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混凝土预制构件湿式脱模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55940发布日期:2020-06-02 20:24阅读:267来源:国知局
一种装配式混凝土预制构件湿式脱模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装配式混凝土预制构件湿式脱模装置,属混凝土预制构件制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装配式结构是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简称,是以预制构件为主要受力构件经装配、连接而成的混凝土结构。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是我国建筑结构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它有利于我国建筑工业化的发展,提高生产效率节约能源,发展绿色环保建筑,并且有利于提高和保证建筑工程质量。与现浇施工方法相比,装配式pc结构有利于绿色施工,因为装配式施工更能符合绿色施工的节地、节能、节材、节水和环境保护等要求,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包括降低噪音、防止扬尘、减少环境污染、清洁运输、减少场地干扰、节约水、电、材料等资源和能源,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预制构件模具是以特定的结构形式通过一定方式使材料成型的一种工业产品,同时也是能成批生产出具有一定形状和尺寸要求的工业产品零部件的一种生产工具。图1所示为预制混凝土传统框架式构件,图2所示为预制混凝土框架式构件的传统模具结构。

预制构件模具有多种,常见的有混凝土构件模具,构件模具,六角水库护坡模具,桥梁盖板模具,城市道路侧石,水泥构件模具,水泥制品构件模具,瑞达模具,混凝土制品模具,水渠盖板模具,空心六角护坡砖模具,路桥盖板模具,电缆槽盖板模具,路基盖板模具,电力盖板模具,水利灌溉模具,塑料井盖模具,水利盖板模具,沟渠盖板模具,隧道盖板模具,沟盖板模具。

用预制构件模具生产制件所具备的高精度、高一致性、高生产率是任何其它加工方法所不能比拟的。预制构件模具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产品的质量、效益和新产品开发能力。

近年来我国建筑行业加大了对预制装配式建筑的重视程度,对装配式构件的标准要求也更加严格,但此时也面临着装配式构件的成本控制问题、预制件制造速度问题、外形美观问题等。如何快速脱模、早期脱模、美观脱模,加快模具的周转便是解决这系列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

然而目前构件施工使用的模板是固定的,实现湿式脱模需要构件混凝土与模板之间产生滑移,这样就必然造成混凝土外观质量的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混凝土预制构件湿式脱模的问题,本发明公开一种装配式混凝土预制构件湿式脱模装置。

实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装配式混凝土预制构件湿式脱模装置,所述装置将钢制模具与混凝土接触部分由固定式改为活动式,设置为活动模;活动模中部以铰接相连,端部可自由滑移,活动模中部设置椭圆式鼓形轴,构件混凝土浇筑完成并初步凝固后,将模具翻转,通过旋转鼓形轴改变活动模的支顶距离,活动模向内收移,使模板与构件之间产生空隙,实现湿式脱模。

本发明一种装配式混凝土预制构件湿式脱模装置,包括模具外框、模具底板和固定块;所述装置在模具外框的内侧设有第一活动模(外框活动模),在固定块外侧设有第二活动模(固定块活动模);所述第一活动模由第一活动模板、活动铰、鼓形轴和滑移轴组成;第二活动模由第二活动模板、活动铰、鼓形轴和滑移轴组成;通过鼓形轴的调节,第一活动模向外移动,第二活动模向内移动,相应的活动模板在垂直于模具底板上沿轨道槽向离开混凝土预制构件方向移动,使活动模板脱离混凝土预制构件。

所述第一活动模板分为第一活动模长模板和第一活动模短模板;两块第一活动模短模板的端部通过活动铰连接,两块第一活动模短模板的另一端各连接一个滑移轴,构成第一活动模的可活动短边;两块第一活动模长模板的端部通过活动铰连接,两块第一活动模长模板的另一端各连接一个滑移轴,构成第一活动模的可活动长边;两两相对的两块第一活动模的可活动短边和相对的两块第一活动模的可活动长边构成第一活动模。

所述第二活动模板分为第二活动模长模板和第二活动模短模板;两块第二活动模短模板的端部通过活动铰连接,两块第二活动模短模板的另一端各连接一个滑移轴,构成第二活动模的可活动短边;两块第二活动模长模板的端部通过活动铰连接,两块第二活动模长模板的另一端各连接一个滑移轴,构成第二活动模的可活动长边;两两相对的两块第二活动模的可活动短边和相对的两块第二活动模的可活动长边构成第二活动模。

所述活动铰上设置有翼形扭簧;当连接活动铰的两块模板呈直线时,翼形扭簧呈蓄势状态,鼓形轴的长轴与模板垂直,依靠鼓形轴的长轴,限制了模板在翼形扭簧作用下的移动。

所述模具底板上设置有活动模移动槽(限位槽),以便活动模能在移动槽内自动滑动;在活动模中部设置活动铰轨道槽,端部设置有滑移轴轨道槽。

所述模具外框内侧为容纳第一活动模的长八边形内框结构;四个鼓形轴分别安装在模具外框内侧四条边的中部位置,分别靠近活动模的四个活动铰的位置。

所述固定块外侧为第二活动模的长八边形外框结构;四个鼓形轴分别安装在固定块外侧四条边的中部位置,分别靠近第二活动模的四个活动铰的位置。

所述鼓形轴由鼓形轴本体、旋转扭和固位卡组成;所述鼓形轴用于活动模的支顶作用;所述鼓形轴本体是横截面为椭圆形的棒状结构,其椭圆的长短轴直径差为5~10mm;所述鼓形轴本体两端安装有旋转扭和固位卡;旋转扭的长度与模具厚度一致,外露于模具表面,便于用专用板手旋转。

所述模具滑移槽外加设盖板并固定,槽内注入润滑油。

本发明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本发明装置将钢制模具与混凝土接触部分由固定式改为活动式,设置为活动模;活动模中部以铰接相连,端部可自由滑移,活动模中部设置横截面为椭圆的鼓形轴,通过旋转鼓形轴长短轴的变换来改变活动模的支顶距离,活动模向内收移(必要时可辅以木槌敲击),使模板与构件之间产生空隙,实现湿式脱模。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通过对原有模具的改造,将原有模具结构由固定模具改为活动模具,通过鼓形轴旋转定位,使模具的模板与混凝土预制构件之间产生间隙,更易脱模。解决了长期以来混凝土预制构件不能实现湿式脱模、快速脱模、美观脱模的难题。本发明装置可实现快速、可靠的构件混凝土湿式脱模,施工周期快捷,成本低,且安全性高。

附图说明

图1为预制混凝土框架式构件;图2为预制混凝土框架式构件模具;

图3为本发明改进后的模具工作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改进后的模具脱模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混凝土预制构件湿式脱模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鼓形轴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鼓形轴横截面剖视图;

图8为鼓形轴长轴支项状态安装结构示意图;图9为鼓形轴短轴支项状态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第一活动模;2为鼓形轴本体;3为活动铰;4为模型外框;5为滑移轴;6为固定块;7为滑移轴轨道槽;8为活动模板移动槽;9为活动铰轨道槽;10为限位槽挡;11为第二活动模;12为模具底板;13为鼓形轴安装板;14为螺栓、垫圈和弹簧垫圈;15为混凝土构件;21为旋转扭;22为固位卡;23为活动模板鼓形轴处移动槽与轨道槽。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法如附图所示。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种装配式混凝土预制构件湿式脱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一种装配式混凝土预制构件湿式脱模装置,包括模具外框4、模具底板和固定块6;所述装置在模具外框的内侧设有第一活动模1,在固定块外侧设有第二活动模11。所述第一活动模1由第一活动模板、活动铰3、鼓形轴和滑移轴5组成;第二活动模11由第二活动模板、活动铰3、鼓形轴和滑移轴5组成;通过鼓形轴的调节,第一活动模向外扩张,第二活动模向内收缩,相应的活动模板在垂直于模具底板上沿轨道槽移动,使活动模板脱离混凝土预制构件。

图3是本实施例配式混凝土预制构件湿式脱模模具工作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第一活动模1安装在模型外框4的内侧,第二活动模安装在固定块6的外侧;第一活动模1和第二活动模11都呈长方形结构,第一活动模与第二活动模之间为混凝土预制构件。图3中第一活动模1和第二活动模周边所有鼓形轴的状态是鼓形轴的长轴方向垂直于模板。

图4是本实施例配式混凝土预制构件湿式脱模模具脱模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此时,调节鼓形轴本体2上的旋转扭21,鼓形轴本体2推及活动铰3,活动铰3沿活动铰轨道槽9移动,带动第一长活动模板的第一长活动长模板和第一活动模短模板沿活动模板移动槽8滑动,使第一活动模1向外扩张。同时,第二活动模11向内收缩,形成了混凝土预制构件与第一活动模模板及第二活动模模板之间的间隙产生,便可进行脱模了。图4中第一活动模1和第二活动模11周边所有鼓形轴的状态是鼓形轴的长轴方向平行于模板,鼓形轴的短轴方向垂直于模板;在鼓形轴的这种状态下,第一活动模1的模板在活动铰上弹簧的作用下向外张开,第二活动模的模板在活动铰上弹簧的作用下向内张开;分别与混凝土预制构件之间形成间隙。

鼓形轴是本实施例装置的关键,鼓形轴的结构如图6所示,鼓形轴由鼓形轴本体2、固位卡22和旋转扭21组成。鼓形轴本体2是一个横截面呈椭圆形的棒状体结构,如图7所示;鼓形轴的两端分别安装在模具底板12和固定在模型外框上的鼓形轴安装板13上,鼓形轴安装板13通过螺栓、垫圈和弹簧垫圈14安装固定在模型外框4上,如图7所示。

鼓形轴的大小(直径)根据构件模具的大小决定,但椭圆长短直径差宜为5~10mm。鼓形轴起活动模的支顶作用,可采用专用钣手使之旋转,并引导活动模在移动槽内沿轨道槽移动。模具正面向上时,将鼓形轴固定卡旋转至长轴支顶活动模,构件模具浇筑混凝土,如图8所示;而当混凝土初步凝固后,翻转模具,旋转鼓形轴至短轴支顶活动模,活动模与构件混凝土之间产生间隙(必要时可辅以木槌敲击),构件浇筑混凝土可实现湿式脱模,如图9所示。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