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暖性建筑结构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3341579发布日期:2020-12-18 16:38阅读:82来源:国知局
一种保暖性建筑结构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保暖性建筑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室内装修时,需要在楼板和墙面上进行装修,例如,常见的地面装修中,通常需要铺设地暖管,在地暖管的底部铺设一层或多层保温材料,在地暖管间隙中填充自流平水泥砂浆或者石膏砂浆,再在其上铺设瓷砖等修饰材料。上述结构虽然能够起到通暖室内的效果,但是却存在以下问题:地暖管使用一段时间后易发生管裂,或者瓷砖下方地面产生裂缝导致瓷砖翘起等现象;为了实现较好的保温效果,地面装修结构设置较厚,降低了层高,室内通热较慢,热量散失多,利用率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保暖性建筑结构及其制备方法,以至少解决或缓解现有技术中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或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保暖性建筑结构,包括依次设置的发泡水泥层、通暖层和自流平石膏层;所述通暖层包括呈间隙设置的通暖管,所述通暖管的间隙中填充有发泡石膏,以能够使发泡石膏的上下面分别贴合发泡水泥层和自流平石膏层。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通暖管的铺设间隙为20-30cm,具体的,所述通暖管可以采用pe-rt管。

在一个示例中,本申请保暖性建筑结构中,自流平石膏层的铺设厚度为1-3cm,发泡水泥层的铺设厚度为3-4cm,保暖性建筑结构的整体厚度小于传统保暖性建筑结构的厚度,在此基础上,其强度能够达到c15级别,与传统结构强度相当,或比其更好,本申请设置方式可以增大室内层高面积,居住更舒适。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保暖性建筑结构还可以设置成预制结构使用。

制备上述保暖性建筑结构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铺设发泡水泥层;

s2:发泡水泥层上强度后,进行通暖管铺设,其中,自然晾干上强度需要2-3天左右的时间;

s3:在通暖管间隙中填充发泡石膏,至正好覆盖通暖管即可;

s4:发泡石膏上强度后,铺设自流平石膏层,实现表面自动找平。

在使用到室内地面时,可以根据需要在自流平石膏层之上再铺设装饰面层,例如地面、瓷砖或地毯等结构,在该建筑结构应用到墙面或房顶时,铺设瓷砖较好。

本发明采用上述结构,所具有的优点是:该保暖性建筑建构,不仅使用寿命长,施工成本低,且热量利用率也较高,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发泡水泥层和通暖管中填充的发泡物料,两者均为发泡物质,均具有一定的孔隙率,结合强度高;发泡石膏和自流平石膏层,均采用石膏物料,两层结合度也较高,这使得建筑结构整体结合强度较高,同时能够保证其力学性能整体坚固度;通暖管为柔性结构与具有柔性作用的发泡石膏结合度也较高。

2、发泡水泥层和发泡石膏均采用发泡物料,孔隙率大保温效果更好;自流平石膏层较发泡水泥层和发泡石膏层的刚性较好,温度导热性比两者也好,使得其即具有相应的支撑强度,又具有较好的导热性,有利于实现通暖管内热量的高效利用;且自流平石膏层找平效果也较好,不易受温度影响开裂。

3、由于发泡石膏柔性较非发泡物料来说更好,因此使用发泡石膏填充通暖管间隙,可以对通暖管热胀冷缩时起缓冲作用,降低通暖管涨裂风险,也可降低发泡石膏层开裂风险。

4、本申请建筑结构可以在保证抗压强度条件下,做的较薄,应用在室内时,可以增加室内体积,例如应用在地面时,可增加层高,居住舒适度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建筑结构的横切剖视图;

图2为本发明建筑结构的斜切剖视图。

图中,1、发泡水泥层,2、通暖层,3、自流平石膏层,21、通暖管,22、发泡石膏。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阐述。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如图1-2所示,该保暖性建筑结构,包括依次设置的发泡水泥层1、通暖层2和自流平石膏层3;所述通暖层包括呈间隙设置的通暖管21,所述通暖管21的间隙中至少填充有发泡石膏22,以能够使发泡石膏的上下面分别贴合发泡水泥层和自流平石膏层。

假设应用场景为室内地面,上述保暖性建筑结构的制备方法如下:

s1:铺设发泡水泥层,铺设厚度在3-4cm;

s2:发泡水泥层上强度后,进行通暖管铺设,其中,自然晾干上强度需要2-3天左右的时间;

s3:在通暖管间隙中填充发泡石膏,至正好覆盖通暖管即可;

s4:发泡石膏上强度后,铺设自流平石膏层,实现表面自动找平,其中自流平石膏层可铺设1-3cm范围内即可。

还可以根据使用需要,在石膏自流平上铺设装饰面层,装饰面层可采用地板、瓷砖或地毯。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本申请建筑结构为:依次设置的发泡水泥层(3cm)、通暖层(通暖管间隙为20cm,间隙填充发泡石膏)、自流平石膏层(1cm)。

传统建筑结构为:发泡水泥(3-4cm)、地暖管(2cm;20-30cm)、钢丝网片5cm×5cm、细石混凝土层(4-5cm)。

1、试块实验测定强度

参考l17zj301图集,在施工现场做抗压强度标准试块,用压力机做试验抗压,直至试块破坏为止时抗力机显示强度值为c15,与传统结构的强度相当,但是本申请结构可以设置更薄,有利于增加室内层高。若层间的结合度不是足够好,在抵受压力情况下,层间可以脱开或者错位。

2、靠杆实验测定平整度

现场施工后,利用靠杆测量多点靠杆距离,即地面到靠杆的距离,本申请测量后均符合要求。

3、地面开裂度实验

(1)在室内温度30-35℃的夏天,现场施工1周后,人眼观察施工地面裂纹,传统结构会出现少许细纹,本申请建筑结构基本无裂纹,2个月后,观察施工地面无裂纹增加现象,传统结构会出现细纹增大的现象;

(2)在室内温度8-15℃的冬天,现场施工1周后,人眼观察施工地面裂纹,本申请建筑结构基本无裂纹,传统结构会出现少许细纹,2个月后,观察施工地面无裂纹增加现象,传统结构会出现细纹增大的现象。冬天通暖1-2月后,本申请建筑结构表面观察不到裂纹现象。

4、室内湿度实验

施工2个月后,在相同的封闭室中,通过湿度传感器来记录每日湿度,本申请保暖性建筑结构1个月内湿度的变化量为±5%rh;传统结构1个月内湿度的变化量为±10%rh。产生上述结果的原因是:本申请发泡石膏采用脱硫石膏废料,其具有一定的呼吸性,在太干燥的空气中可以释放一定的水汽,太潮湿的环境中可以吸收部分水气,起到些微调节室内湿度的作用。传统石膏直接利用石膏矿,孔隙率相对小,导致调节效果差些。

本申请保暖性建筑结构,发泡水泥层和通暖管中填充的发泡物料,两者均为发泡物质,均具有一定的孔隙率,结合强度高;发泡石膏和自流平石膏层,均采用石膏物料,两层结合度也较高,使得建筑结构整体结合强度较高。发泡水泥层和发泡石膏均采用发泡物料,孔隙率大保温效果更好;自流平石膏层较发泡水泥层和发泡石膏层的刚性较好,温度导热性比两者也好,使得其即具有相应的支撑强度,又具有较好的导热性,有利于实现通暖管内热量的高效利用;且自流平石膏层找平效果也较好,该层不易受温度影响开裂。由于发泡石膏柔性较非发泡物料来说更好,因此使用发泡石膏填充通暖管间隙,可以对通暖管热胀冷缩时起缓冲作用,降低通暖管涨裂风险,也可降低发泡石膏层开裂风险。

综上可知,本申请建筑建构,不仅使用寿命长,施工成本低,且热量利用率也较高。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不能作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对于本领域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对本发明实施方式所做出的任何替代改进或变换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本发明未详述之处,均为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公知技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