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振捣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728218发布日期:2020-10-30 21:49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一种混凝土振捣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公开涉及混凝土施工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混凝土振捣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基础建设等土建项目也随之增加,并且对土建项目的施工质量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其中就包括混凝土浇筑后的振捣工作。混凝土浇筑后振捣工作的主要作用是将混凝土浇筑时混入的空气排出,进而保证混凝土建造的施工质量,在此项工作中,混凝土振捣棒是不可缺少的设备,通过将振捣棒伸入混凝土中,利用振捣棒在驱动器带动下产生的高频振捣,使得混凝土中混入的空气排出。

目前,混凝土振捣工作以人工作业为主,即施工人员手持混凝土振捣棒软管,将振捣棒伸入混凝土中完成混凝土振捣工作。当此处混凝土中空气排出后,施工人员提起振捣棒移动至下一施工位置,重复上述操作,直至整个混凝土浇筑区域全部振捣完成。在一些大型的土建施工项目中,如大型建筑物或设备基础等,施工人员需要重复作业很多次,方能完成混凝土浇筑区域内的振捣工作。尤其是一些浇筑面积较大的土建施工项目,施工人员很难直接将振捣棒放入混凝土浇筑区域的中间位置,为了保证混凝土浇筑质量,施工人员不得不搭建跳板,携带着振捣棒走到跳板上完成混凝土浇筑区域的中间位置的振捣工作,危险性大。

因此,如何解决目前的混凝土振捣工作中工作强度大,工作效率低,施工速度慢,安全性低等问题,成为人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公开提供了一种混凝土振捣装置,以至少解决目前混凝土振捣工作中工作强度大,工作效率低,施工速度慢,安全性低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具体为,一种混凝土振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架1、第二支架2、传动皮带3、起吊滑轮4、吊索5、吊钩6以及振捣器7;

所述第一支架1包括:第一底板11以及第一支柱12,所述第一支柱12的下端与所述第一底板1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柱12上设置有滑轮121;

所述第二支架2包括:第二底板21以及第二支柱22,所述第二支柱22的下端与所述第二底板2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柱22上间隔设置有第一电机221以及第二电机222,所述第一电机221的输出端以及第二电机222的输出端分别设置有第一驱动轮2211以及第二驱动轮2221;

所述传动皮带3套装在所述滑轮121以及所述第一驱动轮2211的外部;

所述起吊滑轮4位于所述传动皮带3的下方,且与所述传动皮带3固定连接;

所述吊索5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驱动轮2221固定连接,所述吊索5的另一端绕过所述起吊滑轮4向下延伸;

所述吊钩6与所述吊索5的另一端固定连接;

所述振捣器7包括:驱动器71、软管72以及振捣棒73,所述驱动器71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支架2中的第二底板21上,所述软管72一端与所述驱动器71的输出端连接,另一端绕过所述吊钩6与所述振捣棒73的输入端连接。

优选,所述第一底板11以及第二底板21的底部均设置有多个行走轮。

进一步优选,所述第二底板21的上方固定设置有固定箱211,驱动器71安装在所述固定箱211内。

进一步优选,所述吊索5的侧面设置有刻度尺。

进一步优选,所述第二支柱22的顶部设置有照明灯223。

进一步优选,所述第一支柱12以及第二支柱22均为伸缩式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混凝土振捣装置,将起吊滑轮固定安装在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间的传动皮带下方,使得起吊滑轮可以随传动皮带在水平方向上自由移动,起吊滑轮带动吊索水平移动,进而使得吊索下端的吊钩可以水平方向自由移动。吊索的上端绕过滑轮与第二电机的第二驱动轮连接,使得吊钩能够沿垂直方向自由移动。振捣器的软管绕过吊钩与振捣器中的振捣棒连接,在吊钩的带动下,振捣器可以沿水平和垂直方向任意移动,进而完成混凝土浇筑区域内任何位置的混凝土振捣工作。与传统的人工手持操作方式相比,该混凝土振捣装置无需施工人员手持振捣器来完成混凝土的振捣工作,减轻施工人员的工作强度,并且施工人员无需人工多次反复放入和提起振捣棒,进一步减轻了施工人员的工作强度。同时,对混凝土浇筑面积较大的土建施工项目进行振捣时,该混凝土振捣装置可以通过传动皮带和吊钩将振捣棒放置在混凝土浇筑区域中间位置,无需施工人员走在跳板上完成振捣工作,不仅保证了混凝土浇筑质量,提高了工作效率,加快了施工速度,还进一步保证了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安全性高。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混凝土振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实用新型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实用新型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的例子。

参见图1为一种混凝土振捣装置,该混凝土振捣装置包括:第一支架1、第二支架2、传动皮带3、起吊滑轮4、吊索5、吊钩6以及振捣器7。第一支架1包括:第一底板11以及第一支柱12,第一支柱12固定安装在第一底板11的上表面,第一支柱12上设置有滑轮121。第二支架2包括:第二底板21以及第二支柱22,第二支柱22固定安装在第二底板21的上表面,第二支柱22上间隔设置有第一电机221以及第二电机222,第一电机221的输出端以及第二电机222的输出端分别安装有第一驱动轮2211以及第二驱动轮2221。传动皮带3套装在滑轮121以及第一驱动轮2211的外部。起吊滑轮4位于传动皮带3的下方,且与传动皮带3固定连接。吊索5的一端与第二驱动轮2221固定连接,吊索5的另一端绕过起吊滑轮4向下延伸。吊钩6与吊索5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振捣器7包括:驱动器71、软管72以及振捣棒73,驱动器71固定安装在第二支架2中的第二底板21上,软管72一端与驱动器71的输出端连接,另一端绕过吊钩6与振捣棒73的输入端连接。

上述混凝土振捣装置的工作过程包括准备阶段和使用阶段,其中,准备阶段的具体工作步骤如下:首选将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移动至混凝土浇筑区域周边合适位置,启动第一电机,第一驱动轮转动使得传动皮带开始运动,进而将传动皮带下方的吊钩移动至混凝土浇筑区域。待吊钩移动至合适位置后,停止第一电机并开启第二电机,第二驱动轮转动带动吊索运动,使得吊钩向下运动,进而将振捣棒伸入混凝土中,随后停止第二电机,此时准备工作完成。

准备工作完成后,进入使用阶段,具体的工作步骤如下:启动振捣器的驱动器,使得振捣棒开始工作,产生高频振动,进而使得振捣棒周围混凝土中的空气排出。待该位置的混凝土中的空气排出后,启动第二电机,吊钩在吊索的牵引下开始上升,提起振捣棒,待振捣棒离开混凝土后,停止第二电机。然后启动第一电机,在传动皮带的带动下,将振捣棒水平移动至下一个振捣位置,随后停止第一电机并启动第二电机,将振捣棒放入该位置的混凝土中,停止第二电机后,启动振捣器开始该区域的振捣工作,重复上述操作,直至整个混凝土浇筑区域内的振捣工作全部完成。若是对混凝土浇筑面积较大的土建施工项目进行振捣工作时,可通过适当转移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位置,以便完成整个区域内的混凝土振捣工作。

该混凝土振捣装置利用第一电机驱动传动皮带,进而带动起吊滑轮,使得起吊滑轮下方的吊钩水平移动,进而带动振捣棒在水平方向自由移动。通过利用第二电机驱动吊索,使得吊钩能够上下运动,进而带动振捣棒在垂直方向自由移动。与传统采用人工手持振捣器的方式相比,施工人员无需在振捣工作中一直手持振捣器进行工作,减低了施工人员的工作强度,同时,该混凝土振捣装置采用机械运动方式替代了施工人员多次反复手动放入、提起和转移振捣棒的操作方式,进一步减轻了施工人员的工作强度。同时,当对混凝土浇筑面积较大的土建施工项目进行振捣工作时,该混凝土振捣装置可将振捣棒移动至混凝土浇筑区域内的任何位置,无需施工人员搭设跳板,并在跳板上完成混凝土浇筑区域中间位置的振捣工作,不但提高了工作效率,加快了施工进度,保证了混凝土浇筑质量,还进一步保证了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避免了安全事故的发生,安全性高。

为了方便移动和转移该混凝土振捣装置,本实施例中的混凝土振捣装置,第一底板11以及第二底板21的底部均设置有多个行走轮。施工人员可以人工推动该混凝土振捣装置,将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移动至施工区域,在减轻了施工人员的工作强度的同时,也方便该混凝土振捣装置移动和转移,实用性更强。

由于振捣器中的驱动器工作时产生振动,为了避免由于振捣器的驱动器工作时在振动作用下产生位移使得驱动器发生跌落造成损坏的情况发生,本实施例中的混凝土振捣装置,第二底板21的上方固定设置有固定箱211,驱动器71安装在固定箱211内。通过利用固定箱对驱动器进行限位和固定,避免发生跌落和损坏,保证了设备正常运行,进而保证了施工进度。

本实施例中的混凝土振捣装置,吊索5的侧面设置有刻度尺。施工人员可以根据吊索上刻度尺的读数来得知振捣棒的位置和下放或提升的高度,有助于施工人员更好的完成混凝土振捣工作。

由于混凝土振捣工作有时需要在夜间进行,为了方便施工人员操作该混凝土振捣装置,并能够很好的观察振捣棒的位置,本实施例中的混凝土振捣装置,第二支柱22的顶部设置有照明灯223,为夜间进行振捣工作时提供照明。

由于混凝土浇筑区域的实际情况不尽相同,混凝土浇筑区域周边的环境也有差异,为了满足土建施工现场的实际要求和工作需要,本实施例中的混凝土振捣装置第一支柱12以及第二支柱22均为伸缩式结构。通过调节第一支柱和第二支柱的高度,使得该混凝土振捣装置能够适应各种地形地貌,提高了该混凝土振捣装置的实用性,扩大了适用范围。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实用新型后,将容易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实用新型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实用新型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实用新型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实用新型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