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墙保温层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1625959发布日期:2020-07-29 02:32阅读:400来源:国知局
一种外墙保温层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房间装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外墙保温层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热桥是指处在外墙和屋面、内隔墙等围护结构中的钢筋混凝土或金属梁、柱、肋等部位。因这些部位传热能力强,热流较密集,内表面温度较低,故称为热桥。热桥效应是由于没有处理好热传导(保温)而引起的。热桥效应在砖混结构的建筑中出现较多,而且由于温度、湿度、热量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常会出现相邻房间的温度、湿度等差异较大现象。

针对该问题,现有技术中,通过在沿楼面与墙面交接处、内墙外墙交接处墙面向外加宽,以达到提高墙体保温、保湿的目的,解决热桥效应。然而,加宽墙体会大大增加房屋的装修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有助于解决热桥效应的外墙保温层施工方法。

一种外墙保温层施工方法,包括:

确定需要设置保温层的外墙;

确定所述保温层的厚度,基于所述保温层的厚度确定灰饼高度;

按照所述灰饼高度在所述外墙的内表面制作灰饼;

在灰饼制作完成后,使用保温浆料在所述外墙的内表面进行粉刷,直至所述保温层的施工完成,得到包含所述保温层的内部填充墙。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墙为上翻型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翻型结构上翻大于或者等于200毫米。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确定所述保温层的厚度,包括:

获取粉刷前房间开间及进深净尺寸;

基于所述粉刷前房间开间及进深净尺寸,根据相关设计指标确定所述保温层的厚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基于所述保温层的厚度确定灰饼高度,包括:

根据所述保温层的厚度、所述粉刷前房间开间及进深净尺寸、以及与所述外墙相邻的其它墙体的抹灰厚度,确定所述灰饼高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按照所述灰饼高度制作灰饼之前,还包括:

在所述外墙的内表面甩贴用于制作灰饼的水泥砂浆。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按照所述灰饼高度制作灰饼之前,还包括:

根据所述外墙的墙体宽度以及墙体高度确定所述灰饼的数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使用保温浆料在所述外墙的内表面进行粉刷时,所述保温浆料在顶板热桥位置向顶板内扩展预设长度,所述顶板与所述外墙相邻。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使用保温浆料在所述外墙的内表面进行粉刷时,在所述外墙与所述内部填充墙的交接热桥位置,所述保温浆料向所述内部填充墙扩展预设长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预设长度大于或者等于300毫米。

上述外墙保温层施工方法,确定需要设置保温层的外墙;确定所述保温层的厚度,基于所述保温层的厚度确定灰饼高度;按照所述灰饼高度在所述外墙的内表面制作灰饼;在灰饼制作完成后,使用保温浆料在所述外墙的内表面进行粉刷,直至所述保温层的施工完成,得到包含所述保温层的内部填充墙。通过确定所需的保温层厚度,然后基于保温层厚度制作灰饼,并使用保温浆料进行粉刷,可以在外墙内部设置包含保温层的内部填充墙,从而可以降低热桥部位的传热系数,进而解决热桥效应。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房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外墙保温层施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房间开间及进深净尺寸的示意图;

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制作灰饼的示意图;

图5为一个实施例中灰饼的设置位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如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中房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房屋至少包括外墙、以及与外墙相邻的顶板、底板等。当室外温度较低时,冷空气与外墙的外表面接触,导致外墙的温度降低。外墙的内表面形成房屋的内部空间,房屋内部空间的温度较高,在房屋内部空间的空气水汽含量不变的情况下,随着外墙温度的降低,房屋内部空间的空气湿度逐渐升高,当外墙温度下降到一定程度时,空气中的水汽达到饱和状态,即空气湿度为100%。此时,若外墙温度继续下降,空气中过饱和的水汽会出现凝结水析出的现象,即在外墙的内表面形成水滴(结露)。该现象是热桥现象的一个典型表现。

针对热桥现象,本申请提出一种外墙保温层施工方法,通过确定所需的保温层厚度,然后基于保温层厚度制作灰饼,并使用保温浆料进行粉刷,可以在外墙内部设置包含保温层的内部填充墙,从而可以降低热桥部位的传热系数,进而解决热桥效应。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提供一种外墙保温层施工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s100至步骤s400:

步骤s100,确定需要设置保温层的外墙;

步骤s200,确定所述保温层的厚度,基于所述保温层的厚度确定灰饼高度;

步骤s300,按照所述灰饼高度在所述外墙的内表面制作灰饼;

步骤s400,在灰饼制作完成后,使用保温浆料在所述外墙的内表面进行粉刷,直至所述保温层的施工完成,得到包含所述保温层的内部填充墙。

其中,需要设置保温层的外墙是指存在热桥部位的外墙。热桥部位具体是指建筑围护结构中的一些部位,在室内外温差的作用下,形成热流相对密集、内表面温度较低的区域。

可选地,对于需要设置保温层的外墙,具体可以是混凝土结构的外墙,由于需要设置保温层,可以在混凝土结构施工时即开始为后期保温施工做准备、打好基础,因此,除了外墙以外的其他房屋结构,如板、梁、柱等结构,可以浇筑为整体结构。

可选地,外墙结构可以为上翻型结构。上翻型结构上翻大于或者等于200毫米,且外墙结构与下部结构成为一体。通过将外墙设置为上翻结构,可以有利于防水层的搭接和完整,有利于设置防水板,提高防水效果。

在确定需要设置保温层的外墙后,将外墙的内表面进行表面处理以达到细部装修要求,同时准备好控制保温层厚度的灰饼的制作材料以及设备,具体例如水泥砂浆、手推车、水平仪(具体可以是12线红光水平仪)、带刻度的标尺等。

在一个实施例中,确定所述保温层的厚度,包括:获取粉刷前房间开间及进深净尺寸;基于所述粉刷前房间开间及进深净尺寸,根据相关设计指标确定所述保温层的厚度。

具体地,对于房间而言,开间是指相邻两个横墙(通常是对应采光面来讲)的定位轴线间的距离,进深是指一间独立的房屋或一幢居住建筑从前墙壁到后墙壁(即两个纵墙)之间的实际长度。具体的,如图3所示,相对于采光面来讲,墙ac与墙bd之间的距离即为开间长度,墙ab与墙cd之间的距离即为进深长度。

获取粉刷前房间开间及进深净尺寸的步骤,具体可以是操作3台12线红光水平仪安放于房间的3个角落,控制好各水平仪之间及其与墙体间的距离,从而测量粉刷前房间开间及进深净尺寸。在得到粉刷前房间开间及进深净尺寸之后,基于所述粉刷前房间开间及进深净尺寸,根据相关设计指标即可确定所述保温层的厚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基于所述保温层的厚度确定灰饼高度,包括:根据所述保温层的厚度、所述粉刷前房间开间及进深净尺寸、以及与所述外墙相邻的其它墙体的抹灰厚度,确定所述灰饼高度。灰饼高度具体可以通过带刻度的标尺的对应刻度体现。

在一个实施例中,按照所述灰饼高度制作灰饼之前,还包括:在所述外墙的内表面甩贴用于制作灰饼的水泥砂浆。水泥砂浆的厚度具体可以根基实际情况确定。甩贴的水泥砂浆可以认为是基础灰饼,基础灰饼的厚度小于灰饼高度。在甩贴水泥砂浆后,即可在水泥砂浆的基础上进行灰饼的制作。

具体的,如图4所示,首先,在墙面上甩贴水泥砂浆,水泥砂浆的厚度为x1,灰饼高度为x2,且x1<x2;然后,通过带刻度的标尺以及水平仪进行厚度标定,确定制作得到的灰饼的厚度等于灰饼高度时的理论设置刻度x1’,即表示制作得到的灰饼的厚度应该与x1’一致;最后,根据厚度x1以及理论设置刻度x1’确定厚度差△x,根据厚度差△x进行厚度补齐,以使得补齐后的厚度达到x1’,即与装修厚度x2一致,从而得到制作好的灰饼。

在一个实施例中,按照所述灰饼高度制作灰饼之前,还包括:根据所述外墙的墙体宽度以及墙体高度确定所述灰饼的数量。

具体地,所述灰饼的数量为6个至9个。如图5所示,为灰饼的设置位置示意图,灰饼的具体数量可以根据墙体的墙面面积进行选择,例如,当墙面面积较小时,可以只设置6个灰饼,当墙面面积较大时,可以设置9个灰饼等,具体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进一步地,同一竖直方向上的各灰饼的相邻距离不大于1米。参考图5,在设置灰饼时,同一竖直方向上的各灰饼的相邻距离d1不大于1米,另外,最上侧灰饼与顶板的距离以及最下侧灰饼与底板的距离d2具体可以是约0.5米,从而保证后续装修的准确性,避免因灰饼间距过大导致墙面装修厚度不一致的问题。

在一个实施例中,使用保温浆料在所述外墙的内表面进行粉刷时,所述保温浆料在顶板热桥位置向顶板内扩展预设长度,所述顶板与所述外墙相邻。可选地,所述预设长度大于或者等于300毫米。

在一个实施例中,使用保温浆料在所述外墙的内表面进行粉刷时,在所述外墙与所述内部填充墙的交接热桥位置,所述保温浆料向所述内部填充墙扩展预设长度。可选地,所述预设长度大于或者等于300毫米。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保温层粉刷施工完成后,可以再施工抗裂砂浆层等装饰内容。

在合理条件下应当理解,虽然前文各实施例涉及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这些步骤可以以其它的顺序执行。而且,各流程图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子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的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它步骤或者其它步骤的子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