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用板材、建筑用板材的制作方法和拼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2801375发布日期:2020-11-04 04:00阅读:117来源:国知局
建筑用板材、建筑用板材的制作方法和拼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建筑领域,具体涉及建筑用板材、建筑用板材的制作方法和拼接方法。



背景技术:

在建筑领域,有很多建筑用板材,如专利号为201910519636.x的中国专利,就公开了一种建筑用板材及一种建筑用板材的制作方法,该方案为了避免蜂窝芯的四周裸露在外,采用了在蜂窝芯四周粘接纤维层的方式,但纤维层的强度较低,难以对蜂窝芯起到保护作用,生产和后期安装过程中,还需要去除边部毛刺,并安装型材增强板材的结构强度,由于纤维层的孔隙较小,还增大了发泡材料渗入、渗透纤维层进行粘接的难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结构强度高、后期安装方便的建筑用板材,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建筑用板材的制作方法和拼接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中的产品是,建筑用板材,包括:

蜂窝芯,所述蜂窝芯具有多个蜂窝孔,所述蜂窝孔的轴心线垂直于所述蜂窝芯水平延伸后所在的平面;

面板,所述面板通过第一发泡材料粘接在所述蜂窝芯的上端,所述第一发泡材料填充进靠近所述蜂窝芯的上端的蜂窝孔并与所述蜂窝孔的孔壁相粘接;

底板,所述底板通过第二发泡材料粘接在所述蜂窝芯的下端,所述第二发泡材料填充进靠近所述蜂窝芯的下端的蜂窝孔并与所述蜂窝孔的孔壁相粘接;

所述建筑用板材还包括框架,所述框架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蜂窝芯的四周并构成所述蜂窝芯的围边。

优选地,所述框架为矩形框架,所述框架由两根纵向型材和两根横向型材垂直拼接而成,所述纵向型材和所述横向型材的拼接处通过角码进行连接。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角码为塑胶角码,所述型材为铝型材。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型材远离所述蜂窝芯的侧壁上开设有安装槽。

进一步优选地,其中一根所述型材具有倾斜的侧壁,该侧壁位于该型材远离所述蜂窝芯的一侧,该侧壁所在的平面与所述面板所在的平面之间的夹角为45°。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安装槽的槽壁上设置有倒刺,所述倒刺沿所述安装槽的延伸方向延伸。

优选地,所述框架的上表面与所述面板的下表面相贴合,所述框架的下表面与所述底板的下表面相齐平。

优选地,所述第一发泡材料、所述第二发泡材料均为聚氨酯组合料,所述聚氨酯组合料由两种组分组成,一种组分是含羟基的聚醚,另一种组分是聚合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的固化剂,所述含羟基的聚醚与所述聚合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的固化剂混合时的质量比为1:1。

优选地,所述面板包括瓷板砖,所述底板包括彩钢板,所述蜂窝芯的材质为纸或铝,所述蜂窝芯的单位面积重量为100~2500g/㎡,所述蜂窝芯在上下方向的厚度为6~30mm。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中的方法是,建筑用板材的制作方法,包括:

在面板的背面涂覆第一发泡材料,在底板的背面涂覆第二发泡材料,将框架固定在蜂窝芯的四周,通过模压成型使所述面板通过所述第一发泡材料粘接在所述蜂窝芯的上端、使所述底板通过所述第二发泡材料粘接在所述蜂窝芯的下端、使所述第一发泡材料填充进靠近所述蜂窝芯的上端的蜂窝孔并与所述蜂窝孔的孔壁相粘接、使所述第二发泡材料填充进靠近所述蜂窝芯的下端的蜂窝孔并与所述蜂窝孔的孔壁相粘接;

在所述第一发泡材料、所述第二发泡材料固化后进行所述模压成型的脱模步骤,得到建筑用板材。

优选地,在将所述框架固定在所述蜂窝芯的四周之前,还包括所述框架的制作步骤,所述制作步骤为,将两根纵向型材和两根横向型材垂直拼接,在所述纵向型材和所述横向型材的连接处设置角码并通过所述角码连接所述纵向型材和所述横向型材,得到所述框架。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框架的制作步骤中的所述角码为塑胶角码,所述型材为铝型材。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框架的制作步骤中的所述型材远离所述蜂窝芯的侧壁上开设有安装槽。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安装槽的槽壁上设置有倒刺,所述倒刺沿所述安装槽的延伸方向延伸。

优选地,所述第一发泡材料、所述第二发泡材料均为聚氨酯组合料,所述聚氨酯组合料由两种组分组成,一种组分是含羟基的聚醚,另一种组分是聚合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的固化剂,将上述两种组分按质量比1:1混合后进行涂覆。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一发泡材料的涂覆量为1000±50g/㎡,所述第二发泡材料的涂覆量为500±25g/㎡。

优选地,所述模压成型的模压压力为150-200kg/㎡,模压时间为60-70min。

优选地,所述面板为瓷板砖,所述底板为彩钢板,所述蜂窝芯的材质为纸或铝,所述蜂窝芯的单位面积重量为100~2500g/㎡,所述蜂窝芯在上下方向的厚度为6~30mm。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建筑用板材的拼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将两块上述建筑用板材沿左右方向水平放置,使这两块建筑用板材之间具有间隔;

b.将横截面为一字型的连接胶条的一端插入位于左侧的所述建筑用板材的右侧的安装槽内;

c.将这两块建筑用板材靠拢,使连接胶条的另一端插入位于右侧的所述建筑用板材的左侧的安装槽内;

d.在靠拢后的这两块建筑用板材的中间插入调平器,通过所述调平器调整这两块建筑用板材的相对位置,使这两块建筑用板材的面板上表面相齐平、使这两块建筑用板材的底板的下表面相齐平、使这两块建筑用板材之间的缝隙均匀,完成这两块建筑用板材的水平拼接;

在步骤c之前还包括在位于右侧的所述建筑用板材的左侧面的安装槽内涂覆结构胶的步骤。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建筑用板材的拼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将一块上述建筑用板材面板朝下水平放置,使该建筑用板材的具有倾斜侧壁的型材朝右;将另一块上述建筑用板材面板朝右竖直放置,使该建筑用板材的具有倾斜侧壁的型材朝下,使竖直放置的所述建筑用板材位于水平放置的所述建筑用板材的右侧部的上方;

b.将横截面为l型的连接胶条的一端插入水平放置的所述建筑用板材的右侧的安装槽内,使所述连接胶条的另一端沿竖直方向向上延伸;

c.将竖直放置的所述建筑用板材向下移动进行拼接,使所述连接胶条的向上延伸的端部插入竖直放置的所述建筑用板材的下侧的安装槽内;

d.在拼接后的这两块建筑用板材的面板之间的缝隙处涂覆美缝剂,完成这两块建筑用板材的垂直拼接;

其特征在于:

在步骤c之前还包括在竖直放置的所述建筑用板材的下侧的安装槽内涂覆结构胶的步骤;

在步骤d之后还包括将横截面为l形的铝型材通过自攻螺丝固定到这两块建筑用板材相邻的型材上进行加固的步骤。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建筑用板材的拼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将一块上述建筑用板材面板朝上水平放置,将另一块上述建筑用板材面板朝左竖直放置,使竖直放置的所述建筑用板材位于水平放置的所述建筑用板材的右侧部的上方;

b.将横截面为一字型的连接胶条的上端部插入竖直放置的所述建筑用板材的下侧的安装槽内,使所述连接胶条的下端部沿竖直方向向下延伸;

将连接用铝型材通过自攻螺丝固定在水平放置的所述建筑用板材的右侧的型材上,在所述铝型材的第一凹槽内安装密封胶条,使密封胶条的左侧的外壁与水平放置的所述建筑用板材的面板的右侧面相贴合并抵紧;

c.将竖直放置的所述建筑用板材向下移动进行拼接,使所述连接胶条的下端部插入所述铝型材的第二凹槽内,使所述密封胶条的上侧的外壁与竖直放置的所述建筑用板材的面板的下侧面相贴合并抵紧;

d.在拼接后的这两块建筑用板材的面板之间的缝隙处涂覆美缝剂;

其特征在于:

在步骤c之前还包括在所述铝型材的第二凹槽内涂覆结构胶的步骤。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发明提供的建筑用板材,通过将面板通过第一发泡材料粘接在蜂窝芯的上端,将底板通过第二发泡材料粘接在蜂窝芯的下端,在蜂窝芯的四周可拆卸地设置框架,从而构成蜂窝芯的围边,能够很好的保护蜂窝芯,使得板材的结构强度更高,并且通过框架阻挡了边部毛刺,安装时无需进行去毛刺处理,后期安装更加方便,也使得本发明提供的建筑用板材的结构更加简单、成本更低,发泡材料的粘接效果更好;本发明提供的建筑用板材的制作方法,只需一次模压即可成型,操作简单,适于工业化生产;本发明提供的建筑用板材的拼接方法,能够根据需求拼接出不同尺寸、适于阳角型墙角安装、适于阴角型墙角安装的板材,操作简单,适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建筑用板材实施例一的前视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后视示意图(局部进行了剖视)。

图3是图2中a-a方向的剖视示意图。

图4是图2中b-b方向的剖视示意图。

图5是图3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图3中d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7是本发明中建筑用板材实施例二的后视示意图(局部进行了剖视)。

图8是图7中e-e方向的剖视示意图。

图9是图8中f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0是图8中g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1是本发明中建筑用板材的第一种拼接方式的剖视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中建筑用板材的第二种拼接方式的剖视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中建筑用板材的第三种拼接方式的剖视示意图。

图14是制作本发明中建筑用板材的模具的主视示意图。

其中:10.建筑用板材;20.建筑用板材;100.蜂窝芯;101.蜂窝孔;200.面板;201.第一发泡材料;300.底板;301.第二发泡材料;400.框架;401.纵向型材;4011.安装槽;4012.倒刺;4013.外侧壁;4014.凸出部;402.横向型材;403.角码;501.连接胶条;502.连接胶条;503.调平器;504.结构胶;505.美缝剂;506.连接型材;507.自攻螺丝;508.连接型材;5081.第一垂直面;5082.第二垂直面;5083.第一凹槽;5084.第二凹槽;509.密封胶条;600.模具;601.左模具;6011.放置区;602.右模具;6021.放置区;6022.快速夹钳;603.铰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作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本发明描述的上、下方向是指图3、图11、图12、图13中的上、下方向,本发明描述的左、右方向是指图4、图11、图12、图13、图14中的左、右方向。

实施例一

如图1-6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建筑用板材10,包括:蜂窝芯100、面板200、底板300、框架400,其中,蜂窝芯100具有多个依次排列的蜂窝孔101,蜂窝芯100沿水平方向延伸呈板状,蜂窝孔101的轴心线垂直于蜂窝芯100水平延伸后所在的平面;面板200通过第一发泡材料201粘接在蜂窝芯100的上端,第一发泡材料101填充进靠近蜂窝芯100的上端的蜂窝孔101内并与蜂窝孔101的孔壁相粘接;底板300通过第二发泡材料301粘接在蜂窝芯100的下端,第二发泡材料301填充进靠近蜂窝芯100的下端的蜂窝孔101内并与蜂窝孔101的孔壁相粘接;框架400可拆卸地设置在蜂窝芯100的四周并构成蜂窝芯100的围边。

在本实施例中,面板200为瓷板砖,底板300为彩钢板,蜂窝芯100的材质为铝,蜂窝芯100的单位面积重量为100~2500g/㎡,蜂窝芯100在上下方向的厚度为6~30mm。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发泡材料201、第二发泡材料301均为聚氨酯组合料,所述聚氨酯组合料由两种组分组成,一种组分是含羟基的聚醚,另一种组分是聚合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的固化剂,所述含羟基的聚醚与所述聚合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的固化剂混合时的质量比为1:1。

在本实施例中,框架400为矩形框架,框架400由两根纵向型材401和两根横向型材402垂直拼接而成,纵向型材401和横向型材402的拼接处通过角码403进行连接;角码403为塑胶角码,价廉易得;纵向型材401和横向型材402为铝型材,在确保建筑用板材10整体强度的同时,能够降低其重量;两根纵向型材401远离蜂窝芯100的侧壁上开设有安装槽4011,安装槽4011的槽壁上设置有倒刺4012,倒刺4012沿安装槽4011的延伸方向延伸,设置安装槽4011及倒刺4012能够方便在建筑用板材10拼接时设置连接胶条。

在本实施例中,框架400的上表面与面板200的下表面相贴合,框架400的外侧壁与面板200的侧壁相齐平,框架400的下表面与底板300的下表面相齐平,底板400仅粘接在蜂窝芯100的下端。

实施例二

如图7-10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建筑用板材20,其结构与实施例一种的建筑用板材10的结构大致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建筑用板材20的一根纵向型材401具有一个倾斜的外侧壁4013,外侧壁4013位于该纵向型材401远离蜂窝芯100的一侧,外侧壁4013所在的平面与面板200所在的平面之间的夹角为45°,该纵向型材401的安装槽4011的槽壁平整,仅在安装槽4011的开口处设置有向内的凸出部4014,该凸出部4014用于卡住连接胶条。

制作图1-6中建筑用板材的制作方法,该方法采用图14所示的模具进行制作,具体方法包括:

通过机械手将面板200正面朝下放置在右模具602的放置区6021内,在面板200的背面涂覆第一发泡材料201,通过机械手将底板300正面朝下放置在左模具601的放置区6011内,在底板300的背面涂覆第二发泡材料;

将两根纵向型材401和两根横向型材402垂直拼接,在纵向型材401和横向型材402的连接处设置角码403并通过角码403连接纵向型材401和横向型材402,得到矩形的框架400;

将框架400通过铁丝或螺钉等现有的固定方式固定在蜂窝芯100的四周,使左模具601通过位于左模具601和右模具602之间的铰链603向右翻转,使左模具601扣合在右模具602上,通过右模具602上设置的快速夹钳6022施加一定的压紧力在左模具601和右模具602上,实现模压成型,通过该模压成型的方式使面板200通过第一发泡材料201粘接在蜂窝芯100的上端、使底板300通过第二发泡材料301粘接在蜂窝芯100的下端、使第一发泡材料201填充进靠近蜂窝芯100的上端的蜂窝孔101内并与蜂窝孔101的孔壁相粘接、使第二发泡材料301填充进靠近蜂窝芯100的下端的蜂窝孔101内并与蜂窝孔100的孔壁相粘接;

在第一发泡材料201、第二发泡材料301固化后进行所述模压成型的脱模步骤,得到建筑用板材10。

在本方法中,角码403采用塑胶角码,价廉易得,纵向型材401和横向型材402采用铝型材,坚固耐用,重量轻;优选地,纵向型材401远离蜂窝芯100的侧壁上开设有安装槽4011,便于拼接时设置连接胶条,为增强安装槽4011与连接胶条之间的固定效果,采用的纵向型材401的安装槽4011的槽壁上设置有倒刺4012,倒刺4012沿安装槽4011的延伸方向延伸。

在本方法中,第一发泡材料201、第二发泡材料301均为聚氨酯组合料,该聚氨酯组合料由两种组分组成,一种组分是含羟基的聚醚,另一种组分是聚合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的固化剂,在涂覆前,将上述两种组分按质量比1:1混合并搅拌均匀,在本方法中,由于面板200、底板300与蜂窝芯100之间没有阻挡,第一发泡材料201和第二发泡材料301的涂覆量角上,具体地,第一发泡材料201的涂覆量为1000±50g/㎡,第二发泡材料301的涂覆量为500±25g/㎡,由于上述发泡材料能够顺畅的进入蜂窝芯100的蜂窝孔101内进行发泡,快速夹钳6022施加的压紧力(也就是所述模压成型工艺的模压压力)无需很大,在本方法中,该模压压力为150-200kg/㎡,模压时间为60-70min。

在本方法中,面板200为瓷板砖,底板300为彩钢板,蜂窝芯100的材质为铝,蜂窝芯100的单位面积重量为100~2500g/㎡,蜂窝芯100在上下方向的厚度为6~30mm。

本方法只需一次模压即可成型,操作简单,适于工业化生产,采用机械手放置面板及底板,位置精准,不易放错,由于模压压力较小,无需采用复杂的模压设备,能够大幅降低生产成本。

本发明提供的建筑用板材有三种拼接方式。

图11展示了第一种拼接方式,该拼接方式采用的拼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将两块建筑用板材10沿左右方向水平放置,使这两块建筑用板材10之间具有间隔;

b.将横截面为一字型的连接胶条501的左端部插入位于左侧的建筑用板材10的右侧安装槽4011内;

在位于右侧的建筑用板材10的左侧安装槽4011内涂覆结构胶504;

c.将这两块建筑用板材10靠拢,使连接胶条501的右端部插入位于右侧的建筑用板材10的左侧安装槽4011内;

d.在靠拢后的这两块建筑用板材10的中间插入调平器503,通过调平器503调整这两块建筑用板材10的相对位置,使这两块建筑用板材10的面板200的上表面相齐平、使这两块建筑用板材10的底板300的下表面相齐平、使这两块建筑用板材10之间的缝隙均匀,完成这两块建筑用板材10的水平拼接。

上述第一种拼接方式适用于在平整的墙面上安装建筑用板材10。

图12展示了第二种拼接方式,该拼接方式采用的拼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将一块建筑用板材20面板200朝下水平放置,使该建筑用板材20的具有倾斜侧壁4013的纵向型材401朝右;将另一块建筑用板材20面板200朝右竖直放置,使该建筑用板材20的具有倾斜侧壁4013的纵向型材401朝下,使竖直放置的建筑用板材20位于水平放置的建筑用板材20的右侧部的上方;

b.将横截面为l型的连接胶条502的一端部插入水平放置的建筑用板材20的右侧的安装槽4011内,使连接胶条502的另一端沿竖直方向向上延伸;

在竖直放置的建筑用板材20的下侧的安装槽4011内涂覆结构胶504;

c.将竖直放置的建筑用板材20向下移动进行拼接,使连接胶条502的向上延伸的端部插入竖直放置的建筑用板材20的下侧的安装槽4011内;

d.在拼接后的这两块建筑用板材20的面板200之间的缝隙处涂覆美缝剂505;

再将横截面为l形的铝型材506通过自攻螺丝507固定到这两块建筑用板材20相邻的纵向型材401上进行加固,完成这两块建筑用板材的垂直拼接。

上述第二种拼接方式适用于在阳角型的墙角处安装建筑用板材20。

图13展示了第三种拼接方式,该拼接方式采用的拼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将一块建筑用板材10面板200朝上水平放置,将另一块建筑用板材10面板200朝左竖直放置,使竖直放置的建筑用板材10位于水平放置的建筑用板材10的右侧部的上方;

b.将横截面为一字型的连接胶条501的上端部插入竖直放置的建筑用板材10的下侧的安装槽4011内,使连接胶条501的下端部沿竖直方向向下延伸;

将连接用铝型材508通过自攻螺丝507固定在水平放置的建筑用板材10的右侧的纵向型材401上,具体地,连接用铝型材508包括相垂直的第一面5081和第二面5082,第一面5081和第二面5082的垂直连接处设置有第一凹槽5083,第二面5082上开设有第二凹槽5084,自攻螺丝507贯穿第一面5081将第一面501固定在水平放置的建筑用板材10的右侧的纵向型材401上,在第一凹槽5083内安装密封胶条509,使密封胶条509的左侧的外壁与水平放置的建筑用板材10的面板200的右侧面相贴合并抵紧;在第二凹槽5084内涂覆结构胶504;

c.将竖直放置的建筑用板材10向下移动进行拼接,使连接胶条501的下端部插入第二凹槽5083内,使密封胶条509的上侧的外壁与竖直放置的建筑用板材10的面板200的下侧面相贴合并抵紧;

d.在拼接后的这两块建筑用板材10的面板200之间的缝隙处涂覆美缝剂505,完成这两块建筑用板材的垂直拼接。

上述第三种拼接方式适用于在阴角型的墙角处安装建筑用板材10。

在本发明提供的拼接方法中,横截面为一字型的连接胶条501一端部的直径略小,该端部插入涂覆有结构胶504的安装槽4011内或者第二凹槽5084内,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能够在结构胶504固化前微调这两块建筑用板材10/20之间的角度,使之符合要求。

本发明提供的建筑用板材的拼接方法,能够根据需求拼接出不同尺寸、适于阳角型墙角安装、适于阴角型墙角安装的板材,操作简单,适用范围广。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