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震吊顶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167347发布日期:2020-12-04 13:59阅读:311来源:国知局
一种减震吊顶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吊顶安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减震吊顶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的吊顶安装时采用多个固定点为强连接结构,尤其是与原顶、原墙的固定点位置为强连接形式,在地震区或者地震频发区域吊顶由于无法进行减震,导致吊顶在地震区或地震频发区的事故率过高,吊顶面板严重脱落,吊顶周边构件破坏,部分网格骨架破坏。

中国专利cn206319472u、2017-07-11公开了一种嵌缝式模块化吊顶。嵌缝式模块化吊顶包括第一吊板和第二吊板,第一龙骨和第二龙骨,第一龙骨固定在第一吊板上,第一龙骨背向第一吊板的一侧有第一固定部;第二龙骨固定在第二吊板上,第二龙骨背向第一吊板的一侧有第二固定部;卡式龙骨开设有卡接槽,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均通过卡齿与卡式龙骨卡接;嵌缝条第一端伸入第一吊板和第二吊板之间并与夹持件的第二端卡接,嵌缝条第二端卡接在第一吊板和第二吊板的外表面。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嵌缝式模块化吊顶,提高施工效率,降低现场安装的难度,降低嵌缝式模块化吊顶的空间占用率,增加空间使用效率,保证嵌缝条稳固地连接在相邻的顶板之间。上述专利中的模块化吊顶在地震区或者地震频发区域内时,由于吊顶在受外力无法进行减震,会导致吊顶损坏严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减震吊顶安装结构。

本发明提出一种减震吊顶安装结构,包括基板组件、用以将基板组件悬挂起来的悬挂件、用以给悬挂件进行减震以给基板组件进行减震的减震件,所述减震件包括用以将悬挂件顶端吊起并给悬挂件进行减震以给基板组件顶端进行减震的第一减震结构和用以给基板组件侧端进行减震的第二减震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基板组件包括多个基层板,所述悬挂件包括固定于一个基层板一端的第一安装结构、固定于另一个基层板一端的第二安装结构、龙骨、第一卡接结构、连接于第一卡接结构底端的第二卡接结构,所述第一卡接结构顶端卡接于龙骨,所述第二卡接结构底部一端卡接于第一安装结构、底部另一端卡接于第二安装结构。

进一步地,还包括设置于基层板两端的安装缝、嵌缝条,所述嵌缝条包括插接于一个基层板的安装缝的第一插接板、插接于另一个基层板的安装缝的第二插接板和用以嵌套于两个相邻基层板之间缝隙的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一插接板、第二插接板。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安装结构包括第一安装板、连接于第一安装板的第一支撑板、连接于第一支撑板的第二支撑板、连接于第二支撑板另一端的第一止挡板,还包括用以由第一止挡板、第二支撑板、第一支撑板围成的第一插接槽,所述第二安装结构包括第二安装板、连接于第二安装板的第三支撑板、连接于第三支撑板的第四支撑板、连接于第四支撑板另一端的第二止挡板,还包括用以由第二止挡板、第三支撑板、第四支撑板围成的第二插接槽,所述第二卡接结构包括用以在其插接于第一插接槽时将第一安装结构托起的第三插接板、第二连接板、用以在其插接于第二插接槽时将第二安装结构托起的第四插接板、第三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一端连接于第一卡接结构底部一端、另一端连接于第三插接板,所述第三连接板一端连接于第一卡接结构底部另一端、另一端连接于第四插接板。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卡接结构包括第一底板、设置于第一底板一端的第五支撑板、设置于第五支撑板一端的第六支撑板、设置于第一底板另一端的第七支撑板、设置于第七支撑板一端的第八支撑板,所述第五支撑板、第六支撑板围成第三插接槽,所述第七支撑板、第八支撑板围成第四插接槽,所述龙骨为u型龙骨,所述u型龙骨一端插接于第三插接槽、另一端插接于第四插接槽。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减震结构包括一端固定于墙壁顶端的第一限位筒、套接于第一限位筒的第一螺杆、设置于第一螺杆顶端的第三止挡板、套接于第一螺杆上位于第三止挡板和第一限位筒之间部分的第一弹簧,所述第一螺杆底端固定于所述龙骨。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减震结构包括一端固定于墙壁侧端的第二限位筒、套接于第二限位筒的第二螺杆、设置于第二螺杆一端第四止挡板、套接于第二螺杆上位于第四止挡板和第二限位筒之间部分的第二弹簧、第三安装结构,所述第三安装结构包括固定于地板组件上的第三安装板、连接于第三安装板的第九支撑板,所述第二螺杆固定于第九支撑板。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限位筒上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减震结构还包括一端贯穿第一安装孔并固定于墙壁顶端的第一螺栓,所述第二限位筒上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减震结构还包括一端贯穿第二安装孔并固定于墙壁侧端的第二螺栓。

进一步地,所述龙骨中部设有第三安装孔,所述第一减震结构还包括用以在第一螺杆贯穿于第三安装孔时螺接于第一螺杆位于第三安装孔底端部分的第一紧固螺母。

进一步地,所述第九支撑板上设有第四安装孔,所述第二减震结构还包括用以在第二螺杆贯穿于第四安装孔时螺接于第二螺杆位于第四安装孔一端的部分的第二紧固螺母。

本发明的一种减震吊顶安装结构有以下有益效果:

1、悬挂件将基板组件悬挂起来,第一减震结构将悬挂件顶端吊起,使得基板组件吊装在墙壁顶端,并且在悬挂件出现晃动时减震件可以给悬挂件顶端进行减震以给基板组件顶端进行减震,第二减震结构给基板组件侧端进行减震,在基板组件安装恶劣环境地区如地震区或者地震频发区域内时,第一减震结构和第二减震结构可以缓解外力如地震波对吊顶的影响,灾害的发生,安装方便,操作简单,物料简单,占用层高低,适用范围广;

2、基板组件为多个基层板,在任意两个相邻的基层板中的一个基层板上安装第一安装结构,在另一个基层板上安装第二安装结构,龙骨设置于基板组件顶端,第一卡接结构顶端卡接于龙骨,第二卡接结构底部两端分别卡接于第一安装结构、第二安装结构,从而实现将多个基层板吊起,并且可以使得基层板的高度相同,实现多个单板的吊起,安装简便;

3、基层板的两端设有安装缝,在任意相邻两个基层板中间存在缝隙,第一插接板插接于相邻两个基层板中的一个基层板的安装缝,第一连接板嵌套于两个相邻基层板之间的缝隙,第二插接板插接于相邻两个基层板中的另一个基层板的安装缝,第一连接板两端连接于第一插接板、第二插接板,从而既可以实现给相邻两个基层板之间的缝隙进行遮盖,又可以将两个基层板的端部连接起来,提高基层板的稳定;

4、第一安装板固定安装于相邻两个基层板中的一个基层板上,第三插接板插接于第一插接槽,第二连接板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三插接板、第一卡接结构,从而通过第三插接板和第一安装结构的配合将一个基层板托起,第一止挡板和第一支撑板可以分别防止第三插接板在作左右运动时从第一插接槽的两端滑出,第二安装板固定安装于另一个基层板上,第四插接板插接于第二插接槽,第三连接板两端分别接于第四插接板、第一卡接结构,从而通过第四插接板和第二安装结构的配合将另一个基层板托起,第二止挡板和第四支撑板可以分别防止第四插接板在作左右运动时从第二插接槽的两端滑出,提高第一安装结构、第二卡接结构连接的稳定性和第二安装结构、第二卡接结构连接的稳定性

5、第五支撑板、第六支撑板围成第三插接槽,第七支撑板、第八支撑板围成第四插接槽,u型龙骨从第一底板顶端插入,u型龙骨一端插接于第三插接槽、另一端插接于第四插接槽,第一底板可以托起u型龙骨底端,第五支撑板可以防止u型龙骨从第一卡接结构一侧滑出,第七支撑板可以防止u型龙骨从第一卡接结构另一侧滑出,第六支撑板、第八支撑板可以防止u型龙骨从第一卡接结构顶端滑出,从而既可以实现将u型龙骨吊起,又可以实现u型龙骨和第一卡接结构连接的稳定性;

6、第一限位筒顶端固定于墙壁顶端,第一限位筒底端设有第一安装槽,第一螺杆顶端套接于第一安装槽,第一螺杆顶端设有第三止挡板,第一弹簧套接于第一螺杆上位于第三止挡板和第一限位筒之间部分,第一弹簧的截面积大于第一安装槽的面积,避免第一弹簧滑出第一安装槽,第一螺杆底端固定连接于龙骨,第一弹簧和第一限位筒的配合将第一螺杆吊起,从而可以将龙骨吊起,同时在龙骨受力竖直向下运动时拉动第一螺杆向下运动,带动第三止挡板向下运动,从而压缩第一弹簧,使得第一弹簧可以给第一螺杆减震,进而实现给龙骨减震,从而实现给基层板减震,减震效果较好;

7、第三安装板固定于位于基板组件中靠近端部的一个基板组件的一端,第二限位筒固定于墙壁侧端,第二限位筒底端设有第二安装槽,第二螺杆一端套接于第二安装槽,第一螺杆一端设有第四止挡板,第二弹簧套接于第二螺杆上位于第四止挡板和第二限位筒之间部分,第二弹簧的截面积大于第二安装槽的面积,避免第二弹簧滑出第二安装槽,第二螺杆另一端固定于第九支撑板,从而使得第二卡接结构连接于基层板一端,在基层板受力左右运动时拉动第二螺杆运动,带动第四止挡板运动,从而压缩第二弹簧,使得第二弹簧可以给第二螺杆减震,进而实现给基层板减震,减震效果较好。

附图说明

并入到说明书中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且与描述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在这些附图中,类似的附图标记用于表示类似的要素。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减震吊顶安装结构的正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减震吊顶安装结构中图1的a处放大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减震吊顶安装结构中图1的b处放大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减震吊顶安装结构中图1的c处放大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减震吊顶安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减震吊顶安装结构中图5的d处放大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减震吊顶安装结构中的第一安装结构、第二安装结构分别安装于相邻2个基层板上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减震吊顶安装结构中龙骨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减震吊顶安装结构中的第一减震结构分别连接于墙壁顶端和龙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减震吊顶安装结构中的第二减震结构分别连接于墙壁侧端和第九支撑板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减震吊顶安装结构中的第一卡接结构连接于第二卡接结构时的第一侧视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减震吊顶安装结构中的第一卡接结构连接于第二卡接结构时的第二侧视图。

图中:1-基层板,21-第一安装结构,211-第一安装板,212-第一支撑板,213-第二支撑板,214-第一止挡板,22-第二安装结构,221-第二安装板,222-第三支撑板,223-第四支撑板,224-第二止挡板,23-龙骨,24-第一卡接结构,241-第一底板,242-第五支撑板,243-第六支撑板,244-第七支撑板,245-第八支撑板,25-第二卡接结构,251-第三插接板,252-第二连接板,253-第四插接板,254-第三连接板,31-第二限位筒,32-第二螺杆,33-第四止挡板,34-第二弹簧,35-第二螺栓,36-第二紧固螺母,37-第三安装板,38-第九支撑板,41-第一限位筒,42-第一螺杆,43-第三止挡板,44-第一弹簧,45-第一螺栓,46-第一紧固螺母,5-嵌缝条,51-第一插接板,52-第二插接板,53-第一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

请参阅图1至图12。本发明实施例的减震吊顶安装结构,包括基板组件、用以将基板组件悬挂起来的悬挂件、用以给悬挂件进行减震以给基板组件进行减震的减震件,减震件包括用以将悬挂件顶端吊起并给悬挂件进行减震以给基板组件顶端进行减震的第一减震结构和用以给基板组件侧端进行减震的第二减震结构。

此处,悬挂件将基板组件悬挂起来,第一减震结构将悬挂件顶端吊起,使得基板组件吊装在墙壁顶端,并且在悬挂件出现晃动时减震件可以给悬挂件顶端进行减震以给基板组件顶端进行减震,第二减震结构给基板组件侧端进行减震,在基板组件安装恶劣环境地区如地震区或者地震频发区域内时,第一减震结构和第二减震结构可以缓解外力如地震波对吊顶的影响,灾害的发生,安装方便,操作简单,物料简单,占用层高低,适用范围广。

基板组件可以包括多个基层板1,悬挂件包括固定于一个基层板1一端的第一安装结构21、固定于另一个基层板1一端的第二安装结构22、龙骨23、第一卡接结构24、连接于第一卡接结构24底端的第二卡接结构25,第一卡接结构24顶端卡接于龙骨23,第二卡接结构25底部一端卡接于第一安装结构21、底部另一端卡接于第二安装结构22,在任意两个相邻的基层板1中的一个基层板1上安装第一安装结构21,在另一个基层板1上安装第二安装结构22,龙骨23设置于基板组件顶端,第一卡接结构24顶端卡接于龙骨23,第二卡接结构25底部两端分别卡接于第一安装结构21、第二安装结构22,从而实现将多个基层板1吊起,并且可以使得基层板1的高度相同,实现多个单板的吊起,安装简便。

作为本实施例中的减震吊顶安装结构还可以包括设置于基层板1两端的安装缝、嵌缝条5,嵌缝条5包括插接于一个基层板1的安装缝的第一插接板51、插接于另一个基层板1的安装缝的第二插接板52和用以嵌套于两个相邻基层板1之间缝隙的第一连接板53,第一连接板53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一插接板51、第二插接板52。

基层板1的两端设有安装缝,安装缝可以为矩形安装缝,基层板1可以为矩形基层板1,在任意相邻两个基层板1中间存在缝隙,缝隙可以为矩形缝隙,第一插接板51插接于相邻两个基层板1中的一个基层板1的安装缝,第一连接板53嵌套于两个相邻基层板1之间的缝隙,第二插接板52插接于相邻两个基层板1中的另一个基层板1的安装缝,第一连接板53两端连接于第一插接板51、第二插接板52,第一连接板53、第一插接板51、第二插接板52一体成型,第一连接板53可以为矩形连接板,第一插接板51、第二插接板52对称设置,第一插接板51可以为矩形插接板,第一插接板51的端部设有圆角,便于插接于安装缝,避免在第一插接板51插接于安装缝时其四个角挤压安装缝的四个角而损坏安装缝,第一插接板51的端部可以设有第一橡皮套,从而可以实现在第一插接板51插接于一个基层板1的安装缝时实现过盈配合,又可以在第一插接板51插接于安装缝时保护安装缝,第二插接板52的端部可以设有第二橡皮套,从而可以实现在第二插接板52插接于另一个基层板1的安装缝时可以过盈配合,又可以在第二插接板52插接于安装缝时保护安装缝,从而既可以实现给相邻两个基层板1之间的缝隙进行遮盖,又可以将两个基层板1的端部连接起来,提高基层板1的稳定。

第一安装结构21可以包括第一安装板211、连接于第一安装板211的第一支撑板212、连接于第一支撑板212的第二支撑板213、连接于第二支撑板213另一端的第一止挡板214,还包括用以由第一止挡板214、第二支撑板213、第一支撑板212围成的第一插接槽,第二安装结构22包括第二安装板221、连接于第二安装板221的第三支撑板222、连接于第三支撑板222的第四支撑板223、连接于第四支撑板223另一端的第二止挡板224,还包括用以由第二止挡板224、第三支撑板222、第四支撑板223围成的第二插接槽,第二卡接结构25包括用以在其插接于第一插接槽时将第一安装结构21托起的第三插接板251、第二连接板252、用以在其插接于第二插接槽时将第二安装结构22托起的第四插接板253、第三连接板254,第二连接板252一端连接于第一卡接结构24底部一端、另一端连接于第三插接板251,第三连接板254一端连接于第一卡接结构24底部另一端、另一端连接于第四插接板253。

第一安装板211固定安装于相邻两个基层板1中的一个基层板1上,第三插接板251插接于第一插接槽,第二连接板252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三插接板251、第一卡接结构24,从而通过第三插接板251和第一安装结构21的配合将一个基层板1托起,第一止挡板214和第一支撑板212可以分别防止第三插接板251在作左右运动时从第一插接槽的两端滑出,第二安装板221固定安装于另一个基层板1上,第四插接板253插接于第二插接槽,第三连接板254两端分别接于第四插接板253、第一卡接结构24,从而通过第四插接板253和第二安装结构22的配合将另一个基层板1托起,第二止挡板224和第四支撑板223可以分别防止第四插接板253在作左右运动时从第二插接槽的两端滑出,提高第一安装结构21、第二卡接结构25连接的稳定性和第二安装结构22、第二卡接结构25连接的稳定性。第一安装结构21、第二安装结构22形状相同,基层板1顶端保持平齐,通过螺栓或者螺丝或者螺钉可以分别将第一安装板211和第二安装板221安装于基层板1,第一安装板211、第一支撑板212、第二支撑板213、第一止挡板214一体成型,第二安装板221、第三支撑板222、第四支撑板223一体成型,第一支撑板212垂直于第一安装板211,第二支撑板213平行于第一安装板211,第一止挡板214垂直于第二支撑板213,第三支撑板222垂直于第二安装板221,第四支撑板223平行于第二安装板221,第二止挡板224垂直于第四支撑板223,第一插接槽、第二插接槽均为矩形插接槽,第二连接板252、第三连接板254对称设置,第三插接板251、第四插接板253对称设置,第三插接板251为矩形插接板,第二连接板252可以为弧形连接板,便于将第三插接板251插接于第一插接槽。

第一卡接结构24可以包括第一底板241、设置于第一底板241一端的第五支撑板242、设置于第五支撑板242一端的第六支撑板243、设置于第一底板241另一端的第七支撑板244、设置于第七支撑板244一端的第八支撑板245,第五支撑板242、第六支撑板243围成第三插接槽,第七支撑板244、第八支撑板245围成第四插接槽,龙骨23为u型龙骨23,u型龙骨23一端插接于第三插接槽、另一端插接于第四插接槽。

第五支撑板242、第六支撑板243围成第三插接槽,第七支撑板244、第八支撑板245围成第四插接槽,u型龙骨23从第一底板241顶端插入,u型龙骨23一端插接于第三插接槽、另一端插接于第四插接槽,第一底板241可以托起u型龙骨23底端,第五支撑板242可以防止u型龙骨23从第一卡接结构24一侧滑出,第七支撑板244可以防止u型龙骨23从第一卡接结构24另一侧滑出,第六支撑板243、第八支撑板245可以防止u型龙骨23从第一卡接结构24顶端滑出,从而既可以实现将u型龙骨23吊起,又可以实现u型龙骨23和第一卡接结构24连接的稳定性。第一底板241可以为矩形底板,第二连接板252固定连接于第一底板241底部一端,第三连接板254固定连接于第一底板241底部另一端,从而实现将第二卡接结构25稳定连接,第五支撑板242、第七支撑板244对称设置,第六支撑板243、第八支撑板245对称设置,第五支撑板242可以为矩形板,第五支撑板242通过一弧形部连接于第一底板241顶部一端,第六支撑板243为弧形支撑板,第五支撑板242、第六支撑板243、弧形部一体成型,弧形部可以焊接于第一底板241,第七支撑板244、第八支撑板245可以一体成型,第七支撑板244可以焊接于第一底板241。

第一减震可以结构包括一端固定于墙壁顶端的第一限位筒41、套接于第一限位筒41的第一螺杆42、设置于第一螺杆42顶端的第三止挡板43、套接于第一螺杆42上位于第三止挡板43和第一限位筒41之间部分的第一弹簧44,第一螺杆42底端固定于龙骨23。

第一限位筒41顶端固定于墙壁顶端,第一限位筒41底端设有第一安装槽,第一螺杆42顶端套接于第一安装槽,第一螺杆42顶端设有第三支撑板222,第一弹簧44套接于第一螺杆42上位于第三止挡板43和第一限位筒41之间部分,第一弹簧44的截面积大于第一安装槽的面积,避免第一弹簧44滑出第一安装槽,第一螺杆42底端固定连接于龙骨23,第一弹簧44和第一限位筒41的配合将第一螺杆42吊起,从而可以将龙骨23吊起,同时在龙骨23受力竖直向下运动时拉动第一螺杆42向下运动,带动第三止挡板43向下运动,从而压缩第一弹簧44,使得第一弹簧44可以给第一螺杆42减震,进而实现给龙骨23减震,从而实现给基层板1减震,减震效果较好。第一安装槽设置于第一限位筒41中部,第一螺杆42固定于龙骨23的中部,第一弹簧44为螺旋圆柱体弹簧,第三止挡板43可以固定连接于第一螺杆42顶端。

第二减震结构可以包括一端固定于墙壁侧端的第二限位筒31、套接于第二限位筒31的第二螺杆32、设置于第二螺杆32一端第四止挡板33、套接于第二螺杆32上位于第四止挡板33和第二限位筒31之间部分的第二弹簧34、第三安装结构,第三安装结构包括固定于地板组件上的第三安装板37、连接于第三安装板37的第九支撑板38,第二螺杆32固定于第九支撑板38。第三安装板37固定于位于基板组件中靠近端部的一个基板组件的一端,第二限位筒31固定于墙壁侧端,第二限位筒31底端设有第二安装槽,第二螺杆32一端套接于第二安装槽,第一螺杆42一端设有第四止挡板33,第二弹簧34套接于第二螺杆32上位于第四止挡板33和第二限位筒31之间部分,第二弹簧34的截面积大于第二安装槽的面积,避免第二弹簧34滑出第二安装槽,第二螺杆32另一端固定于第九支撑板38,从而使得第二卡接结构25连接于基层板1一端,在基层板1受力左右运动时拉动第二螺杆32运动,带动第四止挡板33运动,从而压缩第二弹簧34,使得第二弹簧34可以给第二螺杆32减震,进而实现给基层板1减震,减震效果较好。第三安装结构、第二安装结构22、第一安装结构21形状相同,从而可以大规模生产制造。第三安装板37通过螺栓或者螺钉或者螺丝固定于基层板1,第三安装板37为矩形安装板,第三安装板37平行于基层板1,第九支撑板38垂直于第三安装板37。第二弹簧34为螺旋圆柱体弹簧。

第一限位筒41上可以设有第一安装孔,第一减震结构还包括一端贯穿第一安装孔并固定于墙壁顶端的第一螺栓45,第二限位筒31上设有第二安装孔,第二减震结构还包括一端贯穿第二安装孔并固定于墙壁侧端的第二螺栓35。第一限位筒41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且开口的一端朝着墙壁设置,第一安装槽设置于第一限位筒41封闭的一端,第一限位筒41开口处的两端对称设有第一固定板,第一安装孔设置于固定板,第一螺栓45贯穿第一安装孔并固定于墙壁顶端,安装简便,第一限位筒41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第一安装槽设置于第一限位筒41封闭的一端,第一限位筒41开口处的两端对称设有第一固定板,第一安装孔设置于固定板,第一螺栓45贯穿第一安装孔并固定于墙壁顶端,安装简便。第二限位筒31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且开口的一端朝着墙壁设置,第二安装槽设置于第二限位筒31封闭的一端,第二限位筒31开口处的两端对称设有第二固定板,第一安装孔设置于固定板,第二螺栓35贯穿第一安装孔并固定于墙壁侧端,安装简便,第二限位筒31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第二安装槽设置于第二限位筒31封闭的一端,第二限位筒31开口处的两端对称设有第二固定板,第一安装孔设置于固定板,第二螺栓35贯穿第一安装孔并固定于墙壁侧端,安装简便。

龙骨23中部可以设有第三安装孔,第一减震结构还包括用以在第一螺杆42贯穿于第三安装孔时螺接于第一螺杆42位于第三安装孔底端部分的第一紧固螺母46,安装简便,提高龙骨23和第一减震结构连接的稳固性,从而可以通过将第一紧固螺母46螺接于第一螺杆42不同位置,调节龙骨23的高度,进而调节基层板1的高度。

第九支撑板38上设有第四安装孔,第二减震结构还包括用以在第二螺杆32贯穿于第四安装孔时螺接于第二螺杆32位于第四安装孔一端的部分的第二紧固螺母36,安装简便,提高第九支撑板38和第二减震结构连接的稳固性,从而可以通过将第二紧固螺母36螺接于第二螺杆32上不同位置,调节第九支撑板38左右位置,进而调节基层板1左右位置。

上面描述的内容可以单独地或者以各种方式组合起来实施,而这些变型方式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上端”、“下端”、“底端”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申请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含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