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风防潮式水泥储存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187005发布日期:2020-12-04 14:15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一种通风防潮式水泥储存库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泥库,具体涉及一种通风防潮式水泥储存库。



背景技术:

水泥主要用于和沙石、水按照一定的配比搅拌混合形成混凝土,在建筑工地上的需求量极大,水泥生产加工企业在生产水泥的过程中,必须经过一定龄期的物理检验,合格后方能出厂,因此,水泥厂必须建设一定容量的水泥库对水泥进行存放,一般大型的水泥库由混凝土结构,小型水泥库也可以为钢板结构,水泥库在存储水泥的过程中必须全程保持干燥的环境,因为水泥在潮湿的环境中极易结块、甚至凝结,导致水泥的品质降低,为此,设计一种结构巧妙、原理简单、使用便捷、能够有效避免水泥潮湿结块的通风防潮式水泥储存库。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巧妙、原理简单、使用便捷、能够有效避免水泥潮湿结块的通风防潮式水泥储存库。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通风防潮式水泥储存库,其包括多个并列布置的地下室、穿设于多个地下室中部位置的循环管道以及与循环管道接通的对接罩,地下室的横截面形状为梯形并且开口向上布置,地下室埋设于地面上并且其开口与地面相齐平,地下室由砖块与混凝土堆砌而成,循环管道由多个等间距并列布置的铜管依次首尾连接构成,铜管埋设于地面下方并且沿地下室排布方向贯穿多个地下室,多个铜管形成了一个输入口与一个输出口并且输入口与输出口可位于同侧或者异侧,铜管的外圆面上开设有与其内部连接接通的微型孔且微型孔可避免水泥落入至铜管内,所述的对接罩固定设置于地面的上方并且为开口向上布置的筒体结构,对接罩由进风罩与排风罩构成,进风罩的底部与输入口对接接通,排风罩的底部与输出口对接接通;

所述进风罩的内部设置有进风机且进风机靠近进风罩的顶部布置,所述的进风罩的外部设置有插接至其内部的棒状加热器且加热器靠近进风罩的底部布置,加热器可变温设置。

作为本方案进一步的优化或者改进。

所述的进风罩的底部由外向内插设有温度表且温度表位于地面的上方、位于加热器的下方,温度表包括测量部与显示部,测量部位于进风罩的内部并且显示部位于进风罩的外部。

作为本方案进一步的优化或者改进。

所述的排风罩内设置有排风机,排风机可将循环管道内的热空气气流相外界排出。

作为本方案进一步的优化或者改进。

所述地下室的其中一斜边上设置有倾斜的楼梯且楼梯由地下室的底部延伸至其开口处。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在于结构巧妙、原理简单、使用便捷,通过管道将热风送入至水泥堆的内部,对水泥的湿气进行烘干气化外排,使水泥堆保持通风干燥,有效避免了水泥储存时的结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与地面的配合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地下室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循环管道与进风罩、排风罩的配合图。

图5为循环管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进风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进风罩的剖视图。

图8为加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温度表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排风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示为:

10、地下室;11、楼梯;

20、循环管道;20a、输入口;20b、输出口;21、铜管;

30、对接罩;30a、进风罩;30b、排风罩;31、进风机;32、加热器;33、温度表;33a、测量部;33b、显示部;34、排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

参见图1-10,一种通风防潮式水泥储存库,其包括多个并列布置的地下室10、穿设于多个地下室10中部位置的循环管道20以及与循环管道20接通的对接罩30,地下室10的横截面形状为梯形并且开口向上布置,地下室10埋设于地面上并且其开口与地面相齐平,地下室10由砖块与混凝土堆砌而成,循环管道20由多个等间距并列布置的铜管21依次首尾连接构成,铜管21埋设于地面下方并且沿地下室10排布方向贯穿多个地下室,多个铜管21形成了一个输入口20a与一个输出口20b并且输入口20a与输出口20b可位于同侧或者异侧,铜管21的外圆面上开设有与其内部连接接通的微型孔且微型孔可避免水泥落入至铜管21内,所述的对接罩30固定设置于地面的上方并且为开口向上布置的筒体结构,对接罩30由进风罩30a与排风罩30b构成,进风罩30a的底部与输入口20a对接接通,排风罩30b的底部与输出口20b对接接通。

具体的,为了能够使将水泥的潮气进行烘干,所述进风罩30a的内部设置有进风机31且进风机31靠近进风罩30a的顶部布置,所述的进风罩30b的外部设置有插接至其内部的棒状加热器32且加热器32靠近进风罩30a的底部布置,加热器32可变温设置。

用户在使用过程中,用户将水泥倾倒至地下室10内进行存放,水泥将铜管21掩埋,而后,启动进风机31与加热器32,进风机31将外界空气鼓入至进风罩30a内并且加热器32对该部分空气进行加热处理,并且形成热气流,热气流将在循环管道20内流动,在此过程中,铜管21将被热气流烘热并且对水泥进行加热,同时,潮气将由微型孔进入至铜管21内并且随着热气流经过排风罩30b排出至外界,其优点在于,能够有效避免水泥潮湿结块,保证水泥品质良好,其中地下室10设置成梯形结构的目的是为了抗压,提升地下室的强度。

参见图6、图9,作为本实用新型更为优化的方案,为了能够对鼓入至铜管21内的热空气气流进行温度检测,避免温度过高或者过低,所述的进风罩30a的底部由外向内插设有温度表33且温度表33位于地面的上方、位于加热器32的下方,温度表33包括测量部33a与显示部33b,测量部33a位于进风罩30a的内部并且显示部33b位于进风罩30a的外部,通过温度表33可对热空气气流进行检测,以此作为反馈调节加热器32的功率大小,确保热空气气流的温度适应。

参见图10,作为本实用新型更为完善的方案,为了提升热空气气流在循环管道20内的流速,提升通风效率,所述的排风罩30b内设置有排风机34,排风机34可将循环管道20内的热空气气流相外界排出,采取本方案的意义在于,提升热空气气流在循环管道20内的流速,提升通风效率,确保对水泥的干燥效果。

参见图3,作为本是实用新型更为优化的方案,为了提升地下室10的使用便利性,所述地下室10的其中一斜边上设置有倾斜的楼梯11且楼梯11由地下室10的底部延伸至其开口处,采取本方案的意义在于,便于用户下到地下室10的底部对整体设备进行检修维护等作业。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实用新型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范围的情况下,在其他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定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