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精度陶泥打印机的挤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962123发布日期:2020-08-25 18:46阅读:347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精度陶泥打印机的挤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陶泥打印机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高精度陶泥打印机的挤压装置。



背景技术:

手工陶艺考验的是手工师傅的艺术天赋和手工能力,而3d打印却比手工师傅多了一项,那就是三维设计,传统手工加工不出来的一些艺术品,尤其是一些极端复杂的东西,通过三维软件设计出来,再利用3d打印机就能够完成3d打印,而陶泥打印就是3d打印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形式;

但是一般的陶泥打印,会在打印时,将陶泥送入挤压装置中,通过对挤压装置的挤压速度控制,通过对打印出料头的三维移动来完成设计形状的打印出料,但是在挤压装置装入陶泥时,往往会带入空气或者本身陶泥在制作加工时,内部会存在一些气泡,且在陶泥转移时,陶泥内部可能会发生结团的现象,此时打印就容易出现断料,或者成品出现气泡或者凸起的陶泥疙瘩,这对成品品质的影响非常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精度陶泥打印机的挤压装置,能够在最后的挤出阶段对陶泥进行除泡处理和防止结团处理,确保陶泥打印成品的品质。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高精度陶泥打印机的挤压装置,包括除泡储料筒和螺旋挤压机;所述除泡储料筒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储料进料口和储料出料口,所述螺旋挤压机的挤压进料口与所述储料出料口对应连接;

所述除泡储料筒中部固定设有中间隔板,所述中间隔板将所述除泡储料筒分为在上的第一料腔和在下的第二料腔,所述中间隔板贯穿设有漏料口,所述第二料腔配置有真空泵;

所述螺旋挤压机内部靠近出口的位置配置有若干深度碎料网。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螺旋挤压机包括机筒、旋转电机、螺旋挤出杆以及挤出头,所述旋转电机固定设于所述机筒的一端外部,所述螺旋挤出杆设于所述机筒内部并且一端穿过所述机筒与所述旋转电机的旋转端对应连接,所述挤出头的敞口端与所述机筒的另一端可拆卸的连接,所述深度碎料网配置于所述挤出头内。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深度碎料网沿着从所述挤出头的敞口端到所述挤出头的窄口出口端的方向,网孔的孔径逐渐减小。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除泡储料筒的侧面底部开设有补料位置口,所述补料位置口配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的感应端设于所述第二料腔内部,所述压力传感器的显示端设于所述除泡储料筒的外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中间隔板为漏斗形板,所述中间隔板的中心贯穿设有所述漏料口。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漏料口内配置有初步碎料网,所述初步碎料网的网孔孔径大于所述深度碎料网的网孔孔径。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料腔的容量小于所述第二料腔的容量。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除泡储料筒对应于所述第二料腔最高处的位置开设有抽气通孔,所述抽气通孔与所述真空泵的抽气管密封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储料进料口配备有密封盖。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机筒连接所述挤出头的敞口端的一端内部设有内螺纹,所述挤出头的敞口端的外部设有与所述内螺纹匹配的外螺纹。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带有漏料孔的中间隔板能够短暂的将从储料进料口进入到出泡储料筒的陶泥承接起来,由于陶泥粘性大、流动性不高的特点,所以可以利用真空泵对第二料腔进行抽真空,由于第二料腔气压低,便能对漏料口的陶泥产生向下的吸力,如果此时正在下落或已经落下的陶泥中存在气泡,就能在真空泵的持续抽气作用下而被吸走,从而消除了陶泥中的气泡,并且在真空的吸力作用下,加快陶泥从第一料腔到第二料腔的转移,使得陶泥进入螺旋挤压机被挤出使用,当陶泥被挤出时将经过深度碎料网,如果陶泥中存在结团的陶泥,将能够在深度碎料网的作用下进行分散,从而保证了陶泥被挤出时没有结团,保证打印品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除泡储料筒;11、储料进料口;12、储料出料口;13、中间隔板;131、漏料口;132、初步碎料网;14、第一料腔;15、第二料腔;2、螺旋挤压机;21、挤压进料口;3、真空泵;31、抽气管;4、深度碎料网;5、机筒;51、旋转电机;52、螺旋挤出杆;53、挤出头;6、压力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高精度陶泥打印机的挤压装置,包括除泡储料筒1和螺旋挤压机2;除泡储料筒1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储料进料口11和储料出料口12,螺旋挤压机2的挤压进料口21与储料出料口12对应连接;除泡储料筒1中部固定设有中间隔板13,中间隔板13将除泡储料筒1分为在上的第一料腔14和在下的第二料腔15,中间隔板13贯穿设有漏料口131,第二料腔15配置有真空泵3;螺旋挤压机2内部靠近出口的位置配置有若干深度碎料网4。

带有漏料孔的中间隔板13能够短暂的将从储料进料口11进入到出泡储料筒的陶泥承接起来,由于陶泥粘性大、流动性不高的特点,所以可以利用真空泵3对第二料腔15进行抽真空,由于第二料腔15气压低,便能对漏料口131的陶泥产生向下的吸力,如果此时正在下落或已经落下的陶泥中存在气泡,就能在真空泵3的持续抽气作用下而被吸走,从而消除了陶泥中的气泡,并且在真空的吸力作用下,加快陶泥从第一料腔14到第二料腔15的转移,使得陶泥进入螺旋挤压机2被挤出使用,当陶泥被挤出时将经过深度碎料网4,如果陶泥中存在结团的陶泥,将能够在深度碎料网4的阻隔作用下进行分散,从而保证了陶泥被挤出时没有结团,保证打印品质。

具体的,如图1所示,螺旋挤压机2包括机筒5、旋转电机51、螺旋挤出杆52以及挤出头53,旋转电机51固定设于机筒5的一端外部,螺旋挤出杆52设于机筒5内部并且一端穿过机筒5与旋转电机51的旋转端对应连接,挤出头53的敞口端与机筒5的另一端可拆卸的连接,深度碎料网4配置于挤出头53内,需要注意的是,挤出头53的窄口出口端连接有输料管,在打印机工作时,3d移动机构控制输料管另一端的打印出料头即可,本发明的挤压装置是不参与三维移动的;且螺旋挤出杆52连接旋转电机51的一端与机筒5之间进行了密封处理,例如在螺旋挤出杆52外和机筒5内部环形套设密封圈,使得两者之间旋转时也能够密封;挤出头53与机筒5之间可拆卸的连接,从而方便更换挤出头53或更换深度碎料网4以便应用到不同精度的陶泥打印中。

具体的,深度碎料网4沿着从挤出头53的敞口端到挤出头53的窄口出口端的方向,网孔的孔径逐渐减小,能够逐步细化陶泥,防止结团的陶泥从挤出头53中挤出,影响打印品质。

具体的,如图1所示,除泡储料筒1的侧面底部开设有补料位置口,补料位置口配置有压力传感器6,压力传感器6的感应端设于第二料腔15内部,压力传感器6的显示端设于除泡储料筒1的外部;相当于在第二料腔15内设置了最低陶泥储量提示机构,陶泥在持续挤出过程中,第二料腔15内的陶泥存量就会逐渐减少,所以压力传感器6感应的压力就会变化,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查看显示端示数来确认陶泥储量,一旦第二料腔15内的陶泥存量低于补料位置口时,显示端示数也会发生相应改变,从而提示工作人员对除泡储料筒1进行加料,需要注意的是,补料位置口并不是除泡储料筒1的最底部,而是具有底部有一定高度,以便保证补料过程中有足够的陶泥可以继续挤出打印。

具体的,如图1所示,中间隔板13为漏斗形板,中间隔板13的中心贯穿设有漏料口131,方便陶泥从第一料腔14漏入到第二料腔15,且漏料口131的规格根据实际有一定限制,结合陶泥特性,使陶泥在只有自重作用时,短时间不会全部落入到第二料腔15,以便有足够的时间向第一料腔14内通入陶泥。

具体的,如图1所示,漏料口131内配置有初步碎料网132,初步碎料网132的网孔孔径大于深度碎料网4的网孔孔径,进一步限制陶泥从第一料腔14落入到第二料腔15的速度,且能够初步的分解陶泥团。

具体的,第一料腔14的容量小于第二料腔15的容量,除泡储料筒1对应于第二料腔15最高处的位置开设有抽气通孔,抽气通孔与真空泵3的抽气管31密封连接,能够保证陶泥的料位高度不会超过抽气通孔的位置,不影响真空泵3的使用。

具体的,储料进料口11配备有密封盖。

具体的,机筒5连接挤出头53的敞口端的一端内部设有内螺纹,挤出头53的敞口端的外部设有与内螺纹匹配的外螺纹,作为挤出头53和机筒5的一种可拆卸连接方式,方便拆卸。

本发明的使用过程为:第二料腔15内是存有一定量的陶泥的,工作人员通过压力传感器6的显示端判断是否需要补充陶泥,当需要补充陶泥时,打开密封盖,向储料进料口11内快速通入陶泥,并启动真空泵3对第二料腔15进行抽真空处理,此时陶泥便在自重和真空吸力的作用下,掉落到第二料腔15,且在掉落时,被初步碎料网132分流,使得陶泥与第二料腔15的内部空间接触面积更大,除泡效果更好,同时对结团的陶泥进行初步分散;根据压力传感器6的示数,当大部分的陶泥落入到第二料腔15后,利用密封盖密封好储料进料口11,使得第一料腔14的物料依靠自重通过漏料口131;

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使用中,需要协调密封盖封口的时间、陶泥自重落下的速度以及挤压的速度,确保在陶泥到达补料位置口时,陶泥已经全部从第一料腔14落入第二料腔15了;在新一轮补料时,需要先关闭真空泵3再补料;且在进料或补料完成的时间里,螺旋挤压机2都可以挤压工作。。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