔性饰面装饰板100铺设于模具200中,在所述凹槽102a处弯折所述柔性饰面装饰板100形成预制角度;

在所述凹槽102a中填充粘结剂107;

粘贴粘贴固定用胶条108连接所述凹槽102a两侧的柔性饰面装饰板100部分,固定所述柔性饰面装饰板100成预制角度。

参照图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粘贴固定用胶条108连接所述凹槽102a两侧的柔性饰面装饰板100部分,固定所述柔性饰面装饰板100成预制角度之后,还包括:用粘性贴合剂109粘结固定立铺的所述柔性饰面装饰板100顶端和模具200。

在本实施例中,用粘性贴合剂粘结固定立铺的所述柔性饰面装饰板顶端和模具,保证柔性饰面装饰板不与模具发生相对位移,使制得的柔性饰面预制构件定位更准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粘性贴合剂109与柔性饰面装饰板100顶端粘结的宽度z为8-12mm。

本实施例中,所述粘性贴合剂与柔性饰面装饰板顶端粘结的宽度z为8-12mm,在保证柔性饰面装饰板不与模具发生相对位移的同时,避免粘性贴合剂粘贴过多破坏柔性饰面装饰板装饰面。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柔性饰面预制构件,采用上述所述的成型方法制造而成,请参照图6,所述柔性饰面预制构件包括:

所述多块柔性饰面装饰板100形成柔性饰面装饰板层300;

相邻柔性饰面装饰板100之间的缝隙设置有胶条103、砂浆104、封堵材料105;

所述柔性饰面装饰板层300的基底层102上方为混凝土层400。

其中所述混凝土层400为在所述柔性饰面装饰板100的基底层102及封堵材料105上方浇筑混凝土而成。

通过本发明实施例制造的柔性饰面预制构件整体性好、耐久性更高,且定位准确,适合规模化推广使用。将按照上述实施例在预制混凝土构件工厂制造柔性饰面预制构件后,可直接运输至安装现场,直接将柔性饰面预制构件按照预制尺寸及指定位置安装完成。

虽然本发明披露如上,但本发明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