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立柱翻转凿毛及吊装的辅助运输系统及工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4299888发布日期:2021-03-17 00:50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立柱翻转凿毛及吊装的辅助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对应设置在地面上的两个轨道槽和与轨道槽连通的排水槽,所述的轨道槽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均对应设置有清渣槽和台阶部,所述的轨道槽的长度方向上的其中一端与清渣槽之间对应设置有支撑垫块,两个轨道槽内对应设置有至少两个运输组件,所述的运输组件包括两个分别设置在轨道槽内的升降减压装置和设置在两个升降减压装置上并用于对立柱起到支撑作用的支撑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立柱翻转凿毛及吊装的辅助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升降减压装置包括设置在轨道槽内的底座,所述的底座的底部设置有轨道轮,所述的底座内通过升降装置连接有升降杆,所述的升降杆的远离底座的一端设置有升降板,所述的升降板上设置有与支撑装置连接的缓冲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立柱翻转凿毛及吊装的辅助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升降装置包括设置在底座上的升降槽,所述的升降杆滑动连接在升降槽内,所述的升降槽的底面上设置有升降电机,所述的升降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升降螺杆,所述的升降杆呈中空结构,所述的升降螺杆的远离升降电机的一端位于升降杆内部,所述的升降杆的底部设置有与升降螺杆螺纹连接的升降套筒。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立柱翻转凿毛及吊装的辅助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升降螺杆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限位板。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种用于立柱翻转凿毛及吊装的辅助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升降杆的横截面呈矩形,所述的升降槽的横截面呈与升降杆相配合的矩形。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4所述的一种用于立柱翻转凿毛及吊装的辅助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缓冲装置包括固定在升降板上的缓冲壳体,所述的缓冲壳体内设置有缓冲腔,所述的缓冲腔内滑动连接有缓冲板,所述的缓冲板与缓冲腔的底面之间通过缓冲弹簧连接,所述的缓冲板的远离缓冲弹簧的一侧设置有贯穿至缓冲壳体外的缓冲柱,所述的缓冲壳体上设置有与缓冲腔连通的出气孔,所述的缓冲柱的远离缓冲板的一侧设置有与支撑装置连接的下连接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立柱翻转凿毛及吊装的辅助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装置包括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所述的上支撑板的下表面上设置有上安装柱,所述的下支撑板的上表面上设置有与上安装柱相配合的下安装槽,所述的下安装槽内设置有减震板,所述的减震板与下安装槽的底面之间通过减震弹簧连接,所述的下连接板上设置有连接槽,所述的下支撑板的下表面上设置有与连接槽相配合的连接块。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用于立柱翻转凿毛及吊装的辅助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支撑板的沿长度方向上的左右两侧对应设置有散力组件,所述的散力组件包括多个由弹性材料制成的散力柱,所述的散力柱由多个散力单体组成,所述的上支撑板上设置有与散力组件相配合的散力凹槽。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用于立柱翻转凿毛及吊装的辅助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散力组件还包括散力槽,所述的散力槽内设置有散力气囊,所述的散力柱的底端设置在散力气囊上,所述的下支撑板上设置有连通散力槽与下支撑板的下表面的导气通道,所述的导气通道内设置有出气管,所述的出气管的一端连接在散力气囊上,所述的出气管的另一端连接在出气孔上。

10.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用于立柱翻转凿毛及吊装的辅助运输系统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以下步骤进行:

步骤一,施工前准备,根据立柱的尺寸计算支撑位置,通过升降减压装置将支撑装置调节至合适的高度,并将运输组件移动到合适的位置;

步骤二,立柱翻转,通过龙门吊将立柱的一端抵在支撑垫块上,然后将立柱翻转放倒至支撑装置上;

步骤三,底部凿毛,工作人员站在台阶部上通过凿毛机对立柱的底部进行凿毛操作,凿毛时产生的碎渣会掉入相邻的清渣槽内;

步骤四,顶部凿毛,将立柱通过升降减压装置沿着轨道槽移动,从而使得立柱的顶部被移动到对应另一个清渣槽处,然后工作人员站在台阶部上通过凿毛机对立柱的顶部进行凿毛操作,凿毛时产生的碎渣会掉入该处清渣槽内;

步骤五,通过龙门吊将完成凿毛作业的立柱放置于立柱存放区。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装配式建筑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立柱翻转凿毛及吊装的辅助运输系统及工作方法。一种用于立柱翻转凿毛及吊装的辅助运输系统,包括对应设置在地面上的两个轨道槽,所述的轨道槽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均对应设置有清渣槽和台阶部,所述的轨道槽的长度方向上的其中一端与清渣槽之间对应设置有支撑垫块,两个轨道槽内对应设置有至少两个运输组件,所述的运输组件包括两个分别设置在轨道槽内的升降减压装置和设置在两个升降减压装置上并用于对立柱起到支撑作用的支撑装置。本发明安全、高效、易清理碎屑,并且对支撑装置的调节十分方便,不会产生较大误差,保证工作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宁英杰;白丽辉;赵颖超;龚世文;黄祎涵;李锋;李清云;朱标;陈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绍兴市城投建筑工业化制造有限公司;浙江交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0.26
技术公布日:2021.03.16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