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检测通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734410发布日期:2021-01-26 11:28阅读:53来源:国知局
一种装配式检测通道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检测通道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装配式检测通道。


背景技术:

[0002]
在医疗检查中,大多数疾病往往会伴随着发热的现象,其主要特征之一就是发热,在一些小区通道等人员流动较多的场合和通过安装测温通道对经过者的体温患者的体温进行检测,同时通道还可配合消毒剂对经过人员进行消毒,为提高通道的安装效率通道大多采用预制装配式进行安装,但现有的装配式测温通道在使用时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0003]
1、现有的装配式测温通道其顶部在通过螺栓安装拼接时,会产生一定的间隙,在雨天容易发生渗水的情况,且螺栓固定节点较多,装配耗时较长,降低了装置的使用便捷性;
[0004]
2、现有的装配式测温通道在安装完毕后,由于其侧板表面积较大,当受到侧向风力时作用在侧板表面的冲击力也较大,导致装置在风力较大时稳定性将会下降,降低了装置的实用性。
[0005]
针对上述问题,急需在原有装配式测温通道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0006]
经检索,中国专利申请号:201310380099.8,发明创造名称为:人员消毒防疫通道,该申请案涉及一种安装于机场、车站、大型商场等人流集中场所的人员消毒防疫通道,该申请案在人员通道顶部固定喷雾装置,该喷雾装置将具有强氧化性、强还原性的气体溶解于水中,并通过超声波雾化后以喷雾的形式喷向于人员通道内,对过往行人自动进行喷雾,达到对人员直接进行防疫消毒的目的,具有防疫速度快,效果好,节约人力成本等优点。但该申请案对于上述问题并无助益。


技术实现要素:

[0007]
1.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8]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检测通道安装不便、稳定性不佳的问题,拟提供一种装配式检测通道,可以解决目前检测通道顶部安装容易渗水、侧面抗冲击力较差的问题。
[0009]
2.技术方案
[0010]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0011]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装配式检测通道,包括组装成检测通道的底板、侧板和顶板,其中侧板顶部沿长度延伸方向开设有限位槽,顶板两侧顶部对应设置有与该限位槽相配合安装的限位块;两侧的侧板上均对应开设有多个通口,该两侧对应的通口内设置有通风管;通风管两端延伸至侧板外侧,且通风管两端部均设置有限位盘。
[0012]
更进一步地,顶板上还设置有调节杆,侧板顶部的限位槽内还开设有固定槽,调节杆底部为定位块,调节杆穿过顶板和限位块,使其底部的定位块配合嵌入固定槽内。
[0013]
更进一步地,调节杆通过螺纹配合穿过顶板和限位块。
[0014]
更进一步地,限位块的主视横截面为梯形,限位槽对应设置为梯形槽。
[0015]
更进一步地,侧板底部的内外两侧均设置有连接块,通过固定螺栓穿过连接块使侧板固定在底板上。
[0016]
更进一步地,连接块在侧板的中心线左右两侧对称设置。
[0017]
更进一步地,限位盘通过螺纹连接配合安装在在通风管端部外周,且限位盘尺寸大于通口尺寸。
[0018]
更进一步地,通风管位于通道内的管壁上均匀间隔开设有多个贯穿管壁的气孔。
[0019]
更进一步地,侧板顶部的限位槽沿侧板的长度方向延伸,且一端延伸至侧板的外壁并贯通。
[0020]
更进一步地,调节杆的顶端设有把手。
[0021]
3.有益效果
[0022]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3]
(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装配式检测通道,侧板顶部开设有限位槽和固定槽,顶板上对应设置有限位块和调节杆,可以通过滑动方式实现对顶板的安装,且能够对顶板竖向位置进行限位,减小顶板的拼接间隙,同时提高顶板的防水性;整体安装方便快捷,提高安装效率。
[0024]
(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装配式检测通道,两侧的侧板之间设置有通风管,通风管的管壁上开设有气孔,使用过程中通风管可对侧板受到的风力进行分解,同时风力在流经气孔上方时还可将通道内气体带出,实现对通道内的排气,增加整体装置的功能性和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25]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装配式检测通道的结构示意图;
[0026]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剖结构示意图;
[0027]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剖结构示意图;
[0028]
图4为图2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9]
示意图中的标号说明:
[0030]
100、底板;200、侧板;210、连接块;220、固定螺栓;230、通口;240、限位槽;241、固定槽;300、顶板;310、调节杆;311、定位块;320、限位块;400、通风管;410、限位盘;420、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31]
为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0032]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33]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0034]
实施例1
[0035]
如图1-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装配式检测通道,包括组装成检测通道的底板100、侧板200和顶板300,通道内可设置目前常规通用的温度检测、喷淋消毒等装置,在此就不再赘述。本实施例重在对检测通道的安装方式进行优化设计,其中侧板200顶部沿长度延伸方向开设有限位槽240,顶板300两侧顶部对应设置有与该限位槽240相配合安装的限位块 320;两侧的侧板200上均对应开设有多个通口230,该两侧对应的通口230内设置有通风管 400;通风管400两端延伸至侧板200外侧,且通风管400两端部均设置有限位盘410。
[0036]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侧板200顶部的限位槽240沿侧板200的长度方向延伸,且一端延伸至侧板200的外壁并贯通,且如图4所示,限位块320的主视横截面为梯形,限位槽 240对应设置为梯形槽,本实施例中顶板300和限位块320之间为一体化结构,限位块320 和限位槽240之间构成前后滑动结构,通过限位块320和限位槽240之间的滑动配合实现顶板300的安装,安装更加方便,且使得整体通道顶部具有良好的防水性。
[0037]
本实施例中顶板300上还设置有调节杆310,侧板200顶部的限位槽240内还开设有固定槽241,如图4所示,调节杆310底部为定位块311,调节杆310穿过顶板300和限位块 320,使其底部的定位块311配合嵌入固定槽241内。具体地,调节杆310的顶端设有把手,调节杆310通过螺纹配合穿过顶板300和限位块320,调节杆310底部的定位块311与固定槽241之间构成凹凸配合结构,从而对顶板300的位置进行固定,便于顶板300的精确安装。
[0038]
本实施例中侧板200底部的内外两侧均设置有连接块210,通过固定螺栓220穿过连接块210使侧板200固定在底板100上,且连接块210在侧板200的中心线左右两侧对称设置。连接块210与侧板200可采用一体化结构,通过连接块210和固定螺栓220的配合对侧板200 进行安装,使侧板200保持良好的稳定性。
[0039]
本实施例中通口230和通风管400之间构成嵌套连接,且通风管400等间距分布在侧板 200表面,通过上述设计可通过通风管400减小风力在侧板200表面的作用力,从而提高整体通道的抗风能力;其次,限位盘410通过螺纹连接配合安装在在通风管400端部外周,且限位盘410尺寸大于通口230尺寸,通过限位盘410对通风管400位置进行固定;通风管400 位于通道内的管壁上均匀间隔开设有多个贯穿管壁的气孔420,可以对通道内进行通风。
[0040]
本实施例实际安装时,先将侧板200通过连接块210和固定螺栓220,将其与底板1安装固定,完成侧板200安装;然后将顶板300通过限位块320从一端插入到限位槽240内,将顶板300水平推动,将其安装到侧板200上方,当限位块320完全进入到限位槽240内后,通过转动调节杆310,使调节杆310通过和顶板300的螺纹连接向下移动,使定位块311伸入到固定槽241内部,对限位块320的位置进行固定,完成对顶板300的安装,方便快捷,且顶板300表面为一体化结构,能保持良好的防水性。然后将通风管400插入到侧板200内侧,将限位盘410通过螺纹连接安装到通风管400两端,对通风管400位置进行固定,使用过程中通风管400可对侧板200受到的风力进行分解,同时风力在流经气孔420上方时还可将通道内气体带出,实现对通道内的排气,增加整体装置的功能性和实用性。
[0041]
以上示意性的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所以,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