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式预应力锚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35593发布日期:2020-08-14 15:57阅读:218来源:国知局
一种组合式预应力锚具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预应力锚固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组合式预应力锚具。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我国大跨径建筑的大量兴建,结构物承受的荷载日益增大,使预应力技术得到较快发展和广泛运用,后张法预应力结构的预应力是通过锚具将预应力传递给混凝土的,从现在锚具的发展前进来看,锚具的需求不断增加,传统的锚具往往采用圆形材料,但因不同构件的预应力不同,则需要的钢绞线数量差别很大,从一根到几十根钢绞线、钢丝变化较大,在锚环上的分布位置变化也很明显,然而锚具不能随着施工情况变化而改变,很多甚至需要特殊制作,严重影响施工时间及施工成本。

中国专利发布的一种组合式预应力锚具,专利号:cn2017108784646,包括单回型凹槽钢制锚具、单四边凹槽钢制锚具、钢制圆形托板,所述单回型凹槽钢制锚具的中间为圆孔,圆孔四周边上设置有卡槽;所述单四边凹槽钢制锚具的中间为圆孔,外侧四边设置单独的配合卡槽;所述钢制圆形托板的外侧为圆柱体形,中间为四方形安装槽;所述单回型凹槽钢制锚具、单四边凹槽钢制锚具单独使用时,将钢绞线放入单回型凹槽钢制锚具或单四边凹槽钢制锚具内,塞入钢制螺纹夹片到圆孔即可实现钢绞线固定,该发明的优点是:据施工现场钢绞线的根数不同,可以进行一根到多根钢绞线的锚固,同时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拼接为方形、圆形等各种形状,适合各规则或异形构件的预应力施工,可拆卸重复利用,降低施工成本,但是该发明中的锚具在进行组合后其孔径之间距离固定且两个锚具之间必须相互接触,在实施时具备较多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现有技术中锚具中锚环上的锥形孔数量以及位置均固定化,不能根据实际施工情况进行调整的问题,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组合式预应力锚具。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组合式预应力锚具,包括垫板、螺旋筋、锚盘和锚柱;所述锚盘为圆盘形设计;所述锚盘外侧螺纹形设计;所述垫板“t”形设计;所述垫板表面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壁螺纹形设计;所述锚盘螺纹啮合于第一凹槽内;所述垫板远离第一凹槽一侧开设有第一通槽;所述第一通槽延伸至第一凹槽内设置;所述第一通槽直径小于第一凹槽直径;所述锚盘远离第一通槽一侧开设有均匀分布的第二凹槽;所述锚盘远离第一通槽一侧开设有均匀分布的环形槽;所述环形槽“t”形设计;所述环形槽内滑动连接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工”形设计;所述锚盘位于第二凹槽靠近第一通槽一侧开设有第二通槽;所述第二通槽将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均相互导通;所述第二通槽直径小于第二凹槽直径;所述锚盘和限位环之间形成两端开口的“十”形空腔;所述锚盘位于第二凹槽侧壁开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限位环侧壁均开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小于第一安装孔;所述锚柱为“t”形圆柱体;所述锚柱内部开设有锥形孔;所述锥形孔贯穿锚柱设计;所述锥形孔内安装有夹片;所述夹片数量为二且均为半圆锥形设计;所述锥形孔用于对预应力筋进行锚固;初始状态下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中心重合,用于将锚柱安装入第二凹槽内;

现有技术中锚具中的锚环表面均开设有不同数量的锥形孔用于安装夹片、锚固预应力筋,由于锥形孔的数量、在锚环上的分布位置均为制造锚环时进行开设无法进行调节,但是在使用锚具对构件进行锚固时根据构件的预应力的差距需要使用的预应力筋数量并不相同,且预应力筋的排布通常也会有一定的差异,因此根据需求的不同,锚环根据锥形孔数量以及锥形孔排布方式分为多种型号,多种型号之间不能进行通用使用时较为麻烦,工作时,将锚盘通过外螺纹啮合于垫板上的第一凹槽内,转动限位环,使限位环在环形槽内滑动,进而使限位环上的第二安装孔和锚盘上的第一安装孔之间中心对齐,此时根据构件的预应力筋的数量以及排布方式,将锚柱通过重合的第一安装孔、第二安装孔填装于呈环形均匀排布的第二凹槽内,并将锚柱于第二凹槽内进行滑动,进而使锚柱与预应力筋对齐,当锚柱安装完毕后,将限位环在环形槽内滑动,进而使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错位,即完成组合式预应力锚具的组合,使用呈环形均匀排布的第二凹槽和锚柱进行组合进而代替现有技术中的锚环,一方面可以对锚具上的锥形孔的数量进行有效地调整、控制,使锚具可以应用于不同预应力要求的工作环境中,同时环形排布可以有效地对锥形孔的位置进行调整,进而使不同的锚柱之间相互组合构成不同的形状,进而使组合式预应力锚具的使用范围更广,而将锚盘与垫板之间进行螺纹连接,在进行锚固时利用螺纹连接可以有效地将锚柱对锚盘的压力部分传导至垫板内,进而提升组合式预应力锚具的耐压力。

优选的,所述锚柱远离第二凹槽一端侧面齿形设计;所述限位环外侧面均匀齿形设计;由于锚柱处于第二凹槽内,在进行位置调整时,手动对锚柱进行移动较为不便,且在锚柱位置确定后,极易发生位置移动,从而导致锚具使用不当,工作时,将锚柱分别填装入不同的第二凹槽内,锚柱与相邻的限位环之间通过螺纹相互啮合,通过转动限位环,利用螺纹之间的啮合进而使锚柱随限位环在第二凹槽内转动,进而在转动的过程中发生滑动,进而便于对锚柱的移动,同时螺纹的设计,使锚柱处于第二凹槽内具备一定的限位能力,可以有效地避免锚柱在第二滑槽内发生侧向滑动,进而有效地避免组合式预应力锚具组装完毕后锚柱发生移动,进而导致锚具与预应力筋错位,影响工作进程。

优选的,所述锚盘位于环形槽远离限位环一侧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内侧壁螺纹设计;所述限位环位于环形槽内一端螺纹设计;所述限位环靠近固定槽一侧固连有均匀分布的弹簧体;由于限位环于环形槽内自由滑动式设计,当组合式预应力锚具组装完成后,极易因触碰等原因,导致限位环发生转动,进而使锚柱位置发生改变,工作时,当锚柱完全填装入第二凹槽内后将锚盘上的限位环向环形槽内按压,进而使限位环位于环形槽内一端挤压弹簧体进入固定槽内,同时使限位环外侧与锚柱之间的啮合脱离,此时通过转动限位环,使限位环与固定槽内的螺纹之间相互啮合,进而使限位环固定于固定槽内,固定槽和环形槽的双重设定,使限位环既可以自由转动的同时还可以通过按压转动,进而使限位环固定于锚盘上,同时限位环下压时,通过对锚柱台阶形端面进行压制,进而对锚柱进行固定,有效地避免锚具在使用过程中因误操作等原因导致锚柱位置变动,进而影响预应力筋的安装精度,使设定好的预应力效果减弱。

优选的,所述锚柱外径面开设有均匀分布的的限位槽;所述锚盘位于第二凹槽侧壁开设有均匀分布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与固定槽相互导通;所述第一滑槽内滑动连接有限位齿;所述限位齿延伸至固定槽内设置;所述限位齿位于固定槽内一端斜面设计且斜面朝向限位环;通过对锚柱端面进行压制进而使其固定地方式并不牢固,当锚柱受力较大时,还是会产生一定的位移,进而导致精度下降,工作时,限位环向固定槽内按压,进而挤压弹簧体,弹簧体向下滑动对限位齿形成一定的挤压力,由于限位齿位于固定槽内一端斜面设计,限位齿受到挤压向固定槽外移动,进而使限位齿通过第一滑槽延伸至第二凹槽内,延伸至第二凹槽内的限位齿与位于第二凹槽内的锚柱外柱面的限位槽之间啮合,进而对锚柱进行固定,增强锚柱于第二凹槽内的固定程度,有效的避免锚柱受强冲击力发生位移。

优选的,所述限位齿靠近第二凹槽一侧锥形设计;所述限位齿外侧套接有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为方形螺旋弹簧设计;所述缓冲弹簧一端与限位齿固连、一端与第一滑槽侧壁固连;所述缓冲弹簧用于对限位齿起到复位作用;锚具在使用过程中由于需要进液压千斤顶对预应力筋进行预应力处理,同时夹片利用摩擦阻力对预应力筋张拉力进行固定时会对锚柱产生一定的冲击,工作时,缓冲弹簧与限位齿和第一滑槽侧壁之间分别固连,当冲击力作用于限位齿上时,缓冲弹簧利用本身的弹力,可以有效的起到缓冲作用,进而可以有效的避免限位齿受瞬间冲击力使发生回缩现象,进而导致限位齿对锚柱的固定效果减弱,导致锚柱发生侧移,同时缓冲弹簧的设定还可以在限位环位未挤压至固定槽时,将限位齿拉伸至第一滑槽内,避免限位齿对锚柱的移动造成影响。

优选的,所述垫板一侧开设有加强孔;所述加强孔贯穿垫板并延伸至锚盘中;所述加强控内螺纹连接有加强柱,用于只增强垫板与锚盘之间的固连力度;锚具在使用过程中当千斤顶对安装于锚柱内的预应力筋进行张拉以及回弹时,瞬间强冲击力作用在锚盘上,由于锚盘与垫板之间螺纹连接且垫板厚度的限定,对垫板和锚盘之间啮合的螺纹造成较大的压力,工作时,通过使用螺纹啮合的加强柱横向贯穿垫板和锚盘,进而有效地增强锚盘与垫板之间的结合力度,有效地分担螺纹所承担的压力,进而避免瞬间冲击较为强烈,从而导致螺纹发生形变,致使锚盘与垫板之间脱离,进而使锚具报废。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组合式预应力锚具,通过使用呈环形均匀排布的第二凹槽和锚柱进行组合进而代替现有技术中的锚环,一方面可以对锚具上的锥形孔的数量进行有效地调整、控制,使锚具可以应用于不同预应力要求的工作环境中,同时环形排布可以有效地对锥形孔的位置进行调整,进而使不同的锚柱之间相互组合构成不同的形状,进而使组合式预应力锚具的使用效果更好,使制备的组合式预应力锚具通用性能更广。

2.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组合式预应力锚具,通过设置固定槽、限位槽和限位齿,通过按压限位环,进而使限位环向固定槽内挤压,并通过限位环与固定槽之间的啮合,进而对限位环进行固定,并在限位环固定的同时,利用挤压力使第一滑槽内的限位齿与锚柱上的限位槽之间结合,进而对位于第二凹槽内的锚柱进行固定,避免锚柱在第二凹槽内进行移动,进而导致锚具精度下降,对设定好的预应力造成影响。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2是锚盘的主视图;

图3是锚盘的剖视图;

图4是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锚柱的主视图;

图中:垫板1、螺旋筋2、锚盘3、第二凹槽31、环形槽32、限位环33、第一安装孔34、第二安装孔35、弹簧体36、锚柱4、夹片41、限位槽42、第一滑槽5、限位齿51、缓冲弹簧52、加强螺栓6。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组合式预应力锚具,包括垫板1、螺旋筋2、锚盘3和锚柱4;所述锚盘3为圆盘形设计;所述锚盘3外侧螺纹形设计;所述垫板1“t”形设计;所述垫板1表面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壁螺纹形设计;所述锚盘3螺纹啮合于第一凹槽内;所述垫板1远离第一凹槽一侧开设有第一通槽;所述第一通槽延伸至第一凹槽内设置;所述第一通槽直径小于第一凹槽直径;所述锚盘3远离第一通槽一侧开设有均匀分布的第二凹槽31;所述锚盘3远离第一通槽一侧开设有均匀分布的环形槽32;所述环形槽32“t”形设计;所述环形槽32内滑动连接有限位环33;所述限位环33“工”形设计;所述锚盘3位于第二凹槽31靠近第一通槽一侧开设有第二通槽;所述第二通槽将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31均相互导通;所述第二通槽直径小于第二凹槽31直径;所述锚盘3和限位环33之间形成两端开口的“十”形空腔;所述锚盘3位于第二凹槽31侧壁开设有第一安装孔34;所述限位环33侧壁均开设有第二安装孔35;所述第二安装孔35小于第一安装孔34;所述锚柱4为“t”形圆柱体;所述锚柱4内部开设有锥形孔;所述锥形孔贯穿锚柱4设计;所述锥形孔内安装有夹片41;所述夹片41数量为二且均为半圆锥形设计;所述锥形孔用于对预应力筋进行锚固;初始状态下第一安装孔34和第二安装孔35中心重合,用于将锚柱4安装入第二凹槽31内;

现有技术中锚具中的锚环表面均开设有不同数量的锥形孔用于安装夹片41、锚固预应力筋,由于锥形孔的数量、在锚环上的分布位置均为制造锚环时进行开设无法进行调节,但是在使用锚具对构件进行锚固时根据构件的预应力的差距需要使用的预应力筋数量并不相同,且预应力筋的排布通常也会有一定的差异,因此根据需求的不同,锚环根据锥形孔数量以及锥形孔排布方式分为多种型号,多种型号之间不能进行通用使用时较为麻烦,工作时,将锚盘3通过外螺纹啮合于垫板1上的第一凹槽内,转动限位环33,使限位环33在环形槽32内滑动,进而使限位环33上的第二安装孔35和锚盘3上的第一安装孔34之间中心对齐,此时根据构件的预应力筋的数量以及排布方式,将锚柱4通过重合的第一安装孔34、第二安装孔35填装于呈环形均匀排布的第二凹槽31内,并将锚柱4于第二凹槽31内进行滑动,进而使锚柱4与预应力筋对齐,当锚柱4安装完毕后,将限位环33在环形槽32内滑动,进而使第一安装孔34和第二安装孔35错位,即完成组合式预应力锚具的组合,使用呈环形均匀排布的第二凹槽31和锚柱4进行组合进而代替现有技术中的锚环,一方面可以对锚具上的锥形孔的数量进行有效地调整、控制,使锚具可以应用于不同预应力要求的工作环境中,同时环形排布可以有效地对锥形孔的位置进行调整,进而使不同的锚柱4之间相互组合构成不同的形状,进而使组合式预应力锚具的使用范围更广,而将锚盘3与垫板1之间进行螺纹连接,在进行锚固时利用螺纹连接可以有效地将锚柱4对锚盘3的压力部分传导至垫板1内,进而提升组合式预应力锚具的耐压力。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锚柱4远离第二凹槽31一端侧面齿形设计;所述限位环33外侧面均匀齿形设计;由于锚柱4处于第二凹槽31内,在进行位置调整时,手动对锚柱4进行移动较为不便,且在锚柱4位置确定后,极易发生位置移动,从而导致锚具使用不当,工作时,将锚柱4分别填装入不同的第二凹槽31内,锚柱4与相邻的限位环33之间通过螺纹相互啮合,通过转动限位环33,利用螺纹之间的啮合进而使锚柱4随限位环33在第二凹槽31内转动,进而在转动的过程中发生滑动,进而便于对锚柱4的移动,同时螺纹的设计,使锚柱4处于第二凹槽31内具备一定的限位能力,可以有效地避免锚柱4在第二滑槽内发生侧向滑动,进而有效地避免组合式预应力锚具组装完毕后锚柱4发生移动,进而导致锚具与预应力筋错位,影响工作进程。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锚盘3位于环形槽32远离限位环33一侧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内侧壁螺纹设计;所述限位环33位于环形槽32内一端螺纹设计;所述限位环33靠近固定槽一侧固连有均匀分布的弹簧体36;由于限位环33于环形槽32内自由滑动式设计,当组合式预应力锚具组装完成后,极易因触碰等原因,导致限位环33发生转动,进而使锚柱4位置发生改变,工作时,当锚柱4完全填装入第二凹槽31内后将锚盘3上的限位环33向环形槽32内按压,进而使限位环33位于环形槽32内一端挤压弹簧体36进入固定槽内,同时使限位环33外侧与锚柱4之间的啮合脱离,此时通过转动限位环33,使限位环33与固定槽内的螺纹之间相互啮合,进而使限位环33固定于固定槽内,固定槽和环形槽32的双重设定,使限位环33既可以自由转动的同时还可以通过按压转动,进而使限位环33固定于锚盘3上,同时限位环33下压时,通过对锚柱4台阶形端面进行压制,进而对锚柱4进行固定,有效地避免锚具在使用过程中因误操作等原因导致锚柱4位置变动,进而影响预应力筋的安装精度,使设定好的预应力效果减弱。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锚柱4外径面开设有均匀分布的的限位槽42;所述锚盘3位于第二凹槽31侧壁开设有均匀分布的第一滑槽5;所述第一滑槽5与固定槽相互导通;所述第一滑槽5内滑动连接有限位齿51;所述限位齿51延伸至固定槽内设置;所述限位齿51位于固定槽内一端斜面设计且斜面朝向限位环33;通过对锚柱4端面进行压制进而使其固定地方式并不牢固,当锚柱4受力较大时,还是会产生一定的位移,进而导致精度下降,工作时,限位环33向固定槽内按压,进而挤压弹簧体36,弹簧体36向下滑动对限位齿51形成一定的挤压力,由于限位齿51位于固定槽内一端斜面设计,限位齿51受到挤压向固定槽外移动,进而使限位齿51通过第一滑槽5延伸至第二凹槽31内,延伸至第二凹槽31内的限位齿51与位于第二凹槽31内的锚柱4外柱面的限位槽42之间啮合,进而对锚柱4进行固定,增强锚柱4于第二凹槽31内的固定程度,有效的避免锚柱4受强冲击力发生位移。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限位齿51靠近第二凹槽31一侧锥形设计;所述限位齿51外侧套接有缓冲弹簧52;所述缓冲弹簧52为方形螺旋弹簧设计;所述缓冲弹簧52一端与限位齿51固连、一端与第一滑槽5侧壁固连;所述缓冲弹簧52用于对限位齿51起到复位作用;锚具在使用过程中由于需要进液压千斤顶对预应力筋进行预应力处理,同时夹片41利用摩擦阻力对预应力筋张拉力进行固定时会对锚柱4产生一定的冲击,工作时,缓冲弹簧52与限位齿51和第一滑槽5侧壁之间分别固连,当冲击力作用于限位齿51上时,缓冲弹簧52利用本身的弹力,可以有效的起到缓冲作用,进而可以有效的避免限位齿51受瞬间冲击力使发生回缩现象,进而导致限位齿51对锚柱4的固定效果减弱,导致锚柱4发生侧移,同时缓冲弹簧52的设定还可以在限位环33位未挤压至固定槽时,将限位齿51拉伸至第一滑槽5内,避免限位齿51对锚柱4的移动造成影响。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垫板1一侧开设有加强孔;所述加强孔贯穿垫板1并延伸至锚盘3中;所述加强控内螺纹连接有加强螺栓6,用于只增强垫板1与锚盘3之间的固连力度;锚具在使用过程中当千斤顶对安装于锚柱4内的预应力筋进行张拉以及回弹时,瞬间强冲击力作用在锚盘3上,由于锚盘3与垫板1之间螺纹连接且垫板1厚度的限定,对垫板1和锚盘3之间啮合的螺纹造成较大的压力,工作时,通过使用螺纹啮合的加强螺栓6横向贯穿垫板1和锚盘3,进而有效地增强锚盘3与垫板1之间的结合力度,有效地分担螺纹所承担的压力,进而避免瞬间冲击较为强烈,从而导致螺纹发生形变,致使锚盘3与垫板1之间脱离,进而使锚具报废。

具体工作流程如下:

工作时,将锚盘3通过外螺纹啮合于垫板1上的第一凹槽内,转动限位环33,使限位环33在环形槽32内滑动,进而使限位环33上的第二安装孔35和锚盘3上的第一安装孔34之间中心对齐,此时根据构件的预应力筋的数量以及排布方式,将锚柱4通过重合的第一安装孔34、第二安装孔35填装于呈环形均匀排布的第二凹槽31内,并将锚柱4于第二凹槽31内进行滑动,进而使锚柱4与预应力筋对齐,当锚柱4安装完毕后,将限位环33在环形槽32内滑动,进而使第一安装孔34和第二安装孔35错位,将锚盘3上的限位环33向环形槽32内按压,进而使限位环33位于环形槽32内一端挤压弹簧体36进入固定槽内,同时使限位环33外侧与锚柱4之间的啮合脱离,此时通过转动限位环33,使限位环33与固定槽内的螺纹之间相互啮合,进而使限位环33固定于固定槽内,限位环33向固定槽内按压,进而挤压弹簧体36,弹簧体36向下滑动对限位齿51形成一定的挤压力,由于限位齿51位于固定槽内一端斜面设计,限位齿51受到挤压向固定槽外移动,进而使限位齿51通过第一滑槽5延伸至第二凹槽31内,延伸至第二凹槽31内的限位齿51与位于第二凹槽31内的锚柱4外柱面的限位槽42之间啮合,进而对锚柱4进行固定,即完成组合式预应力锚具的组合。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