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柱与预制隔墙的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184149发布日期:2020-12-04 14:13阅读:85来源:国知局
一种预制柱与预制隔墙的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预制柱与预制隔墙的连接结构,用于解决现有钢管存放装置技术问题。



背景技术:

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增长,建设工程也越来越多,需要使用大量的建筑材料,而钢管是建筑中使用较多的建筑材料,所以建筑现场堆放了许多钢管,占地大,杂乱,拿取不便,还容易滑落砸到工人,或是绊倒来回走动的工人,非常危险,同时钢管在生产完后由于自身长度问题,运输起来都是很占地方的,要是将管子竖直起来又会因为重心过高而导致容易倒塌发生事故。

现有的钢管存放装置往往存在当钢管较多时,钢管的重心不稳导致存放好的钢管垮塌造成安全事故的技术问题,为了克服上述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预制柱与预制隔墙的连接结构,用于解决现有钢管存放装置存放钢管不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解决现有钢管存放装置存放钢管不稳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预制柱与预制隔墙的连接结构。

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预制柱与预制隔墙的连接结构,包括预制柱和预制隔墙,所述预制柱的内部均匀布设有多个1/4圆形的条形通孔a,所述条形通孔a穿出预制柱并在预制柱两个相互垂直的面上形成了过孔a,所述预制隔墙的内部均匀布设有多个1/4圆形的条形通孔b,所述条形通孔a和条形通孔b处于相对位置处,所述预制柱和预制隔墙通过穿过条形通孔a和条形通孔b内的连接组件连接为一体,所述条形通孔a和条形通孔b的高度为35cm。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连接片a和连接片b,所述连接片a和连接片b通过固定弹簧连接为一体,所述连接片a和连接片b的末端均设有便于操作者用力的驱动片,所述连接片a大于1/2圆形,所述连接片a和连接片b相互配合形成一个完整的圆形。

进一步地,所述预制柱和预制隔墙之间形成拼缝,所述拼缝宽1-3.5cm。

进一步地,所述相邻两个连接组件的距离为50-70cm。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首先将预制柱和预制隔墙放到适当的位置,然后将预制柱的条形通孔a和预制墙体的条形通孔b对准,然后采用连接组件的连接片a穿过预制墙体的条形通孔b,待连接片a从预制墙体的另一个中的过孔内穿出后,使得连接片a从条形通孔a在预制柱上形成的过孔a内穿入,并从另一个过孔a中穿出,待连接片a通过条形通孔a和条形通孔b将预制柱和预制墙体上连接后,向拼缝中加入膨胀砂浆封堵后即可,本实用新型可有效克服当开始连接预制柱和预制隔墙时,由于受力不均导致预制柱和预制隔墙错位,影响连接后预制柱和预制隔墙受力。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首先将预制柱和预制隔墙放到适当的位置,然后将预制柱的条形通孔a和预制墙体的条形通孔b对准,然后采用连接组件的连接片a穿过预制墙体的条形通孔b,待连接片a从预制墙体的另一个中的过孔内穿出后,使得连接片a从条形通孔a在预制柱上形成的过孔a内穿入,并从另一个过孔a中穿出,待连接片a通过条形通孔a和条形通孔b将预制柱和预制墙体上连接后,向拼缝中加入膨胀砂浆封堵后即可,本实用新型可有效克服当开始连接预制柱和预制隔墙时,由于受力不均导致预制柱和预制隔墙错位,影响连接后预制柱和预制隔墙受力。

2、本实用新型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连接片a和连接片b,所述连接片a和连接片b通过固定弹簧连接为一体,所述连接片a和连接片b的末端均设有便于操作者用力的驱动片,所述连接片a大于1/2圆形,所述连接片a和连接片b相互配合形成一个完整的圆形,通过连接组件的连接片a和连接片b的配合实现对预制柱和预制墙体的连接,具有操作简便的优点。

3、本实用新型所述预制柱和预制隔墙之间形成拼缝,所述拼缝宽1-3.5cm,通过拼缝的设置实现预制墙体和预制柱的连接,以确保连接后的预制柱和预制墙体的受力。

4、本实用新型所述相邻两个连接组件的距离为50-70cm,通过将两个连接组件的距离设置为50-70cm可有效保证连接后预制柱和预制墙体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预制柱与预制隔墙的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连接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连接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预制柱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连接孔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预制柱、2-连接孔、3-预制隔墙、4-连接组件、4.1-连接片a、4.2-连接片b、4.3-固定弹簧、4.4-驱动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上”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1

如图1-5示,一种预制柱与预制隔墙的连接结构,包括预制柱1和预制隔墙3,所述预制柱1的内部均匀布设有多个1/4圆形的条形通孔a,所述条形通孔a穿出预制柱1并在预制柱1两个相互垂直的面上形成了过孔a,所述预制隔墙3的内部均匀布设有多个1/4圆形的条形通孔b,所述条形通孔a和条形通孔b处于相对位置处,所述预制柱1和预制隔墙3通过穿过条形通孔a和条形通孔b内的连接组件4连接为一体,所述条形通孔a和条形通孔b的高度为35cm。

本实施例中,首先将预制柱1和预制隔墙3放到适当的位置,然后将预制柱1的条形通孔a和预制墙体的条形通孔b对准,然后采用连接组件4的连接片a4.1穿过预制墙体的条形通孔b,待连接片a4.1从预制墙体的另一个中的过孔内穿出后,使得连接片a4.1从条形通孔a在预制柱1上形成的过孔a内穿入,并从另一个过孔a中穿出,待连接片a4.1通过条形通孔a和条形通孔b将预制柱1和预制墙体上连接后,向拼缝中加入膨胀砂浆封堵后即可,本实用新型可有效克服当开始连接预制柱1和预制隔墙3时,由于受力不均导致预制柱1和预制隔墙3错位,影响连接后预制柱1和预制隔墙3受力。

实施例2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组件4包括连接片a4.1和连接片b4.2,所述连接片a4.1和连接片b4.2通过固定弹簧4.3连接为一体,所述连接片a4.1和连接片b4.2的末端均设有便于操作者用力的驱动片4.4,所述连接片a4.1大于1/2圆形,所述连接片a4.1和连接片b4.2相互配合形成一个完整的圆形。

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组件4包括连接片a4.1和连接片b4.2,所述连接片a4.1和连接片b4.2通过固定弹簧4.3连接为一体,所述连接片a4.1和连接片b4.2的末端均设有便于操作者用力的驱动片4.4,所述连接片a4.1大于1/2圆形,所述连接片a4.1和连接片b4.2相互配合形成一个完整的圆形,通过连接组件4的连接片a4.1和连接片b4.2的配合实现对预制柱1和预制墙体的连接,具有操作简便的优点。

实施例3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改进,所述预制柱1和预制隔墙3之间形成拼缝,所述拼缝宽1-3.5cm。

本实施例中,所述预制柱1和预制隔墙3之间形成拼缝,所述拼缝宽1-3.5cm,通过拼缝的设置实现预制墙体和预制柱1的连接,以确保连接后的预制柱1和预制墙体的受力。

实施例4

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改进,所述相邻两个连接组件4的距离为50-70cm。

本实施例中,所述相邻两个连接组件4的距离为50-70cm,通过将两个连接组件4的距离设置为50-70cm可有效保证连接后预制柱1和预制墙体强度。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