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膜材屋面与柱头的连接结构及其安装方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67019发布日期:2020-07-04 04:42阅读:262来源:国知局
一种膜材屋面与柱头的连接结构及其安装方式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篷房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膜材屋面与柱头的连接结构及其安装方式。



背景技术:

篷房,又称蓬房,铝合金大棚,篷房是一种新型的户外活动用临时建筑,可移动,储运轻便,被称之为“流动房产”。篷房主要提供工业仓储、物流集散、婚礼宴会、户外展览、体育赛事、旅游休闲、商业聚会、庆典活动、商务推广、军事运用以及救灾等各类临时性活动帐蓬。

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钢铝混合结构篷房(申请号:201920239977.7),由主体框架、框架围蔽及篷布组成,所述框架围蔽围绕在所述主体框架四周,所述篷布覆盖于所述主体框架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框架包括立柱、人字架、檩条横梁及屋面方管,其中所述立柱及所述檩条横梁为钢制结构,所述人字架及所述屋面方管为铝合金结构;所述立柱包括侧立柱及端立柱,所述侧立柱设于篷房两侧的墙面,所述端立柱设于篷房两端的墙面;相邻两个所述侧立柱之间等间隔设置有若干所述檩条横梁;所述端立柱包括两根边柱及中柱;所述侧立柱及所述端立柱的底部均通过底座与地面固定;所述人字架由两根对称设置且成一定角度的斜梁拼接而成,两根所述斜梁之间通过斜梁承接件连接,所述斜梁的底部通过夹板连接件与所述侧立柱的顶部连接;所述人字架设置有多个,相邻两个所述人字架之间等间隔设置有的若干所述屋面方管;所述斜梁的底部外侧焊接有圆柱通孔,中部与所述边柱的顶部连接,顶部与所述中柱的顶部连接;于所述圆柱通孔处设有压布螺杆,所述压布螺杆包括丝杆,所述丝杆上设有与之配合的螺母,所述丝杆底部焊接有倒平底u型的卡口;位于篷房两端墙面上的所述人字架均设有加固件;所述加固件包括设于所述人字架腰部上方的顶拉杆以及设于所述人字架底部的山墙管,所述顶拉杆与所述山墙管平行设置;所述斜梁与所述侧立柱之间还设有斜支撑杆,通过上述结构设置,采用钢结构作为立柱材料,较全铝型材篷房而言能够有效降低材料成本。

常规钢铝结构节点连接采用套插、夹板等连接形式,此结构设计时铝合金构件为闭合截面,立柱为h型钢截面,常规的夹板连接会影响铝合金斜梁长边方向槽孔的使用,铝合金斜梁短边方向宽度有较小,仅容下单排螺栓排布,h型钢立柱腹板又影响铝合金斜梁短边的螺栓安装;另外,在此类节点连接的基础上,对篷布的安装调节也存在一定的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技术方案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膜材屋面与柱头的连接结构及其安装方式,其结构简单、连接性能好,稳固可靠,适用于不同截面、不同形式、不同材料的柱头节点连接,且造型美观,受力合理,节省空间,安全经济。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膜材屋面与柱头的连接结构及其安装方式,安装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屋面上设置单层或双层篷布,安装方式简单,可拆卸且方便调节篷布的张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膜材屋面与柱头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钢立柱、柱头封板、弓字托板、铝合金斜梁、横梁、篷布和调节组件,所述钢立柱的端口为斜口,且其倾斜角度与铝合金斜梁的倾斜角度相同,所述柱头封板固定设置在钢立柱的端口处,所述弓字托板与柱头封板相适配,且所述弓字托板的一端与柱头封板可拆卸式连接,所述弓字托板的另一端与铝合金斜梁的短边可拆卸式连接;

所述铝合金斜梁的上下两侧边均设置有装配槽,所述篷布的前/后侧边缘处设置有卡条,所述卡条与装配槽相适配,所述篷布利用卡条插入上部的装配槽中,所述横梁横穿于铝合金斜梁的末端,所述篷布的左/右侧边绕过横梁与调节组件相连接,且所述调节组件设置于铝合金斜梁的下方并与铝合金斜梁相连接,所述调节组件调节篷布的张紧并固定。

事先预制钢立柱端口的倾斜度与铝合金斜梁的倾斜度相同,将柱头封板固定设置在钢立柱的端口处,此时柱头封板的倾斜度也与铝合金斜梁的倾斜度一致,利用弓字托板将钢立柱与铝合金斜梁的短边可拆卸式连接,受力合理,节省空间。篷布的前/后两侧边利用卡条沿装配槽插入铝合金斜梁中,其左/右两侧边绕过横梁并通过调节组件来固定并张紧,充分利用了横梁对篷布的支撑导向作用。

进一步,所述弓字托板包括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和第三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和第三连接部依次呈阶梯状相衔接,且所述第二连接部高于第一连接部和第三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三连接部的高度相同,所述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和第三连接部上均设置有复数个螺栓孔,所述第二连接部与铝合金斜梁的短边相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三连接部均与柱头封板相连接。通过弓字托板的设置,将铝合金斜梁短边的单排螺栓排布与第二连接部相连接,再通过第一连接部和第三连接部与钢立柱的柱头封板相连接,转换为双排螺栓排布,受力合理,使得铝合金斜梁和钢立柱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定。

进一步,所述铝合金斜梁内设置有焊板,所述焊板上设置有复数个螺栓头,且所述螺栓头的末端从铝合金斜梁的短边伸出,所述螺栓头与第二连接部的螺栓孔相适配。铝合金斜梁与弓字托板通过螺栓与螺母的配合可拆卸式连接。

进一步,所述柱头封板上设置有复数个与第一连接部及第三连接部上的螺栓孔相对应的连接孔。柱头封板与弓字托板通过螺栓与螺母的配合可拆卸式连接。

进一步,所述铝合金斜梁内还设置有斜梁套插件,且所述斜梁套插件设置的位置与弓字托板的位置相对应。所述斜梁套插件属于现有技术,将其套设在铝合金斜梁内,可增加铝合金斜梁与弓字托板的连接强度,受力合理,结构安全。

进一步,所述调节组件包括支架、支承管、调节螺母、螺杆、短杆和拉伸杆,所述支承管通过支架与铝合金斜梁固定连接,所述支承管套设在螺杆上且支承管内设置有与螺杆相适配的螺纹,所述调节螺母与螺杆相适配,所述调节螺母位于支承管的下方并抵顶支承管,所述螺杆的底端与短杆固定连接,所述拉伸杆与横梁平行设置且套设在短杆上,所述篷布左/右侧边缘分别卷起并形成套腔,所述拉伸杆穿插于套腔内。通过转动调节螺母,可使螺杆底端的短杆带动拉伸杆沿竖直方向运动,实现放松或张紧篷布,安装快捷,调节方便。

进一步,所述铝合金斜梁的下部的装配槽中还设置有定义为内篷布的篷布,所述内篷布通过其前/后侧边的卡条与铝合金斜梁相连接,所述钢立柱上设置有与横梁平行设置的导向梁,所述导向梁设置在横梁的下方且与钢立柱固定连接,内篷布左/右侧边缘绕过导向梁并与其相对应的调节组件相连接。当屋面设置有双层篷布时,位于外层的篷布插入铝合金斜梁的上部装配槽中,位于里面的篷布插入铝合金斜梁的下部的装配槽中,两层篷布之间的间距与铝合金斜梁的高度相当,中间的间距夹层可有效隔离室内外空气热传导,降低室内温度,增加建筑舒适度;且篷布的拆装仅需松动铝合金斜梁末端的螺杆,沿装配槽一拉即完成一个单元篷布的拆装,相较压型钢板屋面的螺栓打钉形式,无需人员在屋面操作施工,减小施工难度及危险系数,增加施工安全性、便捷性。

一种膜材屋面与柱头的连接结构的安装方式,其包括以下步骤:

s1:在工厂提前预制钢立柱的倾斜端口及柱头封板、铝合金斜梁、弓字托板和篷布;

s2:在装配现场,用螺栓螺母将弓字托板固定到铝合金斜梁上;

s3:起吊安装有弓字托板的铝合金斜梁到钢立柱上;

s4:用螺栓固定弓字托板和钢立柱;

s5:将篷布的卡条沿装配槽插入铝合金斜梁上;

s6:通过调节组件将篷布固定并张紧。

本申请的优势在于,其结构简单、连接性能好,稳固可靠,适用于不同截面、不同形式、不同材料的柱头节点连接,且造型美观,受力合理,节省空间,安全经济;安装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屋面上设置单层或双层篷布,安装方式简单,可拆卸且方便调节篷布的张紧。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膜材屋面与柱头的连接结构的某一视角的剖面图。

图2是图1中a-a的剖面图。

图3是弓字托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1中一层篷布与柱头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1中铝合金斜梁的两侧边均与一层篷布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2中双层篷布与柱头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实施例2中铝合金斜梁的两侧边均与双层篷布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参照图1-5。

一种膜材屋面与柱头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钢立柱1、柱头封板2、弓字托板3、铝合金斜梁4、横梁5、篷布6和调节组件7,钢立柱1的端口为斜口,且其倾斜角度与铝合金斜梁4的倾斜角度相同,柱头封板2固定设置在钢立柱1的端口处,弓字托板3与柱头封板2相适配,且弓字托板3的一端与柱头封板2可拆卸式连接,弓字托板3的另一端与铝合金斜梁4的短边可拆卸式连接;铝合金斜梁4的上下两侧边均设置有装配槽41,篷布6的前/后侧边缘处设置有卡条61,卡条61与装配槽41相适配,篷布6利用卡条61插入上部的装配槽41中,横梁5横穿于铝合金斜梁4的末端,篷布6的左/右侧边绕过横梁5与调节组件7相连接,且调节组件7设置于铝合金斜梁4的下方并与铝合金斜梁4相连接,调节组件7调节篷布6的张紧并固定。

在本实施例中,弓字托板3包括第一连接部31、第二连接部32和第三连接部33,第一连接部31、第二连接部32和第三连接部33依次呈阶梯状相衔接,且第二连接部32高于第一连接部31和第三连接部33,第一连接31部和第三连接部33的高度相同,第一连接部31、第二连接部32和第三连接部33上均设置有复数个螺栓孔,第二连接部32与铝合金斜梁4的短边相连接,第一连接部31和第三连接部33均与柱头封板2相连接。通过弓字托板3的设置,将铝合金斜梁4短边的单排螺栓排布与第二连接部32相连接,再通过第一连接部31和第三连接部33与钢立柱1的柱头封板2相连接,转换为双排螺栓排布,受力合理,使得铝合金斜梁4和钢立柱1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定。

在本实施例中,铝合金斜梁4内设置有焊板42,焊板42上设置有复数个螺栓头43,且螺栓头43的末端从铝合金斜梁4的短边伸出,螺栓头43与第二连接部32的螺栓孔相适配。铝合金斜梁4与弓字托板3通过螺栓与螺母的配合可拆卸式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柱头封板2上设置有复数个与第一连接部31及第三连接部33上的螺栓孔相对应的连接孔。柱头封板2与弓字托板3通过螺栓与螺母的配合可拆卸式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铝合金斜梁4内还设置有斜梁套插件44,且斜梁套插件44设置的位置与弓字托板3的位置相对应。斜梁套插件44属于现有技术,将其套设在铝合金斜梁4内,可增加铝合金斜梁4与弓字托板3的连接强度,受力合理,结构安全。

在本实施例中,调节组件7包括支架71、支承管72、调节螺母73、螺杆74、短杆75和拉伸杆76,支承管72通过支架71与铝合金斜梁4固定连接,支承管72套设在螺杆74上且支承管72内设置有与螺杆74相适配的螺纹,调节螺母74与螺杆74相适配,调节螺母73位于支承管72的下方并抵顶支承管72,螺杆74的底端与短杆75固定连接,拉伸杆75与横梁5平行设置且套设在短杆75上,篷布8左/右侧边缘分别卷起并形成套腔,拉伸杆76穿插于套腔内。通过转动调节螺母73,可使螺杆74底端的短杆75带动拉伸杆76沿竖直方向运动,实现放松或张紧篷布,安装快捷,调节方便。

实施例2,参照图1-3、6-7。

一种膜材屋面与柱头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钢立柱1、柱头封板2、弓字托板3、铝合金斜梁4、横梁5、篷布6和调节组件7,钢立柱1的端口为斜口,且其倾斜角度与铝合金斜梁4的倾斜角度相同,柱头封板2固定设置在钢立柱1的端口处,弓字托板3与柱头封板2相适配,且弓字托板3的一端与柱头封板2可拆卸式连接,弓字托板3的另一端与铝合金斜梁4的短边可拆卸式连接;

铝合金斜梁4的上下两侧边均设置有装配槽41,篷布6的前/后侧边缘处设置有卡条61,卡条61与装配槽41相适配,篷布6利用卡条61插入上部的装配槽41中,横梁5横穿于铝合金斜梁4的末端,篷布6的左/右侧边绕过横梁5与调节组件7相连接,且调节组件7设置于铝合金斜梁4的下方并与铝合金斜梁4相连接,调节组件7调节篷布6的张紧并固定。

事先预制钢立柱1端口的倾斜度与铝合金斜梁4的倾斜度相同,将柱头封板2固定设置在钢立柱1的端口处,此时柱头封板2的倾斜度也与铝合金斜梁4的倾斜度一致,利用弓字托板3将钢立柱1与铝合金斜梁4的短边可拆卸式连接,受力合理,节省空间。篷布6的前/后两侧边利用卡条61沿装配槽41插入铝合金斜梁4中,其左/右两侧边绕过横梁5并通过调节组件7来固定并张紧,充分利用了横梁5对篷布6的支撑导向作用。

在本实施例中,弓字托板3包括第一连接部31、第二连接部32和第三连接部33,第一连接部31、第二连接部32和第三连接部33依次呈阶梯状相衔接,且第二连接部32高于第一连接部31和第三连接部33,第一连接31部和第三连接部33的高度相同,第一连接部31、第二连接部32和第三连接部33上均设置有复数个螺栓孔,第二连接部32与铝合金斜梁4的短边相连接,第一连接部31和第三连接部33均与柱头封板2相连接。通过弓字托板3的设置,将铝合金斜梁4短边的单排螺栓排布与第二连接部32相连接,再通过第一连接部31和第三连接部33与钢立柱1的柱头封板2相连接,转换为双排螺栓排布,受力合理,使得铝合金斜梁4和钢立柱1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定。

在本实施例中,铝合金斜梁4内设置有焊板42,焊板42上设置有复数个螺栓头43,且螺栓头43的末端从铝合金斜梁4的短边伸出,螺栓头43与第二连接部32的螺栓孔相适配。铝合金斜梁4与弓字托板3通过螺栓与螺母的配合可拆卸式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柱头封板2上设置有复数个与第一连接部31及第三连接部33上的螺栓孔相对应的连接孔。柱头封板2与弓字托板3通过螺栓与螺母的配合可拆卸式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铝合金斜梁4内还设置有斜梁套插件44,且斜梁套插件44设置的位置与弓字托板3的位置相对应。斜梁套插件44属于现有技术,将其套设在铝合金斜梁4内,可增加铝合金斜梁4与弓字托板3的连接强度,受力合理,结构安全。

在本实施例中,调节组件7包括支架71、支承管72、调节螺母73、螺杆74、短杆75和拉伸杆76,支承管72通过支架71与铝合金斜梁4固定连接,支承管72套设在螺杆74上且支承管72内设置有与螺杆74相适配的螺纹,调节螺母74与螺杆74相适配,调节螺母73位于支承管72的下方并抵顶支承管72,螺杆74的底端与短杆75固定连接,拉伸杆75与横梁5平行设置且套设在短杆75上,篷布8左/右侧边缘分别卷起并形成套腔,拉伸杆76穿插于套腔内。通过转动调节螺母73,可使螺杆74底端的短杆75带动拉伸杆76沿竖直方向运动,实现放松或张紧篷布,安装快捷,调节方便。

在本实施例中,铝合金斜梁4的下部的装配槽41中还设置有定义为内篷布60的篷布,内篷布60通过其前/后侧边的卡条与铝合金斜梁4相连接,钢立柱1上设置有与横梁5平行设置的导向梁8,导向梁8设置在横梁5的下方且与钢立柱1固定连接,内篷布60左/右侧边缘绕过导向梁8并与其相对应的调节组件7相连接。在实际应用中,为了安装方便,外层篷布相对应的调节组件,其支架固定在铝合金斜梁的尾端,而与内篷布60相对应的调节组件7,可以将其支架固定在钢立柱上,两层篷布彼此分开调节,互不影响。

当屋面设置有双层篷布时,位于外层的篷布6插入铝合金斜梁4的上部装配槽41中,位于里面的篷布60插入铝合金斜梁4的下部的装配槽41中,两层篷布6之间的间距与铝合金斜梁4的高度相当,中间的间距夹层可有效隔离室内外空气热传导,降低室内温度,增加建筑舒适度。

一种膜材屋面与柱头的连接结构的安装方式,其包括以下步骤:

s1:在工厂提前预制钢立柱的倾斜端口及柱头封板、铝合金斜梁、弓字托板和篷布;

s2:在装配现场,用螺栓螺母将弓字托板固定到铝合金斜梁上;

s3:起吊安装有弓字托板的铝合金斜梁到钢立柱上;

s4:用螺栓固定弓字托板和钢立柱;

s5:将篷布的卡条沿装配槽插入铝合金斜梁上;

s6:通过调节组件将篷布固定并张紧。

与现有技术对比,其有益效果体现在:铝合金斜梁、弓字托板、钢立柱全采用螺栓连接,节点为装配式,拆装损耗为零,不产生建筑垃圾,更加绿色环保;铝合金斜梁螺栓埋置与弓字托板的内部,节点设计造型美观;铝合金斜梁套插件增加铝合金斜梁与弓字托板的连接强度,受力合理,结构安全。且篷布的拆装仅需松动铝合金斜梁末端的螺杆,沿装配槽一拉即完成一个单元篷布的拆装,相较压型钢板屋面的螺栓打钉形式,无需人员在屋面操作施工,减小施工难度及危险系数,增加施工安全性、便捷性。

本申请的优势在于,其结构简单、连接性能好,稳固可靠,适用于不同截面、不同形式、不同材料的柱头节点连接,且造型美观,受力合理,节省空间,安全经济;安装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屋面上设置单层或双层篷布,安装方式简单,可拆卸且方便调节篷布的张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