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绝缘横担及输电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96518发布日期:2020-12-15 08:36阅读:77来源:国知局
一种绝缘横担及输电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电绝缘设备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绝缘横担及输电杆。



背景技术:

在电力设备领域,输电线路用的绝缘横担是输电杆重要的配套结构件,用于支承导线、避雷线等,并使之按规定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目前35k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输电线路中广泛使用的多为铁横担等金属横担,金属横担质量重,绝缘性差,易造成闪络问题。

为了解决金属横担的上述问题,发展一种复合横担,但是现有的复合横担大多是以拉挤芯棒作为受力主材,横担两端及中间压接或胶粘金具,以固定电杆和架设导线;并采用高温硫化硅橡胶作为外绝缘材料,需要通过注射工艺成型,金具和硅橡胶伞裙大大增加了横担重量,也增加了生产工序,降低了生产效率,增加了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绝缘横担及输电杆,以解决现有复合横担生产工序复杂,效率低,以及复合横担与输电杆的杆体固定时,需要额外装配金具,增加横担整体的重量,和增加成本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一种绝缘横担,该绝缘横担为一体结构,包括中间连接部和两个横担侧臂,两个横担侧臂水平对称位于中间连接部的两侧,该横担侧臂的横截面为工字型,且该横截面的高度沿中间连接部至远离中间连接部的方向逐渐减小。

一方面,上述绝缘横担通过中间连接部实现与输电杆的连接,通过对称设置的两个横担侧臂,用于悬挂或绑扎输电导线,且该横担侧臂的横截面为工字型,从力学性能角度来说,工字型结构优于长方形、圆形和t型,而横担侧臂的横截面高度的减小,是为了减轻绝缘横担重量,以及更大程度地节省材料、降低成本。

另一方面,上述绝缘横担采用一体成型的结构,大大减少了现有复合横担的成型工序,降低了人工和能耗,同时取消金具,减轻了绝缘横担整体的重量,较大程度地降低了成本。

优选地,上述绝缘横担采用整体模压成型,该工序操作简单,对于成型产品可设计性较强。

优选地,上述中间连接部包括主体和设置在该主体一侧面上的垫块,且该主体上设有位于上述垫块两侧的两个安装孔,用于与输电杆进行连接,且垫块的形状可根据输电杆的形状来配套设计,使该绝缘横担更具有通用性和灵活性。

优选地,上述主体一侧面上设有第一凹槽,上述垫块位于该第一凹槽内,凹槽的设置更进一步地减轻了绝缘横担的重量以及降低了成本,同时垫块的设置也可以起到加强筋的作用,保证了绝缘横担的机械强度。

优选地,上述垫块在竖直方向上间隔设置多个,相比于一体式的垫块设计,能更大程度地节约成本。

优选地,上述主体还包括设置在主体另一侧面的第二凹槽,进一步地降低成本,同时,该第二凹槽内设置至少一条加强筋,该加强筋的设置保证了绝缘横担整体的机械强度。

优选地,上述横担侧臂的上表面位于水平面内,第二凹槽内设置顶相平台,该顶相平台的上表面与横担侧臂的上表面位于同一平面内,且顶相平台上设有顶相孔,用于连接顶相绝缘子。

优选地,上述绝缘横担包括设置在两个横担侧臂端部的挂线部,该挂线部设有第三凹槽,用于悬挂或绑扎输电导线。

优选地,上述绝缘横担外部设有防老化涂层,保证绝缘横担的使用寿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另一技术方案如下:提供一种输电杆,包括杆体和固定在该杆体上的上述绝缘横担。

优选地,上述主体上设有安装孔,上述输电杆包括杆体固定件,即u型抱箍和紧固件,杆体固定件通过安装孔将上述绝缘横担固定在杆体上,保证该绝缘横担与输电杆的稳固连接,且安装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绝缘横担10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中间连接部11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绝缘横担20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输电杆01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的输电杆02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要求,这里将披露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然而,应当理解的是,这里所披露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典型例子而已,其可体现为各种形式。因此,这里披露的具体细节不被认为是限制性的,而仅仅是作为权利要求的基础以及作为用于教导本领域技术人员以实际中任何恰当的方式不同地应用本实用新型的代表性的基础,包括采用这里所披露的各种特征并结合这里可能没有明确披露的特征。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绝缘横担10,绝缘横担10包括中间连接部11和两个横担侧臂12,中间连接部11和两个横担侧臂12为一体结构,且两个横担侧臂12水平对称位于中间连接部11的两侧。该一体结构为整体模压成型,将模压填料放入模具,通过加热、固化成型,对于任意复杂结构均可一次成型,工艺简单,效率高,可设计性强。同时该一体成型的绝缘横担10代替了现有复合横担的芯棒、金具的组装,工序单一,操作简单,大大降低了人工和能耗,提高了生产效率,减轻了绝缘横担10的重量,且采用该工艺方法的原材料成本也较低,进一步降低了成本。

如图1和图2所示,中间连接部11包括主体111和垫块112,垫块112位于主体111的一侧面111a上,且主体111上开设两个通孔,即两个安装孔1111,对称位于垫块112两侧,用于与输电杆连接,无需在主体111上设置额外的金具用于与输电杆固定连接,安装方便。垫块112的形状可根据输电杆的形状来配套设计,在本实施例中,绝缘横担10用于圆形柱体的输电杆,则垫块112设计成对应的弧形结构。在其他的一些实施例中,绝缘横担用于菱形柱体的输电杆,则垫块设计成对应的菱形结构,其他形状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主体111的一侧面111a上还设有第一凹槽1112,更进一步地减轻了绝缘横担10的重量以及降低了成本。垫块112位于第一凹槽1112内,垫块112的设置同时也起到了加强筋的作用,保证绝缘横担10的机械强度。在本实施例中,垫块112在竖直方向上间隔均布三个,分别为垫块112a、垫块112b、垫块112c,且最上面的垫块112a的上表面112a1与主体111的上表面111c位于同一平面内,最下面的垫块112c的下表面112c1与主体111的下表面111d位于同一平面内,更大程度地减轻绝缘横担10的重量及节约成本。在其他的一些实施例中,垫块可间隔设置成两个或者四个,垫块的上表面也可以与主体的上表面不在同一平面内,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如图1所示,横担侧臂12的横截面121设计为工字型,工字型截面的受力特性是最好的,有利于增强绝缘横担10的力学性能。选择工字型截面的理由如下:

由力学常识可知,零件的抗弯截面系数和抗扭截面系数是一个仅与截面的形状与尺寸有关的量,因此,为了比较不同截面形状的受力特性,对矩形截面、圆形截面、t型截面、工字型截面进行对比。为了便于比较,将它们的截面面积设置为近似相等,在此情况下,分别计算抗弯截面系数和抗扭截面系数。如表1所示:

表1

从上述表1可见,工字型截面抗扭和抗弯的能力均为最强,所以优选工字型截面作为本实施例的横截面121的形状,使绝缘横担10能够较大程度地承受弯曲和扭转,提高绝缘横担10的使用寿命。且横截面121的高度沿中间连接部11至远离中间连接部11的方向逐渐减小,进一步减轻绝缘横担10的重量,节约材料,降低成本。同时,两个横担侧臂12的端部均设有挂线部122,本实施例中,在挂线部122上端设置第三凹槽1221,用于悬挂或者绑扎输电导线,在其他的一些实施例中,挂线部上的第三凹槽也可以设置成包括前部、后部、侧部的凹槽,用于绑扎输电导线,保证输电导线能够稳固、方便地固定在绝缘横担10上。

如图1所示,主体11还包括设置在主体另一侧面111b上的第二凹槽1113,第二凹槽1113内设置至少一条加强筋1114,用于保证绝缘横担10整体的机械强度。同时,该绝缘横担10的外表面设有防老化涂层13,在本实施例中,防老化涂层13为喷涂氟碳漆。在其他的一些实施例中,防老化涂层也可以为注射或模压硅橡胶伞裙。

本实施例的绝缘横担10设置了第一凹槽1112和第二凹槽1113,垫块112为多个并列设置。在其他的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不设置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垫块也可以只设置一个,且该垫块的高度根据实际工况要求设定。

本实施例的绝缘横担10用于双回路输电线路的导线支撑,同时安装3个绝缘横担10即可,绝缘横担10通过整体模压一次成型,工序简单,降低了人工和能耗,效率高,从而降低成本,同时取消了额外的金具,安装方便,且绝缘横担10整体重量轻,机械强度高,适用于多种杆体。

实施例二: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绝缘横担20与实施例一的绝缘横担10结构相似,不同之处在于,绝缘横担20还包括顶相平台213,顶相平台213下还连接有两个相互平行的支撑板214,该支撑板214为直角三角形面板,且支撑板214的两直角边分别连接于第二凹槽2113和顶相平台213的端部,起到支撑顶相平台213的作用。横担侧臂22的上表面22a位于水平面内,顶相平台213的上表面213a与横担侧臂22的上表面22a位于同一平面内,顶相平台213上还设有顶相孔2131,用来连接顶相绝缘子以支撑输电导线。

本实施例的绝缘横担20用于单回路输电线路的导线支撑,绝缘横担20的所有部件也是通过整体模压一次成型,其作用与实施例一相同,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实施例三: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输电杆01包括实施例一的绝缘横担10、杆体011和杆体固定件012,杆体固定件012包括u型抱箍0121和紧固件0122,紧固件0122包括配套的螺母和平垫圈,u型抱箍0121和紧固件0122通过主体上的两个安装孔1111将绝缘横担10固定在杆体011上,在安装孔1111里还需加设金属嵌件(图中未示出),该金属嵌件的主体为筒状,其尺寸与安装孔1111的尺寸相匹配,以保证金属嵌件的准确安装,该金属嵌件还包括位于金属嵌件主体一端的、与金属嵌件的主体呈90°夹角的翻边,防止杆体固定件012对主体111的外表面造成磨损,同时也使安装方便,保证绝缘横担10与输电杆01的稳固连接。

实施例四: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输电杆02与实施例三中输电杆01的结构基本类似,其作用也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输电杆02适用的是绝缘横担20,包括顶相平台213和顶相孔(图中未示出),用于连接顶相绝缘子023,在顶相孔里还需加设金属嵌件(图中未示出),该金属嵌件与实施例三中的金属嵌件类似,防止顶相绝缘子023的连接部位对顶相平台213的外表面造成磨损。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及技术特点已揭示如上,然而可以理解,在本实用新型的创作思想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上述结构和材料作各种变化和改进,包括这里单独披露或要求保护的技术特征的组合,明显地包括这些特征的其它组合。这些变形和/或组合均落入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技术领域内,并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