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古建筑墙柱临时防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083138发布日期:2020-11-27 10:30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一种古建筑墙柱临时防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合建筑防护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临时防护结构。



背景技术:

古建筑是指具有历史意义的建国之前的民用建筑和公共建筑,我国历史源远流长,在中国,很多古镇以及大部分的大城市还保留着一些古建筑,然而,在大兴土木的现在,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以及保护古代建筑及其蕴含的文化特质,做到既让古代建筑文化保存于世,也让古代文化遗产产生现代价值,有些过分老旧破败的古建筑需要专业人员进行修缮,由于古建筑的年代久远,其结构强度以及整体稳定性比新建建筑低很多,使得在修缮过程中古建筑墙柱连接不够稳定,导致发生倾斜或位移,甚至影响古建筑的整体平衡,发生局部坍塌等现象,目前技术申请号为:cn201820328945.的古建筑内加固装置,通过基台用于增加石柱与地面的支撑面积,从而增加用于支撑柱脚的稳定性,但只对能对建筑物底部加固,防护范围有限,难以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因此需要在现有古建筑防护结构的基础上进行升级和改造,以克服现有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古建筑墙柱临时防护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旨在于解决现有的加固装置防护范围有限,难以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古建筑墙柱临时防护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古建筑墙柱临时防护结构,包括防护支架组件和连接固定组件,连接固定组件固定连接于防护支架组件的外侧连接处;

防护支架组件包括墙柱、底座、支护卡箍、支护立柱、横梁、贯通槽、抱箍和立柱槽,横梁与墙柱之间榫卯连接,底座套装固定于墙柱底部,支护立柱焊接固定于底座的表面两端,贯通槽贯通设置于底座内部中心处,支护卡箍活动连接于支护立柱,抱箍焊接连接于支护卡箍的外表面两侧,立柱槽嵌入开设设置于抱箍的内侧;

连接固定组件包括卡箍边沿、固位托、重合卡扣、固定地钉、卡箍槽、连接螺栓和内软垫,卡箍边沿对称区分于支护卡箍对半处边沿,固位托延伸设置于卡箍边沿外端,重合卡扣分别设置于底座的对接处,固定地钉贯通连接于重合卡扣,卡箍槽嵌入设置于贯通槽边缘处内圈,连接螺栓螺纹连接于卡箍边沿,内软垫粘结设置于支护卡箍的内圈。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护卡箍设置有若干个并且活动连接于支护立柱。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护立柱顶部连接的支护卡箍设置有固位托,底部连接的支护卡箍箍体下方设置延伸。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重合卡扣设置于底座的对接处,且底座对接连接后重合卡扣两两重合并且中心处贯通设置有通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内软垫环绕粘结设置于支护卡箍的内圈内壁,并且内软垫为橡胶或发泡海绵材质制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护卡箍安装于支护立柱顶部时两端的固位托支撑于横梁的底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立柱槽呈凸字形空槽套装连接于支护立柱外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在本实用新型中设置支护卡箍,支护卡箍设置有若干个并且活动连接于支护立柱,通过支护立柱进行支护防护时与支护卡箍配套连接固定,可以起到对古建筑墙柱进行加固的作用,有利于对古建筑立柱的稳定支撑,避免连接不够稳定,导致发生倾斜或位移。

2、该种古建筑墙柱临时防护结构的优点在于设置有固位托,支护卡箍安装于支护立柱顶部时,支护卡箍两端的固位托支撑于横梁的底部,对横梁与墙柱的连接起到一定的托举加固效果,不仅能对建筑物底部加固,扩大了防护范围,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

3、该种古建筑墙柱临时防护结构设置有立柱槽,立柱槽呈凸字形空槽套装连接于支护立柱外侧,立柱槽的活动套装连接使得支护卡箍可以灵活的安装与拆卸,节省了安装与拆卸的时间,便于建筑临时加固时的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底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护卡箍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护卡箍结构示意图。

图1-4中:1-墙柱,2-底座,3-支护卡箍,4-卡箍边沿,5-支护立柱,6-固位托,7-横梁,8-重合卡扣,9-固定地钉,10-卡箍槽,11-贯通槽,12-抱箍,13-连接螺栓,14-内软垫,15-立柱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古建筑墙柱临时防护结构,包括防护支架组件和连接固定组件,连接固定组件固定连接于防护支架组件的外侧连接处;

防护支架组件包括墙柱1、底座2、支护卡箍3、支护立柱5、横梁7、贯通槽11、抱箍12和立柱槽15,横梁7与墙柱1之间榫卯连接,底座2套装固定于墙柱1底部,支护立柱5焊接固定于底座2的表面两端,贯通槽11贯通设置于底座2内部中心处,支护卡箍3活动连接于支护立柱5,支护卡箍3设置有若干个并且活动连接于支护立柱5,通过支护立柱5进行支护防护时与支护卡箍3配套连接固定,可以起到对古建筑墙柱1进行加固的作用,有利于对古建筑立柱的稳定支撑,避免连接不够稳定,导致发生倾斜或位移,抱箍12焊接连接于支护卡箍3的外表面两侧,立柱槽15嵌入开设设置于抱箍12的内侧,立柱槽15呈凸字形空槽套装连接于支护立柱5外侧,立柱槽15的活动套装连接使得支护卡箍4可以灵活的安装与拆卸,节省了安装与拆卸的时间,便于建筑临时加固时的使用;

连接固定组件包括卡箍边沿4、固位托6、重合卡扣8、固定地钉9、卡箍槽10、连接螺栓13和内软垫14,卡箍边沿4对称区分于支护卡箍3对半处边沿,固位托6延伸设置于卡箍边沿4外端,支护卡箍3安装于支护立柱5顶部时,支护卡箍3两端的固位托6支撑于横梁7的底部,对横梁7与墙柱1的连接起到一定的托举加固效果,不仅能对建筑物底部加固,扩大了防护范围,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重合卡扣8分别设置于底座2的对接处,固定地钉9贯通连接于重合卡扣8,卡箍槽10嵌入设置于贯通槽11边缘处内圈,连接螺栓13螺纹连接于卡箍边沿4,内软垫14粘结设置于支护卡箍3的内圈。

其中,支护卡箍3设置有若干个并且活动连接于支护立柱5,使得在支护立柱5进行支护防护时与支护卡箍3连接配套,可以起到对古建筑墙柱1进行固定的作用,有利于对古建筑立柱的稳定支撑。

其中,支护立柱5顶部连接的支护卡箍3设置有固位托6,底部连接的支护卡箍3箍体下方设置延伸,使得墙柱1外侧顶部与底部连接的支护卡箍3均能够起到良好的支撑防护效果。

其中,重合卡扣8设置于底座2的对接处,且底座2对接连接后重合卡扣8两两重合并且中心处贯通设置有通孔,使得底座2的安装连接更加稳固。

其中,内软垫14环绕粘结设置于支护卡箍3的内圈内壁,并且内软垫14为橡胶或发泡海绵材质制成,起到对墙柱1本体的保护效果。

其中,支护卡箍3安装于支护立柱5顶部时两端的固位托6支撑于横梁7的底部,对横梁7与墙柱1的连接起到一定的托举加固效果。

其中,立柱槽15呈凸字形空槽套装连接于支护立柱5外侧,立柱槽15的套装连接使得支护卡箍4方便安装与拆卸,节省安装与拆卸的时间,便于临时加固时的使用。

工作原理:先将支护卡箍3分别套装于底座2表面两侧的支护立柱5外侧,通过支护卡箍3两端焊接固定的抱箍12套装于支护立柱5,且抱箍12内侧的立柱槽15则对支护立柱5进行限制,防止支护卡箍3脱出,并且底座2拼接于墙柱1的底部,并且在重合卡扣8处重叠后通过固定地钉9进行固定,使得底座2能够在墙柱1的底部得到固定安装,再将支护立柱5底部的支护卡箍3通过卡箍槽10嵌入在底座2之中,并且通过卡箍边沿4进行连接螺栓13的固定,再将上方的支护卡箍3通过抱箍12在支护立柱5内部进行向上滑动,并且分别通过卡箍边沿4进行固定,由于支护立柱5的支撑与支护卡箍3的套装固定可以对墙柱1起到稳定防护的效果,并且支护立柱5顶端的支护卡箍3通过其两侧设置的固位托6将其安装于横梁7底部,可以对墙柱1顶部的横梁7起到一定的托举加固效果,使得墙柱1整体与横梁7之间的稳定性增强,起到良好的支护效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