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砖生产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15914发布日期:2020-09-15 19:03阅读:116来源:国知局
一种预制砖生产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砖体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预制砖生产系统,用于生产沥青砖。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公路尤其是高等级公路建设取得了巨大发展,截止到2019年底我国公路通车里程已超过480万公里,其中沥青混合料路面占到了40%以上。我国沥青混合料路面的大规模建设开始于上个世纪90年代,而沥青路面的使用年限最长为15~20年,这意味着我国沥青混合料路面大部分已进入了大、中修期,每年将有几万公里的沥青路面需要翻修。沥青混合料路面翻修会产生大量的废旧沥青混合料,预计2019年全国将产生废旧沥青混合料约9000万吨,如此巨量的旧沥青混合料如不加以利用,其堆积或掩埋将会占用大量土地,并且其堆积或掩埋之后会对土壤、地下水等生态环境产生严重污染,进而危害人民健康,因此回收利用旧沥青混合料(沥青路面回收料)对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势在必行。

我国已有部分人对旧沥青混合料的回收利用技术进行了研究,其中一个方向就是将旧沥青路面的铣刨料制成沥青砖,需要再原有的旧沥青混合料中加入一些辅助料混合,再经过制砖设备压制成再生沥青砖。

目前,没有专门针对旧沥青混合料的预制砖生产系统,现有技术中,生产再生沥青砖一般采用现有的制砖设备,因此无法通过设备完成再生沥青混合料的配制,配料、上料全部通过工人手工操作,操作过程费时费力,工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预制砖生产系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制砖过程劳动强度大、费时费力且工作效率低的技术问题,达到流程化生产、省时省力以及提高工作效率的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预制砖生产系统,包括

碎料装置,用于将回收的旧沥青路面的铣刨料进行粉碎得到沥青混合料;

筛分装置,与所述碎料装置的出料口连接,包括至少两个沿沥青混合料运动方向依次顺序设置的筛网,运动方向前部的所述筛网的网孔直径大于运动方向后部的网孔的直径;

集料装置,包括数量与所述筛网的数量一致的集料仓,单个所述集料仓与单个对应的所述筛网的下部空间连通;

第一搅拌装置,与所述集料仓连通,底部设有第一出料口;

预热装置,位于所述第一搅拌装置的外部,用于对所述第一搅拌装置加热;

第二搅拌装置,设有第二出料口,所述第二出料口与所述第一搅拌装置连通;以及

制砖装置,与所述第一出料口连接,包括工作台、与所述工作台连接的凹模部、位于所述凹模部上方且与所述凹模部配合的凸模部、与所述凸模部连接的第一驱动部以及与所述凹模部连接的第二驱动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现了利用回收的旧沥青混合料制备沥青砖的流程化生产,各部分衔接紧密,首先依次碎料、筛料和集料,将物料按沥青砖的制备配方分配好,接着将物料按照配比放入第一搅拌装置中,并且通过第二搅拌装置制备好辅助料后再加入第一搅拌装置中,调节好预热装置的温度,加热与搅拌同时进行,制备好压制沥青砖所需的原材料,最后通过制砖装置压制沥青砖,工作完成;整个流程省时省力,提高了工作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凹模部包括竖向贯穿嵌套于所述工作台中部的凹模套和与所述凹模套滑动配合的顶接结构;

所述凹模套内设有若干均布的砖槽,所述砖槽为竖向贯穿于所述凹模套的通槽;

所述顶接结构包括若干分别位于所述砖槽内且与所述砖槽滑动配合的顶板、位于所述顶板下部的底板以及用于连接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的连接柱,所述砖槽的槽口尺寸与所述顶板的尺寸一致,所述底板与所述第二驱动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沥青混合料首先落入砖槽内,顶板位于砖槽的底部,用于承托沥青混合料,通过凸模部压制成型后,再通过第二驱动部工作,推动顶板移动,使压制好的沥青砖移出砖槽外,制砖过程完成。

上述顶接结构,顶板与底板之间通过连接柱连接,结构简单,有利于减轻第二驱动部的承托重量,并且顶接稳定、可靠。

进一步的,所述凹模套与所述工作台可拆卸连接;所述凹模套的上表面外周设有凸止口,所述凸止口与所述工作台上表面设有的凹止口配合连接,所述凹模套与所述工作台在所述凸止口与所述凹止口配合的部位螺纹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现了凹模套与工作台的可拆卸,凹模套拆装方便,有利于后续的维修工作;更重要的是,通过设计凹模套,实现了制砖装置能够制备不同规格和形状的砖体的功能,凹模套可以设有多个备用,凹模套内的砖槽形状可根据要求设计不同规格,通过更换设有不同规格形状的砖槽的凹模套,使得整个制砖装置的应用范围更广;凸止口和凹止口的配合设计,实现了凹模套安装定位的准确,螺栓布置于止口的配合部位,并且沿止口的周向间隔均布,避免与其它结构干涉,连接牢固可靠。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驱动部包括第二液压缸和与所述第二液压缸的外伸端固定连接的承托平台,所述底板与所述承托平台的上表面可拆卸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现了顶接结构与第二驱动部的可拆卸,上述设计一方面有利于维修,另一方面实现了制砖装置能够制备不同规格和形状的砖体的功能,顶接结构可以设有多个备用,底板的形状根据配套的砖槽形状设计,在更换设有不同规格形状的砖槽的凹模套的同时可以方便地同时更换配套的顶接结构,且只要跟换顶接结构即可,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且使得整个制砖装置的应用范围更广。

进一步的,所述凸模部包括与所述第一驱动部可拆卸连接的连接板和若干固定于所述连接板下表面的压块,所述压块的尺寸与所述砖槽的槽口尺寸一致,所述压块与所述砖槽内壁滑动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连接板与第一驱动部可拆卸连接,一方面有利于维修方便,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实现了制砖装置能够制备不同规格和形状的砖体的功能,连接板连接着压块的整体结构可以设有多个备用,压块的形状根据配套的砖槽形状设计,在更换设有不同规格形状的砖槽的凹模套以及顶接结构的同时可以方便地同时更换配套的连接板,且只要跟连接板连接着压块的整体结构即可,无需将上部的整个第一驱动部进行更换,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且使得整个制砖装置的应用范围更广。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驱动部包括第一液压缸、与所述第一液压缸的外伸端固定连接的吊板、与所述连接板上部可拆卸连接的施压平台以及若干连接所述吊板和所述施压平台的弹性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吊板和弹性件,使得第一驱动部在驱动凸模部压制砖体的过程中有一定的缓冲作用,使得物料逐步受力压制,有利于砖体的成型,并且使得压实更加紧密。

进一步的,所述施压平台上设有振动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振动机振动施压平台从而使得压块产生振动,进而对砖槽内的物料进一步振动压实,使沥青砖压制成型。

进一步的,还包括刮料装置;所述刮料装置包括与所述工作台上表面滑动配合的刮板和用于驱动所述刮板沿沥青混合料输送方向滑动的第三液压缸。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现了清理工作台上散落料和出料的作用,刮料装置在两个工序进行工作,一个是砖槽内落料以后,为了防止砖槽上部以及工作台上有多余的物料存在,因此,启动刮料装置,刮板从出料侧移动到入料侧,刮料后,刮板位于工作台的入料侧,即第三液压缸处于拉伸的状态;另一个是沥青砖压制好以后被顶接结构顶出砖槽以后,再次启动刮料装置,第三液压缸的伸出端收缩,使得刮板从入料侧移动至出料侧,同时刮板将压制好的砖体刮出工作台,使砖体进入后续的装置内,例如输送带,实现了对成型砖体的出料工序。

进一步的,还包括送料装置,所述送料装置包括用于与所述第一出料口对接的接料仓、与所述接料仓的侧部固定的推杆以及用于驱动所述推杆沿沥青混合料进料方向移动的第四液压缸;所述接料仓内设有若干分别与所述砖槽对接的落料通道,所述落料通道竖向贯穿于接料仓的中部,单个落料通道内盛放物料的体积与单个砖槽内盛放的物料体积相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砖槽入料更加方便、快捷,并且能够准确入料,通过第一出料口准确设定落料的重量,即可控制砖槽内的物料多少,适用于多次落料分次挤压成型制砖的工艺,起到很好的控制作用。

进一步的,还包括出料装置,所述出料装置包括与所述工作台的出料侧对接的传送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压制好的砖体能够快速的运出工作台,使用更加便捷,提高工作效率。

综上所述,本发明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实现了利用回收的旧沥青混合料制备沥青砖的流程化生产,各部分衔接紧密,首先依次碎料、筛料和集料,将物料按沥青砖的制备配方分配好,接着将物料按照配比放入第一搅拌装置中,并且通过第二搅拌装置制备好辅助料后再加入第一搅拌装置中,调节好预热装置的温度,加热与搅拌同时进行,制备好压制沥青砖所需的原材料,最后通过制砖装置压制沥青砖,工作完成;整个流程省时省力,提高了工作效率;

2.实现了凹模套与工作台的可拆卸,凹模套拆装方便,有利于后续的维修工作;更重要的是,通过设计凹模套,实现了制砖装置能够制备不同规格和形状的砖体的功能,凹模套可以设有多个备用,凹模套内的砖槽形状可根据要求设计不同规格,通过更换设有不同规格形状的砖槽的凹模套,使得整个制砖装置的应用范围更广;

3.实现了顶接结构与第二驱动部的可拆卸,上述设计一方面有利于维修,另一方面实现了制砖装置能够制备不同规格和形状的砖体的功能,顶接结构可以设有多个备用,底板的形状根据配套的砖槽形状设计,在更换设有不同规格形状的砖槽的凹模套的同时可以方便地同时更换配套的顶接结构,且只要跟换顶接结构即可,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且使得整个制砖装置的应用范围更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预制砖生产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制砖装置、送料装置以及刮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的凹模套安装于工作台内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俯视图;

图5是图2中的顶接结构底部连接于承托平台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俯视图;

图7是图2中的施压平台连接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的仰视图;

图9是图2中的接料仓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9的俯视图;

图11是图2中送料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11中引料仓的俯视图;

图13是图12的后视图;

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预制砖制备装置中砖槽的另一种布置方式示意图。

图中:1、制砖装置,11、工作台,12、凹模部,121、凹模套,1211、砖槽,122、顶接结构,1221、顶板,1222、连接柱,1223、底板,13、凸模部,131、压块,132、连接板,133、施压平台,134、弹性件,135、支架,136、振动机,14、第一驱动部,141、第一液压缸,142、吊板,15、第二驱动部,151、第二液压缸,152、承托平台,2、预热装置,3、第一搅拌装置,31、第一出料口,4、第二搅拌装置,41、第二出料口,5、集料装置,6、筛分装置,7、碎料装置,8、送料装置,81、引料结构,811、引料仓,8111、引料通道,812、滑板,813、支撑架,814、弹簧,82、接料仓,821、落料通道,83、推杆,84、第四液压缸,85、底座,9、刮料装置,91、刮板,92、第三液压缸,10、出料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请一并参照图1所示,为本发明公开的一种预制砖生产系统,包括碎料装置7、筛分装置6、集料装置5、第一搅拌装置3、第二搅拌装置4以及制砖装置1;碎料装置7用于将回收的旧沥青路面的铣刨料进行粉碎得到沥青混合料;筛分装置6与碎料装置7的出料口连接,筛分装置6包括至少两个沿沥青混合料运动方向依次顺序设置的筛网,运动方向前部的筛网的网孔直径大于运动方向后部的网孔的直径;集料装置5包括数量与筛网的数量一致的集料仓,单个集料仓与单个对应的筛网的下部空间连通;第一搅拌装置3与集料仓连通,底部设有第一出料口31;预热装置2位于第一搅拌装置3的外部,用于对第一搅拌装置3加热;第二搅拌装置4设有第二出料口41,第二出料口41与第一搅拌装置3连通;制砖装置1包括工作台11、与工作台11连接的凹模部12、位于凹模部12上方且与凹模部12配合的凸模部13、与凸模部13连接的第一驱动部14以及与凹模部12连接的第二驱动部15,制砖装置1的入料口与第一搅拌装置3的第一出料口31连接。

具体的,碎料装置7包括外部的筒体、位于筒体内部的中心辊、固定于中心辊外周的若干粉碎刀片以及用于驱动中心辊转动的电机,筒体倾斜设置,入口端高于出口端,回收的旧沥青路面铣刨料通过筒体上设有的入口进入筒体内,电机带动中心辊转动,粉碎刀将旧沥青铣刨料进行粉碎;然后通过出口进入筛分装置6,碎料装置7的位置高于筛分装置6,粉碎后的物料直接通过重力的作用落入筛分装置6中;或者在碎料装置7的出口与筛分装置6的入口直接设置传送带。

筛分装置6包括外部的筛分筒体和位于筛分筒体内部且沿竖向间隔倾斜设置的三层筛网,相邻的筛网的倾斜方向相反,优选倾斜夹角为90°,位于最上部的第一层筛网的网孔直径为15mm,碎料经过第一层筛网后,直径大于15mm的废料无法经过筛网,直径小于15mm的碎料经过第一层筛网,第二层筛网直径为10mm,碎料经过第二层筛网后,直径为10mm-15mm的碎料无法经过筛网,从第二层筛网上部的出口流出备用,直径小于10mm的碎料通过第二层筛网,然后碎料继续经过第三层筛网,第三层筛网直径为5mm,直径在5mm-10mm之间的物料无法经过第三层筛网,通过第三层筛网侧部的出口流出备用,直径小于5mm的筛网通过第三层筛网,最后通过第三层筛网下方侧壁出口流出备用;至此,碎料通过筛分装置6后背筛分为直径为0-5mm、5-10mm以及10-15mm三种规格的物料。

集料装置5包括三个集料仓,三个集料仓分别用于盛装三种规格的物料,集料仓的底部出口设有阀门,出口均与第一搅拌装置3的入料口连接,在集料仓与第一搅拌装置3的入料口之间设有配料器,方便按照重量份数配置混合料。

第一搅拌装置3,用于将设定重量份数的混合料进行搅拌混合;

预热装置2用于对第一搅拌装置3内部的物料进行预热,预热装置2可以采用预热套;

第二搅拌装置4,主要用于制备沥青砖用到的辅助料,另外第二搅拌装置4的外部也设有预热装置2,预热装置2可以采用预热套;具体的,首先在第二搅拌装置4中加入新沥青,然后再加入再生剂进行搅拌,得到的辅助料通过底部出口与第一搅拌装置3的入料口连接;

制砖装置1,用于压制沥青砖,第一搅拌装置3拌好物料后,通过第一出料口31落入凹模部12内,第一驱动部14驱动的凸模与第二驱动部15驱动的凹模配合压制,得到制备好的沥青砖。

本实施例实现了利用回收的旧沥青混合料制备沥青砖的流程化生产,各部分衔接紧密,首先依次碎料、筛料和集料,将物料按沥青砖的制备配方分配好,接着将物料按照配比放入第一搅拌装置3中,并且通过第二搅拌装置4制备好辅助料后再加入第一搅拌装置3中,调节好预热装置2的温度,加热与搅拌同时进行,制备好压制沥青砖所需的原材料,最后通过制砖装置1压制沥青砖,工作完成;整个流程省时省力,提高了工作效率。

请一并参照图1-6所示,作为本发明提供的预制砖生产系统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凹模部12包括竖向贯穿嵌套于工作台11中部的凹模套121和与凹模套121滑动配合的顶接结构122;凹模套121内设有若干均布的砖槽1211,砖槽1211为竖向贯穿于凹模套121的通槽;顶接结构122包括若干分别位于砖槽1211内且与砖槽1211滑动配合的顶板1221、位于顶板1221下部的底板1223以及用于连接顶板1221和底板1223的连接柱1222,砖槽1211的槽口尺寸与顶板1221的尺寸一致,底板1223与第二驱动部15连接。

本实施例中,制砖装置1的制砖方式采用在凹模套121内的砖槽1211内压制的方法,沥青混合料首先落入砖槽1211内,顶板1221位于砖槽1211的底部,用于承托沥青混合料,通过凸模部13压制成型后,再通过第二驱动部15工作,推动顶板1221移动,使压制好的沥青砖移出砖槽1211外,制砖过程完成。

上述顶接结构122,顶板1221与底板1223之间通过连接柱1222连接,结构简单,有利于减轻第二驱动部15的承托重量,并且顶接稳定、可靠。

请参照图3所示,作为本发明提供的预制砖生产系统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凹模套121与工作台11可拆卸连接。

本实施例中,将工作台11上设置砖槽1211的位置增加了凹模套121的设计,并且使得凹模套121与工作台11可拆卸连接,优选采用螺栓连接,实现了凹模套121与工作台11的可拆卸,凹模套121拆装方便,有利于后续的维修工作;更重要的是,通过设计凹模套121,实现了制砖装置1能够制备不同规格和形状的砖体的功能,凹模套121可以设有多个备用,凹模套121内的砖槽1211形状可根据要求设计不同规格,通过更换设有不同规格形状的砖槽1211的凹模套121,使得整个制砖装置1的应用范围更广。

请参照图3所示,作为本发明提供的预制砖生产系统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凹模套121的上表面外周设有凸止口,凸止口与工作台11上表面设有的凹止口配合连接,凹模套121与工作台11在凸止口与凹止口配合的部位螺纹连接。

本实施例中的凸止口和凹止口的配合设计,实现了凹模套121安装定位的准确,螺栓布置于止口的配合部位,并且沿止口的周向间隔均布,避免与其它结构干涉,连接牢固可靠。

请参照图2和图5所示,作为本发明提供的预制砖生产系统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第二驱动部15包括第二液压缸151和与第二液压缸151的外伸端固定连接的承托平台152,底板1223与承托平台152的上表面可拆卸连接。

本实施例中第二驱动部15采用了液压驱动系统,通过第二液压缸151的伸缩杆升降,实现了对沥青砖的顶接,顶接牢固可靠,并且移动稳定;另外,在第二液压缸151的外伸端增设了承托平台152,使顶接结构122的底板1223与承托平台152可拆卸链接,实现了顶接结构122与第二驱动部15的可拆卸,上述设计一方面有利于维修,另一方面实现了制砖装置1能够制备不同规格和形状的砖体的功能,顶接结构122可以设有多个备用,底板1223的形状根据配套的砖槽1211形状设计,在更换设有不同规格形状的砖槽1211的凹模套121的同时可以方便地同时更换配套的顶接结构122,且只要跟换顶接结构122即可,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且使得整个制砖装置1的应用范围更广。

请一并参照图2、图7以及图8所示,作为本发明提供的预制砖生产系统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凸模部13包括与第一驱动部14可拆卸连接的连接板132和若干固定于连接板132下表面的压块131,压块131的尺寸与砖槽1211的槽口尺寸一致,压块131与砖槽1211内壁滑动配合。

本实施例中,第一驱动部14对连接板132施加向下的压力,压块131用于压接在砖槽1211内的物料的上部。上述凸模部13的结构设计中,将连接板132与第一驱动部14可拆卸连接,一方面有利于维修方便,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实现了制砖装置1能够制备不同规格和形状的砖体的功能,连接板132连接着压块131的整体结构可以设有多个备用,压块131的形状根据配套的砖槽1211形状设计,在更换设有不同规格形状的砖槽1211的凹模套121以及顶接结构122的同时可以方便地同时更换配套的连接板132,且只要跟连接板132连接着压块131的整体结构即可,无需将上部的整个第一驱动部14进行更换,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且使得整个制砖装置1的应用范围更广。

请一并参照图2、图7和图8所示,作为本发明提供的预制砖生产系统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第一驱动部14包括第一液压缸141、与第一液压缸141的外伸端固定连接的吊板142、与连接板132上部可拆卸连接的施压平台133以及若干连接吊板142和施压平台133的弹性件134。

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吊板142和弹性件134,使得第一驱动部14在驱动凸模部13压制砖体的过程中有一定的缓冲作用,使得物料逐步受力压制,有利于砖体的成型,并且使得压实更加紧密。

请一并参照图2所示,作为本发明提供的预制砖生产系统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施压平台133上设有振动机136。

本实施例在压制的过程中,振动机136振动施压平台133从而使得压块131产生振动,进而对砖槽1211内的物料进一步振动压实,使沥青砖压制成型。

进一步的,工作台11上可以同时设置振动机136,在压制过程中,能够对砖槽1211内的物料进行振动,有利于降低物料间隙,增加沥青砖强度。

请参照图1所示,作为本发明提供的预制砖生产系统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预制砖生产系统还包括刮料装置9;刮料装置9包括与工作台11上表面滑动配合的刮板91和用于驱动刮板沿沥青混合料输送方向滑动的第三液压缸,刮板的板面与工作台11的上表面垂直设置,第三液压缸设有两个,分别固定在工作台11的两侧,第三液压缸的伸出端分别固定于刮板的两端。

本实施例的刮料装置9在两个工序进行工作,一个是砖槽1211内落料以后,为了防止砖槽1211上部以及工作台11上有多余的物料存在,因此,启动刮料装置9,刮板91从出料侧移动到入料侧,刮料后,刮板91位于工作台11的入料侧,即第三液压缸92处于拉伸的状态;另一个是沥青砖压制好以后被顶接结构122顶出砖槽1211以后,再次启动刮料装置9,第三液压缸92的伸出端收缩,使得刮板91从入料侧移动至出料侧,同时刮板91将压制好的砖体刮出工作台11,使砖体进入后续的装置内,例如输送带,实现了对成型砖体的出料工序。

请参照图1、图2、图9和图10所示,作为本发明提供的预制砖生产系统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还包括送料装置8,送料装置8包括用于与第一出料口31对接的接料仓82、与接料仓82的侧部固定的推杆83以及用于驱动推杆83沿沥青混合料进料方向移动的第四液压缸84;接料仓82内设有若干分别与砖槽1211对接的落料通道821,落料通道821竖向贯穿于接料仓82的中部,单个落料通道821内盛放物料的体积与单个砖槽1211内盛放的物料体积相同。

具体的,工作时,定量的物料进入接料仓82的对应落料通道821内,然后第四液压缸84的外伸端推动推杆83进而推动接料仓82移动至工作台11上,砖槽1211成排设置,前排的落料通道821首先与入料的第一排砖槽1211的上槽口对接,物料落入对应砖槽1211内,接着后排的落料通道821经过第一排砖槽1211的上槽口,与第二排砖槽1211对接,物料落入对应的砖槽1211内,实现送料,接着第四液压缸84收缩,使接料仓82重新回到初始接料的位置,一次送料完成。

进一步的,优选采用若干砖槽1211沿入料方向在工作台11上单排间隔分布或沿入料方向在工作台11上相邻横排之间错落布置的方式(如图14所示),避免接料仓82在工作台11上移动时落料通道与不对应的砖槽1211发生接通。

具体的,工作时,第一搅拌装置3底部的第一出料口31落料,物料进入接料仓的对应落料通道内,通过控制第一出料口31上设置的阀门,阀门优选采用电磁阀,定量的物料进入接料仓82的对应落料通道821内,然后第四液压缸84的外伸端推动推杆83进而推动接料仓82移动至工作台11上,落料通道821与砖槽1211的上槽口对接,物料落入对应砖槽1211内,实现送料,接着第四液压缸84收缩,使接料仓82重新回到初始接料的位置,一次送料完成。

上述送料装置8,使得砖槽1211入料更加方便、快捷,并且能够准确入料,避免物料洒落于外部,通过第一出料口31准确设定落料的重量,即可控制砖槽1211内的物料多少,适用于多次落料分次挤压成型制砖的工艺,起到很好的控制作用。

进一步的,如图2以及图11-13所示,接料仓82的上部还设有引料结构81,引料结构81包括引料仓811、固定于引料仓侧部的支撑架813、位于引料仓811下部且与引料仓811下表面抵接滑动配合的滑板812以及后侧连接支撑架813且前侧连接滑板812的弹簧814,滑板812的前部与接料仓82的后侧顶接,弹簧814的伸缩方向沿接料仓82的入料方向,引料仓811内设有若干分别与落料通道821的上端入口对接的引料通道8111,引料仓811的下端面能够与接料仓82的上表面对接。

本实施例中,接料时,接料仓82的上部与引料仓811的下表面对接,使得落料通道821与引料通道8111接通,此时,滑板821被接料仓82压接在接料仓82的后部,弹簧814处于压缩状态;送料时,第四液压缸84外伸带动接料仓82移开引料仓811的下方,同时弹簧814伸长,顶接滑板821移动至引料仓811的下方,将引料通道8111的下方封堵。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引料仓811与第一出料口31连接,第一出料口31设置阀门,阀门打开,向外输出一定量的沥青混合料,沥青混合料通过引料结构81引料,能够比较准确的进入接料仓82的落料通道821内,从而实现了能够定量的向砖槽1211内送料,且砖槽1211内物料比较均匀,使得压制出的砖体厚度一致,有利于提高砖体的一致性,并且实现了送料的机械化,省时省力,提高工作效率。

请参照图1和图2所示,作为本发明提供的预制砖生产系统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还包括出料装置10,出料装置10包括与工作台11的出料侧对接的传送带。

具体的,上述传送带采用滚轴式,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压制好的砖体能够快速的运出工作台,使用更加便捷,提高工作效率。

进一步的,预制砖生产系统还设有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分别与制砖装置1、第一搅拌装置3、预热装置2、第二搅拌装置4、集料装置5、筛分装置6、碎料装置7、送料装置8、刮料装置9以及出料装置10的控制部分电连接,实现生产系统的自动化。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发明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