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古建筑门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880228发布日期:2021-04-30 12:58阅读:1224来源:国知局
一种古建筑门头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建筑施工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古建筑门头结构。



背景技术:

门头在建筑中是指门框的上部结构,通常为门过梁和位于门过梁上部的墙体结构。

古建筑的门头以及门头下部的墙体通常为砖块垒砌形成,采用砖块一块一块的垒砌较为花费时间,施工周期长,因此需提供一种便于施工的古建筑门头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便于古门头建筑的施工,本申请提供一种古建筑门头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古建筑门头结构,连接于同轴相邻且间隔的两堵墙体上,所述墙体的一侧为院内,墙体相对的另一侧为院外。其包括预制门头,所述预制门头的两端底面分别抵接于两墙体上,所述预制门头与墙体之间设置有粘结层;所述预制门头上位于院外的一侧连接有供家燕筑窝的挑出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预制门头为工厂预制,粘结层为高强水泥砂浆,预制门头通过粘结层固定连接于墙体上,减少了砖块垒砌的步骤。同时,挑出机构用于向家燕提供筑窝的支撑结构,从而吸引家燕,增大家燕在门头结构上筑窝的概率,从而提高门头结构的仿古效果。

可选的,所述预制门头包括顶承部以及固定连接于墙体和顶承部之间的中承部,所述中承部平行墙体长度方向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翻边,所述连接翻边的底端与中承部底端平齐,所述连接翻边的下表面均竖向开设有连接孔,所述墙体顶端均竖向开设有配合孔,所述连接孔和配合孔同轴对应,连接孔和配合孔同轴对应时内部填充水泥浆形成稳固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翻边能够提高中承部与墙体之间的接触面积。同时,连接孔和配合孔内的稳固层能够提高连接翻边与墙体之间的连接性能,从而增大预制门头与墙体的连接性能。

可选的,所述配合孔内同轴固定连接有导向管,所述导向管的底端固定连接于墙体内,所述导向管的顶端高于墙体的顶端并且伸入至连接孔内,所述导向管埋置于稳固层内,所述导向管的周侧壁与配合孔的孔壁之间间隔设置,所述导向管的周侧壁上还开设有贯通的连通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管为钢管,导向管能够定位穿束连接孔,以便连接翻边的安装,从而便于预制门头的安装。同时,导向管能够提高稳固层的抗弯性能。并且,在填充水泥浆时,导向管上的连通孔便于水泥浆通过并进入到导向管内进行填充,以便现场人员灌注水泥浆,同时导向管上的连通孔还能够提高导向管与稳固层之间的连接性能。

可选的,所述导向管的周侧壁上固定连接有若干加强肋,所述加强肋绕导向管的周侧壁呈螺旋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强肋能够提高导向管的抗弯性能,螺旋设置相较于竖向设置,能够增大加强肋长度和表面积,从而提高导向管与稳固层的连接性能。

可选的,所述中承部位于院外的一侧开设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平行墙体的厚度方向;所述挑出机构包括连接于中承部上的承托板、固定连接于承托板上用于向家燕筑窝提供支撑的挑出杆以及用于驱动挑出杆远离或靠近容纳槽移动的驱动组件;当挑出杆伸出容纳槽时,承托板遮蔽容纳槽,当挑出杆缩回容纳槽时,承托板与容纳槽靠近院内的一侧相贴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挑出杆向家燕提供支撑结构,承托板用于连接容纳槽和挑出杆,启动驱动组件,挑出杆和承托板发生移动,挑出杆伸出或是缩回容纳槽内。春季,挑出杆一端伸出容纳槽,挑出杆伸出容纳槽的一端供家燕在挑出杆上筑巢。此时承托板遮蔽容纳槽,减小雨天时雨水渗透进入容纳槽内腐蚀槽内的驱动组件的概率,同时减少春季马蜂在容纳槽内筑窝的概率。秋季,家燕迁徙,启动驱动机构,令挑出杆缩回容纳槽内,保护家燕的巢穴,减少家燕巢穴破坏的概率,此时承托板位于容纳槽内。并且,在来年家燕迁徙回前,启动驱动机构令挑出杆有家燕筑巢的一端重新伸出容纳槽。

可选的,所述容纳槽底端槽壁上开设有移动槽,所述移动槽平行墙体厚度方向设置;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丝杆和驱动电机,所述丝杆同轴穿设于移动槽内,所述丝杆与挑出杆之间通过移动块连接,移动块同轴套设且螺接于丝杆上,所述移动块靠近院内设置,所述丝杆一端位于院内;所述驱动电机固定连接于中承部位于院内的一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丝杆安装于移动槽内,启动驱动电机,丝杆转动,从而驱动移动块移动,通过移动块移动从而驱动挑出杆和承托板一端远离伸出或是缩回容纳槽内。

可选的,所述挑出杆背离承托板的一端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竖向的挡杆;所述中承部位于院外的一侧铰接有挡板,所述挡板相对墙体竖向转动,所述挡板对应容纳槽设置;当挡板与墙体贴合时,所述挡板遮蔽容纳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挑出杆一端伸出容纳槽时,挡板用于为挑出杆提供遮蔽。当挑出杆缩回容纳槽时,挡板遮蔽容纳槽,对容纳槽内的结构形成保护。挡杆用于挑出杆伸出容纳槽时推动挡板转动,减少挡板接触并破坏挑出杆上已有家燕巢穴的概率。

可选的,所述挡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水平杆,所述水平杆的两端固定连接有抵接部,所述抵接部背离承托板的一侧呈弧形凸起设置;所述抵接部背离承托板的一侧与挡板相抵;所述水平杆的中部与挡板之间连接有防脱杆,所述防脱杆一端铰接于水平杆,相对的另一端连接于挡板上;所述挡板靠近抵接部的有一侧对应防脱板开设有限位滑槽,所述防脱杆背离水平杆的一端滑动且铰接于限位滑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平杆上的抵接部用于在挑出杆移动时与挡板相抵,抵接部呈弧形凸起,减少抵接部与挡板相抵时刮伤挡板。铰接于水平杆和挡板之间的防脱杆,在向上气流作用下能够减少挡板转动脱离水平杆的量。同时,防脱杆在水平杆驱动挡板转动时,位于限位滑槽内的一端相对发生滑动,并且防脱杆的两端相对发生转动,减少防脱杆卡死水平杆驱动挡板转动的概率。

可选的,所述容纳槽的槽壁上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平行移动槽,所述承托板上固定连接有配合导向槽的导向块,所述导向块滑移连接于导向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块和导向槽的配合能够提高承托板在移动时的稳定性能。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预制门头为工厂预制,粘结层为高强水泥砂浆,预制门头通过粘结层固定连接于墙体上,减少了砖块垒砌的步骤,以便缩短预制门头的工期;

2.导向管用于穿束配合孔,以便连接孔和配合孔对齐,从而便于现场人员安装预制门头,同时,导向管与填充层形成钢管水泥浆的结构,提高填充层的稳定性能;

3.挑出杆在春季时伸出,以便家燕在挑出杆上筑巢,而承托板遮蔽容纳槽,减小马蜂在容纳槽内筑巢的概率;在挑出杆上家燕筑巢后,秋季时,家燕迁徙,挑出杆缩回,容纳槽收纳挑出杆和挑出杆上家燕的巢穴,减少挑出杆和家燕巢穴受到破坏的概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的院外立面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预制门头和墙体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a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的挑出机构的整体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b-b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4中a处结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挑出杆一端悬挑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墙体;2、门洞;3、预制门头;4、粘结层;5、挑出机构;6、顶承部;7、中承部;8、连接翻边;9、连接孔;10、配合孔;11、导向管;12、连通孔;13、加强肋;14、稳固层;15、容纳槽;16、挡板;17、转轴;18、固定耳;19、限位滑槽;20、附加槽;21、导向槽;22、移动槽;23、承托板;24、挑出杆;25、挡杆;26、导向块;27、水平杆;28、抵接部;29、防脱杆;30、套环;31、铰接杆;32、丝杆;33、驱动电机;34、移动块;35、从动齿轮;36、驱动齿轮;37、泛水部件;38、装饰部件;39、仿木板件;40、装饰柱。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7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古建筑门头结构,连接于两同轴且间隔设置的墙体1之间,两墙体1之间形成用于门扇安装的门洞2,墙体1厚度方向的一侧为院内,墙体1厚度方向的另一侧为院外。

古建筑门头结构包括预制门头3,预制门头3下表面的两端分别抵接于两墙体1的顶端。预制门头3的下表面遮蔽门洞2的顶端开口。预制门头3与墙体1之间均摊铺水泥砂浆形成粘接层。预制门头3位于院外的一侧上连接有供家燕筑窝的挑出机构5。

预制门头3为工厂采用混凝土预制形成,粘结层4为高强水泥砂浆。先在墙体1上摊铺水泥砂浆,然后吊装预制门头3,令预制门头3的底端抵接于粘接层上,预制门头3通过粘结层4固定连接于墙体1上,减少了砖块垒砌的步骤。同时,挑出机构5用于向家燕提供筑窝的支撑结构,从而吸引家燕,增大家燕在门头结构上筑窝的概率,从而提高门头结构的仿古效果。

参照图2,3预制门头3包括顶承部6和固定连接于顶承部6底端的中承部7,顶承部6和中承部7均为钢筋混凝土浇筑预制形成。顶承部6和中承部7均沿墙体1长度方向设置。顶承部6的厚度尺寸大于中承部7。

顶承部6横截面的顶端呈夹角设置。顶承部6的顶端连接有泛水部件37,泛水部件37遮蔽顶承部6的上表面,泛水部件37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连接的承托层、砂浆层以及盖瓦层。承托层包括均平行墙体1长度方向依次间隔分布的荷包椽、飞椽以及支撑于荷包椽和飞椽上的盖板,荷包椽和飞椽较低的一端均悬挑设置,并且荷包椽和飞椽较低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用于支撑盖板的闸椽板。盖板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水卷材形成的防水层。砂浆层铺砌在防水层上,砖瓦层铺砌在砂浆层上。

顶承部6的侧壁以及下表面还均固定连接有装饰部件38,装饰部件38包括装饰板组和装饰柱40。装饰板组包括若干仿木板件39,若干仿木板件39遮蔽顶承部6的侧壁以及顶承部6的下表面。装饰柱40固定连接于顶承部6的下表面,装饰柱40有两列,两列装饰柱40分别位于中承部7的两侧,每列装饰桩均间隔连接有两根。每列的两装饰柱40之间固定连接有花板。装饰柱40和仿木板件39均通过连接件与顶承部6固定连接。泛水部件37和装饰部件38均为预制门头3与墙体1施工完成后安装。

中承部7沿墙体1长度方向的两端还均固定连接有连接翻边8,连接翻边8的上表面竖向开设有贯通的连接孔9。墙体1上表面对应连接孔9竖向开设有配合孔10,配合孔10与连接孔9同轴,并且配合孔10内同轴竖向固定连接有导向管11。

参照,1、2,导向管11的顶端高于墙体1的上表面,当配合孔10和连接孔9同轴时,导向管11的顶端伸入至连接孔9内,并且填充水泥浆形成稳固层14。导向管11的周侧壁与配合孔10的孔壁间隔设置,导向管11的周侧壁上开设有贯通的连通孔12,连通孔12平行导向管11的径向。导向管11的外侧壁上还固定有若干道加强肋13,若干坚强肋围绕导向管11的外侧壁一周间隔设置,加强肋13呈螺旋状设置。

导向管11能够穿束连接孔9,以便连接孔9和配合孔10对齐,并且提高稳固层14的抗弯性能。在连接孔9和配合孔10对齐,并且连接翻边8与墙体1抵接后,向连接孔9和配合孔10内填充水泥浆。填充水泥浆时,导向管11上的连通孔12便于水泥浆通过并进入到导向管11内进行填充,以便现场人员灌注水泥浆,同时导向管11上的连通孔12还能够提高导向管11与稳固层14之间的连接性能。

导向管11上的加强肋13能够增强导向管11的抗弯性能。同时,加强肋13还能够增大导向管11与填充层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大导向管11和填充层之间的连接性能。

参照图3、4,中承部7位于院外的一侧还开设有容纳槽15,中承部7的位于院外的一侧还连接有挡板16。

挡板16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水平的转轴17,转轴17的两端同轴套设有固定耳18,固定耳18与转轴17转动连接。固定耳18一侧与中承部7固定连接,并且固定耳18高于容纳槽15设置。挡板16通过固定耳18以及转轴17转动连接于中承部7上。当挡板16自然下落时,挡板16背离转轴17的一端低于容纳槽15,挡板16遮蔽容纳槽15的开口。

参照图5、6,挡板16靠近挑出杆24的一侧开设有限位滑槽19,限位滑槽19在挡板16自然垂落遮蔽容纳槽15时竖向设置,限位滑槽19沿墙体1长度方向的两侧开设有平行滑槽的附加槽20,两附加槽20和限位滑槽19横截面呈t形槽。

容纳槽15平行中承部7的厚度方向设置。容纳槽15的底端槽壁上开设有移动槽22,容纳槽15的顶端槽壁上开设有导向槽21,导向槽21位于移动槽22的上方,导向槽21为燕尾槽。

挑出机构5滑动连接于容纳槽15内。挑出机构5包括承托板23,固定连接于承托板23背离院内一侧的挑出杆24,以及驱动承托板23远离或是进入容纳槽15的驱动组件。

承托板23竖向设置,挑出杆24垂直且水平连接于承托板23上,挑出杆24背离承托板23的一端上表现固定连接有挡杆25。承托板23上对应导向槽21设置有导向块26,导向块26伸入且滑动连接于导向槽21内。

参照图5、6,挡杆25竖向设置,挡板16的顶端垂直固定连接有水平杆27,水平杆27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抵接部28,抵接部28位于水平杆27背离承托板23的一侧,抵接部28呈弧形凸出水平杆27设置,抵接部28背离水平杆27的一侧与挡板16靠近挑出杆24的一侧相抵。

驱动挑出杆24向院外移动时,挡杆25顶端内的抵接部28将驱动挡板16绕转轴17向上转动,从而减少挡板16与挑出杆24接触的概率。若挑出杆24上已搭设有家燕的巢穴,则能够减少挡板16与家燕巢穴接触的概率,从而保障家燕巢穴的完整性。

水平杆27的中部连接有防脱杆29,防脱杆29一端固定连接有中部贯通的套环30,相对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铰接杆31。套环30间隔设置有两个并且分别位于挡杆25与水平杆27连接位置的两侧,套环30套设于水平杆27上,防脱杆29通过套环30与水平杆27转动连接。

铰接杆31平行水平杆27,铰接杆31横截面呈圆形。防脱杆29背离水平杆27的一端伸入至限位滑槽19内,铰接杆31的两端分别伸入至限位滑槽19两侧的两附加槽20内。

在挑出杆24移动时,套环30将相对水平杆27转动,铰接杆31将相对挡板16转动。水平杆27通过防脱杆29与挡板16形成连接。

参照图4、7,在挑出杆24上的家燕巢穴位于院外时,防脱杆29远离环套的一端侧壁与限位滑槽19靠近挑出杆24的一端相抵,挡板16受到气流作用向上移动时,挡板16在向上气流作用结束后,将在重力作用下下落碰撞挡杆25,增大挑出杆24背离承托板23的一端的负荷,从而增大挑出杆24弯曲的概率。而防脱杆29将约束挡板16,减少挡板16向上的转动量,从而减少挡板16自然下落并碰撞到抵接部28时所带有的动能。

驱动机构包括丝杆32和驱动电机33,丝杆32同轴穿设于移动槽22内,丝杆32上套设轴承(图中未显示)和移动块34,轴承有两个且间隔设置,轴承同轴且固定连接于移动槽22,丝杆32通过轴承连接于移动槽22内。移动块34与丝杆32螺接,并且移动块34的顶端伸出移动槽22与挑出杆24固定连接。丝杆32的一端伸入至院内并且同轴固定连接有从动齿轮35,从动齿轮35为锥齿轮。

驱动电机33为伺服电机,驱动电机33位于丝杆32的一侧,驱动电机33通过垫板固定连接于中承部7位于院内的一侧。驱动电机33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驱动齿轮36,驱动齿轮36为锥齿轮,驱动齿轮36与从动齿轮35啮合。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古建筑门头结构的实施原理为:预制门头3为工厂预制,然后运输到现场吊装施工。中承部7上的丝杆32、挑出杆24以及承托板23均为工厂安装。

在现场吊装施工时,令连接孔9先对准墙体1上的导向管11,并且令导向管11伸入连接孔9内,然后在调整预制门头3的位置,令连接孔9和配合孔10精确对准。相较于砖块垒砌形成门头结构,采用预制的方式施工更为便捷、快速。导向管11能够在预制门头3吊装时起到初步导向作用,提高对准效率,然后人工对准连接和配合孔10,以便提高施工精度。

在预制门头3吊装完成后,再施工装饰部件38和泛水部件37。

春季时,启动驱动电机33,令丝杆32转动,此时移动块34朝向院外的一侧移动,挑出杆24一端伸出容纳槽15。挑出杆24上的挡杆25将驱动挡板16向上转动。挡板16在重力作用下,自然抵接于水平杆27上的抵接部28。防脱杆29将约束挡板16在受到向上气流时的向上转动量。

挑出干伸出容纳槽15的一端能够家燕筑巢提供支撑结构,从而能够吸引家燕在预制门头3的挑出杆24上筑巢,提高预制门头3的仿古效果。

秋季,家燕迁徙后,启动驱动电机33,令丝杆32转动了,移动块34朝向院内移动,直至挑出杆24完全位于容纳槽15内,挡板16自然垂落并且遮蔽容纳槽15。若家燕在挑出杆24上筑巢,在将挑出杆24缩回容纳槽15内时,挑出杆24上的家燕巢穴将被收纳于容纳槽15内,从而减少家燕巢穴破坏的概率。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