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用防倾斜可调角度型脚手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537314发布日期:2020-07-17 17:34阅读:475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用防倾斜可调角度型脚手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建筑用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建筑用防倾斜可调角度型脚手架。



背景技术:

脚手架是为了保证各施工过程顺利进行而搭设的工作平台,常用于建筑领域,但是,现有的建筑用脚手架仍然存在一些缺陷。

现有技术的建筑用脚手架存在以下问题:1、现有的建筑用脚手架顶板的角度不便于调节,进而不便于满足不同倾斜角度特殊施工工程的需要;2、现有的建筑用脚手架没有完善的防倾斜装置,稳定性较差,无法有效保证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建筑用防倾斜可调角度型脚手架,具有顶板的角度便于调节,进而便于满足不同倾斜角度特殊施工工程的需要,以及有效防止该装置倾斜,有效保证了施工工人的人身安全,并且该防倾斜装置便于安装和拆卸,在不使用时可节省空间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用防倾斜可调角度型脚手架,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方左右两侧均对称固定有支撑外板,所述支撑外板的内部开设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的内部放置有支撑内板,所述支撑内板的内部开设有螺纹槽,所述螺纹槽的内部啮合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外侧靠下方固定有限位环,所述螺纹杆的外侧且位于限位环下方的位置处固定有从动锥形齿轮,两个所述从动锥形齿轮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啮合有主动锥形齿轮,所述主动锥形齿轮远离螺纹杆的一侧固定有t形转动把手,所述t形转动把手贯穿支撑外板的侧壁延伸至支撑外板的外侧,两个所述支撑内板的上方连接有顶板,所述底板和顶板之间且位于两个支撑外板之间的位置处设置有支撑伸缩板,所述顶板的下方且位于支撑内板和支撑伸缩板的前后两侧均对称固定有连接块,前后两个所述连接块与对称位置处的支撑内板和支撑伸缩板之间均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两个所述支撑外板相互远离的一侧靠上方均连接有顶部防倾斜板,所述顶部防倾斜板的下方固定有侧防倾斜板,所述侧防倾斜板靠近底板的一侧固定有底部防倾斜板,所述底部防倾斜板的下表面均匀固定有若干个防滑半球,所述底板和支撑外板的侧壁内部且对应底部防倾斜板的位置处均开设有卡接槽,所述底板的左右两侧且位于底部防倾斜板上方的位置处和两个支撑外板相互远离的一侧且位于顶部防倾斜板上方的位置处均固定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和底部防倾斜板或顶部防倾斜板之间均通过固定螺栓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撑伸缩板包括限位移动块、放置槽、外支撑板、限位移动孔和内支撑板,所述外支撑板的内部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的内部设置有内支撑板,所述内支撑板的左右两侧靠下方均固定有限位移动块,所述外支撑板的侧壁内部且对应限位移动块的位置处开设有限位移动孔。

优选的,所述螺纹槽的内侧壁设置有第一内螺纹,所述螺纹杆的外侧壁设置有第一外螺纹,所述第一内螺纹和第一外螺纹相互啮合。

优选的,所述固定板的内部且对应固定螺栓的位置处开设有螺纹孔,所述底部防倾斜板和顶部防倾斜板的内部且对应固定螺栓的位置处开设有第一螺纹槽,所述螺纹孔和第一螺纹槽的内侧均设置有第二内螺纹,所述固定螺栓的外侧壁设置有第二外螺纹,所述第二内螺纹和第二外螺纹相互啮合。

优选的,所述防滑半球的材质为弹性橡胶材质设置,且防滑半球的下端与底板的下表面平齐。

优选的,所述支撑外板的下侧壁内部且对应螺纹杆的位置处开设有旋转槽,所述螺纹杆通过轴承旋转放置在旋转槽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侧防倾斜板和底部防倾斜板之间的夹脚为60°。

优选的,所述支撑外板的侧壁内部且对应t形转动把手的位置处开设有光滑通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通过设置包括限位移动块、放置槽、外支撑板、限位移动孔和内支撑板的支撑伸缩板、支撑外板、转轴、连接块、t形转动把手螺纹槽、螺纹杆、限位环、容纳槽、从动锥形齿轮以及主动锥形齿轮等结构,在这些结构的相互配合下,实现了顶板的角度便于调节的功能,进而便于满足不同倾斜角度特殊施工工程的需要。

2、本发明通过设置固定螺栓、底部防倾斜板、顶部防倾斜板、防滑半球、侧防倾斜板、固定板和卡接槽等结构,在这些结构的相互配合下,实现了有效防止该装置倾斜的功能,进而有效保证了施工工人的人生安全,并且该防倾斜装置便于安装和拆卸,在不使用时可节省空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正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板;2、支撑伸缩板;201、限位移动块;202、放置槽;203、外支撑板;204、限位移动孔;205、内支撑板;3、支撑外板;4、固定螺栓;5、底部防倾斜板;6、顶部防倾斜板;7、顶板;8、转轴;9、连接块;10、防滑半球;11、侧防倾斜板;12、固定板;13、t形转动把手;14、支撑内板;15、螺纹槽;16、螺纹杆;17、限位环;18、容纳槽;19、卡接槽;20、从动锥形齿轮;21、主动锥形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用防倾斜可调角度型脚手架,包括底板1,底板1的上方左右两侧均对称固定有支撑外板3,支撑外板3的内部开设有容纳槽18,容纳槽18的内部放置有支撑内板14,支撑内板14的内部开设有螺纹槽15,螺纹槽15的内部啮合有螺纹杆16,螺纹杆16的外侧靠下方固定有限位环17,螺纹杆16的外侧且位于限位环17下方的位置处固定有从动锥形齿轮20,两个从动锥形齿轮20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啮合有主动锥形齿轮21,主动锥形齿轮21远离螺纹杆16的一侧固定有t形转动把手13,t形转动把手13贯穿支撑外板3的侧壁延伸至支撑外板3的外侧,两个支撑内板14的上方连接有顶板7,底板1和顶板7之间且位于两个支撑外板3之间的位置处设置有支撑伸缩板2,顶板7的下方且位于支撑内板14和支撑伸缩板2的前后两侧均对称固定有连接块9,前后两个连接块9与对称位置处的支撑内板14和支撑伸缩板2之间均通过转轴8转动连接,两个支撑外板3相互远离的一侧靠上方均连接有顶部防倾斜板6,顶部防倾斜板6的下方固定有侧防倾斜板11,侧防倾斜板11靠近底板1的一侧固定有底部防倾斜板5,底部防倾斜板5的下表面均匀固定有若干个防滑半球10,底板1和支撑外板3的侧壁内部且对应底部防倾斜板5的位置处均开设有卡接槽19,底板1的左右两侧且位于底部防倾斜板5上方的位置处和两个支撑外板3相互远离的一侧且位于顶部防倾斜板6上方的位置处均固定有固定板12,固定板12和底部防倾斜板5或顶部防倾斜板6之间均通过固定螺栓4固定连接。

具体的,支撑伸缩板2包括限位移动块201、放置槽202、外支撑板203、限位移动孔204和内支撑板205,外支撑板203的内部开设有放置槽202,放置槽202的内部设置有内支撑板205,内支撑板205的左右两侧靠下方均固定有限位移动块201,外支撑板203的侧壁内部且对应限位移动块201的位置处开设有限位移动孔204。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对该装置进行支撑的同时,可进行有效限位。

具体的,螺纹槽15的内侧壁设置有第一内螺纹,螺纹杆16的外侧壁设置有第一外螺纹,第一内螺纹和第一外螺纹相互啮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螺纹杆16便于在螺纹槽15内部转动,进而实现高度的调节。

具体的,固定板12的内部且对应固定螺栓4的位置处开设有螺纹孔,底部防倾斜板5和顶部防倾斜板6的内部且对应固定螺栓4的位置处开设有第一螺纹槽,螺纹孔和第一螺纹槽的内侧均设置有第二内螺纹,固定螺栓4的外侧壁设置有第二外螺纹,第二内螺纹和第二外螺纹相互啮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对顶部防倾斜板6和底部防倾斜板5固定。

具体的,防滑半球10的材质为弹性橡胶材质设置,且防滑半球10的下端与底板1的下表面平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该装置的稳定放置。

具体的,支撑外板3的下侧壁内部且对应螺纹杆16的位置处开设有旋转槽,螺纹杆16通过轴承旋转放置在旋转槽的内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证螺纹杆16的稳定放置与转动。

具体的,侧防倾斜板11和底部防倾斜板5之间的夹脚为6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该装置更加稳定。

具体的,支撑外板3的侧壁内部且对应t形转动把手13的位置处开设有光滑通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t形转动把手13带动主动锥形齿轮21转动。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在使用本发明时,首先,将该装置移动至指定位置处放置,随后,手拿侧防倾斜板11,将底部防倾斜板5和顶部防倾斜板6分别插入对应的卡接槽19内部,随后,通过固定螺栓4对固定板12和底部防倾斜板5或顶部防倾斜板6进行固定,此时,在防滑半球10和底板1的共同作用下,该装置稳定放置,若需要对顶板7的角度进行调节时,只需要转动一侧的t形转动把手13,使得主动锥形齿轮21带动从动锥形齿轮20进而带动螺纹杆16在螺纹槽15内部转动,支撑内板14沿容纳槽18移动,限位环17起到有效的限位作用,支撑外板3起到稳定的支撑左右,此过程中,顶板7在连接块9的连接作用下,同时在转轴8的作用下,分别沿支撑内板14和支撑伸缩板2转动,支撑伸缩板2的高度随之变化(外支撑板203起稳定的支撑作用,内支撑板205沿放置槽202内部移动,限位移动块201沿限位移动孔204移动,起到有效的限位作用),待顶板7调节至合适角度后,即可使用该装置进行后续操作。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