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疫防测控方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54942发布日期:2020-12-11 15:23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3D打印疫防测控方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产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3d打印疫防测控方舱。



背景技术:

近年来,3d打印技术作为一项创新性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该技术在成型原理上采用叠加的方式,加工工艺不受实体原形复杂程度影响。由于其施工速度快、造价低等优势,在建筑市场上占有一定的份额,是将来建筑施工的发展方向。

目前,还未有利用3d打印技术加工出适用于发生应急公共卫生事件与日常公共场所的建筑结构。

有鉴于上述的缺陷,本设计人,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3d打印疫防测控方舱,使其更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3d打印疫防测控方舱,能够适用于发生应急公共卫生事件与日常公共场所,对进入公共场所的人进行杀菌消毒,有效保障公共场所的安全。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3d打印疫防测控方舱,包括由3d打印技术成型的消毒踏板及至少两个消毒室,所述消毒踏板及各所述消毒室依次排列,且所述消毒踏板靠近所述消毒室处设有闸机结构,其中:

所述消毒踏板被配置为对进出所述消毒室的人员进行脚底消毒;

所述闸机结构被配置为管控人员进出所述消毒室,采集并传输进出所述消毒室人员的数据;

各所述消毒室相互贯通并被配置分别对进入其内部的人员进行手部消毒和全身消毒。

作为上述的3d打印疫防测控方舱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消毒踏板设有容置槽,所述容置槽被配置为容置浸有消毒液的垫子。

作为上述的3d打印疫防测控方舱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闸机结构包括依次并排设置的第一机体、第二机体和第三机体,所述第一机体与所述第二机体之间形成进口通道,所述第二机体与所述第三机体之间形成出口通道;所述第一机体与所述第三机体能够采集、传输进出所述消毒室人员的数据并能够对异常数据进行报警,且所述第一机体与所述第三机体上均设有人脸识别设备和人体测温设备;所述第二机体由3d打印技术成型,且所述第二机体顶部设有能够种植绿植的种植槽。

作为上述的3d打印疫防测控方舱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消毒室为三个,分别为依次设置的第一免洗消毒室、第二免洗消毒室和超声雾化消毒室,所述第一免洗消毒室和第二免洗消毒室被配置为对进出所述3d打印疫防测控方舱的人员进行手部消毒,所述超声雾化消毒室被配置为对进出所述3d打印疫防测控方舱的人员进行全身消毒。

作为上述的3d打印疫防测控方舱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免洗消毒室和第二免洗消毒室的内壁上设有多个能够容置免洗手消毒水的容器。

作为上述的3d打印疫防测控方舱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免洗消毒室靠近所述闸机结构处设有监视器。

作为上述的3d打印疫防测控方舱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超声雾化消毒室的内壁上设有多个超声雾化器,所述超声雾化器被配置为容置消毒液并将所述消毒液进行雾化喷出。

作为上述的3d打印疫防测控方舱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超声雾化消毒室设有迷宫结构的隔离栏。

作为上述的3d打印疫防测控方舱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免洗消毒室、所述第二免洗消毒室和所述超声雾化消毒室内均设有紫外线消毒灯。

作为上述的3d打印疫防测控方舱的一种优选方案,至少所述第一免洗消毒室和所述超声雾化消毒室连接有对其内部的空气进行杀菌消毒的净化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适用于发生应急公共卫生事件与日常公共场所,对进入公共场所的人员进行识别、测温及杀菌消毒,能实时监控非健康人群进出,各部件利用3d打印技术一体化成型,生产速度快,成型后的产品可以迅速投入使用,安装容易,有效保障了公共场所的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3d打印疫防测控方舱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3d打印疫防测控方舱删去顶盖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3d打印疫防测控方舱删去顶盖和地基后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人员进入3d打印疫防测控方舱的方向);

图4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3d打印疫防测控方舱中的闸机结构中的第二机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地基,200-顶盖,300-闸机结构,301-第一机体,302-第二机体,3021-种植槽,303-第三机体,310-消毒踏板,311-容置槽,320-进口通道,330-出口通道,340-人脸识别设备,350-人体测温设备,400-第一免洗消毒室,410-容器,420-监视器,500-第二免洗消毒室,600-超声雾化消毒室,610-超声雾化器,620-隔离栏,700-紫外线消毒灯,800-净化器,810-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如图1至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3d打印疫防测控方舱包括由3d打印技术成型的消毒踏板310及至少两个消毒室,消毒踏板310及各消毒室依次排列,且消毒踏板310靠近所述消毒室处设有闸机结构300。其中,消毒踏板310被配置为对进出消毒室的人员进行脚底消毒;闸机结构300被配置为管控人员进出消毒室,采集并传输进出消毒室人员的数据(本实施例中,数据包括但不限于人脸识别数据、体温数据,人员id数据等);各消毒室相互贯通并被配置分别对进入其内部的人员进行手部消毒和全身消毒。该3d打印疫防测控方舱适用于发生应急公共卫生事件与日常公共场所,可对进入公共场所的人员进行识别、测温及杀菌消毒,能实时监控非健康人群进出,各部件利用3d打印技术一体化成型,生产速度快,成型后的产品可以迅速投入使用,安装容易,有效保障了公共场所的安全。

具体地,消毒踏板310设有容置槽311,容置槽311被配置为容置浸有消毒液的垫子。利用消毒踏板310容置浸有消毒液的垫子,以实现对脚底的消毒。当然,于另一实施例中,消毒踏板310可采用超声喷雾结构,只要能实现对脚底的消毒即可。

对于采集、传输数据的闸机结构300,本实施例中,闸机结构300包括依次并排设置的第一机体301、第二机体302和第三机体303,第一机体301与第二机体302之间形成进口通道320,第二机体302与第三机体303之间形成出口通道330;第一机体301与第三机体303为现有技术设备(如三辊闸、摆闸、翼闸、平移闸等,形式不限),能够采集、传输进出消毒室人员的数据并能够对异常数据进行报警,且本实用新型在第一机体301与第三机体303上均设有人脸识别设备340和人体测温设备350。人脸识别设备340可对进出的人员进行识别,便于记录及追踪;人体测温设备350可采用红外式体温枪,实现不接触测量体温。可见,利用人脸识别设备340及人体测温设备350实现了对进出该3d打印疫防测控方舱人员的实时监控。另外,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二机体302由3d打印技术成型,且第二机体302顶部设有能够种植绿植的种植槽3021。第二机体302实现闸门功能的同时还起到绿化作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中的消毒室为三个,分别为依次设置的第一免洗消毒室400、第二免洗消毒室500和超声雾化消毒室600,第一免洗消毒室400、第二免洗消毒室500和超声雾化消毒室600共用一个顶盖200。第一免洗消毒室400和第二免洗消毒室500被配置为对进出该3d打印疫防测控方舱的人员进行手部消毒,超声雾化消毒室600被配置为对进出3d打印疫防测控方舱的人员进行全身消毒。利用第一免洗消毒室400和第二免洗消毒室500对人员的手部进行消毒,实现二次杀菌,杀菌消毒效果更高。为了方便快捷地对手部进行消毒杀菌,本实用新型在第一免洗消毒室400和第二免洗消毒室500的内壁上设有多个能够容置免洗手消毒水的容器410,容器410可为喷式结构或按压式的结构。

当然,为了便于后台远程监控,可在第一免洗消毒室400靠近闸机结构300处设有监视器420。本实施例将监视器420设置在第一免洗消毒室400靠近进口闸门320和出口闸门330处。监视器420的设置便于以视频的方式记录进出该进口闸门320和出口闸门330的具体人员。

另外,超声雾化消毒室600的内壁上设有多个超声雾化器610,超声雾化器610被配置为容置消毒液并将所述消毒液进行雾化喷出。利用超声波将消毒液雾化,以蒸汽冲淋的方式实现净化杀菌,以便对在其内部的人员进行周身的全面消毒,配合上述的脚底消毒及手部消毒,实现了对人员的360度无死角杀菌,大大确保了杀菌消毒效果。

优选地,超声雾化消毒室600设有迷宫结构的隔离栏620。利用隔离栏620可增加人员通过超声雾化消毒室600的时间,从而确保消毒效率。

为了确保该3d打印疫防测控方舱的洁净效果,本实用新型在第一免洗消毒室400、第二免洗消毒室500和超声雾化消毒室600内均设有紫外线消毒灯70。紫外线消毒灯70的设置可以在该3d打印疫防测控方舱无人进出的情况下,对舱内进行自动消毒;当有人员进入该3d打印疫防测控方舱时,关闭紫外线消毒灯70。

进一步地,至少第一免洗消毒室400和超声雾化消毒室600连接有对其内部的空气进行杀菌消毒的净化器800,净化器800可为医用消毒杀菌空气净化器,净化器800通过管道810将杀菌消毒后的空气送入该3d打印疫防测控方舱内,对舱内的空气进行净化。

该3d打印疫防测控方舱各部分框架均由混凝土3d打印技术完成,因为是3d打印成型,所以可以更加高效快速的完成一套产品,成型后的产品可以迅速投入使用,不需要现场的地基要求,直接放置在硬质地面上即可。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