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块集成的可移动方舱医院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190775发布日期:2021-03-09 15:02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一种模块集成的可移动方舱医院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医疗救治设施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模块集成的可移动方舱医院。


背景技术:

2.在新形势下,我国国家安全和社会安定面临的威胁和挑战增多,加以全球范围内烈性传染病频发、自然灾害增多,国家为应对批量伤病员救治、突发传染病收治、自然灾害救援、国际人道主义救援等大规模综合应急医学救援的需求与日俱增。然而,现有的卫生急救装备功能单一、专业性不强、拓展性差且展收速度较慢,无法依据任务需求进行灵活调整,缺乏机动部署能力,难以适应不同场景的救援需求。
3.因此,为提高国家医学救援能力,有必要配备可根据不同任务需求,灵活选配相适应的功能模块,进行快速集成搭建的移动方舱医院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移动的、模块集成的、可根据部署需求灵活选配医疗模块单元进行快速组建的模块集成的可移动方舱医院。
5.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模块集成的可移动方舱医院,包括:
6.多个通道方舱,其依次串联形成走廊通道;
7.多个通用方舱,其沿所述走廊通道分别布设在所述走廊通道的两侧,其中,所述通用方舱内依据所需设置的医疗功能配置成相应的舱室,每个所述通用方舱均能够与所述通道方舱进行拼接;
8.其中,所述通道方舱、所述通用方舱和所述专用方舱的外形尺寸能够相互匹配,以拼接形成可移动方舱医院。
9.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可移动方舱医院还配设有至少一个专用方舱。
10.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通道方舱、所述通用方舱和所述专用方舱均采用矩形结构,且所述矩形结构的长度尺寸为宽度尺寸的2倍。
11.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通用方舱包括医疗功能舱和病房舱。
12.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可移动方舱医院设置有污染区、半污染区、清洁区、医护通道和病房通道,其中,由所述半污染区进入所述污染区处设置有第一缓冲隔离带,由所述污染区进入所述半污染区处设置有第二缓冲隔离带。
13.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可移动方舱医院中设有用以构建压力梯度的暖通系统。
14.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可移动方舱医院整体呈多边形、环形设置。
15.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模块集成的可移动方舱医院,具有以下优点:其具备模块化、集成化和可按需选配的优势特点,以方舱灵活组合的结构形态,根据需求可选配适用不同场景、不同规模的医院组件模块单元,通过对模块单元的机动调整和拼接组合,搭建形成可重复使用的方舱医院,并依据地形条件分散部署、灵活展开,快速形成医学救治能力。同时,
多个通道方舱,多个通用方舱和专用方舱均为基于标准化、通用化、拼接化的方舱,其提供了一种面向医学救治任务需求的移动方舱医院组建方法,可依据不同的任务需求,组建形成不同规模与布局的移动方舱医院,具备宽适应性和灵活机动的特点。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模块集成的可移动方舱医院的接诊区应用示例的平面布局示意图;
17.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模块集成的可移动方舱医院的病房区应用示例的平面布局示意图;
18.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模块集成的可移动方舱医院的病房区通过直接拼接集成进行规模扩展的示意图;
19.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模块集成的可移动方舱医院的传染病模式下的病房区应用示例的平面布局示意图。
20.附图标记
21.1、走廊通道;2、门厅;3、抢救室;4、诊室;5、超声室;6、洗手间;
22.7、卫生间;8、医护办公室;9、治疗室;10、处置室;11、检验科;
23.12、配血室;13、储血室;14、药房;15、配药室;16、仪器设备间;
24.17、车载ct舱;18、病房区走廊通道;19、两人病房舱;
25.20、四人病房舱;21、五人病房舱;22;护士站;23、医生办;
26.24、医疗器械室;25、废物处置间;26、清洁区;27、半污染区;
27.28、污染区;29、医护通道;30、病房通道;31、更衣间;
28.32、更衣通道;33、一缓冲间;34、二缓冲间。
具体实施方式
29.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更好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30.在本说明书中可使用词组“在一种实施例中”、“在另一实施例中”、“在又一实施例中”、“在一实施例中”、“在一些实施例中”或“在其它实施例中”,均可指代根据本发明的相同或不同实施例中的一个或多个。
31.此后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所发明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其可采用多种方式实施。熟知和/或重复的功能和结构并未详尽描述以根据用户的历史的操作,判明真实的意图,避免不必要或多余的细节使得本发明模糊不清。因此,本发明的具体的结构性和功能性细节并非意在限定,而仅仅作为权利要求的基础和代表性基础用于教导本领域技术人员以实质上任意合适的详细结构多样性地使用本发明。
3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模块集成的可移动方舱医院,包括:多个通道方舱和多个通用方舱,所述多个通道方舱依次串联形成走廊通道1;所述多个通用方舱沿所述走廊通道1分别布设在所述走廊通道1的两侧,其中,所述通用方舱内依据所需设置的医疗功能配置成相应的舱室,每个所述通用方舱均能够与所述通道方舱进行拼接;其中,所述通道方舱和所述通用方舱的外形尺寸能够相互匹配,以拼接形成可移动方舱医院。
3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可移动方舱医院还配设有至少一个专用方舱,该至少一个的专用方舱可独立于其它方舱之外设置,能够进行灵活配置。
34.通过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施例提供的模块集成的可移动方舱医院具备模块化、集成化和可按需选配的优势特点,以方舱灵活组合的结构形态,根据需求可选配适用不同场景、不同规模的医院组件模块单元,通过对模块单元的机动调整和拼接组合,搭建形成可重复使用的方舱医院,并依据地形条件分散部署、灵活展开,快速形成医学救治能力。同时,多个通道方舱,多个通用方舱和至少一个专用方舱均为基于标准化、通用化、拼接化的方舱,其提供了一种面向医学救治任务需求的移动方舱医院组建方法,可依据不同的任务需求,组建形成不同规模与布局的移动方舱医院,具备宽适应性和灵活机动的特点。
35.进一步地,所述通道方舱、所述通用方舱和所述专用方舱均采用矩形结构,且所述矩形结构的长度尺寸为宽度尺寸的2倍,可以实现单个舱体的长边与另外两个舱体的宽边的模数拼接。通过采用标准化、通用化和拼接化的设计,使得上述可移动的方舱医院具备可移动的特点。此外,所述通道方舱、所述通用方舱和所述专用方舱均可通过汽车、飞机、火车、船舶等运载工具投送到目标部署地,具备可灵活移动的特点。
36.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通用方舱包括医疗功能舱和病房舱。具体可根据任务部署需求,灵活选配适当数量的通道方舱、通用方舱和专用方舱,组合搭建形成规模可控、可快速部署的移动方舱医院。首先,以通道方舱作为移动方舱医院规划布局与组合搭建的基准,通过通道方舱首尾相连的形式构建走廊通道1;其次,以走廊通道1为轴线,各通用方舱沿走廊通道1 两侧依次排列分布,包括各医疗功能舱(如诊查舱、检验舱、超声舱、抢救舱和手术舱等)和各病房舱(如重症监护舱、普通病房舱等);最后,根据任务需求,可选配适当数量和规模的专用方舱,补充所述移动方舱医院的医疗功能和救援能力,如dr舱等,专用方舱可根据已有院区布局和目标地条件灵活部署。在此基础之上,可快速形成移动方舱医院的院区规划图,利用院区规划图即可迅速开展相关资源的调配与部署,在极短时间内搭建一座专业性强、救助能力优、机动灵活的移动方舱医院。基于上述移动方舱医院组建方法,可依据不同的任务需求,灵活机动调整移动方舱医院的规模与布局。可见,上述可移动方舱医院具备极强的扩建能力和缩减能力,可以在移动方舱医院建设前、建设中和建设后(即运营中),根据运营需求,随时进行舱室数量的调整和规模的增减。尤其是可以在保证移动方舱医院正常运营的情况下,针对运营过程中发现的规模不适宜问题,进行舱室数量的增减,以更好地适应任务需求,从根本上解决了方舱医院的空间预留问题。
37.此外,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可移动方舱医院设置有污染区28、半污染区27、清洁区26、医护通道29和病房通道30,其中,由所述半污染区27进入所述污染区28处设置有第一缓冲隔离带,由所述污染区28进入所述半污染区27处设置有第二缓冲隔离带。同时,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可移动方舱医院中设有用以构建压力梯度的暖通系统。也就是,本发明提供的可移动方舱医院能够具备传染病和非传染病的宽适应性,移动方舱医院系统可通过选配符合正负压控制、三区两通道、缓冲隔离等传染病规范的组件模块,搭建符合传染病医院标准的移动方舱医院,面向烈性传染病展开救治。在此模式下,设置污染区28、半污染区27和清洁区26以及医护通道29和病房通道30。在污染区28一侧,利用患者入院通道与污染通道相连,污染区28 主要是患者生活和医护人员诊察的区域;污染通道的另一边通过缓冲隔离的设置可与半污染通道相连,即过渡到半污染区27,半污染区27主要是医护人员
值班办公与工作准备的区域;半污染通道再一次通过缓冲隔离的设置与清洁通道相连,即过渡到了清洁区26,清洁通道与医护人员入院门厅2相连,作为医护人员入院到达的第一个区域。在此场景下,若有舱室规模的增减需求,只要保证所连接区域(污染区28、半污染区27或清洁区26)的性质相同,即可随需求增减舱体数量,同样能够实现机动可控的院区规模。
38.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可移动方舱医院整体呈多边形、环形设置,即,通过将多个通道方舱,多个通用方舱和专用方舱进行相互的组合,能够形成整体结构呈多边形(如矩形、六边形)或是环形结构的可移动方舱医院。
39.为了便于对上述技术方案的理解,下面分别举例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的接诊区模块应用示例。图中,每一个矩形方块表示一个方舱,并设置门、窗。所述接诊区模块以通道方舱首尾相连的形式拼接形成走廊通道1;利用走廊通道1构建了患者入院的门厅2,并设置导诊台,可为患者提供导诊咨询的场所;在走廊通道1两侧,依次排列分布各标准化的通用方舱,根据通用方舱所设置医疗功能的不同,可将通用方舱分为抢救室3、诊室4、超声室5、洗手间6、卫生间7、医护办公室8、治疗室9、处置室10、检验科11、配血室12、储血室13、药房14、配药室15 和仪器设备间16,可提供基本的接诊与诊察的医疗功能;另外,还配备了一个专用方舱,即车载ct舱17,可提供断层扫描的检查能力。
40.如图1所示,所述接诊区模块具备机动调整和无限扩展的能力。走廊通道1两侧的通用方舱可依据不同任务需求,选配不同医疗功能的方舱进行组合搭建;同时,可通过向右增加通道方舱的个数来延长走廊通道1,从而可以实现两侧通用方舱的无限续接,不断扩大接诊区的规模与诊察能力。
41.如图2所示,为本发明的病房区模块应用示例。图中,每一个矩形方块表示一个方舱,并设置门、窗。所述病房区模块同样以通道方舱首尾相连的形式拼接形成病房区走廊通道18;在病房区走廊通道18两侧,依次排列分布各标准化的通用方舱,根据通用方舱所设置功能的不同,主要分为病房舱和医疗辅助舱两大类,病房舱包括两人病房舱19、四人病房舱20和五人病房舱21,共可收治68名患者,医疗辅助舱包括护士站22、医生办23、医疗器械室24和废物处置间25,可为住院区医护提供办公、值班和处置的场所。
42.如图2所示,所述病房区模块可通过增减通道方舱的数量,灵活调整病房区走廊通道18的长度,从而在病房区走廊通道18两侧设置适宜数量的病房舱,满足不同任务下的病患收治需求;另外,也可通过将多组病房区模块直接拼接集成的方式,成倍地扩展移动方舱医院的收治规模,如图3所示。
43.如图4所示,为本发明传染病模式下的病房区应用示例。图中,每一个矩形方块表示一个方舱,并设置门、采光窗与传递窗。所述传染病模式应用示例严格遵守感染控制设计,设置“三区两通道”,即清洁区26、半污染区 27和污染区28,以及医护通道29和病房通道30,并在不同性质区域的衔接处设置更衣间31、更衣通道32、一缓冲间33(第一缓冲隔离带)和二缓冲间34(第二缓冲隔离带),同时利用暖通系统构建压力梯度,有效增强隔离与防护,避免交叉感染。
44.如图4所示,所述传染病模式应用示例同样具备灵活调整院区布局与收治规模的机动能力,只要保证所连接区域(污染区28、半污染区27或清洁区26)的性质相同,就可根据任务需求灵活增减舱室数量。
45.尽管本发明的内容已经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作了详细介绍,但应当认识到上述的
描述不应被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在本领域技术人员阅读了上述内容后,对于本发明的多种修改和替代都将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