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涉及建筑构件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保温再生骨料楼面及其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再生骨料楼面是一种使用再生骨料做成的楼面,而再生骨料是用建筑垃圾中的废混凝土经破碎、筛分而制成的骨料。
相关技术中的楼面,均由吊机将叠合板铺设至楼层中,之后在叠合板上绑扎钢筋,再之后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凝固后,便完成了楼面的施工过程。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人们居住在该相关技术建造而成的房屋时,屋内的温度难以长时间保持,从而造成室内热气或者冷气的流失,因此增加耗电量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提高保温性能,本申请提供一种保温再生骨料楼面及其加工工艺。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保温再生骨料楼面,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保温再生骨料楼面,包括楼面本体,所述楼面本体内部预埋有钢筋架,所述楼面本体内预埋有保温板,所述保温板相对设置有两个,两所述保温板分别设置于钢筋架的两侧,每一所述保温板内均开设有隔热真空腔,所述隔热真空腔相对分布于保温板内的两端,每一所述隔热真空腔内均设置有隔热加强板,所述隔热加强板选用的是陶瓷纤维板,所述陶瓷纤维板整体适配于隔热真空腔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室内的热量将会受到保温板的阻隔,从而难以穿过楼面本体,这样,室内的热气或者冷气将会持续存在于室内,因此室内的温度将会保持恒定,从而实现了保温的功能;另外,隔热真空腔的设置,能够进一步降低热量的流失,从而进一步提高本申请保温的功能;另外,陶瓷纤维板具有较低的导热系数,且陶瓷纤维板的耐压强度高,韧性也较好,因此陶瓷纤维板的设置,能够进一步提高保温效果的同时,提高保温板的强度,从而延长保温板的使用寿命。
优选的,所述保温板选用的是酚醛泡沫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酚醛泡沫板的闭孔率高,因此其导热系数低,即隔热性能较好;另外,酚醛具有苯环结构,即其尺寸较为稳定,而且酚醛泡沫板的化学成分稳定,具有防腐抗老化的特性,因此延长了保温板的使用寿命。
优选的,所述楼面本体内还预埋有真空绝热板,所述真空绝热板位于两保温板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真空绝热板具有较低的导热系数,并且真空绝热板的厚度较薄,其重量较轻,因此真空绝热板在具有较好的保温作用的同时,能够节省材料的使用。
优选的,所述楼面本体内的钢筋架设置有两组,两所述钢筋架分别设置于真空绝热板面对两保温板的两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相对设置的钢筋架,增加了楼面本体内部的钢筋量,这样能够进一步提高楼面本体的受力能力,从而提高了楼面本体的强度,因此提高了本申请制成的房屋的安全性。
优选的,两所述钢筋架相互背离的一侧分别设置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包括抵触板和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抵触板的一面,两所述保温板上分别贯穿开设有供连接杆穿设的连接孔,所述抵触板位于保温板远离相应的钢筋架的一侧,所述连接杆穿过相应的连接孔并连接于相应的钢筋架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件的设置,能够将保温板固定于钢筋架上,这样保温板在楼面本体浇筑的过程中,能够更加稳定地固定于模具中,即提高了楼面本体生产时的稳定性。
优选的,两所述保温板靠近钢筋架的一侧均设置有若干与连接杆相对应的锁紧板,每一所述锁紧板上均开设有锁紧螺纹孔,所述连接杆螺纹连接于锁紧螺纹孔,且所述锁紧板均抵触于相应的保温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锁紧板的设置,使得保温板能够被牢牢地锁紧于锁紧板和抵触板之间,这样便能进一步限制保温板的位置,从而进一步提高楼面本体生产时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真空绝热板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夹持板,所述夹持板的两侧壁分别与其两侧的钢筋架相连接,两所述夹持板靠近真空绝热板的一侧分别开设有夹持槽,所述真空绝热板的两端分别嵌设于夹持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夹持板的设置,能够将真空绝热板固定于两钢筋架之间,这样真空绝热板在楼面本体浇筑的过程中,能够更加稳定地固定于模具中,即进一步提高了楼面本体生产时的稳定性。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保温再生骨料楼面的施工工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保温再生骨料楼面的加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s10,搭建模具,采用钢板搭建成与楼面本体外轮廓一致的模具,再将模具竖直放置并在上端预留开口;
s20,制作并放置预埋件,将真空绝热板的两端分别嵌设于夹持板的夹持槽内,再将真空绝热板的两侧侧壁焊接至两侧的钢筋架上;之后,分别将限位件安装于保温板上,并使用锁紧板锁紧保温板;再之后,将连接杆焊接至相应的钢筋架上,以固定两个保温板;最后,将整个预埋件从模具的上端开口处放置于搭建好的模具内;
s30,浇注混凝土,往模具内浇注混凝土,待凝固后完成加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施工人员首先采用钢板搭建成与楼面本体外轮廓一致的模具,再将模具竖直放置并在上端预留开口,这样便能混凝土浇于模具内之后,能够从下至上逐步填充于模具内,从而保证了楼面本体的强度;之后,将真空绝热板的两端分别嵌设于夹持板的夹持槽内,再将真空绝热板的两侧侧壁焊接至两侧的钢筋架上,之后分别将限位件安装于保温板上,并使用锁紧板锁紧保温板,再之后将连接杆焊接至相应的钢筋架上,以固定两个保温板,再之后将整个预埋件从模具的上端开口处放置于搭建好的模具内;最后,往模具内浇注混凝土,待凝固后完成加工。
优选的,所述步骤s30中,在往模具内浇注混凝土时,对模具进行振动,以振实模具内的混凝土。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混凝土在浇入模具内的过程中,能够不断受到振动的作用,而更加的密实,这样便能提高楼面本体整体的强度,即提高了产品质量。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室内的热量将会受到保温板的阻隔,从而难以穿过楼面本体,这样,室内的热气或者冷气将会持续存在于室内,因此室内的温度将会保持恒定,从而实现了保温的功能;另外,隔热真空腔的设置,能够进一步降低热量的流失,从而进一步提高本申请保温的功能;另外,陶瓷纤维板具有较低的导热系数,且陶瓷纤维板的耐压强度高,韧性也较好,因此陶瓷纤维板的设置,能够进一步提高保温效果的同时,提高保温板的强度,从而延长保温板的使用寿命。
2.限位件的设置,能够将保温板固定于钢筋架上,这样保温板在楼面本体浇筑的过程中,能够更加稳定地固定于模具中,即提高了楼面本体生产时的稳定性。
3.施工人员首先采用钢板搭建成与楼面本体外轮廓一致的模具,再将模具竖直放置并在上端预留开口,这样便能混凝土浇于模具内之后,能够从下至上逐步填充于模具内,从而保证了楼面本体的强度;之后,将真空绝热板的两端分别嵌设于夹持板的夹持槽内,再将真空绝热板的两侧侧壁焊接至两侧的钢筋架上,之后分别将限位件安装于保温板上,并使用锁紧板锁紧保温板,再之后将连接杆焊接至相应的钢筋架上,以固定两个保温板,再之后将整个预埋件从模具的上端开口处放置于搭建好的模具内;最后,往模具内浇注混凝土,待凝固后完成加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整体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1、楼面本体;2、保温板;21、连接孔;211、隔热真空腔;2111、隔热加强板;3、钢筋架;4、限位件;41、抵触板;42、连接杆;5、锁紧板;51、锁紧螺纹孔;6、真空绝热板;7、夹持板;71、夹持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2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保温再生骨料楼面。参照图1,再生骨料楼面包括楼面本体1,楼面本体1由混凝土浇筑而成。楼面本体1的内部预埋有保温板2,并且楼面本体1内部的保温板2相对设置有两个。本实施例中,保温板2选用的是具有高保温性能的酚醛泡沫板。
参照图1,每个保温板2内均开设有隔热真空腔211,隔热真空腔211相对分布于保温板2内的两端。每一隔热真空腔211内均预埋设置有隔热加强板2111,隔热加强板2111选用的是陶瓷纤维板,陶瓷纤维板整体适配于隔热真空腔211内,以提高保温板2的保温效果以及强度。
参照图2,楼面本体1的内部还预埋有钢筋架3,并且楼面本体1内的钢筋架3相对设置有两组,两组钢筋架3均位于两保温板2之间。本实施例中,钢筋架3由多根横向以及多根竖向的钢筋通过焊接组合而成。
参照图2,两个钢筋架3相互背离的一侧分别设置有若干限位件4,限位件4包括抵触板41和连接杆42。连接杆42的一端通过焊接固定于抵触板41的一面,两个保温板2上分别贯穿开设有供连接杆42穿设的连接孔21。在两个保温板2靠近钢筋架3的一侧均设置有若干与连接杆42相对应的锁紧板5,每个锁紧板5上均贯穿开设有锁紧螺纹孔51。抵触板41位于保温板2远离钢筋架3的一侧,连接杆42穿过相应的连接孔21并螺纹连接于锁紧板5上的锁紧螺纹孔51,之后,连接杆42的端部再通过焊接固定于相应的钢筋架3上。当每个锁紧板5均锁紧之后,各个锁紧板5将会抵触于相应的保温板2,从而实现保温板2的固定。
参照图2,在楼面本体1内还预埋有真空绝热板6,该真空绝热板6位于两钢筋架3之间。真空绝热板6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夹持板7,两个夹持板7靠近真空绝热板6的一侧分别开设有夹持槽71,且真空绝热板6的两端分别嵌设于夹持槽71内。夹持板7的两侧壁分别通过焊接固定于其两侧的钢筋架3,从而实现真空绝热板6的固定。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保温再生骨料楼面的实施原理为:本申请在装配于房屋建筑后,房屋内的热量将会同时受到楼面本体1内的保温板2以及真空绝热板6的阻挡,而难以穿透楼面本体1,这样,室内的热气或者冷气便能长时间停留,从而实现保温的功能。
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一种保温再生骨料楼面的加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搭建模具,采用钢板搭建成与楼面本体1外轮廓一致的模具,再将模具竖直放置并在上端预留开口。
制作并放置预埋件,将真空绝热板6的两端分别嵌设于夹持板7的夹持槽71内,再将真空绝热板6两侧的侧壁焊接至其两侧的钢筋架3上;之后,分别将限位件4安装于保温板2上,并使用锁紧板5锁紧保温板2;再之后,将连接杆42焊接至相应的钢筋架3上,以固定两个保温板2;最后,将整个预埋件从模具的上端开口处放置于搭建好的模具内。
浇注混凝土,往模具内浇注混凝土,在往模具内浇注混凝土时,采用振动机对模具进行振动,以振实模具内的混凝土,待凝固后完成加工。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