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自动定位的防撞杆安装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339304发布日期:2021-03-19 12:20阅读:76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自动定位的防撞杆安装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安全设施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自动定位的防撞杆安装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人们根据自身的喜好所购买的私家车大小均存在差异,由于私家车的大小不同导致所建车库的尺寸也不同,所需安装的防撞杆的相应距离也存在差异,目前防撞杆通常为人工安装,每次安装前均需要人工对车库尺寸进行测量,然后对安装防撞杆的位置进行定位,操作繁琐,并且在人工打孔时会使钻头对孔内砂石碎屑进行持续转动粉碎,造成车库内粉尘飞扬,还需后续对车库进行整体清理,费时费力。

结合上述问题,急需一种可自动定位的防撞杆安装设备,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目前人们根据自身的喜好所购买的私家车大小均存在差异,由于私家车的大小不同导致所建车库的尺寸也不同,所需安装的防撞杆的相应距离也存在差异,目前防撞杆通常为人工安装,每次安装前均需要人工对车库尺寸进行测量,然后对安装防撞杆的位置进行定位,操作繁琐,并且在人工打孔时会使钻头对孔内砂石碎屑进行持续转动粉碎,造成车库内粉尘飞扬,还需后续对车库进行整体清理,费时费力的缺点,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自动定位的防撞杆安装设备。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可自动定位的防撞杆安装设备,包括有支撑板、控制显示屏、侧壁定位安装系统、轮脚架、内壁定位安装系统和顶升气缸;支撑板与控制显示屏相连接;支撑板与侧壁定位安装系统相连接;侧壁定位安装系统下方设置有两组轮脚架;侧壁定位安装系统与内壁定位安装系统相连接;侧壁定位安装系统与顶升气缸相连接。

进一步说明,侧壁定位安装系统包括有第一侧板、展开组件、第一固定板、第一电动导轨、第一电动滑块、第二固定板、第二电动导轨、第二电动滑块、第一安装组件、第三电动导轨、第三电动滑块、第四电动滑块、第一伸缩板、第二伸缩板、第一滑套架、第二滑套架、第三伸缩板、第三固定板、第四电动导轨、第五电动滑块、第四固定板、第五电动导轨、第六电动滑块、第六电动导轨、第七电动滑块、第八电动滑块、第二安装组件、第二侧板、第一定位板、红外线测距仪、红外线接收器和第二定位板;第一侧板与展开组件相连接;展开组件与顶升气缸相连接;第一侧板依次与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进行固接;第一侧板依次与第一伸缩板和第三伸缩板进行固接;第一侧板与第二伸缩板进行固接;第一侧板与红外线测距仪相连接;第一侧板与第二定位板进行固接;第一侧板与轮脚架相连接;展开组件与第二侧板相连接;第一固定板与第一电动导轨进行固接;第一电动导轨与第一电动滑块进行滑动连接;第二固定板与第二电动导轨进行固接;第二电动导轨与第二电动滑块进行滑动连接;第三电动导轨一侧与第一电动滑块进行固接;第三电动导轨另一侧与第二电动滑块进行固接;第三电动导轨依次与第三电动滑块和第四电动滑块进行滑动连接;第三电动滑块和第四电动滑块均与第一安装组件相连接;第一伸缩板与第二侧板相连接;第二伸缩板外表面依次与第一滑套架和第二滑套架相连接;第一滑套架与内壁定位安装系统相连接;第二滑套架与内壁定位安装系统相连接;第二伸缩板与第二侧板相连接;第三伸缩板与第二侧板相连接;第三固定板和第四固定板依次与第二侧板进行固接;第三固定板与第四电动导轨进行固接;第四电动导轨与第五电动滑块进行滑动连接;第四固定板与第五电动导轨进行固接;第五电动导轨与第六电动滑块进行滑动连接;第六电动导轨一侧与第五电动滑块进行固接;第六电动导轨另一侧与第六电动滑块进行固接;第六电动导轨依次与第七电动滑块和第八电动滑块进行滑动连接;第七电动滑块和第八电动滑块均与第二安装组件相连接;第二侧板与第一定位板进行固接;第二侧板与红外线接收器相连接。

进一步说明,内壁定位安装系统包括有第三侧板、第五固定板、第七电动导轨、第九电动滑块、第六固定板、第八电动导轨、第十电动滑块、第九电动导轨、第十一电动滑块、第十二电动滑块、第三安装组件、第一连接板、第十电动导轨、第十三电动滑块、第十一电动导轨、第十四电动滑块、第一电动推杆、第二电动推杆、第一电动夹和定位架;第三侧板依次与第五固定板和第六固定板进行固接;第三侧板与第一连接板进行固接;第三侧板与定位架相连接;第三侧板与第一滑套架相连接;第三侧板与第二滑套架相连接;第五固定板与第七电动导轨进行固接;第七电动导轨与第九电动滑块进行滑动连接;第六固定板与第八电动导轨进行固接;第八电动导轨与第十电动滑块进行滑动连接;第九电动导轨一侧与第九电动滑块进行固接;第九电动导轨另一侧与第十电动滑块进行固接;第九电动导轨依次与第十一电动滑块和第十二电动滑块进行滑动连接;第十一电动滑块和第十二电动滑块均与第三安装组件相连接;第一连接板依次与第十电动导轨和第十一电动导轨进行固接;第十电动导轨与第十三电动滑块进行滑动连接;第十三电动滑块与第一电动推杆进行固接;第十一电动导轨与第十四电动滑块进行滑动连接;第十四电动滑块与第二电动推杆进行固接;第一电动推杆和第二电动推杆均与第一电动夹相连接。

进一步说明,展开组件包括有第一动力电机、第一传动轮、第二传动轮、第一花键轴、第一传动轴杆、第一衔接板、第三电动推杆、l型板、柱齿轮、第一平齿轮、第一丝杆、第三传动轮、第一传动板、第二平齿轮、第二丝杆、第四传动轮、第二传动板、第五传动轮、第三丝杆、第三传动板、第六传动轮、第四丝杆、第四传动板、第二连接板、第三连接板、第十二电动导轨、第十五电动滑块、第十三电动导轨、第十六电动滑块、第四电动推杆、第五电动推杆、第二电动夹和第一集合板;第一动力电机输出轴与第一传动轮进行固接;第一动力电机通过螺母与第一集合板进行螺栓连接;第一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二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二传动轮与第一花键轴进行固接;第一花键轴与第一传动轴杆相连接;第一花键轴与l型板进行转动连接;第一传动轴杆外表面与第一衔接板进行转动连接;第一传动轴杆与柱齿轮进行固接;第一衔接板与第三电动推杆相连接;第三电动推杆与l型板进行固接;l型板与第一集合板进行固接;柱齿轮下方依次设置有第一平齿轮和第二平齿轮;第一平齿轮与第一丝杆进行固接;第一丝杆与第三传动轮进行固接;第一丝杆与第一传动板进行传动连接;第一丝杆与第一集合板进行转动连接;第三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五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一传动板与第二连接板进行固接;第一传动板与第一侧板相连接;第二平齿轮与第二丝杆进行固接;第二丝杆与第四传动轮进行固接;第二丝杆与第二传动板进行传动连接;第二传动板与第三连接板进行固接;第二传动板与第二侧板相连接;第二丝杆与第一集合板进行转动连接;第四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六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五传动轮与第三丝杆进行固接;第三丝杆与第三传动板进行传动连接;第三丝杆与第一集合板进行转动连接;第一集合板与顶升气缸相连接;第三传动板与第二连接板进行固接;第三传动板与第一侧板相连接;第六传动轮与第四丝杆进行固接;第四丝杆与第四传动板进行传动连接;第四传动板与第三连接板进行固接;第四传动板与第二侧板相连接;第三连接板依次与第十二电动导轨和第十三电动导轨进行固接;第十二电动导轨与第十五电动滑块进行滑动连接;第十三电动导轨与第十六电动滑块进行滑动连接;第十五电动滑块与第四电动推杆进行固接;第十六电动滑块与第五电动推杆进行固接;第四电动推杆和第五电动推杆均与第二电动夹相连接。

进一步说明,第一安装组件包括有第二集合板、钻孔单元和固定单元;第二集合板与钻孔单元相连接;第二集合板与固定单元相连接;第二集合板与第三电动滑块相连接;第二集合板与第四电动滑块相连接;钻孔单元与固定单元相连接。

进一步说明,钻孔单元包括有第二动力电机、第三平齿轮、第四平齿轮、第二花键轴、第三花键轴、第五平齿轮、第六平齿轮、第四花键轴、第五花键轴、第七传动轮、第八传动轮、第一转轴杆、第三集合板、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传动块、第二转轴杆、第一矩形块、第四连接板、第一滑轨、第五连接板、第一钻头、第二钻头、第二矩形块、第六连接板、第二滑轨、第六电动推杆、第七电动推杆和第九传动轮;第二动力电机输出轴依次与第三平齿轮和第九传动轮进行固接;第九传动轮与固定单元相连接;第二动力电机与第二集合板相连接;第三平齿轮与第四平齿轮相互啮合;第四平齿轮与第二花键轴进行固接;第二花键轴与第三花键轴进行传动连接;第二花键轴与第二集合板相连接;第三花键轴与第五平齿轮进行固接;第三花键轴与第三集合板进行转动连接;第三花键轴与第二钻头进行固接;第五平齿轮与第六平齿轮相互啮合;第六平齿轮与第四花键轴进行固接;第四花键轴与第五花键轴进行传动连接;第四花键轴与第三集合板进行转动连接;第四花键轴与第七传动轮进行固接;第四花键轴与第一钻头进行固接;第五花键轴与第二集合板相连接;第七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八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八传动轮与第一转轴杆进行固接;第一转轴杆与第三集合板进行转动连接;第一转轴杆与第一锥齿轮进行固接;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相互啮合;第二锥齿轮与传动块进行固接;传动块与第二转轴杆进行固接;第二转轴杆依次与第一矩形块和第二矩形块进行相连接;第一矩形块与第四连接板进行传动连接;第四连接板与第一滑轨进行滑动连接;第一滑轨与第三集合板进行固接;第五连接板依次与第四连接板和第六连接板进行固接;第五连接板依次与第一钻头和第二钻头进行转动连接;第二矩形块与第六连接板进行传动连接;第六连接板与第二滑轨进行滑动连接;第二滑轨与第三集合板进行固接;第三集合板依次与第六电动推杆和第七电动推杆相连接;第六电动推杆与第二集合板相连接;第七电动推杆与第二集合板相连接。

进一步说明,固定单元包括有第十传动轮、第六花键轴、第二传动轴杆、异齿轮、第十一传动轮、第十二传动轮、第三传动轴杆、第七花键轴、第三锥齿轮、第四锥齿轮、第三转轴杆、第十三传动轮、第七平齿轮、第八平齿轮、第一扇形齿轮、第九平齿轮、第二扇形齿轮、双轮齿板、第四集合板、限位滑轨、第七连接板、连接架、第八电动推杆、第二衔接板、第十平齿轮、第四转轴杆、管盘、第一冲击棒、第二冲击棒、双孔盘、第十四传动轮和第五转轴杆;第十传动轮与第六花键轴进行固接;第十传动轮与第九传动轮相连接;第六花键轴与第二传动轴杆相连接;第六花键轴与第二集合板相连接;第二传动轴杆外表面依次与异齿轮和第十一传动轮进行固接;第十一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十二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十二传动轮与第三传动轴杆进行固接;第三传动轴杆与第七花键轴相连接;第七花键轴与第三锥齿轮进行固接;第二传动轴杆和第三传动轴杆依次与第二衔接板进行转动连接;第三锥齿轮与第四锥齿轮相互啮合;第四锥齿轮与第三转轴杆进行固接;第三转轴杆与第十三传动轮进行固接;第三转轴杆与第二集合板相连接;第十三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十四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十四传动轮与第五转轴杆进行固接;第五转轴杆与第七平齿轮进行固接;第五转轴杆与第四集合板进行转动连接;第七平齿轮一侧与第八平齿轮相互啮合;第七平齿轮另一侧与第九平齿轮相互啮合;第八平齿轮与第一扇形齿轮进行固接;第九平齿轮与第二扇形齿轮进行固接;第二扇形齿轮与双轮齿板相互啮合;双轮齿板与限位滑轨进行滑动连接;第四集合板与限位滑轨进行固接;双轮齿板与第七连接板进行固接;第四集合板与连接架进行固接;第四集合板与第二集合板相连接;连接架与第八电动推杆进行固接;第八电动推杆与第二衔接板相连接;连接架与第四转轴杆进行转动连接;第十平齿轮与第四转轴杆进行固接;第四转轴杆与管盘进行固接;第七连接板依次与第一冲击棒和第二冲击棒进行固接;连接架与双孔盘进行固接。

进一步说明,第二转轴杆与第一矩形块和第二矩形块的连接处均偏离第一矩形块和第二矩形块的中心位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如下:

一、本发明达到了可以自动适应不同尺寸的车库,对不同尺寸的车库两侧壁进行自动定位,快速安装防撞杆,同时通过侧壁位置从而快速定位至内壁安装位置,并且将打孔砂石碎屑及时排出,防止持续破碎导致粉尘飞扬的效果。

二、本发明使用时通过首先将内壁定位安装系统顶住车库的内壁,然后通过侧壁定位安装系统对车库两侧壁进行定位,侧壁定位安装系统下方设置有四组顶升气缸成矩形分布,启动顶升气缸,将整体装置提升固定高度后固定,防止装置偏移,接着通过侧壁定位安装系统对两侧进行防撞杆的安装,同时定位到内壁防撞杆的位置,通过内壁定位安装系统对内壁进行防撞杆的安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第一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第二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侧壁定位安装系统第一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侧壁定位安装系统第二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内壁定位安装系统第一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内壁定位安装系统第二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内壁定位安装系统第三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展开组件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第一安装组件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的钻孔单元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的固定单元第一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的固定单元第二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的双孔盘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支撑板,2-控制显示屏,3-侧壁定位安装系统,4-轮脚架,5-内壁定位安装系统,6-顶升气缸,301-第一侧板,302-展开组件,303-第一固定板,304-第一电动导轨,305-第一电动滑块,306-第二固定板,307-第二电动导轨,308-第二电动滑块,309-第一安装组件,3010-第三电动导轨,3011-第三电动滑块,3012-第四电动滑块,3013-第一伸缩板,3014-第二伸缩板,3015-第一滑套架,3016-第二滑套架,3017-第三伸缩板,3018-第三固定板,3019-第四电动导轨,3020-第五电动滑块,3021-第四固定板,3022-第五电动导轨,3023-第六电动滑块,3024-第六电动导轨,3025-第七电动滑块,3026-第八电动滑块,3027-第二安装组件,3028-第二侧板,3029-第一定位板,3030-红外线测距仪,3031-红外线接收器,3032-第二定位板,501-第三侧板,502-第五固定板,503-第七电动导轨,504-第九电动滑块,505-第六固定板,506-第八电动导轨,507-第十电动滑块,508-第九电动导轨,509-第十一电动滑块,5010-第十二电动滑块,5011-第三安装组件,5012-第一连接板,5013-第十电动导轨,5014-第十三电动滑块,5015-第十一电动导轨,5016-第十四电动滑块,5017-第一电动推杆,5018-第二电动推杆,5019-第一电动夹,5020-定位架,30201-第一动力电机,30202-第一传动轮,30203-第二传动轮,30204-第一花键轴,30205-第一传动轴杆,30206-第一衔接板,30207-第三电动推杆,30208-l型板,30209-柱齿轮,30210-第一平齿轮,30211-第一丝杆,30212-第三传动轮,30213-第一传动板,30214-第二平齿轮,30215-第二丝杆,30216-第四传动轮,30217-第二传动板,30218-第五传动轮,30219-第三丝杆,30220-第三传动板,30221-第六传动轮,30222-第四丝杆,30223-第四传动板,30224-第二连接板,30225-第三连接板,30226-第十二电动导轨,30227-第十五电动滑块,30228-第十三电动导轨,30229-第十六电动滑块,30230-第四电动推杆,30231-第五电动推杆,30232-第二电动夹,30233-第一集合板,30901-第二集合板,30902-钻孔单元,30903-固定单元,3090201-第二动力电机,3090202-第三平齿轮,3090203-第四平齿轮,3090204-第二花键轴,3090205-第三花键轴,3090206-第五平齿轮,3090207-第六平齿轮,3090208-第四花键轴,3090209-第五花键轴,3090210-第七传动轮,3090211-第八传动轮,3090212-第一转轴杆,3090213-第三集合板,3090214-第一锥齿轮,3090215-第二锥齿轮,3090216-传动块,3090217-第二转轴杆,3090218-第一矩形块,3090219-第四连接板,3090220-第一滑轨,3090221-第五连接板,3090222-第一钻头,3090223-第二钻头,3090224-第二矩形块,3090225-第六连接板,3090226-第二滑轨,3090227-第六电动推杆,3090228-第七电动推杆,3090229-第九传动轮,3090301-第十传动轮,3090302-第六花键轴,3090303-第二传动轴杆,3090304-异齿轮,3090305-第十一传动轮,3090306-第十二传动轮,3090307-第三传动轴杆,3090308-第七花键轴,3090309-第三锥齿轮,3090310-第四锥齿轮,3090311-第三转轴杆,3090312-第十三传动轮,3090313-第七平齿轮,3090314-第八平齿轮,3090315-第一扇形齿轮,3090316-第九平齿轮,3090317-第二扇形齿轮,3090318-双轮齿板,3090319-第四集合板,3090320-限位滑轨,3090321-第七连接板,3090322-连接架,3090323-第八电动推杆,3090324-第二衔接板,3090325-第十平齿轮,3090326-第四转轴杆,3090327-管盘,3090328-第一冲击棒,3090329-第二冲击棒,3090330-双孔盘,3090331-第十四传动轮,3090332-第五转轴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1

一种可自动定位的防撞杆安装设备,如图1-13所示,包括有支撑板、控制显示屏、侧壁定位安装系统、轮脚架、内壁定位安装系统和顶升气缸;支撑板与控制显示屏相连接;支撑板与侧壁定位安装系统相连接;侧壁定位安装系统下方设置有两组轮脚架;侧壁定位安装系统与内壁定位安装系统相连接;侧壁定位安装系统与顶升气缸相连接。

工作过程:使用该装置时,操作人员通过支撑板上的把手推动该装置进入到所需安装防撞杆的车库内,通过轮脚架调整方向,外接电源,准备好所需安装的防撞杆,操作人员通过控制显示屏对该装置进行整体调配,首先将内壁定位安装系统顶住车库的内壁,然后通过侧壁定位安装系统对车库两侧壁进行定位,侧壁定位安装系统下方设置有四组顶升气缸成矩形分布,启动顶升气缸,将整体装置提升固定高度后固定,防止装置偏移,接着通过侧壁定位安装系统对两侧进行防撞杆的安装,同时定位到内壁防撞杆的位置,通过内壁定位安装系统对内壁进行防撞杆的安装,该装置达到了可以自动适应不同尺寸的车库,对不同尺寸的车库两侧壁进行自动定位,快速安装防撞杆,同时通过侧壁位置从而快速定位至内壁安装位置,并且将打孔砂石碎屑及时排出,防止持续破碎导致粉尘飞扬的效果。

侧壁定位安装系统包括有第一侧板、展开组件、第一固定板、第一电动导轨、第一电动滑块、第二固定板、第二电动导轨、第二电动滑块、第一安装组件、第三电动导轨、第三电动滑块、第四电动滑块、第一伸缩板、第二伸缩板、第一滑套架、第二滑套架、第三伸缩板、第三固定板、第四电动导轨、第五电动滑块、第四固定板、第五电动导轨、第六电动滑块、第六电动导轨、第七电动滑块、第八电动滑块、第二安装组件、第二侧板、第一定位板、红外线测距仪、红外线接收器和第二定位板;第一侧板与展开组件相连接;展开组件与顶升气缸相连接;第一侧板依次与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进行固接;第一侧板依次与第一伸缩板和第三伸缩板进行固接;第一侧板与第二伸缩板进行固接;第一侧板与红外线测距仪相连接;第一侧板与第二定位板进行固接;第一侧板与轮脚架相连接;展开组件与第二侧板相连接;第一固定板与第一电动导轨进行固接;第一电动导轨与第一电动滑块进行滑动连接;第二固定板与第二电动导轨进行固接;第二电动导轨与第二电动滑块进行滑动连接;第三电动导轨一侧与第一电动滑块进行固接;第三电动导轨另一侧与第二电动滑块进行固接;第三电动导轨依次与第三电动滑块和第四电动滑块进行滑动连接;第三电动滑块和第四电动滑块均与第一安装组件相连接;第一伸缩板与第二侧板相连接;第二伸缩板外表面依次与第一滑套架和第二滑套架相连接;第一滑套架与内壁定位安装系统相连接;第二滑套架与内壁定位安装系统相连接;第二伸缩板与第二侧板相连接;第三伸缩板与第二侧板相连接;第三固定板和第四固定板依次与第二侧板进行固接;第三固定板与第四电动导轨进行固接;第四电动导轨与第五电动滑块进行滑动连接;第四固定板与第五电动导轨进行固接;第五电动导轨与第六电动滑块进行滑动连接;第六电动导轨一侧与第五电动滑块进行固接;第六电动导轨另一侧与第六电动滑块进行固接;第六电动导轨依次与第七电动滑块和第八电动滑块进行滑动连接;第七电动滑块和第八电动滑块均与第二安装组件相连接;第二侧板与第一定位板进行固接;第二侧板与红外线接收器相连接。

当内壁定位安装系统以平行状态顶到车库内壁后,首先启动展开组件运行,将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分别向两侧平移,进而使第一定位板和第二定位板分别顶到车库的两侧壁并且均与侧壁平行,同时第一伸缩板,第二伸缩板和第三伸缩板同时配合伸缩,第二伸缩板伸缩时在第一滑套架和第二滑套架内滑动,接着启动第三电动导轨,使第三电动滑块和第四电动滑块带动第一安装组件进行平移,使第一安装组件移动至安装防撞杆的位置处,然后启动第一电动导轨和第二电动导轨,使第一电动滑块和第二电动滑块同时带动第三电动导轨进行高度调节,进而使第一安装组件下移至安装防撞杆的高度处,第一电动导轨两侧均设置有一组第一固定板,第二电动导轨两侧均设置有一组第二固定板,然后通过第一安装组件对安装防撞杆位置进行打孔,接着使第一安装组件上移,通过展开组件将防撞杆放置至固定位置,接着再使第一安装组件下移对防撞杆进行螺丝安装,同时启动第六电动导轨,使第七电动滑块和第八电动滑块带动第二安装组件进行平移,启动第四电动导轨和第五电动导轨,对第六电动导轨的高度进行调节,第四电动导轨两侧均设置有一组第三固定板,第五电动导轨两侧均设置有一组第四固定板,进而使第二安装组件到达安装防撞杆的位置,通过第二安装组件对该位置进行打孔,通过使第二安装组件上移,通过展开组件将防撞杆放置至固定位置,接着再使第二安装组件下移对防撞杆进行螺丝安装,同时通过红外线测距仪和红外线接收器对车库两侧壁位置中心进行定位,进而可以给出车库内壁中间位置所需安装防撞杆的位置,该系统实现了对不同尺寸车库的防撞杆的位置的精准定位安装。

内壁定位安装系统包括有第三侧板、第五固定板、第七电动导轨、第九电动滑块、第六固定板、第八电动导轨、第十电动滑块、第九电动导轨、第十一电动滑块、第十二电动滑块、第三安装组件、第一连接板、第十电动导轨、第十三电动滑块、第十一电动导轨、第十四电动滑块、第一电动推杆、第二电动推杆、第一电动夹和定位架;第三侧板依次与第五固定板和第六固定板进行固接;第三侧板与第一连接板进行固接;第三侧板与定位架相连接;第三侧板与第一滑套架相连接;第三侧板与第二滑套架相连接;第五固定板与第七电动导轨进行固接;第七电动导轨与第九电动滑块进行滑动连接;第六固定板与第八电动导轨进行固接;第八电动导轨与第十电动滑块进行滑动连接;第九电动导轨一侧与第九电动滑块进行固接;第九电动导轨另一侧与第十电动滑块进行固接;第九电动导轨依次与第十一电动滑块和第十二电动滑块进行滑动连接;第十一电动滑块和第十二电动滑块均与第三安装组件相连接;第一连接板依次与第十电动导轨和第十一电动导轨进行固接;第十电动导轨与第十三电动滑块进行滑动连接;第十三电动滑块与第一电动推杆进行固接;第十一电动导轨与第十四电动滑块进行滑动连接;第十四电动滑块与第二电动推杆进行固接;第一电动推杆和第二电动推杆均与第一电动夹相连接。

当该装置整体被推入车库内时,将定位架顶住车库的内壁并且三组圆柱块均与内壁接触,接着当侧壁定位安装系统定位到内壁中间位置时,启动第九电动导轨,使第十一电动滑块和第十二电动滑块带动第三安装组件平移至安装防撞杆的位置,第七电动导轨两侧均设置有一组第五固定板,第八电动导轨两侧均设置有一组第六固定板,启动第七电动导轨和第八电动导轨,使第九电动滑块和第十电动滑块同时移动对第九电动导轨的高度进行调节,进而使第三安装组件移动至固定位置进行打孔,然后将第三安装组件上移,接着启动第十电动导轨和第十一电动导轨,使第十三电动滑块和第十四电动滑块同时移动带动第一电动推杆,第二电动推杆和第一电动夹整体移动,第一电动夹提前夹持好一组防撞杆,当第一电动夹移动至安装位置后,启动第一电动推杆和第二电动推杆,向下推动第一电动夹,进而将防撞杆放置好,然后将第一电动推杆,第二电动推杆和第一电动夹整体移开,再次使第三安装组件下移,对防撞杆进行螺丝安装,该系统实现了对车库内防撞杆的自动定位安装。

展开组件包括有第一动力电机、第一传动轮、第二传动轮、第一花键轴、第一传动轴杆、第一衔接板、第三电动推杆、l型板、柱齿轮、第一平齿轮、第一丝杆、第三传动轮、第一传动板、第二平齿轮、第二丝杆、第四传动轮、第二传动板、第五传动轮、第三丝杆、第三传动板、第六传动轮、第四丝杆、第四传动板、第二连接板、第三连接板、第十二电动导轨、第十五电动滑块、第十三电动导轨、第十六电动滑块、第四电动推杆、第五电动推杆、第二电动夹和第一集合板;第一动力电机输出轴与第一传动轮进行固接;第一动力电机通过螺母与第一集合板进行螺栓连接;第一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二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二传动轮与第一花键轴进行固接;第一花键轴与第一传动轴杆相连接;第一花键轴与l型板进行转动连接;第一传动轴杆外表面与第一衔接板进行转动连接;第一传动轴杆与柱齿轮进行固接;第一衔接板与第三电动推杆相连接;第三电动推杆与l型板进行固接;l型板与第一集合板进行固接;柱齿轮下方依次设置有第一平齿轮和第二平齿轮;第一平齿轮与第一丝杆进行固接;第一丝杆与第三传动轮进行固接;第一丝杆与第一传动板进行传动连接;第一丝杆与第一集合板进行转动连接;第三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五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一传动板与第二连接板进行固接;第一传动板与第一侧板相连接;第二平齿轮与第二丝杆进行固接;第二丝杆与第四传动轮进行固接;第二丝杆与第二传动板进行传动连接;第二传动板与第三连接板进行固接;第二传动板与第二侧板相连接;第二丝杆与第一集合板进行转动连接;第四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六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五传动轮与第三丝杆进行固接;第三丝杆与第三传动板进行传动连接;第三丝杆与第一集合板进行转动连接;第一集合板与顶升气缸相连接;第三传动板与第二连接板进行固接;第三传动板与第一侧板相连接;第六传动轮与第四丝杆进行固接;第四丝杆与第四传动板进行传动连接;第四传动板与第三连接板进行固接;第四传动板与第二侧板相连接;第三连接板依次与第十二电动导轨和第十三电动导轨进行固接;第十二电动导轨与第十五电动滑块进行滑动连接;第十三电动导轨与第十六电动滑块进行滑动连接;第十五电动滑块与第四电动推杆进行固接;第十六电动滑块与第五电动推杆进行固接;第四电动推杆和第五电动推杆均与第二电动夹相连接。

首先启动第一动力电机带动第一传动轮进行转动,进而第一传动轮带动第二传动轮进行转动,进而第二传动轮带动第一花键轴进行转动,第一花键轴两侧均设置有一组l型板,进而第一花键轴带动第一传动轴杆进行转动,第一传动轴杆带动柱齿轮进行转动,启动第三电动推杆,推动第一传动轴杆在第一花键轴表面平移,进而可控制柱齿轮与第一平齿轮和第二平齿轮选择性啮合,当柱齿轮与第一平齿轮啮合时,带动第一平齿轮进行转动,进而第一平齿轮带动第一丝杆进行转动,进而第一丝杆带动第三传动轮进行转动,第三传动轮通过皮带传动第五传动轮,进而第五传动轮带动第三丝杆进行转动,第一丝杆传动第一传动板,第三丝杆传动第三传动板,通过第一传动板和第三传动板同时带动第一侧板平移,对车库一侧壁进行定位,同时第一传动板和第三传动板带动第二连接板移动,第二连接板下方同样设置有第十二电动导轨,第十五电动滑块,第十三电动导轨,第十六电动滑块,第四电动推杆,第五电动推杆和第二电动夹,启动第十二电动导轨和第十三电动导轨,使第十五电动滑块带动第四电动推杆移动,第十六电动滑块带动第五电动推杆移动,进而使第四电动推杆和第五电动推杆带动第二电动夹移动至固定位置,第二电动夹提前夹持好所需安装的防撞杆,启动第四电动推杆和第五电动推杆,向下推动第二电动夹,进而将防撞杆放置好,然后将第四电动推杆,第五电动推杆和第二电动夹整体移开,当柱齿轮与第二平齿轮啮合,则使第二平齿轮转动,进而带动第二丝杆进行转动,进而带动第四传动轮进行转动,第四传动轮通过皮带传动第六传动轮,通过第六传动轮带动第四丝杆进行转动,第三丝杆传动第三传动板,第四丝杆传动第四传动板,通过第三传动板和第四传动板带动第二侧板移动,第三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下方均设置有一组第十二电动导轨,第十五电动滑块,第十三电动导轨,第十六电动滑块,第四电动推杆,第五电动推杆和第二电动夹组合,并且工作步骤相同,该组件实现了对不同尺寸车库进行定位。

第一安装组件包括有第二集合板、钻孔单元和固定单元;第二集合板与钻孔单元相连接;第二集合板与固定单元相连接;第二集合板与第三电动滑块相连接;第二集合板与第四电动滑块相连接;钻孔单元与固定单元相连接。

当第一安装组件移动至固定位置时,通过钻孔单元对安装位置进行打孔,通过固定单元对放置好的防撞杆进行螺丝安装,该组件实现了对防撞杆的自动安装。

钻孔单元包括有第二动力电机、第三平齿轮、第四平齿轮、第二花键轴、第三花键轴、第五平齿轮、第六平齿轮、第四花键轴、第五花键轴、第七传动轮、第八传动轮、第一转轴杆、第三集合板、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传动块、第二转轴杆、第一矩形块、第四连接板、第一滑轨、第五连接板、第一钻头、第二钻头、第二矩形块、第六连接板、第二滑轨、第六电动推杆、第七电动推杆和第九传动轮;第二动力电机输出轴依次与第三平齿轮和第九传动轮进行固接;第九传动轮与固定单元相连接;第二动力电机与第二集合板相连接;第三平齿轮与第四平齿轮相互啮合;第四平齿轮与第二花键轴进行固接;第二花键轴与第三花键轴进行传动连接;第二花键轴与第二集合板相连接;第三花键轴与第五平齿轮进行固接;第三花键轴与第三集合板进行转动连接;第三花键轴与第二钻头进行固接;第五平齿轮与第六平齿轮相互啮合;第六平齿轮与第四花键轴进行固接;第四花键轴与第五花键轴进行传动连接;第四花键轴与第三集合板进行转动连接;第四花键轴与第七传动轮进行固接;第四花键轴与第一钻头进行固接;第五花键轴与第二集合板相连接;第七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八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八传动轮与第一转轴杆进行固接;第一转轴杆与第三集合板进行转动连接;第一转轴杆与第一锥齿轮进行固接;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相互啮合;第二锥齿轮与传动块进行固接;传动块与第二转轴杆进行固接;第二转轴杆依次与第一矩形块和第二矩形块进行相连接;第一矩形块与第四连接板进行传动连接;第四连接板与第一滑轨进行滑动连接;第一滑轨与第三集合板进行固接;第五连接板依次与第四连接板和第六连接板进行固接;第五连接板依次与第一钻头和第二钻头进行转动连接;第二矩形块与第六连接板进行传动连接;第六连接板与第二滑轨进行滑动连接;第二滑轨与第三集合板进行固接;第三集合板依次与第六电动推杆和第七电动推杆相连接;第六电动推杆与第二集合板相连接;第七电动推杆与第二集合板相连接。

首先启动第二动力电机带动第三平齿轮和第九传动轮同时进行转动,第九传动轮传动固定单元,进而第三平齿轮带动第四平齿轮进行转动,进而第四平齿轮带动第二花键轴进行转动,进而第二花键轴带动第三花键轴进行转动,进而第三花键轴带动第五平齿轮进行转动,进而第五平齿轮啮合第六平齿轮进行转动,进而第六平齿轮带动第四花键轴进行转动,进而第四花键轴带动第五花键轴进行转动,进而第五花键轴带动第七传动轮进行转动,进而第七传动轮带动第八传动轮进行转动,进而第八传动轮带动第一转轴杆进行转动,进而第一转轴杆带动第一锥齿轮进行转动,进而第一锥齿轮啮合第二锥齿轮进行转动,进而第二锥齿轮带动传动块进行转动,进而传动块带动第二转轴杆进行转动,由于第二转轴杆与第一矩形块和第二矩形块的连接处均偏离第一矩形块和第二矩形块的中心位置,可以通过第二转轴杆传动第一矩形块和第二矩形块,第一矩形块带动第四连接板在第一滑轨内上下往复滑动,第二矩形块带动第五连接板在第二滑轨内上下往复滑动,同时第三花键轴带动第二钻头进行转动,第四花键轴带动第一钻头进行转动,启动第六电动推杆和第七电动推杆,向下推动第三集合板,第二花键轴和第五花键轴同步伸缩,进而使第一钻头和第二钻头向下钻入安装防撞杆位置,同时第四连接板和第五连接板的上下往复运动会带动第五连接板向下移动的过程中会上下往复微动,进而带动第一钻头和第二钻头向下移动的过程中会同步上下往复微动,进而实现在打孔的过程中将打碎的砂石碎屑向上排出,该单元实现了对将打孔砂石碎屑及时排出,防止持续破碎导致粉尘飞扬。

固定单元包括有第十传动轮、第六花键轴、第二传动轴杆、异齿轮、第十一传动轮、第十二传动轮、第三传动轴杆、第七花键轴、第三锥齿轮、第四锥齿轮、第三转轴杆、第十三传动轮、第七平齿轮、第八平齿轮、第一扇形齿轮、第九平齿轮、第二扇形齿轮、双轮齿板、第四集合板、限位滑轨、第七连接板、连接架、第八电动推杆、第二衔接板、第十平齿轮、第四转轴杆、管盘、第一冲击棒、第二冲击棒、双孔盘、第十四传动轮和第五转轴杆;第十传动轮与第六花键轴进行固接;第十传动轮与第九传动轮相连接;第六花键轴与第二传动轴杆相连接;第六花键轴与第二集合板相连接;第二传动轴杆外表面依次与异齿轮和第十一传动轮进行固接;第十一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十二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十二传动轮与第三传动轴杆进行固接;第三传动轴杆与第七花键轴相连接;第七花键轴与第三锥齿轮进行固接;第二传动轴杆和第三传动轴杆依次与第二衔接板进行转动连接;第三锥齿轮与第四锥齿轮相互啮合;第四锥齿轮与第三转轴杆进行固接;第三转轴杆与第十三传动轮进行固接;第三转轴杆与第二集合板相连接;第十三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十四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十四传动轮与第五转轴杆进行固接;第五转轴杆与第七平齿轮进行固接;第五转轴杆与第四集合板进行转动连接;第七平齿轮一侧与第八平齿轮相互啮合;第七平齿轮另一侧与第九平齿轮相互啮合;第八平齿轮与第一扇形齿轮进行固接;第九平齿轮与第二扇形齿轮进行固接;第二扇形齿轮与双轮齿板相互啮合;双轮齿板与限位滑轨进行滑动连接;第四集合板与限位滑轨进行固接;双轮齿板与第七连接板进行固接;第四集合板与连接架进行固接;第四集合板与第二集合板相连接;连接架与第八电动推杆进行固接;第八电动推杆与第二衔接板相连接;连接架与第四转轴杆进行转动连接;第十平齿轮与第四转轴杆进行固接;第四转轴杆与管盘进行固接;第七连接板依次与第一冲击棒和第二冲击棒进行固接;连接架与双孔盘进行固接。

首先在管盘放入固定螺丝,通过第九传动轮带动第十传动轮进行转动,进而带动第六花键轴进行转动,进而第六花键轴带动第二传动轴杆进行转动,进而第二传动轴杆带动异齿轮和第十一传动轮进行转动,进而第十一传动轮带动第十二传动轮进行转动,进而第十二传动轮带动第三传动轴杆进行转动,进而第三传动轴杆带动第七花键轴进行转动,进而第七花键轴带动第三锥齿轮进行转动,进而第三锥齿轮带动第四锥齿轮进行转动,进而第四锥齿轮带动第三转轴杆进行转动,进而第三转轴杆带动第十三传动轮进行转动,进而第十三传动轮带动第十四传动轮进行转动,进而第十四传动轮带动第五转轴杆进行转动,进而第五转轴杆带动第七平齿轮进行转动,进而第七平齿轮带动第八平齿轮进行转动,进而第八平齿轮带动第一扇形齿轮进行转动,同时第七平齿轮带动第九平齿轮进行转动,进而第九平齿轮带动第二扇形齿轮进行转动,当第一扇形齿轮与双轮齿板啮合传动时,则通过第一扇形齿轮转动带动双轮齿板向上移动,当第二扇形齿轮与双轮齿板啮合传动时,则通过第二扇形齿轮带动双轮齿板向下移动,双轮齿板在限位滑轨内上下往复滑动,同时带动第七连接板进行上下往复移动,进而第七连接板带动第一冲击棒和第二冲击棒上下往复移动,同时启动第八电动推杆,向上推动第二衔接板,使第二传动轴杆,异齿轮,第十一传动轮,第十二传动轮和第三传动轴杆整体上移,进而使异齿轮与第十平齿轮处于同一高度,异齿轮外环面的六分之一环面设置有轮齿,当异齿轮外环面轮齿转动至与第十平齿轮啮合,进而异齿轮带动第十平齿轮进行转动,进而第十平齿轮带动第四转轴杆进行转动,进而第四转轴杆带动管盘进行转动,管盘内等距设置有六根圆管,在圆管内放置有固定螺丝,双孔盘内设置有两个通孔,管盘内六根圆管分为三组,每组两根,当管盘转动时则三组圆管依次对应双孔盘内的两个通孔,进而通过第一冲击棒和第二冲击棒将两根圆管内的两根固定螺丝通过打入双孔盘的两个通孔打入防撞杆固定位置,该单元实现了对固定螺丝的自动安装。

第二转轴杆与第一矩形块和第二矩形块的连接处均偏离第一矩形块和第二矩形块的中心位置。

可以实现第一矩形块和第二矩形块的上下往复运动。

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